畢竟一頭豬少說也有一二百斤,那他也能拿到幾十塊錢的收入了!


    而陳雲也可以低價售賣這頭野豬,賺幾毛錢的差價。


    哪怕是五毛錢或者六毛錢的價格賣出去,他也可以賺到幾十塊錢。


    並且他也已經有了打算,決定帶到鎮上的國營飯店,去問問潘建軍收不收野豬肉。


    “成交!”


    陳雲看了眼三瘸子,故作猶豫了一下,才似乎下定決心,點頭答應下來。


    要是不這樣做的話,難免會讓三瘸子覺得自己賣虧了!


    如果這家夥臨時反悔,那這幾十塊錢的收入,豈不是泡湯了嗎?


    “謝謝雲哥!”


    三瘸子頓時喜出望外,內心裏鬆了口氣,心情激動不已。


    如果是他自己處理野豬,拿到鎮上或是集市去賣,或許可以多賣幾毛錢一斤。


    但這麽瘦的野豬肉,不一定能夠賣得完!


    並且野豬體內的腸腸肚肚,肝子、腰子、腸子和心肺等等,最後還是要丟掉的。


    這玩意兒根本沒有人買,即使是有人買,也相當於半賣半送,價格便宜得不行。


    這樣算下來的話,不一定有賣整豬劃算!


    整豬賣出去的話,不僅得到的錢,比單獨賣低不了多少。


    還能省下很多的功夫,他要是有這個時間,去多撿點螺螄不好嗎?


    權衡利弊了一番,三瘸子心情非常高興,笑道:“雲哥,你可幫我省了很多事啊!”


    陳大年和陳光看到陳雲已經下定決心要收這頭野豬,當即也沒有多說什麽,拿來了竹子編織的竹欄,將野豬放在竹欄中。


    父子倆用繩索捆綁竹欄,把繩索掛在秤上,猛然間用力一抬!


    “謔!這秤還不夠!”


    陳雲看到家裏的小秤不能稱重,當即讓母親前去借大秤。


    隻有隊部才有大秤,能夠稱幾百公斤的重量!


    等到張秀蘭借來了大秤,由陳大年和陳光抬著大秤,陳雲撥弄著好幾斤重的秤砣。


    等到陳雲將秤砣撥弄到平衡的位置,他才按住了這個位置,示意陳大年和陳光放下野豬。


    “多少斤?”


    陳大年放下了扁擔,掏出旱煙抽了一口,好奇的問了一句。


    “一百八十八斤!”


    陳雲仔細數了一下,確認是這個重量,也是嘖嘖稱奇。


    他扭頭看向三瘸子,將重量指給三瘸子看,笑道:“你小子挺有力氣的啊!一個人扛著兩百多斤的東西迴來?”


    一百八十八斤的野豬,外加幾十斤的螺螄,可不就是兩百多斤的重量嘛!


    “嘿嘿……”


    三瘸子嘿嘿笑了笑。


    陳光喝了幾口水,看了眼三瘸子,衝著陳雲說道:“這家夥力氣確實大,畢竟家裏沒有爹媽,從十歲開始就得靠自己,要是沒點力氣的話,連自己都養不活!”


    聽到陳光提及爹媽,三瘸子眼中明顯有些黯淡,但立刻恢複了過來,嘿嘿笑道:“在我十歲那年,爹媽就死了,光哥經常給我送東西吃,紅薯、土豆、苞穀粉什麽的,這些我都記著呢!”


    “要不是你們接濟我,我也活不到今天,今後你們有啥事找我幫忙,直接跟我說就是!”


    陳大年徐徐吐出一口煙霧,目光看著麵前的三瘸子,感慨萬千的說道:“也別這麽客氣,大家都是一個大隊的,難道不應該互相幫助嗎?”


    “而且你爹媽跟我關係不錯,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倆的孩子,餓死在我麵前吧?我自認為已經對得起你爹媽了,相信他們在天有靈,也不會責怪我。”


    “不過你能夠長這麽大,不全是依靠我們接濟,要是你自己不努力的話,誰也幫不了你!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你自己沒有自暴自棄,一個人都把日子過起來了,你叔我也替你感到高興啊!”


    三瘸子神色愈發的黯淡,側過身去抹了抹眼角,說道:“陳叔,謝謝你安慰我,不管怎麽樣,我都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


    幾人閑聊了幾句,眼看天色越來越晚,三瘸子也告辭離去。


    望著三瘸子的背影,陳大年眼神複雜,五味雜陳,歎道:“這小子也是個苦命啊!本來三瘸子家裏以前還挺有錢的,家裏有好多畝田地呢!就是因為打土豪分田地,結果就……”


    “他爹媽是地主?”陳雲詫異道。


    “說是地主,也算是!可嚴格意義上來說,倒也不算是一個遭人恨的地主!怎麽說呢,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好人中也有壞人,壞人裏也有好人……”


    陳大年簡單說了一下,當年發生的事情。


    其實事情並不算很複雜,就是打土豪分田地這件事,將三瘸子爹媽抓起來批鬥,最終兩人含冤而終。


    三瘸子本名叫作唐知學,爹媽是小溪村的大地主。


    往往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地主都不是什麽好東西,對常人隻有壓迫和剝削。


    當然,事實也是如此!


    但情況總有例外……


    唐知學的爹媽雖然是村裏的大地主,但對自己村子裏的人還算不錯。


    甚至是在災荒的年間,還主動開倉放糧,掏空了自己的家底。


    不管唐知學爹媽是為了保存人力,好讓村子裏這些人繼續替他們打長工。


    還是真正擁有良善之心,看不得世間疾苦,才掏空家底放糧救濟災民的。


    至少唐知學爹媽確確實實救了不少村民,使得小溪村成為了災荒年間餓死人數最少的村落。


    正所謂,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如果一個人能夠偽善一輩子,那他就是一個大善人!


    唐知學爹媽作為小溪村的大地主,自然而然是逃不過時代的製裁。


    最終的結果就是,二人好不容易活下來,也留下了一身的傷病。


    家裏分到了一些地,但他們兩個人都無法下地種田,糧食也越來越少。


    終於在唐知學十歲的那年,老兩口沒有熬過去,最後撒手人寰。


    唐知學爹媽曾經接濟過陳大年,這份恩情陳大年記了一輩子!


    在唐知學爹媽過世後,陳大年經常給唐知學送吃的,確保唐知學不會活活餓死。


    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從下河抓魚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家大少h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家大少h並收藏重生1979:從下河抓魚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