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邕目睹懷素醉酒所作,震撼不已。


    頓時,心中豪情煥發,詩意湧動,也大唿道:“筆墨伺候!"


    眾人見新任太守發話,也馬上行動起來,拿紙的拿紙,磨墨的磨墨。


    王邕拿起筆,行雲流水般寫下:


    《草書上人懷素歌》


    王邕


    衡陽雙峽插天峻,青壁巉巉萬餘仞。


    此中靈秀眾所知,草書獨有懷素奇。


    懷素身長五尺四,嚼湯誦咒籲可畏。


    銅瓶錫杖倚閑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彩箋,蒲葵絹素何相鮮。


    忽作風弛如電掣,更點飛花兼散雪。


    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


    君不見,張芝昔日稱獨賢;君不見,近日張旭為老顛。


    二公絕藝人所惜,懷素傳之得真跡。


    崢嶸蹙出海上山,突兀狀成湖畔石。


    一縱又一橫,一欹又一傾。


    臨江不羨飛帆勢,下筆長為驟雨聲。


    我牧此州喜相識,又見草書多慧力。


    懷素懷素不可得,開卷臨池轉相憶。


    眾人見新任太守,當場就為懷素作詩,多為溢美之詞,且文采斐然。不由得對新任太守平添了幾分佩服。


    ……


    次日,新任太守王邕為懷素書法折服,作詩讚美的事情,就傳遍了永州府。


    當然,傳遍了永州府的,還有王邕的《草書上人懷素歌》。


    周府書房,懷素正在書寫王邕的《草書上人懷素歌》,旁邊站著周亦銘和盧象。


    一幅寫好的,是準備送給新任永州府太守王邕的,也就是這首詩的作者。


    一幅正在寫的,是留給周亦銘收藏的。


    寫完這一幅,還得寫一幅,要送給站在旁邊的盧象的。


    明天,新任太守王邕要宴請眾人,周亦銘、盧象、懷素都在邀請之列。


    懷素一介貧僧,送貴重禮物自然不妥。送一幅太守自作的詩,由懷素所書的書法作品。再配上綠天庵出產的"綠天蕉影”野生茶,既不失禮節,又不落俗套,當是首選。


    宴席的地點,還是萍島的“瀟湘夜雨”。這個地方,在永州府,可以說是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宴客的首選之地。


    ……


    萍島,“瀟湘夜雨"酒樓。


    華燈初上,人影浮動,今天永州府的新任太守宴請達官顯貴及文人墨客,大家歡聚一堂,為接下來永州府的建設出謀劃策。


    酒樓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賓客們身著華麗的服飾,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笑風生。


    太守緩緩地站起身來,臉上帶著微笑,舉起手中的酒杯,聲音洪亮而有力地說道:“今日宴請諸位,一是為了慶祝本府新任,二是為了與諸君共同商討永州府的建設大計。希望諸位能夠暢所欲言,為本府的發展出謀劃策。”


    他的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和信任。


    眾人紛紛響應,周亦銘率先開口道:“永州府地處交通要道,商貿繁榮,若能加強市場管理,定能促進商業進一步發展。”


    他的提議得到了許多人的讚同,一時間議論聲四起。


    一位文人緊接著發言:“永州府文化底蘊深厚,我們可以舉辦更多的文化活動,弘揚本地文化。比如太守大人的詩作、懷素大師的書法以及慧峰法師的佛學等等,都是我們永州府的瑰寶。”


    他的話語引起了一陣掌聲


    ……


    太守傾聽著眾人的建議,頻頻點頭,表示認同,他說道:“諸位所言甚是,本府會認真考慮這些寶貴的意見。”


    宴會在熱烈的氛圍中繼續進行著,人們談笑風生,氣氛融洽。


    期間,太守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懷素送給他的書法作品。他打開一看,發現上麵竟然是自己初到永州時,為懷素所寫的一首詩。


    太守心中一喜,對這幅書法作品愛不釋手,當眾展示給大家欣賞。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仔細端詳著這幅書法作品,對懷素的書法技藝讚歎不已。這一舉動將宴會的氣氛推向了另一個高潮,人們紛紛舉杯祝賀,歡聲笑語迴蕩在宴會廳中。


    ……


    參加完太守的宴會後,懷素又迴到了綠天庵,與盧家結伴,每日間,習武練字學文。過的頗為悠然!


    一日,懷素正與盧象,在蕉林裏討論書法。懷雲前來焦林,說道:“住持,庵裏來了一位氣度不凡的老者,自稱是王邕,說是你的朋友,要過來找你喝茶聊天呢?”


    “王大人何在?”懷素問道。


    “我已煮了一壺茶,叫懷雨在庵裏陪著,就過來找你了。”


    “那盧大人,我們一起,去見見王太守吧!”


    “好嘞!我們一起。”盧象應道。


    “那個王邕,是永州府的新任太守?”懷雲問道。


    “是啊,沒有怠慢了吧?”


    “沒有,隻是沒想到,來頭這麽大!”


    “走吧!別讓王太守等久了喲!”


    三人穿過蕉林,向綠天庵走去。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綠天庵門口。


    走進庵內,隻見王邕正悠閑地坐在那裏喝茶。三人連忙上前,恭敬地行拜見禮:“晚生拜見王太守!”


    王邕微微一笑,溫和地說道:“三位不必如此客氣,今日我並非以官員的身份前來,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與你們相聚。我們一起喝喝茶、聊聊閑天吧。”


    說著,他示意三人坐下。於是,懷素和盧家入席,懷雨退下,懷雲接手煮茶。


    王邕道:"這‘綠天蕉影’的茶,委實不錯,茶湯金黃透亮,茶香清新自然,入喉後,唇齒留香,迴甘持久而綿長。好茶啊!”


    懷素迴道:“亶報王大人,此茶乃我從瓏泊丹崖山中野生茶取種,精心培育而成,又習得民間上好製茶工藝炒製。”


    “怪不得有如此美妙的口感啊!大師用心良苦啊!"


    王邕讚道。


    “下官也好此茶,又愛其懷素書法,結茅舍於蕉林,與之為鄰,受益頗深啊!"


    盧象深以為然,感概道。


    懷素道:“王大人今天來的正好,時值魚肥稻熟季節,正好嚐嚐我們的禾花魚和清水稻,體驗體驗農家小菜。”


    王邕哈哈大笑道:"那老夫就卻之不恭,客隨主便了。”


    懷素便接手煮茶,讓懷雲去安排中午的菜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