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自古以來都是一種受歡迎的活動,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對其充滿了興趣。


    對於懷素來說,自從釣到那條大青魚並品嚐過青魚宴後,他對釣魚的熱愛更是情有獨鍾。


    這個冬天,懷素和榮伯在一起,尋找過去的快樂時光,但卻在另一項活動——釣魚中迷失了自我。


    榮伯也找到了自己的榮耀和幸福,每天陪伴著少主釣魚、做魚、曬魚幹,生活雖然忙碌但卻非常充實。


    然而,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凜冽的寒風唿嘯而來,天空中開始下起了鵝毛大雪。


    懷素在這個冬天的垂釣活動,也隨之戛然而止。


    於是,他和榮伯圍爐烤火,喝酒談心。


    喝酒還好,下酒菜可不好弄,炒菜嘛,很快就會變涼,且比較麻煩。吃蘿卜幹等幹菜嘛,不好弄,也不好吃,聊勝於無而已。


    一天,懷素看到火爐上方掛著的魚幹,心中一動,轉頭對榮伯說:“榮伯,要不我們烤魚幹來下酒吧!如何?”


    “可以一試。”


    於是,榮伯從火坑上取下了兩隻大小適中的魚幹,放在炭火上,不緊不慢地烤製著。


    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滋滋”的聲音,伴隨著陣陣誘人的香氣彌漫開來。


    榮伯輕輕翻動魚幹,讓它們受熱均勻。如此重複了幾次之後,當屋內充滿了濃鬱的香味時,他終於把魚幹收起來,放在桌上一個還殘留著幾點蘿卜幹的盤子裏。


    等到魚幹稍微冷卻一些,榮伯和懷素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條烤魚幹,咬下一口,發出清脆的“嘎吱”聲。


    在口中,咬碎的魚片四處散開,散布在各個角落。魚的焦香瞬間充斥了整個口腔,令人陶醉其中。


    此時,如果再來一口美酒,那種融合了魚的焦香和美酒醇厚味道的奇妙感覺,從口腔滑入喉嚨,再進入胃部,讓人渾身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舒暢與愉悅!


    看來,當初懷素有些擔心,烤了那麽多的魚幹吃不完的顧慮,也隨之消失了。


    愛酒之人,須有酒友,不然,一個人獨喝,便少了許多樂趣。


    有了酒友,還得有下酒菜,不然,喝起來便少了一些滋味!


    有酒友,又有好的下酒菜,那喝起來,有多帶勁就有多帶勁。反正,這個冬季,懷素帶勁了好長時間……。


    冬去春來,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年時間就過去了。


    新年過後,懷素從周叔那裏得知了一個重要的消息:朝廷已經更改了年號,現在稱為唐乾元元年(758年)。同時,他還了解到去年十月底發生的一係列重大事件。


    當時,安慶緒在戰場上失利,被迫逃離洛陽,奔向鄴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唐軍趁勢追擊,成功收複了洛陽城,並派遣軍隊攻占了河內(今沁陽)等地,迫使安將嚴莊投降。此外,陳留(治今開封)的軍民奮起反抗,殺死了安將尹子奇,迴歸唐朝。唐將張鎬率領軍隊順利收複了河南、河東等郡縣。


    不僅如此,朝廷還有一項重要的旨意,即自唐乾元元年起,將零陵郡改為永州府,並將原本屬於零陵郡的道州分離出來,單獨設立道州府。這一舉措對於當地的政治和行政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盡管永州府沒有直接受到戰亂的影響,但當懷素聽到朝廷取得勝利的消息時,心中仍然感到無比欣慰。


    畢竟,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苦難令人痛心疾首。他深知,一旦戰火蔓延至南方,將會給無數生命帶來滅頂之災,讓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人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在過去的一年,懷素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冬季之後,重新迴歸到綠天庵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堅持習武、練字。


    他的生活平靜而充實,如果有閑暇時光,還會積極參與到采茶、炒茶和泡茶的工作中來,通過這些活動來修身養性。


    這天,懷雲前來告訴他:“主持,我們近期將會在萍島的‘瀟湘夜雨’舉辦一場關於‘綠天蕉影’野生茶的推廣活動。您是否有意參加呢?”


    懷素毫不猶豫地迴答道:“當然要去啊,我已經很久沒有外出活動了,正好借此機會去看看吧!”


    ……


    萍島,“瀟湘夜雨"酒樓。


    “綠天蕉影"野生茶的品鑒活動,舉辦的有聲有色,還有曲藝、茶藝、書法等活動助興。場麵十分熱烈,文人墨客雲集。


    懷素卻不管這些,正在跟師兄懷仁和好友黃益一起喝酒呢!


    自從師兄和黃益成家後,在一起喝酒的機會就少了許多。特別是師兄和黃益加入民團後的這兩年,喝酒次數除了上次的青魚宴,就是今天了。


    機會難得,當好好把握。正如懷素常書的李白的詩《將進酒》一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於是,三兄弟,你來我往,居然都有些醉意了。


    黃益笑道:“好久沒見素弟表演書法了。也不知道你這水平有沒有退步喲,素弟!”


    “我素弟的水平隻會越來越高,怎麽可能退步嘛!”


    懷仁白了一眼黃益,力挺師弟。


    “那讓我再見識見識唄!素弟!"


    “對啊,讓我們也見識見識唄!”


    旁邊過來參加品鑒會的眾人,也起哄道。此時,懷素也是酒至酣處,大唿道:“筆墨伺候!”


    立馬就有小二拿來了筆墨紙硯,並磨起了墨。懷素見狀,不急不緩的喝酒。待小二磨好墨,便喝了一杯,快步走過去,提起筆,蘸好墨,大唿一聲“起!”。然後念念有詞道:"《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


    但見筆如風馳電掣,更似飛花散雪,頃刻間,一幅落筆錯落有致,氣勢恢宏的《將進酒》便呈現在眾人眼前。


    這時,一個年約三十來歲的俊俏書生上前:“素聞永州府,有一少年僧人,醉酒所書,皆為佳品。今親眼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那是自然,永州府誰人不知我素弟,以酒後所書而聞名。難道為兄你是外鄉人?”


    懷仁打量了一番來人,問道。


    “在下盧象,剛貶至永州任司馬參軍,還沒到衙門報道呢,就有如此巧遇,看來是與各位有緣。”


    “的確是有緣,貧僧懷素,這兩位是我兄長,在民團任職,與盧參軍算是同僚。”


    “那還是真巧了。這緣分還真是奇妙,大師所書《將進酒》的作者李白,正是在下好友!”


    幾人一見如故,黃益一把將盧象拉到自己這一桌來,舉杯同飲,談笑間,如同故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