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府小住了幾日之後,懷素又迴到了綠天庵,恢複了每日習武練字的日常。
然後就是春雨季節來臨,每天淅淅瀝瀝的春雨下起來,也打斷了懷素習武練字的節奏。
沒辦法,下雨的時間,就在庵內習武練字。沒那麽多的紙張,就改用木板。
偶爾,也跟懷雲一道,采茶炒茶。
自從創立了“綠天蕉影”野生茶以來,此茶一直供不應求。懷素也很少參與進來,隻是有時興致所至,偶爾為之。
如今被春雨所困,無所事事,便悠然的體驗起茶農的生活來,倒也是愜意!
累了,便煮一壼“綠天蕉影”。頓覺神清氣爽,疲憊全無。
春茶過後,便是春耕。由於綠天庵種的水稻是神農絲苗,播種較晚。所以春耕也晚一些,此時氣溫也轉暖,下田幹活也比平常人農耕要舒服得多。
往年很少參與此事的懷素,今年也參與了進來。采茶炒茶如此,春耕也是如此。估計,秋收也會如此。
此時,別人家的秧苗,早已綠油油的一片了。綠天庵才開始整田。
整田的第一步,就是犁地。看到懷雲請來幫忙的孫老七,悠然的趕著牛犁地。懷素就心癢癢的,也欲下場一試。
犁完一塊田後,懷素就要下場。在孫老七的幫助下,懷素也開始了第一次的操作趕牛犁地。
剛開始,不是忘了趕牛,就是忘了轉彎時抬犁,或者犁歪了也不知道調整。
熟能生巧,再加上懷素聰慧機靈,幾圈下來。就能獨自犁地了,隻是動作略顯生澀。
孫老七不由得連聲稱讚。心裏卻想,此子可惜了,做了和尚。不然,耕田絕對是把好手。
然後就是施肥,懷素在前麵耕完地,後麵懷雲等人,跟在後麵施肥。
接著就是翻耕和整田。
翻耕使土壤和肥料更好的混合,使土壤更鬆散,便於後續水稻生長。
整田則是把田整平,便於後期灌溉。還要把周圍的田梗整理好,以防漏水。
這些做完,就開始曬田、撒種、育秧,然後移栽,俗稱播秧。
往年,懷素並沒有全程參與過農耕活動。
然而,今年他親身體驗、參與了整個過程,這讓他深刻地認識到農業的複雜性、繁瑣性以及農民們所經曆的艱辛。
他意識到每一顆糧食都來之不易,都是農民辛勤勞作的結晶。一粟一粒,當思來之不易!
完成播種後,接下來便是田間管理階段。
這時已經進入夏季,天氣炎熱,需要關注蟲害問題並及時進行灌溉。
尤其在稻穗抽穗期間,稻田中的水位必須得到保障,否則將會導致大量的秕穀產生。
盡管夏日酷熱難耐,但當懷素看到稻田逐漸從稀疏變得茂密,顏色由嫩綠轉為金黃時,心中充滿了愉悅之情。
這個過程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令人陶醉其中。
秋風漸起,吹拂著一片片稻田,將它們染成了金黃色。那金色的稻穗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波濤般起伏不定,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風停之後,濃鬱的稻香撲麵而來,讓人陶醉。此時,有些種植較早的農戶已經開始收割莊稼。
而綠天庵的稻田裏,稻穗依然掛滿枝頭,顆粒也漸漸飽滿起來。
望著這片金黃鋪滿山穀的美景,懷素內心湧動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墨,衝進了香蕉林,準備用毛筆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待附近的稻田全部收割完成後,綠天庵的神農絲苗稻田,也染上了一片金黃。風吹稻浪,香氣彌漫了整個山穀。
懷素問懷雲,何時可以收割,懷雲答道:“住持,再等上個三五日,便可收割了。”
“那準備工作可有做好?”
“都有通知附近的農戶,到時過來幫忙。還在市場上請了一些散工,包工頭都是往年合作過的,加上我們往年給的工錢,比市場價高一點。所以,很多人搶著做呢!”
“那就好,我們的香米,價格好,工錢高一點,不影響我們的收入。但千萬別虧待了農戶。”
“這些我知道的,主持你以前一再交代,我肯定堅決執行!”
“新米上市的準備工作可有做好?”
“香米的儲存,加工,裝米的袋子,米鋪的發售。全都安排好了的。主持請放心。”
懷素笑了笑,心想,懷雲辦事,還是很靠譜的。
懷雲站在一邊,想到米鋪老板,追著他要米的情景,不由得皺起了眉。
懷素見狀,問道:“還有什麽難處嗎?”
“難處倒是沒有,就是每年產米較少,我們的神農絲苗米,供不應求。每到收割季節後,米鋪老板,天天追著問我要米,不勝其煩。”
“哦,我們零陵人這麽多有錢人了?現在又增加了種植麵積,還供不應求。”
“本地人吃當然差不多了。很多外地人,吃過我們的神農絲苗米之後。就開始將我們的神農絲苗米在本地米鋪采購後,倒賣到外地去。聽說,價格能翻好幾番呢!”
"看來,我‘綠天蕉影’的香米,還是很受歡的嘛!”
說完,與懷雲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俗話說得好,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豐收的喜悅還是蠻有刺激感的。
春天撒下的種子,換來的是上萬倍的收獲。然後賣出去,換迴來的就是真金白銀。
特別是將神農絲苗的大米,裝進印有“綠天蕉影”的布袋時。那種成就感,懷素覺得,跟喝酒的感覺,頗為類似。
懷素跟懷雲去了幾趟,那些米鋪的掌櫃。見到懷雲的眼神,仿佛看到了財神爺似的,冒著綠光。當然,也包括周亦銘旗下的三家米鋪。
每一年,懷雲給每一家米鋪的供貨量,大部分是固定的配額。產量增加的年份,每家多給一點配額。
每年,大家爭搶的就是增加的那點配額。懷雲也是根據每家的基礎配額,適當的分配。基本上還是比較公平的,所以大家對懷雲還是很認可的。甚至於,增加的配額,適當加一點價,大家也沒什麽話可說。
懷素從中看到了商機,心中也有了主意……。
然後就是春雨季節來臨,每天淅淅瀝瀝的春雨下起來,也打斷了懷素習武練字的節奏。
沒辦法,下雨的時間,就在庵內習武練字。沒那麽多的紙張,就改用木板。
偶爾,也跟懷雲一道,采茶炒茶。
自從創立了“綠天蕉影”野生茶以來,此茶一直供不應求。懷素也很少參與進來,隻是有時興致所至,偶爾為之。
如今被春雨所困,無所事事,便悠然的體驗起茶農的生活來,倒也是愜意!
累了,便煮一壼“綠天蕉影”。頓覺神清氣爽,疲憊全無。
春茶過後,便是春耕。由於綠天庵種的水稻是神農絲苗,播種較晚。所以春耕也晚一些,此時氣溫也轉暖,下田幹活也比平常人農耕要舒服得多。
往年很少參與此事的懷素,今年也參與了進來。采茶炒茶如此,春耕也是如此。估計,秋收也會如此。
此時,別人家的秧苗,早已綠油油的一片了。綠天庵才開始整田。
整田的第一步,就是犁地。看到懷雲請來幫忙的孫老七,悠然的趕著牛犁地。懷素就心癢癢的,也欲下場一試。
犁完一塊田後,懷素就要下場。在孫老七的幫助下,懷素也開始了第一次的操作趕牛犁地。
剛開始,不是忘了趕牛,就是忘了轉彎時抬犁,或者犁歪了也不知道調整。
熟能生巧,再加上懷素聰慧機靈,幾圈下來。就能獨自犁地了,隻是動作略顯生澀。
孫老七不由得連聲稱讚。心裏卻想,此子可惜了,做了和尚。不然,耕田絕對是把好手。
然後就是施肥,懷素在前麵耕完地,後麵懷雲等人,跟在後麵施肥。
接著就是翻耕和整田。
翻耕使土壤和肥料更好的混合,使土壤更鬆散,便於後續水稻生長。
整田則是把田整平,便於後期灌溉。還要把周圍的田梗整理好,以防漏水。
這些做完,就開始曬田、撒種、育秧,然後移栽,俗稱播秧。
往年,懷素並沒有全程參與過農耕活動。
然而,今年他親身體驗、參與了整個過程,這讓他深刻地認識到農業的複雜性、繁瑣性以及農民們所經曆的艱辛。
他意識到每一顆糧食都來之不易,都是農民辛勤勞作的結晶。一粟一粒,當思來之不易!
完成播種後,接下來便是田間管理階段。
這時已經進入夏季,天氣炎熱,需要關注蟲害問題並及時進行灌溉。
尤其在稻穗抽穗期間,稻田中的水位必須得到保障,否則將會導致大量的秕穀產生。
盡管夏日酷熱難耐,但當懷素看到稻田逐漸從稀疏變得茂密,顏色由嫩綠轉為金黃時,心中充滿了愉悅之情。
這個過程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令人陶醉其中。
秋風漸起,吹拂著一片片稻田,將它們染成了金黃色。那金色的稻穗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波濤般起伏不定,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風停之後,濃鬱的稻香撲麵而來,讓人陶醉。此時,有些種植較早的農戶已經開始收割莊稼。
而綠天庵的稻田裏,稻穗依然掛滿枝頭,顆粒也漸漸飽滿起來。
望著這片金黃鋪滿山穀的美景,懷素內心湧動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墨,衝進了香蕉林,準備用毛筆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待附近的稻田全部收割完成後,綠天庵的神農絲苗稻田,也染上了一片金黃。風吹稻浪,香氣彌漫了整個山穀。
懷素問懷雲,何時可以收割,懷雲答道:“住持,再等上個三五日,便可收割了。”
“那準備工作可有做好?”
“都有通知附近的農戶,到時過來幫忙。還在市場上請了一些散工,包工頭都是往年合作過的,加上我們往年給的工錢,比市場價高一點。所以,很多人搶著做呢!”
“那就好,我們的香米,價格好,工錢高一點,不影響我們的收入。但千萬別虧待了農戶。”
“這些我知道的,主持你以前一再交代,我肯定堅決執行!”
“新米上市的準備工作可有做好?”
“香米的儲存,加工,裝米的袋子,米鋪的發售。全都安排好了的。主持請放心。”
懷素笑了笑,心想,懷雲辦事,還是很靠譜的。
懷雲站在一邊,想到米鋪老板,追著他要米的情景,不由得皺起了眉。
懷素見狀,問道:“還有什麽難處嗎?”
“難處倒是沒有,就是每年產米較少,我們的神農絲苗米,供不應求。每到收割季節後,米鋪老板,天天追著問我要米,不勝其煩。”
“哦,我們零陵人這麽多有錢人了?現在又增加了種植麵積,還供不應求。”
“本地人吃當然差不多了。很多外地人,吃過我們的神農絲苗米之後。就開始將我們的神農絲苗米在本地米鋪采購後,倒賣到外地去。聽說,價格能翻好幾番呢!”
"看來,我‘綠天蕉影’的香米,還是很受歡的嘛!”
說完,與懷雲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俗話說得好,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豐收的喜悅還是蠻有刺激感的。
春天撒下的種子,換來的是上萬倍的收獲。然後賣出去,換迴來的就是真金白銀。
特別是將神農絲苗的大米,裝進印有“綠天蕉影”的布袋時。那種成就感,懷素覺得,跟喝酒的感覺,頗為類似。
懷素跟懷雲去了幾趟,那些米鋪的掌櫃。見到懷雲的眼神,仿佛看到了財神爺似的,冒著綠光。當然,也包括周亦銘旗下的三家米鋪。
每一年,懷雲給每一家米鋪的供貨量,大部分是固定的配額。產量增加的年份,每家多給一點配額。
每年,大家爭搶的就是增加的那點配額。懷雲也是根據每家的基礎配額,適當的分配。基本上還是比較公平的,所以大家對懷雲還是很認可的。甚至於,增加的配額,適當加一點價,大家也沒什麽話可說。
懷素從中看到了商機,心中也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