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書堂寺後,三人迴到岐山頭家中,懷素似乎沉默了許多,也深沉了不少。


    懷仁知道,故地重遊,似乎有什麽東西,觸動了師弟的內心。


    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師弟靜一靜,悟一悟。師弟天生慧根,參透了,悟通了,心境也就寬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懷素照例早起,習武練拳,還興致勃勃的與師兄切磋了一番。讓一旁觀看的錢雲軒,大開了一番眼界。


    然後就是與家人共進早餐,一家人其樂融融,共享天倫。


    ……


    快樂的時光總是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眨眼間,便已臨近與船老大約定好的時間。


    懷素和懷仁懷著滿腔的不舍之情,緩緩走向母親劉氏和其他家人。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眷戀和難舍之意,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母親劉氏眼中噙著淚水,緊緊地擁抱著兩個孩子。她的手輕輕撫摸著他們的臉龐,似乎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傳遞給孩子們無盡的關愛和祝福。


    而其他家人也紛紛圍攏過來,他們或是默默地看著這一幕,或是輕聲安慰著劉氏,場麵顯得格外溫馨動人。


    在這一刻,懷素和懷仁深刻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力量。他們明白,無論將來走到哪裏,這份深厚的家庭情感都會永遠陪伴著他們,成為他們前行道路上最堅實的後盾。


    劉氏站在家門口,靜靜地望著懷素和懷仁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悲傷。她的眼睛濕潤了,淚水順著臉頰滑落下來。


    她輕輕地抬起手,用手中的手絹擦拭著臉上的淚水,但新的淚水又不斷地湧出。她知道,這一別可能意味著長時間的分離,而她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麽。心中的失落感讓她感到沉重無比。


    與此同時,大哥錢永富和侄子錢雲軒,送懷素與懷仁前往碼頭。


    一路上,他們默默地走著,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終於,他們到達了碼頭,看到船老大已經在那裏等待了。


    船老大熱情地迎接他們,並帶領他們登上了船。懷素和懷仁向錢永富和錢雲軒告別後,便踏上了旅程。


    隨著船隻緩緩離開碼頭,他們的身影也逐漸消失在了遠方。


    ……


    船到黃葉渡,夕陽西下,晚霞似火,江麵上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船老大對懷素道:“周老板已經安排好了馬車在碼頭接你們,你們上岸後應該就能看到。”


    “謝謝船老大了!”


    懷素與懷仁異口同聲地道謝,然後相視一笑,一同上岸而去。


    他們剛走到岸邊,就看見張海站在一輛豪華的馬車前,向著懷素和懷仁揮手示意。


    “兩位大師好,我奉周老爺之命,前來迎接,請上車吧!”


    張海熱情地邀請著兩人,將他們迎上馬車。


    懷素和懷仁表示感謝後,登上馬車,隨著車夫一聲吆喝,馬車緩緩啟動,朝著周府駛去。


    周府早已安排好晚宴,懷素和懷仁趕到周府,洗漱一番後,與周亦銘共進晚餐。


    晚餐期間,周亦銘麵帶微笑,關心地詢問著懷素的探親之旅,眼神中透露出真摯的關懷。當得知懷仁已經認親,懷素的母親劉氏也認可後,他的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神情。


    周亦銘輕輕拍了拍懷素的肩膀,語氣真摯地說道:“這真是太好了,懷素。恭喜你和懷仁相認,從此你們由師兄弟變成了親兄弟,這份親情真實難得。願你們兄弟情誼更加深厚,共同走過人生的輝煌。”他的目光中充滿了祝福和喜悅。


    懷素感激地看了周亦銘一眼,眼中閃爍著淚光,他微微點頭,語氣哽咽地說道:“謝謝你,周叔。這次探親讓我找到了親人和溫暖,我會更加珍惜這份親情。”


    而後,周亦銘又問懷素:“賢侄,你可還記得兒時在城東效區的家。”


    頓時,勾起了懷素兒時的溫馨記憶,眼中晶瑩一片,語調有些哽咽,顫音迴道:“依稀間有些記憶,常有夢見。隻是具體在何處,已不記得了。”


    周亦銘笑道:“我已托人打聽過,並找到了當年你家的住處,於昨日買了下來。明天帶你過去看下,是與不是。”


    “多謝周叔成全!……”


    懷素說完一句後,泣不成聲,無法言語了。


    懷仁忙手撫懷素後背,安慰道:“明天二哥就陪素弟一道,迴故居一趟。”


    片刻後,懷素情緒稍稍穩定後,再次感謝周叔和懷仁。幾人約定,明早一起,陪懷素探訪舊居。


    而後,複又豪飲起來,喝的很是盡興。


    ……


    次日一早,吃過早餐,周亦銘帶著懷素和懷仁,往東城門而去。


    出了東城門不遠,往左是懷素平時去綠天庵的小路。而此時,周亦銘的馬車卻向右邊駛去。


    右邊是瀟水東岸。想到瀟水,懷素依稀記得兒時父親曾帶自己去河邊玩過,當時,家就距河邊不遠。


    思緒間,馬車緩緩地停在了一幢四進院子的門口。門前約十丈遠的地方有一棵四人合抱粗的古樟樹,枝葉繁茂,宛如一把巨傘。


    瞬間,懷素的記憶如潮水般湧現,一下子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兒時的場景曆曆在目,父親帶著大哥和自己在大樹下嬉戲玩耍、講故事的溫馨畫麵不斷在腦海中浮現,仿佛就在昨天,怎麽也揮之不去。


    再看向那斑駁的大門,懷素已經確認無誤,這裏就是她夢中無數次出現過的舊居。


    周亦銘走在最前麵,懷素和懷仁緊跟其後,一同跨過門檻,走進了府中。


    懷素的目光四處遊走,仔細觀察著府中的一切。桌椅、陳設都與兒時相差無幾,每一處細節都讓她感到熟悉而親切。


    這一切再次證明,這就是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那個充滿溫暖迴憶的家。


    懷素當即向周亦銘跪下:"愚侄自結識周叔以來,對我照顧有加。如今,又幫我找迴兒時舊居。懷素一介小僧,承蒙周叔如此厚愛,無以為報。往後,周叔但有吩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懷仁見狀,也跪下道:“以後周叔有事盡管吩咐,懷仁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周亦銘扶起懷仁、懷素兩兄弟:“為叔舉手之勞而已,兩位賢侄快快請起。”


    懷素,懷仁起身。心中對周亦銘的敬仰,又多了幾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