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看著眼前這位銀發蒼蒼的老者,他正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瀟湘夜雨”開業時,自己酒後的書法作品——《將進酒》。隻見老者時而微微皺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麽;時而又露出滿意的笑容,頻頻點頭稱讚。


    從老人專注的神情和專業的態度來看,懷素心裏暗自思忖:“此人定是位行家!”他不禁對這位神秘的老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對接下來的交流充滿期待。畢竟能得到行家裏手的認可與指點,對於一個書法家來說無疑是一種寶貴的經曆。


    於是,就走到老者身旁,合手合十,施了一禮道:“小僧懷素,這幅書法作品乃小僧在去年酒樓開業時,醉後所作。見施主看的仔細,想必也是行家,還請多多指教。”


    老者看向懷素,見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和尚,自稱乃此幅妙筆的作者。甚為驚訝,也頗為不信。


    重複了懷素的話問道:“你叫懷素,此幅書法作品《將進酒》乃你酒後所作?”


    他緊緊地盯著懷素,那銳利如刀的目光似乎能夠穿透一切障礙,直直地刺向懷素。


    此刻,他的眼神充滿了質疑和戒備,仿佛要將懷素徹底看穿,揭露其背後隱藏的真相。每一個細微的表情、每一次唿吸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法眼,而懷素則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正撲麵而來,讓人喘不過氣來。。


    頓時,酒樓大廳的氣氛,也變的緊張起來。大家緊張的看著眼前這一幕,頃刻間,鴉雀無聲!


    ……


    “咚咚咚!”


    樓上傳來了下樓的腳步聲,零陵刺史劉迥、知縣唐柏和周亦銘等一眾人,從三樓包廂往大廳下來。


    走到二樓到一樓的樓梯處時,看到大廳的銀發老者時,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又揉了揉雙眼,待看得真切之後。連忙快步下了樓梯,走到銀發老者麵前。


    站定後,深深的鞠了一躬,道:“弟子劉迥,見過先生。一別數年,韋先生一切可好。”


    銀發老者笑著指著大廳的《將進酒》道:“老夫本來心情不好,見到這幅作品,又見到你,心情就大好了。”


    銀發老者隻提作品,不提懷素。應該是還是存疑了。


    劉迥道:“先生也喜歡這幅作品啊?”


    說完,向懷素招了招手。待懷素走到跟前,向懷素介紹銀發老者:“這位是我的老師,史部尚書韋大人。”


    懷素忙上前重新見禮,禮畢後,道:“不知是史部韋大人駕到,小僧唐突了。”


    韋大人麵帶微笑,語氣和藹地安慰道:“老夫如今已然不再供職於史部,你就無需如此拘謹多禮了。此次前往平樂赴任,途中需要經過零陵。恰巧趕上此地舉辦詩會,我便順便前來湊個熱鬧罷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溫和,讓人感到一種親切與隨和之感。


    說罷,韋大人輕輕擺了擺手示意對方不必過於緊張拘束。仿佛上一刻看懷素那犀利的眼神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


    一陣寒暄過後……!


    本來由劉迥主持的“萍洲春色”的書畫詩會,由於韋大人的到來。劉迥便交給唐柏主持,自己則和懷素等人陪韋大人去了三樓的包廂。


    坐定之後,劉迥陪韋大人說話,才得知恩師,吏部尚書韋陟韋大人。受楊國忠等誣陷被貶,今赴貶所平樂(在今廣西東部),途經零陵萍島,得知在萍島舉行“萍洲春色”的書畫詩會,便過來瞧瞧。


    進到"瀟湘夜雨"後,就發現了大廳牆壁上的《將進酒》。其布局疏密相間、行文張馳有度、運筆收放自如,自成一體,便不由自主的琢磨起來。


    於是,就有了開頭一幕。說到韋大人對自己的評價,平時一向豪爽的懷素,竟然麵帶靦腆與羞澀。


    小聲的迴道:“受韋大人如此繆讚,小僧必潛心練習。不負韋大人厚愛。”


    劉迥對韋大人道:“學生也很喜歡懷素的書法,也收藏了懷素酒後所作的一幅《將進酒》,引為至寶。”


    頓了頓,又道:“懷素賢侄喜酒,且酒後之作更為出彩。今日與恩師重逢,我等把酒話事,共述師生情誼。待酒後,讓懷素賢侄書一幅《將進酒》,留與恩師做個記念!如何?”


    韋大人也不推辭,爽快應道:“如此甚好!”


    而後,推杯換盞間,對酒當歌,管它人生幾何!


    酒至酣處,懷素喚來筆墨紙硯,口中念念有詞。忽大唿一聲,落筆起字。


    但見筆走龍蛇,如狂風驟雨,如落花飛雪,如驚雷閃電。一眨眼的功夫,一幅《將進酒》便完成了。


    韋大人細看,竟與大廳那幅不差分毫,某些細節處理,甚至還精進不少。


    想著如此佳作,便要納入自己囊中,心下大喜,誇道:“此沙門劄翰,當振宇宙大名。”


    劉迥心想,恩師為人嚴謹,很少如此誇人。今日如此誇一個後生晚輩,可見其對懷素的看重。


    連忙向懷素使了個眼色,懷素看到後,心領神會。來到韋大人身邊,鄭重行禮,並道:“多謝韋大人抬愛,小僧別無長物,唯有以此作獻上。請韋大人不吝賜教,懷素感激不盡!”


    韋陡官至吏部尚書,文章書法水平也非等閑之輩。在吏部為官時,簽名將自己的“陡”字設計成了五朵祥雲的形狀,京中文人雅士爭相效仿,譽為美談。


    韋大人便將自己對書法的心得和見解一一分享給懷素,當作參考。懷素也將書法創作的一些困惑向韋大人請教。


    一時間,一老一少,相聊甚歡。倒是把劉迥這個學生、永州刺史晾在一邊。其它人自是更不用說,即插不上話,也不好走開。


    ……


    有了韋陡韋大人在“萍洲春色”書畫詩會上,與懷素的一場互動。以及“此沙門劄翰,當振宇宙大名。”的誇獎後。


    每日前往萍島,參加“萍洲春色”書畫詩會的文人騷客,絡繹不絕。


    懷素更是在書畫界名聲鵲起,連帶著“瀟湘夜雨”客棧也隨之聲名大振。仿佛隻要是在“瀟湘夜雨”去過,見識過懷素的《將進酒》,才不枉為文人騷客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