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了兩三個柿子後,船老大叫大家留著下次吃,一次吃多了不好。


    然後又說:“前方不遠,就是瀧水了。瀧中七十裏,山疊山,峽連峽,遮天蔽日,河流傾瀉而下。是我們此行中最險的一段水路了。”


    瀧水,其實就是瀟水,屬瀟水的中遊。因為這段水路險峻,又有一位隱士居住於此,後來,這段水路就改稱瀧水了。


    眾人好奇心又起,催促船老大講故事。


    船老大指了指前方的水灣道:“瀧水七十裏,下就從前方的那個水灣開始,上到麻灘驛為界,再上就是瀟水上遊,道州界了。”


    "瀧中有唐朝隱士唐節的舊宅。唐節辭去瀧水(今廣東羅定一帶)縣令之職,安家於崖下,自號丹崖翁。因唐節曾任瀧水縣令,故將隱居處的江水稱之當瀧水。後來,大家就將此段險峻的水路稱為之瀧水了。”


    船行之水灣處,轉彎過後,再行一裏左右,水流變窄,也湍急了許多。


    船老大提醒大家,或進船艙,或坐或蹲下,不可站立船頭。


    大家進了船艙,透過艙窗看船外風景,但又看不過癮,索性聊起了天。


    大約未時中(約下午2點),船老大靠岸,停在了瀧泊(今雙牌縣)碼頭。


    船老大告訴大家,今天就走到這兒了,現在可以去瀧泊鎮吃中飯,留宿瀧泊鎮,明天一早再出發。


    懷素等六人就下了船,瀧泊碼頭的前方不遠處,就有一處瀧泊驛站,是湘桂古道上的一處驛站。


    再往前走幾十步,就是瀧泊鎮,鎮上不大,但店鋪林立,來往的人群絡繹不絕,有過客,也有附近村莊采買生活用品,及賣山貨或藥材的山民。


    六人沿瀧泊鎮的街道一路走過,來到一家名為丹竹客棧的酒樓,點了酒菜,坐下來吃飯喝酒。


    正喝的高興,外麵傳來了吵鬧之聲。眾人不爽,喚來小二,打聽外麵為何吵鬧。


    小二迴道:"瀧泊鎮往南的紫金山下,住著一群土匪,離瀧泊鎮十來裏的,其二當家生性好色,想必是又看上那家姑娘了吧。”


    黃益一聽,這還了得,一下子就衝出了客棧,想要把這欺男霸女的土匪給收拾了。


    懷素忙跟上,懷仁、周書福也跟了出去。


    出得客棧大門,街道往左不遠處,一個身形彪悍的大漢,正拉著一個村姑打扮的女人,要向前拖。


    村姑扭打著不肯跟著,無奈身單力薄,隻能喊“救命”。街道上人來人往,無一敢上前施救。


    此時,黃益已來到彪悍漢子和村姑跟前,隨手拿過一路邊擺排人的扁擔,往彪悍漢子抓住村姑的手腕上一敲,彪悍漢子吃痛,鬆開了抓住村姑的手。


    大喊道:“誰她媽的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管老子的閑事!”


    村姑掙開了手,馬上往後方跑出。


    給懷素等人立馬跟上,怕黃益吃虧。


    黃益此時跟彪悍漢子對上,也不示弱,罵道:“沒卵用的男人,欺負女人算什麽本事。有膽跟大爺過上幾招,可敢?"


    這時,彪悍漢子氣急敗壞,抓住手下丟過來的一根哨棍,就衝黃益劈去。


    懷素和懷仁欲上前幫忙,被周書福給攔住了。低聲說道:“這土匪應該不是黃益的對手。注意邊上另外幾個人,應該土匪的同夥。”


    懷素和懷仁一看,邊上還真有七八個人,疑似土匪同夥。


    見土匪持棍劈來,黃益側身一讓,用手中扁擔接住後順勢一削,瞬間就削到了土匪手的位置,但見“哎喲”一聲,哨棍應聲跌落。


    黃益笑道:“我當是何等厲害人物呢,一招就敗了,大爺我還沒打過癮呢。”


    其餘土匪見二當家落敗,便一哄而上,朝黃益襲來。


    黃益掃視一周,不慌不忙,手持扁擔,向地上一點,飛身而起,但見腳影飛快的轉過一圈後,縱身落下,周圍便躺下了一大片土匪。


    把懷素給看呆了,心想,益哥威武啊!而周書福和懷仁,則暗暗讚道,不愧為將門後裔,還是有真本事的人。


    這時,眾人上前,將土匪一一綁了,送往衙門。那個村姑模樣的女人也上前給黃益道謝,感謝黃益的救命之恩。


    黃益瀟灑迴道:“舉手之勞而已,姑娘不必掛懷!”然後,與眾人一道,押送土匪而去。


    由於瀧泊鎮隻是個鎮,鎮長是由各裏長、鄉長輪值管理。所以到鎮上辦公點後,因沒人手,鎮長要求黃益等人,今晚幫忙協助看管土匪。並派人到泉陵縣衙通報,請求縣裏派人押送土匪到縣衙。


    此時,劉宇生和劉創文也趕到鎮上辦公點。


    當得知幾位英雄還沒吃飯時,鎮長又安排人張羅了一桌酒席,宴請各位英雄。


    六人複又坐下,與鎮長及二位陪客一起喝起酒來。


    得知少年僧人就是懷素時,鎮長等人更客氣了。當然,劉宇生等人的身份自然是隱瞞了的。


    當夜無事,第二天早上,懷素等人等到泉陵縣衙來人後,就告辭離去,來到瀧泊碼頭,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上了船,開始啟航,才航行了一、二裏,水流開始湍急起來,兩岸變窄。


    船老大對眾人道:“這裏是瀧水十八險灘,你們還是坐船艙吧!險要處,我們還得找纖夫拖船才上得去。”


    船過十八險灘後,已是未時末了(下午3點)。來到了一個叫上梧江的碼頭。其中經曆了五次拉纖,所以耗時較長。


    船靠岸後,船老大對六人道,今天航程就到此了。你們到岸上找吃住的地方吧。因為地方不大,如果沒有住的地方,迴船上住也可以,隻是船上地方小,住的不那麽舒服而已。


    懷素等人上岸,尋了一處食肆,準確的說,整個上梧江就這一處食肆。


    從店家處了解到,整個上梧江是以放排拉纖而建的一個碼頭,碼頭附近的人大多以放排拉纖為生,另外就是在此處路過歇腳的行商。


    周書福問了店家住宿的事,店家說客棧有住宿,不過,隻有三間客房了。還說,整個上梧江碼頭也隻有這一處食宿的地方。


    於是,六人吃完飯將就著住了一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