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懷素就背著一個包袱,包袱裝著自己手抄的九本佛學經典。就自東門入零陵城,奔周府而去。
來到周府,管家說家主有事外出了。
懷素心想今天不巧啊,正好碰上周叔外出了。
這時,管家道:“大師,老爺外出時吩咐過,無論大師什麽時間來,我們都不能怠慢大師,我會安排好一切的。”
說完,就準備安排懷素去書房喝茶或者看書。懷素想了想,還是聽從管家安排來到了書房。
懷素問管家,周叔去哪兒了。管家告訴道:“老爺去黃府去了,好像是跟黃老爺商量萍島建設的事情吧。”
“黃老爺家在哪兒啊?”
“就在‘臨江鮮’邊上沒多遠。”
懷素想起上次跟黃益一起去萍島和香零山遊玩迴來時,黃益叫自己去他家玩的事,就決定去黃府走一趟。
於是懷素跟管家講,要準備去黃家一趟。管家立馬安排一個家丁給懷素帶路,並給懷素準備了一份拜訪禮。
懷素心想,這個管家也不簡單啊,當下表示感謝,並記住了管家的名字,周明。
周管家安排了馬車,又讓家丁帶路,一會就到了黃府。
黃府靠瀟水河邊,離黃葉渡口很近,比周府略少一點,但魚池亭台等也一應俱全,很有氣勢,一走進黃府,聽管家說有個少年和尚來訪,黃益就衝過來抱住懷素,開心得像個小孩,又跳又笑。
開心完後,又一把抓住懷素,帶到他練功的地方。
黃益練功的地方,是一個比較大的庭院。中間是一大塊平地,長約三十六尺,寬約三十尺,一麵靠房,另外三麵是圍牆。靠牆一麵靠東邊方向的圍牆上有一處屋簷,下麵擺放著棍棒和刀劍類的兵器及石鎖等物。
懷素自幼看書練字較多,而學武一道,從沒沾過,看到兵器,上前參觀了一下。黃益則一一講解,說到興起時,還取下兵器,現場演示一番。看的懷素心癢癢的,沒想到練武演示起來如此威武雄壯。
最後,演示完兵器,黃益又打了一套源自於三國,應用於軍隊的拳法。那剛猛的氣勢,穩健的步伐,一下子就把懷素給征服了。
這時,懷素的心已神遊域外了,他思考著,平時練草書時,撇飄的筆劃,似乎總有一點立足不穩的感覺。
而黃益的這套拳,單腳獨立的姿勢,下盤穩健、上體協調而平衡又不失美感。如果這套拳法能融合於草書之中,應該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看來,有必要學習一下拳法了。
於是,懷素就問黃益:“黃兄,你剛才耍的這套拳法叫什麽拳啊?”
“這套拳法叫虎威拳,意思是打起來虎虎生威,因為路子剛猛,又因三國時先祖黃蓋在軍隊傳授此拳,所以又叫軍虎拳。”黃益有些得意的說道。
懷素又問:“這套拳法好學不?”
“很好學啊,不過,要學好了,要吃不少苦,要練紮馬步等基本功。我三歲就開始練習紮馬步了喲!”
黃益看著懷素,又道:“你想學的話,我可以教你,學動作很容易的,就是練基本功苦點。”
於是,兩個少年就在練武場比劃起來,一個教,一個學。黃益先教了一遍虎威拳的動作,懷素學的很快,不一會兒就學會了。
接著學基本功,先大概的將站樁、步法、腿法、手法、身法、眼法等都先演示一番,接著講動作要領,站樁是基本功中的基礎,通過長時間保持一定姿勢,來鍛煉內功和穩定性;步法如弓步、馬步等,是武術動作中的步伐基礎,要求靈活而穩健;腿法則包括踢、踹、掃、鉤等多種技巧;手法則包括拳、掌、勾、爪等多種形式;身法講究的是身體的轉動與移動,要求流暢而有力;眼法則是武術中的精神表現,要求目光如電,銳利有神。
一大通講下來,懷素又跟著練習了一遍,也掌握了六七成,剩下的就是勤練和自我消化和吸收了。
練累了,家丁還端來了茶和點心,兩人一邊休息喝茶吃點心,一邊閑聊。
懷素問黃益:“黃兄練武多少年了?”
“我三歲練武,已經練了十四年了”
“我五歲練字,已經練了十年了”
“你十五歲了?”
“你十七歲了?”
兩個同齡少年,此刻敞開心扉,敘說著自己過去的經曆,彼此間關係又親密了許多。
“我比你大,你以後叫我黃兄,我叫你素弟,如何?”
“好啊,以後你教我練武,我教你練字,咱兄弟倆文武雙修。”
“素弟這提議甚好,待我把字練好,看我爹還敢說我寫字跟狗爬似的!”
說完,兩兄弟手緊拉在一起,哈哈大笑…
又閑聊了一會,家丁就過來叫少爺和大師一起過去用餐了。二人手牽著手,蹦蹦跳跳的往餐廳而去。
看到黃益和懷素的熱切勁頭,黃欽之和周亦銘都吃驚不少,兩個少年,就短暫的見了兩次,就熱乎成摯友一般。
兩人都心裏在嘀咕,我們這是老了跟不上趟了還是咋的?接著又在感歎,還是少年心性好啊!
中餐期間,黃欽之和周亦銘聊著開發萍島的相關準備工作。而黃益跟懷素則交流練武和練字的心得體會。可謂是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宴席最後,周亦銘笑著對懷素道:“賢侄,我們在開發萍島的事情,采納了你的建議,左右兩邊各建一個觀景閣,另外,加建一座酒樓,深了提供吃喝,還提供住宿。”
看了一眼懷素,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我和黃老板為感謝賢侄的好意,一致決定,凡賢侄以後去萍島遊玩,一切吃穿用度全額免費。另外,我備了點筆墨紙硯,黃老板備了二百斤酒,還請賢侄切莫推辭。”
懷素應道:“愚侄隻是隨口一提,怎敢居此大功。如此厚禮,懷素受之有愧啊!”
黃益連忙插嘴道:“如此甚好,正好由我來運送這批物資。也去素弟的綠天庵住上兩天,我教你武功,你教我寫字。”
黃欽之一聽一向不喜練字的兒子,跟懷素接觸兩次就願意練字了,心中大喜,“嗬嗬”笑道:“這樣好,甚好,甚好!”
懷素見事已至此,也就不推辭,欣然接受。
於是說好,周亦銘和懷素先迴周府。黃益準備好東西後去周府接上懷素一起去綠天庵。
來到周府,管家說家主有事外出了。
懷素心想今天不巧啊,正好碰上周叔外出了。
這時,管家道:“大師,老爺外出時吩咐過,無論大師什麽時間來,我們都不能怠慢大師,我會安排好一切的。”
說完,就準備安排懷素去書房喝茶或者看書。懷素想了想,還是聽從管家安排來到了書房。
懷素問管家,周叔去哪兒了。管家告訴道:“老爺去黃府去了,好像是跟黃老爺商量萍島建設的事情吧。”
“黃老爺家在哪兒啊?”
“就在‘臨江鮮’邊上沒多遠。”
懷素想起上次跟黃益一起去萍島和香零山遊玩迴來時,黃益叫自己去他家玩的事,就決定去黃府走一趟。
於是懷素跟管家講,要準備去黃家一趟。管家立馬安排一個家丁給懷素帶路,並給懷素準備了一份拜訪禮。
懷素心想,這個管家也不簡單啊,當下表示感謝,並記住了管家的名字,周明。
周管家安排了馬車,又讓家丁帶路,一會就到了黃府。
黃府靠瀟水河邊,離黃葉渡口很近,比周府略少一點,但魚池亭台等也一應俱全,很有氣勢,一走進黃府,聽管家說有個少年和尚來訪,黃益就衝過來抱住懷素,開心得像個小孩,又跳又笑。
開心完後,又一把抓住懷素,帶到他練功的地方。
黃益練功的地方,是一個比較大的庭院。中間是一大塊平地,長約三十六尺,寬約三十尺,一麵靠房,另外三麵是圍牆。靠牆一麵靠東邊方向的圍牆上有一處屋簷,下麵擺放著棍棒和刀劍類的兵器及石鎖等物。
懷素自幼看書練字較多,而學武一道,從沒沾過,看到兵器,上前參觀了一下。黃益則一一講解,說到興起時,還取下兵器,現場演示一番。看的懷素心癢癢的,沒想到練武演示起來如此威武雄壯。
最後,演示完兵器,黃益又打了一套源自於三國,應用於軍隊的拳法。那剛猛的氣勢,穩健的步伐,一下子就把懷素給征服了。
這時,懷素的心已神遊域外了,他思考著,平時練草書時,撇飄的筆劃,似乎總有一點立足不穩的感覺。
而黃益的這套拳,單腳獨立的姿勢,下盤穩健、上體協調而平衡又不失美感。如果這套拳法能融合於草書之中,應該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看來,有必要學習一下拳法了。
於是,懷素就問黃益:“黃兄,你剛才耍的這套拳法叫什麽拳啊?”
“這套拳法叫虎威拳,意思是打起來虎虎生威,因為路子剛猛,又因三國時先祖黃蓋在軍隊傳授此拳,所以又叫軍虎拳。”黃益有些得意的說道。
懷素又問:“這套拳法好學不?”
“很好學啊,不過,要學好了,要吃不少苦,要練紮馬步等基本功。我三歲就開始練習紮馬步了喲!”
黃益看著懷素,又道:“你想學的話,我可以教你,學動作很容易的,就是練基本功苦點。”
於是,兩個少年就在練武場比劃起來,一個教,一個學。黃益先教了一遍虎威拳的動作,懷素學的很快,不一會兒就學會了。
接著學基本功,先大概的將站樁、步法、腿法、手法、身法、眼法等都先演示一番,接著講動作要領,站樁是基本功中的基礎,通過長時間保持一定姿勢,來鍛煉內功和穩定性;步法如弓步、馬步等,是武術動作中的步伐基礎,要求靈活而穩健;腿法則包括踢、踹、掃、鉤等多種技巧;手法則包括拳、掌、勾、爪等多種形式;身法講究的是身體的轉動與移動,要求流暢而有力;眼法則是武術中的精神表現,要求目光如電,銳利有神。
一大通講下來,懷素又跟著練習了一遍,也掌握了六七成,剩下的就是勤練和自我消化和吸收了。
練累了,家丁還端來了茶和點心,兩人一邊休息喝茶吃點心,一邊閑聊。
懷素問黃益:“黃兄練武多少年了?”
“我三歲練武,已經練了十四年了”
“我五歲練字,已經練了十年了”
“你十五歲了?”
“你十七歲了?”
兩個同齡少年,此刻敞開心扉,敘說著自己過去的經曆,彼此間關係又親密了許多。
“我比你大,你以後叫我黃兄,我叫你素弟,如何?”
“好啊,以後你教我練武,我教你練字,咱兄弟倆文武雙修。”
“素弟這提議甚好,待我把字練好,看我爹還敢說我寫字跟狗爬似的!”
說完,兩兄弟手緊拉在一起,哈哈大笑…
又閑聊了一會,家丁就過來叫少爺和大師一起過去用餐了。二人手牽著手,蹦蹦跳跳的往餐廳而去。
看到黃益和懷素的熱切勁頭,黃欽之和周亦銘都吃驚不少,兩個少年,就短暫的見了兩次,就熱乎成摯友一般。
兩人都心裏在嘀咕,我們這是老了跟不上趟了還是咋的?接著又在感歎,還是少年心性好啊!
中餐期間,黃欽之和周亦銘聊著開發萍島的相關準備工作。而黃益跟懷素則交流練武和練字的心得體會。可謂是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宴席最後,周亦銘笑著對懷素道:“賢侄,我們在開發萍島的事情,采納了你的建議,左右兩邊各建一個觀景閣,另外,加建一座酒樓,深了提供吃喝,還提供住宿。”
看了一眼懷素,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我和黃老板為感謝賢侄的好意,一致決定,凡賢侄以後去萍島遊玩,一切吃穿用度全額免費。另外,我備了點筆墨紙硯,黃老板備了二百斤酒,還請賢侄切莫推辭。”
懷素應道:“愚侄隻是隨口一提,怎敢居此大功。如此厚禮,懷素受之有愧啊!”
黃益連忙插嘴道:“如此甚好,正好由我來運送這批物資。也去素弟的綠天庵住上兩天,我教你武功,你教我寫字。”
黃欽之一聽一向不喜練字的兒子,跟懷素接觸兩次就願意練字了,心中大喜,“嗬嗬”笑道:“這樣好,甚好,甚好!”
懷素見事已至此,也就不推辭,欣然接受。
於是說好,周亦銘和懷素先迴周府。黃益準備好東西後去周府接上懷素一起去綠天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