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門完全推開,周亦銘率先進門,掏出一個火折子,點燃了放在裏麵的蠟燭,方才招唿懷素進來。


    懷素進入暗室,發現全是佛教經書和法器。這時,周亦銘正在書架上找書,找出一疊,大約有十本左右時,迴頭對懷素道:“為叔喜歡收藏經書和法器,所以就弄了個暗室,專門珍藏經書和法器。”


    “今天給你選了九本佛教經典,你迴去好好學習和參詳,如有不懂的地方,找個本子記下來,我們一起討論。”


    懷素感動道:“愚侄聆聽周叔教誨,定當用心學習,不負所望!”


    然後退出暗室,迴到書桌旁,周亦銘找來包袱,將一本一本的裝著,懷素看著,經書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或《首楞嚴經》)、《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長阿含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


    裝完後,又放進一大卷上好宣紙。周亦銘道:“本來佛經十大經典,上次《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你已抄過,所以給你拿了九本。”


    懷素再次感謝周亦銘道:“周叔,多謝的話我不多說了,周叔的恩情愚侄銘記於心。時辰也不早了,懷素就此別過。”


    周亦銘送懷素出周府大門,懷素經東門抄小路迴到綠天庵,感覺還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


    迴到綠天庵,懷雨等人正準備弄晚餐。懷素把懷雲叫到禪房,問道:“今天有去孫老七家嗎?”


    “今天我帶懷雷、懷電一起去了孫老七家。孫老七說幫忙沒問題,就怕我們的事情跟他的事湊到一起了照顧不過來。如果能照顧得過來,他順手能做的事,他樂意幫忙!”懷雲迴道。


    “你沒有跟他提報酬的問題?”


    “我說了的,孫老七說我們適當給點就好,多少無所謂。他講幫我們也是在幫他表侄。”


    “哦,看來這孫老七也是個妙人,懂得人情世故和知恩圖報。值得結交啊!”懷素感歎道。


    停了一下,懷素又講:“今天我到周叔那問了,神農絲苗香稻要比普通稻穀播種遲一個月左右,完美的錯開了播種高峰的繁忙。而且周亦銘還會派人過來教我們選種、浸種、催芽、播種、管理、移栽等技術,到時你要用心學,也可以叫孫老七過來一起學習,後期你自己管理,也多向孫老七請教和學習,必要時也請他幫一下忙。今年就少收他一成佃租吧。”


    懷雲一一記在心上,答道:“園頭放心,我一定用心學習,爭取明年自己能獨立完成所有耕種。”


    懷素對懷雲辦事還是很放心的,叮囑一番後就一起去廚房去了…


    往後的日子,懷雲帶領懷雨、懷雷、懷電整理田間,芭蕉林,茶樹等事務,懷素則讀經、抄經、練字。期間,由於芭蕉樹葉還沒長成,還是用木板練字,已練穿二塊木板,又換了二塊新的木板。


    練字之餘,就是讀經,生澀的經文,繞口的注解,學起來比練字更枯燥乏味。有些地方,看了注解,依然不明所以。這時,懷素就會記在一個小本子上,以便以後請教。


    讀的實在煩了,就抄經。不明白不要緊,通過抄經,背誦下來,到時再去理解。不是有句諺語嘛!“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即使是有人給你講解,你也不一定很明白,或者隻是一知半解。但是你把這個事情或者這段文字記在心裏,仔細琢磨,用心去悟,說不定什麽時間心中就會豁然開朗。


    佛家的打坐,其實就是一個悟道的過程。這時侯,心靜下來,把自身置於空靈之中,什麽都不做,不念,不想。讓思維隨心,讓意念懸浮,讓肉身消失,即為“無我”


    “無我”的意義在於,將自我的興趣置於客觀境界,然後穿越自我的感情困惑,以升華的形式進行淨化,讓心靈境界脫胎換骨,超越苦樂的種種形式,獲得真正的自在和解脫。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可以感知的,空是不可以感知的,空是本源,是本質,色是表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講要做到本質和表象統一,也就是我們講事物的“本色”。什麽是做人和做事的“本色"?那就是表裏如一,言行一致,放空自身的欲望和貪念。


    萬物從虛無混沌中來,也終將歸於虛無混沌。同時,也告訴我們,萬物皆可為道,而道亦來自萬物。世界很大,事物也是可以互相轉換的,萬物皆可變為虛無,即為空;而空又可容納萬物。


    通過學習佛經,懷素的思維開闊了很多,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增強了不少,甚至於通過學習佛經,寫字的境界也有了些許的提升。


    學習的過程,既有提升後的快樂和充實,也有不解的困惑和煩擾。所有這些,懷素感同身受,在這段短暫的自學佛經中,仿佛一下子長大和成熟了不少。


    這一天,帶著這段時間學習積累和記錄著困惑的小本,來周府找周叔解惑。


    周府書房,周亦銘看著懷素的困惑小本,竟感覺無能為力,也無從談起,還變成了自己的疑惑了。


    周亦銘自認,對於佛經,認知略有小成,沒想到對於懷素的疑惑,竟然無一可解之困惑。不由得開始懷疑人生了!


    看來,得陪懷素賢侄跑一趟龍興寺,找慧峰法師談談人生了。


    想到此處,便對懷素道:“懷素賢侄,你所記之惑,為叔力有不逮,中午在我這吃過中飯,下午我們去龍興寺找慧峰法師聊聊人生,順便討點上次給他題“芙蓉亭”的好處費。”


    說完,周亦銘一臉壞笑,懷素心領神會,附和道:“那愚侄就陪周叔走這一趟,討點好處。”


    說完,看了看周叔,周亦銘也看了一眼懷素,對視過後,兩人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在周府吃過中飯,周亦銘領著懷素,步行向龍興寺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