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裏隻剩周老板和懷素兩人了,周老板拉著懷素坐下。仔細欣賞起懷素剛剛臨摹的作品,連看三遍,開口問道:“懷素賢侄,你自己如何評價這幅臨摹作品?”


    懷素思索片刻道:“周叔,首先感謝你給我賞析《蘭亭集序》並臨摹的機會。看完《蘭亭集序》我受益匪淺,從書法角度看,無論是整體構思,布局,還是字體筆畫結構,更別提字體的神韻和作品氣韻了,讓我打開了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門…”


    停頓了片刻,懷素繼續道:“今天這幅臨摹作品,我即滿意又不滿意。滿意的是這幅作品,是我至今為止感覺最好的一幅作品,發揮了我的最佳狀態,寫出了我目前為止的最高水平。也許是這本《蘭亭集序》仿本給了我靈感、激情和感悟吧!”


    周亦銘看了看懷素,點頭表示認同。


    懷素又道:“不滿意的是我這整幅作品看起來跟仿品沒什麽區別,但我深知,我臨摹出來,形似而神不似。字體差不多或者可以說難以分辨,但就是缺乏那種神韻。另外,筆劃雖然也較為流暢,但跟仿品相比,少了那份自然天成的氣勢。還有就是仿本中整篇作品中相同的字在文中根據布局各不相同,這方麵我雖盡力模仿,卻還是欠缺了火候。”


    周亦銘聽懷素說完,頻頻點頭,心裏的詫異已是前所未有。懷素這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和尚,書法的造詣竟然是如此之深,見解也是如此獨到。自己少年學文,書法和文學功底深厚,也算是頗有天分,在零陵郡乃至周邊郡及更大範圍內,也算是少有名氣,隻是後來感覺更喜歡經商,才棄文經商。現在看來,自己跟懷素這個少年和尚,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啊!


    當下就生下了深交的念頭。就問懷素:“懷素賢侄,下午可有時間。”


    懷素如實迴答:“現在冬天,庵裏沒啥事情要辦,整日不是看書,就是練字,時間可自由安排。”


    周亦銘看向懷素,笑著邀請道:“中午吃完中飯,賢侄可否前往寒舍一敘,我們喝茶聊天,飲酒作詩,做個忘年之交!”說完,真誠的看著麵前這個少年和尚,靜待迴話。


    懷素也不矯情,拱手道:“承蒙周叔厚愛,懷素不才,但憑周叔吩咐。”


    周亦銘大喜,通過短暫的二次接觸,就知道懷素乃性情豪爽,不拘小節之人,以後交往起來也更輕鬆。


    接著,周亦銘跟懷素聊起了書法、詩、佛經。這不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周亦銘發現,懷素不但書法了得,於詩歌、佛經一道,也有獨到的見解和認識。此時,用相見恨晚這詞形容周亦銘此刻的心情,再貼切不過了。


    正聊得熱切時,書房外傳來了敲門聲。懷仁在外麵叫道:“周老板,師弟,屈老板叫你們過去飲酒了。”


    “你去告訴屈老板,我們這就過去。”


    周老板在書房迴應道。


    說完,周老板拿起巜蘭亭集序》仿本,因懷素臨摹版片字跡還沒幹透,所以還需在書房晾幹一會。然後拉著懷素,像多年好友般親熱的並肩走向酒桌。


    大家分頭坐下後,周老板首先發話:“今天,很榮幸結識懷素賢侄,也見識了懷素賢侄書法的神奇和獨特,以及書寫過程的行雲流水和一氣嗬成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感謝屈老板給了我結識懷素賢侄的機會。還得感謝懷仁賢侄的忙前跑後及辛苦付出。”


    然後,環視一圈,站起來舉起酒杯,大聲道:“相識是一種緣份,為我們大家今天的緣份而幹杯,也為懷素大師今天帶給我們精彩的書法表演而幹杯!”


    這時,屈老板、懷素、懷仁都站起來,大聲道:“為大家的認識幹杯!”


    周老板一口幹了杯中酒,大家相繼幹了酒杯。坐下後,又斟了一杯。


    這時,懷素站起身來,說道:“感謝周叔和屈叔的厚愛和關照,感謝懷仁師兄的辛勤付出。懷素少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今周叔攜《蘭亭集序》之仿本,甚為感懷,若有所悟,臨摹之作,受益匪淺。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懷素又依次看向周老板,屈老板和師兄,真誠道:“懷素身無長物,今借花獻佛,以杯中酒敬兩位長輩和師兄,表達我無盡感激之情。請!”


    說完,做了個請的手勢,先幹了杯中之酒。


    眾人也隨懷素之後喝了一杯之後,大家各敬一杯酒後,就開始喝酒聊天模式,說的很是盡興。


    懷素說:“說到書法,我伯祖父是我的引路人,也是老師。小時侯,經常出入伯祖父出家的書堂寺,看到伯祖父練習書法,我就莫名的激動和興奮,伯祖父見我對書法有興趣,也不時的指導我練習書法。練了一兩年,也頗有長進,竟迷戀上了書法一道,對寺院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後來一再堅持要父母送我進寺院。”


    懷素中途停了一下,飲了一口酒繼續道:“對於寺廟,一是可以繼續練習我癡迷的書法,二是我總感覺,隻有寺廟,才能讓我的心靜下來,隻有寺廟的環境和氛圍,才能讓我領悟人生的真諦!”


    “後來,我就進了書堂寺,跟伯祖父練習書法,幫香客抄寫佛經…”


    懷素又喝了一大口酒笑道:“其實說到喝酒,還是師兄教會我的呢。”


    周老板和屈老板一臉好奇的看著懷素,又瞄了一眼懷仁,疑惑不解。


    懷素於是就把當時如何在書堂寺後山巧遇師兄捕鳥及燒烤喝酒,後來東窗事發,與懷仁師兄一起被書堂寺掃地出門,後流浪零陵城外,巧遇屈老板,蹭飯蹭工作的趣事演繹了一遍,聽得周老板和屈老板唏噓不已。


    接著又聊了一會,周老板使個眼色,讓懷素、懷仁師兄弟繼續喝酒,自己和屈老板到書房有事要辦。


    來到書房,周老板和屈老板小心翼翼的將懷素臨摹,已經晾幹了的《蘭亭集序》裝好,交給書房外的周老板隨從。又迴到書房敘話。


    周老板按照約定,交給屈老板一百兩銀票,又感謝了一番屈老板介紹少年天才懷素認識,並盛情邀請屈老板下午一起跟懷素去他家做客。屈老板婉言推辭了,並說還得趕緊為懷素做練字漆房的事情講了,周老板立馬對懷素的好感又增添了幾分。


    待他們兩人在書房把這些事情處理好後,又來到酒桌上,大家喝了一杯團圓酒後,周老板就和懷素告辭,一起去周老板家趕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僧懷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舜覓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舜覓柳並收藏醉僧懷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