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卯時——
全奉民一早去了大理寺,審問上次石逢秋(石舉人馬上風的事兒)被拖到青樓,暫時扣押的青樓眾人。
溫邵槐則是繼續負責逍遙王世子的事兒,二人兵分兩路也能加快進度。
長子全梓陶一早去了學堂,明年春闈在即,他要加緊讀書才成。
---
包蘭穿戴整齊出了院子,走向女兒的院子準備叫女兒起床。
還未等她過去,全藝璿的貼身丫鬟扶桑便著急忙慌跑到主院。
隻見扶桑眼裏滿是熱淚,看到包蘭後“噗通”跪在地上。
泣不成聲開口道:
“ 夫人!小姐被人擄走了!”
包蘭聽著此話、腳下不穩險些栽倒,被貼身嬤嬤一把扶住。
那嬤嬤厲聲詢問:
“ 怎麽迴事!”
---
扶桑一邊哭一邊說道:
“ 昨日晚間是蔣媽媽守夜,近來小姐功課緊、昨日小姐吩咐過,說今日卯時過去更衣就是 ”
“ 可誰知奴婢進去之後 ····· 床上空無一人!還有駐守在府上的影衛(商鏡黎的人)也不見所蹤了!”
“ 小廝看見有黑衣人擄走了小姐!影衛和羽林衛全部過去追蹤了,夫人 ······ ”
---
包蘭指著下人怒吼道:
“ 還愣著幹什麽!快去大理寺稟報老爺啊!”
被指到的下人忙連滾帶爬的出門去了。
包蘭深唿吸幾口,指著扶桑問道:
“ 蔣婆子怎麽說?”
扶桑哭著搖頭:
“ 迴稟夫人,蔣媽媽說未曾聽見什麽動靜,而且奴婢們睡眠淺,也未曾聽到風聲啊 ”
包蘭甩袖怒吼:
“ 一派胡言!王爺的影衛都追著人去了,怎麽會聽不到動靜!全家養著你們是幹什麽吃的!”
---
扶桑哭嚎著:
“ 是真的夫人!影衛和羽林衛是在後門發現的蹤跡,那人捂著小姐的嘴把人帶走,那些個小廝能作證!”
“ 就是方才的事、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奴婢來之前正好碰到後門小廝了 ”
“ 有兩個小廝還被打死了!屍首還在門口呢!”
“ 剩下那兩個小廝才叫奴婢跟您講,說是小姐被擄走了,不然奴婢怎能得知影衛和羽林衛也去了啊!”
“ 蔣媽媽愧疚不已,現下 ····· 現下正在院兒裏受罰呢,媽媽叫丫鬟打她四十大板 ”
“ 夫人 ~ ~ ~ 都是奴婢們失職,夫人怎麽責罰都不要緊,當務之急是找到小姐啊!”
---
包蘭深唿吸幾口氣,轉迴身指著一個丫鬟說道:
“ 速去稟報禦林軍,叫禦林軍即刻前往宮中、告知大長公主此事!”
“ 府上家丁全部出門,帶上家中馴養獵犬,你迴房去找兩件藝璿穿的衣裳,給獵犬聞聞之後帶著出門去找!”
---
扶桑忙擦幹眼淚,褔身後馬不停蹄迴房去了。
包蘭的貼身嬤嬤歎氣連連:
“ 咱們全家不與人交惡、怎會平添這些禍事啊!小姐年歲尚小,哎呦 ~ ~ ~ ”
話落便抹起了眼淚,有些泣不成聲。
包蘭勉強穩住心態、對著嬤嬤開口道:
“ 現在哭有什麽用?想來還是之前那一批人,省著眼淚早點把我兒找迴來才是正事 ”
嬤嬤擦了擦眼淚點頭道:
“ 夫人說的是 ~ 都是老奴糊塗了,可要去南街衙門報案?”
包蘭搖搖頭:
“ 近來事夠多了,等禦林軍和老爺迴來就是了,叫家丁們快些,獵犬便是再靈的鼻子、趕上一早人多找起來也麻煩 ”
嬤嬤點點頭、褔身告退。
---
包蘭勉強維持住端莊,但顫抖的雙手依舊暴露了心緒。
全藝璿是她嬌養長大的女兒,生下來身子又不是特別好,可以說是當眼珠子護著的。
最怕就是同安寧縣主(遊綺羅,慶芳郡主的女兒)一般,好在現下人剛走,還有機會。
因著全奉民是大理寺卿,判案有時會需要獵犬追蹤,所以府上養了不少馬犬。
希望能在出事前、將女兒找迴來才好。
————————————————————
兩炷香的功夫過去,全家的家丁們牽著數條馬犬出門找人。
此等壯觀景象,人人都覺著好奇,不由自主湊上前來,想要探聽一二。
全家也沒瞞著,畢竟這事兒雖有違女子閨譽,可眼下人命關天,旁的也顧不上什麽了。
包蘭又向交好的世家上門求助,懇求他們能派些人支援。
這些人家也沒含糊、紛紛派出府上的家丁前去跟著。
尤其是範讓明(右都禦史),更是把府上的影衛和羽林衛都借過去了。
他們身手好、聽著此話紛紛施展輕功走向遠方,帶著全家匆匆趕製出的全藝璿畫像找人去了。
原隻當風平浪靜了,不成想那背後之人根本沒停手打算。
一時百姓們又開始人心惶惶起來,生怕殃及自身。
——————
皇宮內——
商玉婉端坐勤政殿內、正與商君盛用著早膳。
方才她早已上過朝,收迴了折子之後便來了勤政殿。
姑侄二人難得的安靜用了早膳,頗有些歲月靜好之意。
但合福腳步匆匆的步伐,打斷了二人的溫馨時刻。
---
合福頗有些神色慌張,跪地叩首道:
“ 啟稟陛下、大長公主,全家又出事了,全大人的獨女全藝璿,半個時辰前被歹人擄走 ”
“ 駐守在府上的羽林衛和影衛緊跟其上追著了,禦林軍們駐守前院兒未曾趕上 ”
“ 包夫人叫禦林軍進宮告知此事!”
---
商君盛氣的摔了筷子、怒吼道:
“ 這夥人當真卑鄙!隻對新貴世家的嫡出子女動手!敗女子名譽、斷男子生路!”
一室人紛紛跪地:
“ 陛下息怒!”
商玉婉輕輕放下筷子,轉頭對著古梅說道:
“ 即刻派五百銀甲衛,前往全家支援此事,眼下事發時間短,關閉城門閘口,今日不可放出一個人 ”
古梅應聲告退。
轉頭商玉婉安撫著商君盛情緒:
“ 有什麽好生氣的?他出手是好事啊?總有抓到的一天 ”
商君盛歎氣連連:
“ 姑母不是不知道,眼下京中人心惶惶,若這次再抓不住,叫朕如何收場?”
“ 百姓會越發覺得朕這個皇帝失職、民心失調,朕又得準備好如何補償 ”
商玉婉輕笑:
“ 你這點就得跟鏡黎學學了,他叫外人謠傳了這麽些年,可有半句話反駁?”
商君盛簡直氣笑了:
“ 他那哪是謠傳?”
——————
商玉婉額上青筋暴起,再也忍不住摔了筷子。
指著商君盛冷聲訓斥:
“ 皇權至上,你說是謠傳,它就是謠傳,眼下找人要緊,管那些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做什麽?”
“ 這位子上坐的是你,這天下也是你的,你這麽些年就是改不掉這臭毛病 ”
“ 本宮同你說過多次,你是帝王,不是什麽任人揉搓的傀儡!百姓們說幾句閑話、你倒還當迴事了?”
“ 本宮瞧你這麽大歲數真是白活了!對待臣子、他國之人、百姓,要恩威並施!”
“ 恩威並施的前提是——威大於恩!百姓才會臣服!光想著恩沒有威,皇兄的天下豈非要叫你送出去?”
“ 拿出當年對付本宮的勁兒出來!叫你手底下的暗衛辦點正事!年紀大了越來越窩囊了!”
---
“ 當年本宮就說過,斬草除根!皇兄都死了還留著這些禍害做什麽?倘若你當年聽勸,會有今日的事?”
“ 還有你給樓蘭送去農林好手的事!樓蘭兵強力壯,唯有糧食是他們的短板!你倒好,巴巴兒給人家送上去了?”
“ 如今腹背受敵,西域虎視眈眈,若樓蘭養精蓄銳,趁著這個節骨眼起兵奪了大昭你又該當如何?指著皇兄顯靈嗎!”
“ 說好聽點你是仁君,難聽點就是廢物!澄灼那孩子秘而不宣的事兒本宮就想說,前方主將戰死不是常事?”
“ 顧著怕百姓念叨你,怕民心惶惶,純屬狗屁!為著名聲讓本宮的孫兒受此等委屈?”
“ 這也罷了,咱們實在親戚,李堯(西南將軍)家呢?你想過他家裏如何想?你此舉、豈不是寒了他們這些保家衛國的將士的心?”
---
“ 權術謀略都用在自家人身上!若非你是皇嫂的兒子、就你這副鬼樣子,本宮扶持君洺也不會扶持你!”
“ 年紀越大越沒用!軟弱無能瞻前顧後!是非不分、不辨忠奸!本宮還沒死呢,你這皇帝要是力不從心了就趕緊退位!”
“ 這飯也沒法吃了!本宮瞧著你這副樣子就生氣!你自己好好想想,本宮沒那麽多時間給你擦屁股!”
——————
隨後便甩袖起身,向著門外走去。
商君盛被說的一張老臉青白交加,卻也隻得起身恭送:
“ 恭送姑母!”
------
等商玉婉走後,一屋子的人大氣都不敢喘。
合福榮德對視一眼,心下都是齊齊歎氣,他們怎能不知公主所言為真呢?
合福是在商君盛二十那年跟著的,眼見著他這些年越發“仁德”,雖說名聲好聽。
但國庫有多空,他二人心知肚明,像商玉婉說的,家底兒都要送沒了。
商君盛此人什麽都好,唯獨太過在意他人看法,人無完人,怎能做到所有人都滿意?
當年對江家下手之時狠辣無比,結果連大長公主皮毛都沒傷到。
好在最後幡然醒悟,自此後對這個姑姑越發敬重,他也明白:
商玉婉恰似一棵鐵樹,隻要她還活著,這大昭最為尊崇的便是她,甚至於淩駕他這個帝王之上。
商玉婉也心軟了,惦記著兒時一起長大的情分,也沒動了他的帝王之位。
------
思及此、二人小心翼翼看了商君盛一眼。
飽經風霜的帝王,此刻雙眸難得的漏出了幾分迷茫。
合福歎口氣岔開話題,小心開口道:
“ 啟稟陛下、峯崖(季寧賢)來信說 ···· 說逍遙王世子有背後之主,昨日在行宮拖著病體與他相見 ”
“ 此外 ···· 餘琦長公主那位相好,現下已不在京城,峯崖想請示陛下聖意 ”
---
商君盛疲憊攤在椅子上、輕笑開口道:
“ 姑母說的是 ~ 朕不該在意這些個虛名 ~ 下這麽大盤棋有何意義?”
“ 叫峯崖即刻下手、捉拿所有潛藏京城周邊的皇親國戚 ”
“ 以忤逆聖旨之罪帶入金鑾殿,再派人前往各自封地,降者不殺 ~ ”
“ 除了嶺南王府兩個,旁的倘若其以私兵反抗、格殺勿論 ”
---
合福精神振奮、跪地叩首:
“ 奴才領旨!”
---
商君盛複又開口道:
“ 即日起昭告天下、前太孫商衍不遵聖旨,叛逃大昭,張貼畫像在京城,懸賞百兩黃金 ”
“ 一旦捉住、即刻扭送昭獄,先賢王妃明書月、夜半遣人暗殺鎮國大長公主 ”
“ 私下行事荒淫無度、不敬皇室長輩,於日前畏罪自戕 ”
---
合福頓了頓:
“ 陛下 ~ 此話一出 ······ ”
---
商君盛抬手製止:
“ 與其叫百姓們多番猜測、不如朕主動昭告天下,左右這大昭也隻是麵上平靜 ”
“ 懷化將軍戰亡、及鎮國大將軍、與西南將軍前往西域邊境、掛帥出征的消息、也即刻昭告天下 ”
“ 從前是朕糊塗,委實不該再委屈他二人,也是時候該好好清算了 ”
“ 遣戶部尚書下令、叫手下的人籌集軍餉,將士為國征戰,朕自是要保後方安定!”
“ 再去通知楊峰(武威將軍),率半塊虎符,即刻去堯城(逍遙王府養著的)軍機大營點兵五萬 ”
“ 補上西南邊關無人空缺!倘若逍遙王不遵旨,格殺勿論 ”
“ 按著朕說的去做吧,總該像從前父皇一般,為下一任君主清理禍害 ”
---
合福領旨告退。
等合福走後、商君盛對著榮德說道:
“ 自今日起朕病體康複,明日繼續上朝,派禦林軍、捉拿京中散布謠言之人 ”
“ 有辱當朝天子、禍亂民心超綱,關進昭獄逐一審問,找出背後之人株連九族 ”
“ 再叫全奉民全力負責自己女兒的事,跟著銀甲衛一同查案 ”
榮德俯身領旨。
————————————————————
等商玉婉帶著古梅和楊嬤嬤,迴了永安宮後——
楊嬤嬤方歎氣開口道:
“ 公主 ~ 您今日委實沒給陛下留麵子 ~ ~ ”
---
商玉婉冷嗤:
“ 新的國君本宮都選好了,還給他留什麽麵子?本宮是不愛動了,不是死了!”
“ 忍了他幾年了,本宮也算是盡了當姑姑的情分,他若是還不清醒 ”
“ 本宮就親手為鏡黎掃清障礙,叫晚兒跟他作對太平盛世的帝後 ”
---
古梅也歎氣接話:
“ 也不怪公主,陛下近些年委實有些看不明白,年輕時也沒這般寬厚 ”
“ 明君又不隻是因為仁德,隻仁慈而沒有手腕,那叫無能 ”
“ 公主多年不理會藩王,都能一眼看出是他們下手,陛下還在瞻前顧後什麽?”
---
商玉婉嗤笑:
“ 當初求到本宮麵前,叫本宮同他做戲,以此可不費一兵一卒,收複他們手上勢力 ”
“ 可你們瞧瞧如今?逍遙王府這事兒、到現在也沒個著落,事兒一個接一個,這就是他苦思良久的好計謀?”
“ 他是想著死了能名垂千古,是大昭史上難得的‘ 明君 ’,不像父皇與皇兄般、靠征戰四方奪天下 ”
“ 隻靠仁厚二字走八方?簡直愚昧至極!”
---
古梅歎氣點頭:
“ 話是這麽說、奴婢就怕陛下 ····· ”
楊嬤嬤笑著打斷她:
“ 是因為公主、陛下才是陛下,若是陛下還不清醒,換掉就是了 ~ 歲數大了有個意外也是人之常情 ”
商玉婉眸光幽深,盯著桌上的茶杯思緒飄遠。
良久後輕聲開口道:
“ 看看君盛怎麽做吧 ~ 畢竟他也委實做了實事,大昭而今、比之皇兄在時,確實安定不少 ~ ”
全奉民一早去了大理寺,審問上次石逢秋(石舉人馬上風的事兒)被拖到青樓,暫時扣押的青樓眾人。
溫邵槐則是繼續負責逍遙王世子的事兒,二人兵分兩路也能加快進度。
長子全梓陶一早去了學堂,明年春闈在即,他要加緊讀書才成。
---
包蘭穿戴整齊出了院子,走向女兒的院子準備叫女兒起床。
還未等她過去,全藝璿的貼身丫鬟扶桑便著急忙慌跑到主院。
隻見扶桑眼裏滿是熱淚,看到包蘭後“噗通”跪在地上。
泣不成聲開口道:
“ 夫人!小姐被人擄走了!”
包蘭聽著此話、腳下不穩險些栽倒,被貼身嬤嬤一把扶住。
那嬤嬤厲聲詢問:
“ 怎麽迴事!”
---
扶桑一邊哭一邊說道:
“ 昨日晚間是蔣媽媽守夜,近來小姐功課緊、昨日小姐吩咐過,說今日卯時過去更衣就是 ”
“ 可誰知奴婢進去之後 ····· 床上空無一人!還有駐守在府上的影衛(商鏡黎的人)也不見所蹤了!”
“ 小廝看見有黑衣人擄走了小姐!影衛和羽林衛全部過去追蹤了,夫人 ······ ”
---
包蘭指著下人怒吼道:
“ 還愣著幹什麽!快去大理寺稟報老爺啊!”
被指到的下人忙連滾帶爬的出門去了。
包蘭深唿吸幾口,指著扶桑問道:
“ 蔣婆子怎麽說?”
扶桑哭著搖頭:
“ 迴稟夫人,蔣媽媽說未曾聽見什麽動靜,而且奴婢們睡眠淺,也未曾聽到風聲啊 ”
包蘭甩袖怒吼:
“ 一派胡言!王爺的影衛都追著人去了,怎麽會聽不到動靜!全家養著你們是幹什麽吃的!”
---
扶桑哭嚎著:
“ 是真的夫人!影衛和羽林衛是在後門發現的蹤跡,那人捂著小姐的嘴把人帶走,那些個小廝能作證!”
“ 就是方才的事、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奴婢來之前正好碰到後門小廝了 ”
“ 有兩個小廝還被打死了!屍首還在門口呢!”
“ 剩下那兩個小廝才叫奴婢跟您講,說是小姐被擄走了,不然奴婢怎能得知影衛和羽林衛也去了啊!”
“ 蔣媽媽愧疚不已,現下 ····· 現下正在院兒裏受罰呢,媽媽叫丫鬟打她四十大板 ”
“ 夫人 ~ ~ ~ 都是奴婢們失職,夫人怎麽責罰都不要緊,當務之急是找到小姐啊!”
---
包蘭深唿吸幾口氣,轉迴身指著一個丫鬟說道:
“ 速去稟報禦林軍,叫禦林軍即刻前往宮中、告知大長公主此事!”
“ 府上家丁全部出門,帶上家中馴養獵犬,你迴房去找兩件藝璿穿的衣裳,給獵犬聞聞之後帶著出門去找!”
---
扶桑忙擦幹眼淚,褔身後馬不停蹄迴房去了。
包蘭的貼身嬤嬤歎氣連連:
“ 咱們全家不與人交惡、怎會平添這些禍事啊!小姐年歲尚小,哎呦 ~ ~ ~ ”
話落便抹起了眼淚,有些泣不成聲。
包蘭勉強穩住心態、對著嬤嬤開口道:
“ 現在哭有什麽用?想來還是之前那一批人,省著眼淚早點把我兒找迴來才是正事 ”
嬤嬤擦了擦眼淚點頭道:
“ 夫人說的是 ~ 都是老奴糊塗了,可要去南街衙門報案?”
包蘭搖搖頭:
“ 近來事夠多了,等禦林軍和老爺迴來就是了,叫家丁們快些,獵犬便是再靈的鼻子、趕上一早人多找起來也麻煩 ”
嬤嬤點點頭、褔身告退。
---
包蘭勉強維持住端莊,但顫抖的雙手依舊暴露了心緒。
全藝璿是她嬌養長大的女兒,生下來身子又不是特別好,可以說是當眼珠子護著的。
最怕就是同安寧縣主(遊綺羅,慶芳郡主的女兒)一般,好在現下人剛走,還有機會。
因著全奉民是大理寺卿,判案有時會需要獵犬追蹤,所以府上養了不少馬犬。
希望能在出事前、將女兒找迴來才好。
————————————————————
兩炷香的功夫過去,全家的家丁們牽著數條馬犬出門找人。
此等壯觀景象,人人都覺著好奇,不由自主湊上前來,想要探聽一二。
全家也沒瞞著,畢竟這事兒雖有違女子閨譽,可眼下人命關天,旁的也顧不上什麽了。
包蘭又向交好的世家上門求助,懇求他們能派些人支援。
這些人家也沒含糊、紛紛派出府上的家丁前去跟著。
尤其是範讓明(右都禦史),更是把府上的影衛和羽林衛都借過去了。
他們身手好、聽著此話紛紛施展輕功走向遠方,帶著全家匆匆趕製出的全藝璿畫像找人去了。
原隻當風平浪靜了,不成想那背後之人根本沒停手打算。
一時百姓們又開始人心惶惶起來,生怕殃及自身。
——————
皇宮內——
商玉婉端坐勤政殿內、正與商君盛用著早膳。
方才她早已上過朝,收迴了折子之後便來了勤政殿。
姑侄二人難得的安靜用了早膳,頗有些歲月靜好之意。
但合福腳步匆匆的步伐,打斷了二人的溫馨時刻。
---
合福頗有些神色慌張,跪地叩首道:
“ 啟稟陛下、大長公主,全家又出事了,全大人的獨女全藝璿,半個時辰前被歹人擄走 ”
“ 駐守在府上的羽林衛和影衛緊跟其上追著了,禦林軍們駐守前院兒未曾趕上 ”
“ 包夫人叫禦林軍進宮告知此事!”
---
商君盛氣的摔了筷子、怒吼道:
“ 這夥人當真卑鄙!隻對新貴世家的嫡出子女動手!敗女子名譽、斷男子生路!”
一室人紛紛跪地:
“ 陛下息怒!”
商玉婉輕輕放下筷子,轉頭對著古梅說道:
“ 即刻派五百銀甲衛,前往全家支援此事,眼下事發時間短,關閉城門閘口,今日不可放出一個人 ”
古梅應聲告退。
轉頭商玉婉安撫著商君盛情緒:
“ 有什麽好生氣的?他出手是好事啊?總有抓到的一天 ”
商君盛歎氣連連:
“ 姑母不是不知道,眼下京中人心惶惶,若這次再抓不住,叫朕如何收場?”
“ 百姓會越發覺得朕這個皇帝失職、民心失調,朕又得準備好如何補償 ”
商玉婉輕笑:
“ 你這點就得跟鏡黎學學了,他叫外人謠傳了這麽些年,可有半句話反駁?”
商君盛簡直氣笑了:
“ 他那哪是謠傳?”
——————
商玉婉額上青筋暴起,再也忍不住摔了筷子。
指著商君盛冷聲訓斥:
“ 皇權至上,你說是謠傳,它就是謠傳,眼下找人要緊,管那些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做什麽?”
“ 這位子上坐的是你,這天下也是你的,你這麽些年就是改不掉這臭毛病 ”
“ 本宮同你說過多次,你是帝王,不是什麽任人揉搓的傀儡!百姓們說幾句閑話、你倒還當迴事了?”
“ 本宮瞧你這麽大歲數真是白活了!對待臣子、他國之人、百姓,要恩威並施!”
“ 恩威並施的前提是——威大於恩!百姓才會臣服!光想著恩沒有威,皇兄的天下豈非要叫你送出去?”
“ 拿出當年對付本宮的勁兒出來!叫你手底下的暗衛辦點正事!年紀大了越來越窩囊了!”
---
“ 當年本宮就說過,斬草除根!皇兄都死了還留著這些禍害做什麽?倘若你當年聽勸,會有今日的事?”
“ 還有你給樓蘭送去農林好手的事!樓蘭兵強力壯,唯有糧食是他們的短板!你倒好,巴巴兒給人家送上去了?”
“ 如今腹背受敵,西域虎視眈眈,若樓蘭養精蓄銳,趁著這個節骨眼起兵奪了大昭你又該當如何?指著皇兄顯靈嗎!”
“ 說好聽點你是仁君,難聽點就是廢物!澄灼那孩子秘而不宣的事兒本宮就想說,前方主將戰死不是常事?”
“ 顧著怕百姓念叨你,怕民心惶惶,純屬狗屁!為著名聲讓本宮的孫兒受此等委屈?”
“ 這也罷了,咱們實在親戚,李堯(西南將軍)家呢?你想過他家裏如何想?你此舉、豈不是寒了他們這些保家衛國的將士的心?”
---
“ 權術謀略都用在自家人身上!若非你是皇嫂的兒子、就你這副鬼樣子,本宮扶持君洺也不會扶持你!”
“ 年紀越大越沒用!軟弱無能瞻前顧後!是非不分、不辨忠奸!本宮還沒死呢,你這皇帝要是力不從心了就趕緊退位!”
“ 這飯也沒法吃了!本宮瞧著你這副樣子就生氣!你自己好好想想,本宮沒那麽多時間給你擦屁股!”
——————
隨後便甩袖起身,向著門外走去。
商君盛被說的一張老臉青白交加,卻也隻得起身恭送:
“ 恭送姑母!”
------
等商玉婉走後,一屋子的人大氣都不敢喘。
合福榮德對視一眼,心下都是齊齊歎氣,他們怎能不知公主所言為真呢?
合福是在商君盛二十那年跟著的,眼見著他這些年越發“仁德”,雖說名聲好聽。
但國庫有多空,他二人心知肚明,像商玉婉說的,家底兒都要送沒了。
商君盛此人什麽都好,唯獨太過在意他人看法,人無完人,怎能做到所有人都滿意?
當年對江家下手之時狠辣無比,結果連大長公主皮毛都沒傷到。
好在最後幡然醒悟,自此後對這個姑姑越發敬重,他也明白:
商玉婉恰似一棵鐵樹,隻要她還活著,這大昭最為尊崇的便是她,甚至於淩駕他這個帝王之上。
商玉婉也心軟了,惦記著兒時一起長大的情分,也沒動了他的帝王之位。
------
思及此、二人小心翼翼看了商君盛一眼。
飽經風霜的帝王,此刻雙眸難得的漏出了幾分迷茫。
合福歎口氣岔開話題,小心開口道:
“ 啟稟陛下、峯崖(季寧賢)來信說 ···· 說逍遙王世子有背後之主,昨日在行宮拖著病體與他相見 ”
“ 此外 ···· 餘琦長公主那位相好,現下已不在京城,峯崖想請示陛下聖意 ”
---
商君盛疲憊攤在椅子上、輕笑開口道:
“ 姑母說的是 ~ 朕不該在意這些個虛名 ~ 下這麽大盤棋有何意義?”
“ 叫峯崖即刻下手、捉拿所有潛藏京城周邊的皇親國戚 ”
“ 以忤逆聖旨之罪帶入金鑾殿,再派人前往各自封地,降者不殺 ~ ”
“ 除了嶺南王府兩個,旁的倘若其以私兵反抗、格殺勿論 ”
---
合福精神振奮、跪地叩首:
“ 奴才領旨!”
---
商君盛複又開口道:
“ 即日起昭告天下、前太孫商衍不遵聖旨,叛逃大昭,張貼畫像在京城,懸賞百兩黃金 ”
“ 一旦捉住、即刻扭送昭獄,先賢王妃明書月、夜半遣人暗殺鎮國大長公主 ”
“ 私下行事荒淫無度、不敬皇室長輩,於日前畏罪自戕 ”
---
合福頓了頓:
“ 陛下 ~ 此話一出 ······ ”
---
商君盛抬手製止:
“ 與其叫百姓們多番猜測、不如朕主動昭告天下,左右這大昭也隻是麵上平靜 ”
“ 懷化將軍戰亡、及鎮國大將軍、與西南將軍前往西域邊境、掛帥出征的消息、也即刻昭告天下 ”
“ 從前是朕糊塗,委實不該再委屈他二人,也是時候該好好清算了 ”
“ 遣戶部尚書下令、叫手下的人籌集軍餉,將士為國征戰,朕自是要保後方安定!”
“ 再去通知楊峰(武威將軍),率半塊虎符,即刻去堯城(逍遙王府養著的)軍機大營點兵五萬 ”
“ 補上西南邊關無人空缺!倘若逍遙王不遵旨,格殺勿論 ”
“ 按著朕說的去做吧,總該像從前父皇一般,為下一任君主清理禍害 ”
---
合福領旨告退。
等合福走後、商君盛對著榮德說道:
“ 自今日起朕病體康複,明日繼續上朝,派禦林軍、捉拿京中散布謠言之人 ”
“ 有辱當朝天子、禍亂民心超綱,關進昭獄逐一審問,找出背後之人株連九族 ”
“ 再叫全奉民全力負責自己女兒的事,跟著銀甲衛一同查案 ”
榮德俯身領旨。
————————————————————
等商玉婉帶著古梅和楊嬤嬤,迴了永安宮後——
楊嬤嬤方歎氣開口道:
“ 公主 ~ 您今日委實沒給陛下留麵子 ~ ~ ”
---
商玉婉冷嗤:
“ 新的國君本宮都選好了,還給他留什麽麵子?本宮是不愛動了,不是死了!”
“ 忍了他幾年了,本宮也算是盡了當姑姑的情分,他若是還不清醒 ”
“ 本宮就親手為鏡黎掃清障礙,叫晚兒跟他作對太平盛世的帝後 ”
---
古梅也歎氣接話:
“ 也不怪公主,陛下近些年委實有些看不明白,年輕時也沒這般寬厚 ”
“ 明君又不隻是因為仁德,隻仁慈而沒有手腕,那叫無能 ”
“ 公主多年不理會藩王,都能一眼看出是他們下手,陛下還在瞻前顧後什麽?”
---
商玉婉嗤笑:
“ 當初求到本宮麵前,叫本宮同他做戲,以此可不費一兵一卒,收複他們手上勢力 ”
“ 可你們瞧瞧如今?逍遙王府這事兒、到現在也沒個著落,事兒一個接一個,這就是他苦思良久的好計謀?”
“ 他是想著死了能名垂千古,是大昭史上難得的‘ 明君 ’,不像父皇與皇兄般、靠征戰四方奪天下 ”
“ 隻靠仁厚二字走八方?簡直愚昧至極!”
---
古梅歎氣點頭:
“ 話是這麽說、奴婢就怕陛下 ····· ”
楊嬤嬤笑著打斷她:
“ 是因為公主、陛下才是陛下,若是陛下還不清醒,換掉就是了 ~ 歲數大了有個意外也是人之常情 ”
商玉婉眸光幽深,盯著桌上的茶杯思緒飄遠。
良久後輕聲開口道:
“ 看看君盛怎麽做吧 ~ 畢竟他也委實做了實事,大昭而今、比之皇兄在時,確實安定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