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過後……


    那人見卞喜一臉憂傷的模樣?


    於是突然收起笑容……用一雙冷酷的眼神緊緊盯著卞喜的眼睛,似乎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似的,然後淡淡地說了一句。


    “玉尹大人,請您務必記住,我叫‘閔隨’不叫‘卞遂’……至於你所說的那個他,或許很多年前,就已經死了?”


    “不要問我為什麽知道……因為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會懂?”


    放心吧?


    失去的,我一定會全部都拿迴來的,而且加倍……


    另外,我還要告訴你一個秘密?


    她……其實也並沒有死……現在就好好的生活在這座王宮之內……不過她已經不叫“卞蘭珠”也不再是我們的妹妹蘭珠兒,她現在的名字叫做“閔竹”,是大王的女人!


    說實話,我們其實並不恨你……要恨,也隻是恨那個叫做卞和的人?


    他隻是為了一塊破石頭……


    就想著一心獻寶,最終親手毀了這個家。


    他的死,罪有應得,遭受的苦,也是自作自受……說白了,三次獻寶,兩次斷足,他所經曆的一切,其實根本不值得同情?


    “嗬嗬……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到頭來,隻是可憐了阿母,阿奶,小妹……還有你這個從小到大,一直傻乎乎陪在他身邊的人?”


    閔隨的這一番話……頃刻間,又把卞喜整的一臉懵逼?


    他聽得簡直稀裏糊塗的……竟不知所以然?


    卞喜無法相信……眼前的這個曾經叫卞遂的人,他的兄長,為何突然就黑化的如此徹底,變成了陌生之人?


    他到底經曆了什麽?


    為何如此冷酷無情……


    讓昔日的一切,變的既熟悉又陌生?


    不過,稍微值得慶幸的是,在得知小妹蘭珠兒……竟然還活在世間,而且就在這座王宮之內,卞喜的內心不由的一陣驚喜!


    可是驚喜過後……他的心中又不由得泛起陣陣漣漪?


    隨著漣漪的速度逐漸加劇,最後竟成為了漩渦……


    那一刻,他的心思,似乎也就越陷越深!


    這一切……


    都將注定,不久的將來?


    整個楚國,都將會被眼前的這兩人,掀起滔天巨浪……


    楚之行宮……《楚辭?招魂》:“層台累榭,臨高山些。”王逸注:“層、累,皆重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東門側有層台,秀出雲表。”


    一女婀娜,窗前描眉……荷塘春色,柳葉無雙?


    有王鼓瑟,廊下笙簫……揮劍起舞,月上柳梢!


    楚王行宮遺址,穿越時空的隧道,我們來到2700年前的春秋楚國時代……


    公元前688年,楚滅申國(南召境屬申國)滅申後,楚文王即在南召縣鹿鳴山下的雲陽鎮內,修建楚王行宮,行宮之內,楚文王與愛妃,種下二棵柏樹……


    時光飛馳,兩棵古柏屹立千年,灰褐色的樹幹上,密密麻麻布滿厚實的鱗片,凝重而不失秀雅,蒼老而不失挺拔……


    要知道,這兩棵柏樹已有2700年的樹齡了,足有25米之高,由於當地人世代相傳,是楚文王與他的愛妃親手種下的,所以這裏的人,也叫它們“夫妻樹”!


    柏樹人稱壽樹,古人讚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同時它也是祭祀的象征……


    據樹齡推測,古柏確實是與楚王行宮,同生同在的,在行宮建成伊始,便有人栽下了這兩棵柏樹。


    古柏旁,一座明代石碑,記錄了楚王行宮的存在:“南召縣西北隅有子城,內廣八十步,袤四十步,世傳為楚王行宮。”


    “南召春秋時並入於楚,子城雖廢歲久,基極高厚,上有樓台八處,前有三峰突起,儼然王者宮閫之所也?”


    雲陽舊時稱武城,是春秋時期“北扼汝洛,南控荊襄”的重要扼口……


    南有雲陽關、北有魯陽關,關門四周又有關莊寨、太子山寨、九裏山寨子、羅圈寨等關城拱衛,使這座原行宮處在雄關衛護之中。


    楚文王熊貲在這裏與周邊各國之君開展了一係列“武城會盟”活動……


    雲陽楚王行宮……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楚王行宮遺址,到明朝成化年間,其遺址之上,又建文廟,成了後世授課講學,讀書育人之地!


    如今行宮遺址上,早已沒有當初的一磚一瓦,隻剩兩棵古柏和那座石碑。


    站在楚王行宮前……遙想2700年前,楚文王熊貲正在此地……與心上人,畫眉摘花,鼓瑟笙簫,風光何等旖旎?


    聽到朗朗書聲,茫然迴首……你會感覺到,兩棵古柏如同兩位曆史老人,似在默默追憶著那段悠悠歲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閣佬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閣佬龍並收藏封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