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娘愣了一會兒方道:「你們爺倆怎麽光顧著說話兒,再不吃菜都涼了。」
潘清把筷子塞到她爹手裏:「爹快吃。」
潘永山看著潘清,這個兒子雖不是自己親生的,卻比親生的還孝順,而且,這個聰明機靈勁兒,比自己年輕的時候強遠了,想著夾了一筷子菜,悶了口酒,心裏熨帖的不行。
放下酒碗:「你再說說,兇手便不是馮二,又跟結巴有什麽關係?怎麽就不可能是江湖人作案?」
潘清:「爹說仔細驗看過屍體,趙六跟柳繼生並非死於一日,且都是鈍器從後擊打致命,若是江湖人大多不屑從後偷襲,且不會在同一地點用同一種手法殺人,而兇手兩次都是從後偷襲,必是不想讓死者看到自己,說明兇手有不同常人之處,這樣的人大多自卑,或許因被嘲笑而起了殺心也未可知。」
潘永山:「即便如此,也不一定就是結巴啊,傻子也會遭人恥笑,不說東安縣,就咱們合慶村就有兩個傻子,依你說,難道是他們?」
潘清搖頭:「李捕頭說現場並未尋到作案痕跡,可見兇手掩蓋過作案現場,能把痕跡處理的如此幹淨,又怎會是傻子?李捕頭曾問過槐蔭村的村民,即便那片林子平常去的人少,林子邊兒上卻是進村的必經之路,而且隔三差五也會有行人從槐樹林穿行,若是傻子目標明顯,村民不會不知道。」
潘永山:「你不提我還忘了,聽其他人說有個叫王大狗的孩子常在那片樹林裏摘槐花,李得成問過他可曾見什麽人經過?王大狗說每天都能見著三四個人穿過林子,卻並未記住長相。」
潘清:「路過之人若無異於常人的相貌,很難一眼就記住的,可見兇手至少外貌與常人無異,既然外貌無異常,必是有看不見的隱疾,以此推斷,極可能是因被嘲笑而記恨,起了殺人之心。而看不見的隱疾可能是眼鼻嘴耳這些地方。若是眼疾不可能從後發難一擊斃命,若是鼻子耳朵的問題,別人很難知道,也不會因此而自卑,聾子聽不見,自然也不會理會別人的嘲笑,而結巴看上去與人無異常,隻有跟人說話的時候才會被發現,進而被嘲笑,所以,不妨找一下附近有此隱疾之人,許對此案有幫助。」
潘永山看著潘清兩眼直放光,半天才迴神來,一拍潘清的肩膀:「怪不得私塾的先生總誇你聰明呢,線索如此少的案子,你都能說的頭頭是道,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清兒,既然你不上私塾了,不如跟著爹學手藝吧,爹這門手藝雖說上不得台麵,卻也是咱們潘家祖上傳下來的,學好了不指望能大富大貴,吃飽穿暖倒也不難,咋樣?」
雲娘把剛炒的雞蛋端上來,聽見這話兒本想駁迴丈夫,卻想到這是潘家祖傳的行當,自己至今未給潘家生下個一男半女的繼承香火,這祖傳的手藝若是在丈夫手裏斷了,怎對得住潘家的祖宗,雖覺女孩家不適合幹這行,卻也不好開口攔著,隻能寄望於女兒,她知道清兒自小聰明主意也正,丈夫又格外疼她,隻她不樂意,丈夫絕不會強求的。
潘清有些躊躇,不是她嫌仵作這個行當卑微,仵作就是現代的法醫,作為資深刑警對於法醫是極為敬重的,一個案子的破獲的關鍵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法醫,尤其,現代社會科技醫學極速發達,法醫解剖屍體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最精準的死因,就算現場沒留下絲毫作案痕跡,隻要有屍體或者細微的毛發也能成為至關重要的線索與證據。
但這是極其專業的領域,自己隻是因工作中接觸多了,才略知皮毛,她更擅長的是刑偵,所以她倒是可以當個捕快,仵作是不成的。
而且,她爹的話也做不得準,聽她娘提過,潘家祖上有家規,這手藝傳男不傳女,就算自己是爹親生的都不夠格,更何況,自己還不是潘家的血脈,這血脈傳承古人看的極重,就算爹娘生不出弟弟,潘家還有遠房的子侄呢,年節兒的時候來家的那幾個,可是都恨不能跟著爹學手藝。
潘清想了想:「爹,這可是潘家祖傳的手藝。」
一句話正說在潘永山的心裏,潘永山暗暗歎了口氣,心裏哪會不明白兒子話裏的意思,若不是因潘家的家規,自己早把手藝傳給兒子了,兒子聰明心細,冷靜自持,這正是仵作所需的心性,偏偏不是潘家血脈,便自己視若親生,潘家門裏卻不止自己一個,真有些可惜了。
雲娘見他臉色暗暗鬆了口氣,低聲道:「你呀,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真想把你的手藝傳下去,潘家的子侄兒輩兒裏挑一個教就是了。」
潘永山看了潘清一眼,說句心裏話,真讓她跟著自己當個仵作,也是有些屈才,有道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孩子是個念書的好材料呢,就是不知妻子為什麽不讓念了,想來妻子總有打算,自己愁這個做什麽,就是什麽都不讓孩子幹,他們一家三口的日子也過得去,何必煩惱這些。
爺倆這話頭也就擱下了,轉過天一早潘永山就去了衙門,案子沒破知縣大人哪兒愁的頭發都白了,他們這些下頭當差的自然要有些眼色,尤其自己還是仵作,得候著大人隨時傳喚。
再有,潘永山琢磨潘清昨兒跟自己說的那些話是不是跟李得成透一下,雖覺潘清僅憑寥寥幾條線索就說真兇是個結巴,有些異想天開之嫌,卻怎麽想怎麽有道理,隻是李得成前次去家裏的時候,潘清已然提醒過他,李得成沒去周圍找有此隱疾之人,反而拿了馮二兩口子審問,可見並未聽進去。
潘清把筷子塞到她爹手裏:「爹快吃。」
潘永山看著潘清,這個兒子雖不是自己親生的,卻比親生的還孝順,而且,這個聰明機靈勁兒,比自己年輕的時候強遠了,想著夾了一筷子菜,悶了口酒,心裏熨帖的不行。
放下酒碗:「你再說說,兇手便不是馮二,又跟結巴有什麽關係?怎麽就不可能是江湖人作案?」
潘清:「爹說仔細驗看過屍體,趙六跟柳繼生並非死於一日,且都是鈍器從後擊打致命,若是江湖人大多不屑從後偷襲,且不會在同一地點用同一種手法殺人,而兇手兩次都是從後偷襲,必是不想讓死者看到自己,說明兇手有不同常人之處,這樣的人大多自卑,或許因被嘲笑而起了殺心也未可知。」
潘永山:「即便如此,也不一定就是結巴啊,傻子也會遭人恥笑,不說東安縣,就咱們合慶村就有兩個傻子,依你說,難道是他們?」
潘清搖頭:「李捕頭說現場並未尋到作案痕跡,可見兇手掩蓋過作案現場,能把痕跡處理的如此幹淨,又怎會是傻子?李捕頭曾問過槐蔭村的村民,即便那片林子平常去的人少,林子邊兒上卻是進村的必經之路,而且隔三差五也會有行人從槐樹林穿行,若是傻子目標明顯,村民不會不知道。」
潘永山:「你不提我還忘了,聽其他人說有個叫王大狗的孩子常在那片樹林裏摘槐花,李得成問過他可曾見什麽人經過?王大狗說每天都能見著三四個人穿過林子,卻並未記住長相。」
潘清:「路過之人若無異於常人的相貌,很難一眼就記住的,可見兇手至少外貌與常人無異,既然外貌無異常,必是有看不見的隱疾,以此推斷,極可能是因被嘲笑而記恨,起了殺人之心。而看不見的隱疾可能是眼鼻嘴耳這些地方。若是眼疾不可能從後發難一擊斃命,若是鼻子耳朵的問題,別人很難知道,也不會因此而自卑,聾子聽不見,自然也不會理會別人的嘲笑,而結巴看上去與人無異常,隻有跟人說話的時候才會被發現,進而被嘲笑,所以,不妨找一下附近有此隱疾之人,許對此案有幫助。」
潘永山看著潘清兩眼直放光,半天才迴神來,一拍潘清的肩膀:「怪不得私塾的先生總誇你聰明呢,線索如此少的案子,你都能說的頭頭是道,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清兒,既然你不上私塾了,不如跟著爹學手藝吧,爹這門手藝雖說上不得台麵,卻也是咱們潘家祖上傳下來的,學好了不指望能大富大貴,吃飽穿暖倒也不難,咋樣?」
雲娘把剛炒的雞蛋端上來,聽見這話兒本想駁迴丈夫,卻想到這是潘家祖傳的行當,自己至今未給潘家生下個一男半女的繼承香火,這祖傳的手藝若是在丈夫手裏斷了,怎對得住潘家的祖宗,雖覺女孩家不適合幹這行,卻也不好開口攔著,隻能寄望於女兒,她知道清兒自小聰明主意也正,丈夫又格外疼她,隻她不樂意,丈夫絕不會強求的。
潘清有些躊躇,不是她嫌仵作這個行當卑微,仵作就是現代的法醫,作為資深刑警對於法醫是極為敬重的,一個案子的破獲的關鍵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法醫,尤其,現代社會科技醫學極速發達,法醫解剖屍體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最精準的死因,就算現場沒留下絲毫作案痕跡,隻要有屍體或者細微的毛發也能成為至關重要的線索與證據。
但這是極其專業的領域,自己隻是因工作中接觸多了,才略知皮毛,她更擅長的是刑偵,所以她倒是可以當個捕快,仵作是不成的。
而且,她爹的話也做不得準,聽她娘提過,潘家祖上有家規,這手藝傳男不傳女,就算自己是爹親生的都不夠格,更何況,自己還不是潘家的血脈,這血脈傳承古人看的極重,就算爹娘生不出弟弟,潘家還有遠房的子侄呢,年節兒的時候來家的那幾個,可是都恨不能跟著爹學手藝。
潘清想了想:「爹,這可是潘家祖傳的手藝。」
一句話正說在潘永山的心裏,潘永山暗暗歎了口氣,心裏哪會不明白兒子話裏的意思,若不是因潘家的家規,自己早把手藝傳給兒子了,兒子聰明心細,冷靜自持,這正是仵作所需的心性,偏偏不是潘家血脈,便自己視若親生,潘家門裏卻不止自己一個,真有些可惜了。
雲娘見他臉色暗暗鬆了口氣,低聲道:「你呀,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真想把你的手藝傳下去,潘家的子侄兒輩兒裏挑一個教就是了。」
潘永山看了潘清一眼,說句心裏話,真讓她跟著自己當個仵作,也是有些屈才,有道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孩子是個念書的好材料呢,就是不知妻子為什麽不讓念了,想來妻子總有打算,自己愁這個做什麽,就是什麽都不讓孩子幹,他們一家三口的日子也過得去,何必煩惱這些。
爺倆這話頭也就擱下了,轉過天一早潘永山就去了衙門,案子沒破知縣大人哪兒愁的頭發都白了,他們這些下頭當差的自然要有些眼色,尤其自己還是仵作,得候著大人隨時傳喚。
再有,潘永山琢磨潘清昨兒跟自己說的那些話是不是跟李得成透一下,雖覺潘清僅憑寥寥幾條線索就說真兇是個結巴,有些異想天開之嫌,卻怎麽想怎麽有道理,隻是李得成前次去家裏的時候,潘清已然提醒過他,李得成沒去周圍找有此隱疾之人,反而拿了馮二兩口子審問,可見並未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