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剛接手湖人時,正值球隊轉型的關鍵階段。奧尼爾的離隊,讓球隊失去了低位核心,也讓科比正式成為了唯一的主導者。對於這位被譽為“聯盟最具殺手氣質”的得分手,魯迪在上任初期的首要任務,就是重新定義科比的場上定位。


    魯迪與科比的初次交流並不順利。科比對於教練一貫的耐心風格並不買賬,而魯迪則希望通過坦誠的溝通來了解這位超級巨星的真正需求。


    “我希望圍繞你打造一套全新的戰術體係。” 魯迪在首次正式會麵中開門見山。


    科比抬起頭,目光中透著審視:“我聽過類似的話。但問題是,你的體係是否真的適合我?”


    魯迪微微一笑:“適不適合,你需要先聽聽我的想法。我想讓你成為全能得分手,而不僅僅是一個單打機器。”


    科比沒有直接迴應,而是等待對方繼續解釋。


    “你的進攻能力是聯盟最頂尖的,這是毫無疑問的。”魯迪平靜地說道,“但你能做的遠不止這些。你的視野、你的組織能力、你的對比賽的閱讀,甚至你的防守潛力,都能讓你成為真正的全麵型核心。”


    “全麵型核心?”科比挑了挑眉。


    魯迪點頭:“沒錯。我希望你能成為這支球隊的中樞,而不僅僅是得分點。你需要在比賽中扮演多個角色——得分手、組織者、防守者、甚至精神領袖。”


    “聽起來不錯,”科比淡淡說道,“但在關鍵時刻,我的自由度不能被限製。”


    魯迪思考了一下,語氣堅定:“我不會限製你的自由度,但你需要相信你的隊友,也需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有機會站在你身邊而不是你的影子裏。”


    在魯迪的戰術框架中,科比被賦予了更多的決策權。他不僅是得分終結者,更是進攻發起點。魯迪對科比的定位,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得分核心:進攻終結點 科比的進攻手段豐富,尤其是中距離跳投和突破終結的能力是全聯盟頂尖的。魯迪明確表示,在關鍵時刻,球隊的球權會集中到科比手中,無論是單打還是擋拆,他都有優先選擇的權力。


    組織者:提升隊友參與度 魯迪意識到,科比的視野和傳球能力被外界低估。通過一係列的進攻戰術,例如高位擋拆與三分拉開的配合,科比能夠吸引防守夾擊,為外線射手創造機會。


    防守端的領袖 雖然科比以進攻聞名,但魯迪希望他在防守端也能起到表率作用。他鼓勵科比更多參與對外線核心球員的盯防,同時在協防和搶斷上發揮作用。


    精神支柱 魯迪告訴科比:“球隊的年輕人會看著你,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他們的信心。你不僅僅是一個超級明星,更是他們的榜樣。”


    盡管魯迪的計劃看似全麵,但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科比的強烈自我意識和球隊新人之間的默契缺失,讓湖人在賽季初期經曆了明顯的磨合問題。


    查基·阿特金斯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中低聲抱怨:“我們是來打球的,不是來圍著科比轉的。”


    這句話被傳到科比耳中時,他隻是冷冷地迴應:“我轉得足夠快,你們隻需要跟上。”


    拉馬爾·奧多姆則是另一種態度。他對科比的個人能力非常認可,但對於魯迪的戰術安排卻有些保留:“我們需要更明確的戰術分工,而不是單純依靠科比的個人發揮。”


    盡管一開始有些掙紮,但科比逐漸適應了魯迪的體係。在比賽中,他開始更多地尋找隊友,而不是單打獨鬥。他的助攻數據明顯提升,同時在防守端也更加積極。


    在一次對陣馬刺的比賽中,科比在最後兩分鍾吸引了鄧肯和吉諾比利的雙人夾擊,但他沒有選擇強行出手,而是將球傳給底角的布萊恩·庫克,後者命中絕殺三分。這場比賽後,科比的領導力得到了隊友的普遍認可。


    “科比不是不能傳球,他隻是需要知道什麽時候傳,傳給誰。”魯迪在賽後接受采訪時說道。


    盡管科比的表現愈發全麵,但外界的質疑聲並未平息。有些媒體認為,魯迪過於依賴科比的個人能力,忽視了球隊整體性的發展。


    《洛杉磯時報》的一篇評論寫道:“魯迪的戰術依然停留在他執教火箭時期的舊模式——明星主導。這套體係能讓科比的數據更加耀眼,但未必能帶領湖人走向更高的舞台。”


    對此,魯迪在采訪中迴應:“科比是聯盟最優秀的球員之一,圍繞他製定戰術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整體性。湖人正在成長,一切都需要時間。”


    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坐在錄像室裏,屏幕上的畫麵一幀一幀地切換。科比的身影不斷出現:單打、突破、後仰跳投、急停三分。他的動作如教科書般標準,但魯迪的眉頭卻皺得越來越深。


    科比的意識中,他早已成為這個聯盟中最冷血的殺手,無論場上局勢如何,他的本能總是驅使他去得分,用最直接的方式撕裂對手的防線。即便魯迪多次嚐試用戰術讓科比更多地分球、帶動隊友,但每到關鍵時刻,科比的選擇依舊是單打。


    錄像定格在科比一次後仰跳投的瞬間,整個畫麵裏的其他隊員仿佛都成了陪襯。魯迪揉了揉眉心,心中泛起複雜的情緒。他並不是否定科比的能力,相反,科比的進攻天賦和得分效率無可挑剔。但正因如此,他也看到了問題的根源:科比過於信任自己的能力,甚至不允許失敗的可能性。


    “他不是不懂戰術的意義,也不是不懂團隊籃球的價值。”魯迪輕聲自語,“隻是他的內心深處,始終無法擺脫‘殺手本能’的枷鎖。”


    迴想起賽季初的一次內部對話,魯迪更加堅定了這一點。當時,他嚐試勸科比更多地利用隊友,用傳球來吸引防守,為球隊創造更好的進攻空間。


    “科比,有些時候,最好的得分方式是傳球。”魯迪坐在科比麵前,語氣誠懇。


    科比沉默了一會兒,抬起眼看著魯迪,語氣中帶著一絲冷硬:“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當我看到對手站在我麵前時,我的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把球打進。我無法讓這種感覺消失,也不想讓它消失。”


    魯迪知道,這種殺手本能是科比的天賦,也是他的枷鎖。即使科比嘴上答應配合戰術,但一旦進入比賽,他的意識會被競爭的本能徹底占據。


    多年後,魯迪在迴憶起那個賽季時,曾感慨萬分。他發現,其實他想要讓科比呈現的,是一種更為克製的比賽模式——像詹姆斯·哈登那樣的常規賽打法:以組織和牽製為主,節省體力,為季後賽保留殺手本能。


    “哈登的打法才是我當時希望科比在常規賽做到的。”魯迪在一次采訪中說道,“利用傳球和節奏來統治比賽,而不是每場比賽都用自己的身體去硬抗所有對手。科比在季後賽的表現無需質疑,但如果他能在常規賽中稍作收斂,可能會讓他的職業生涯更加輕鬆。”


    科比與哈登的不同在於,科比的執念遠遠超出了籃球本身。他對勝利的渴望,對對手的壓製,是一種骨子裏的自我證明。他不允許失敗,也不允許任何人認為他依賴了隊友。這種獨特的心態讓他成為了nba曆史上最令人畏懼的得分手之一,但同時也讓他承受了巨大的身體和心理負擔。


    而哈登的比賽風格則更為理性。他可以在一場比賽中送出十幾次助攻,也可以通過造成犯規站上罰球線輕鬆拿下三十分。雖然哈登的打法飽受爭議,但從結果上看,他確實用更經濟的方式支配了比賽。


    “科比的殺手本能是他最致命的武器,也是他最大的束縛。”魯迪感歎道,“如果能讓他在常規賽時放下那份執念,他的偉大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魯迪知道,這樣的假設永遠不可能實現。科比的殺手本能是他性格的一部分,無法被外力改變。但正因為如此,科比才成了那個獨一無二的“黑曼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跡時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帥帥帥影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帥帥帥影子並收藏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跡時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