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采訪中,王宇航和姚明麵對媒體,表現出惺惺相惜的友好之情。王宇航首先對姚明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笑著說道:“姚明今天的表現非常出色,作為一名內線球員,他在低位的統治力讓我們感到很大的壓力。無論是籃下得分還是對防守的影響力,他都做得非常好。他不僅是火箭的中流砥柱,更是龍國籃球的驕傲,看到他在nba取得這樣的成就,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姚明謙遜地迴應道:“謝謝王教練的誇獎,山貓今天的團隊配合和戰術執行力真的是無懈可擊。王教練的戰術安排很有創造力,不拘泥於傳統,讓我們在場上真的很難適應。可以說,山貓的年輕球員們充滿活力,防守反應快、進攻多樣性強。希望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相遇,繼續彼此學習、互相促進。”


    媒體的鏡頭捕捉到兩人彼此真摯的微笑,既是對這場比賽的敬意,也是對彼此的認可。


    夜已深,火箭隊的班機定在明天早上。為了避開追逐的記者,此刻的姚明和王宇航在山貓新配給王宇航的公寓中輕鬆地交流著。公寓內簡潔大方,帶有幾分低調的奢華,窗外的城市夜景盡收眼底,顯得格外寧靜。


    王宇航微微一笑,向姚明詢問:“要不要來點什麽?我這邊還有一些不錯的茶。”他的話語平靜中帶著關切,一如他在球場上對待年輕球員的態度。


    姚明擺擺手,略顯謙遜地說道:“謝謝,王教練,不用了。我今天是來討教經驗的,不敢過多打擾。”接著,姚明頓了頓,認真地補充道:“其實我一直非常敬佩王教練的戰術和指導風格。山貓隊的進步這麽快,完全是您的功勞。我特別好奇,您是如何將這些年輕球員的潛力完全激發出來的?”


    王宇航輕輕擺手,笑道:“姚明,別叫我教練了,叫我王哥就行。”他接著感歎道:“你的天賦和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在nba站穩腳跟實屬不易。不過有一點,我覺得你現在的體型已經很合適,未來增重可以,但一定要適度,不然可能會影響到腳步速度和體力。”


    姚明聽到“王哥”二字愣了一下,隨即爽朗一笑,改口道:“王哥,那我就直說了。nba的比賽強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在麵對那些頂級內線時,確實有些吃力,自己有時都不清楚該怎麽平衡體重和靈活性。您覺得增重會帶來什麽影響?”


    王宇航微微沉思後答道:“在增重這方麵,核心是找到平衡點。體重的提升會增加你在低位的對抗力,這是優點,但會犧牲一些腳步的靈活性和體力的耐久性。尤其是中鋒,如果體重過大,隨著時間可能會增加膝蓋和腳踝的壓力,影響到整體的防守機動性和籃板爭搶的效率。”


    姚明認真地聽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明白了,王哥。我會注意這方麵的平衡,還是盡量保持靈活性。”他隨即略帶輕鬆地笑道:“其實今天來,也是想請您幫我分析下自己的短板,畢竟我還要不斷提升,火箭那邊也有期待。”


    王宇航端詳著姚明,緩緩開口道:“姚,增重不是必需品,而是選項,要考慮得長遠些。看看你的技術特點、身高和護球能力,其實更適合保持靈活和多樣化的進攻方式。適當增加投籃練習,中投,甚至未來可以逐步嚐試三分線外的出手。你知道,其實我在構思一種更立體的打法,以內線為核心,但是不完全依賴低位。類似於未來有可能出現的一種球員打法,將內外結合更為流暢。”


    他故意不提約基奇的名字,而是繼續闡述著姚明的戰術潛力:“你的身高和護球天賦讓你在低位時可以自然吸引包夾防守,範甘迪教練當前也正是圍繞這一點,充分利用你的牽製力。但範甘迪的打法更側重低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更依賴你的背身技巧和對抗,體力消耗較大。你可以試著提升中距離和外線出手頻率,再逐漸在進攻位置上進行更靈活的變化。”


    姚明聽得仔細,不禁點了點頭,思索著王宇航的建議。王宇航接著說道:“未來的中鋒不一定是死守低位的。你有很好的出手手感,罰球線附近的命中率一直都不錯,如果能進一步在中距離和傳球方麵再多些練習,就能為火箭的戰術帶來更大的選擇性。我舉個例子,未來也許會有一位中鋒,身高與體重並非主導,反而通過中遠投和傳球將整個戰術銜接得更靈活,不必完全依賴禁區單打。”


    他又微笑著補充道:“這並不是說低位不重要,而是低位不應該成為唯一選擇,尤其像你這樣有靈活步伐和手感的球員。想象一下,你站在罰球線附近,如果對手包夾,傳球給三分線的射手,若沒人包夾,你可以直接投中距離。未來火箭也許會嚐試更自由的進攻體係,打破傳統的低位對抗,而逐步在進攻端以你為核心,利用你的牽製力來盤活全隊。”


    接下來,王宇航語氣中帶著幾分笑意:“姚,未來在nba你會遇到更多挑戰,奧尼爾已經轉會到邁阿密,而他正處在巔峰期。但他是1992年的狀元,但現在是2004年,應該隻有這幾年了,很多人為了對抗他都會選擇增重。但你並不需要盲目追隨這種增重趨勢。相反,在對抗強勢中鋒時,你要善於利用自己的技術和靈活性,這樣才能讓自己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姚明若有所思地點頭說道:“王哥,您說的這些確實讓我開闊了不少。低位的對抗雖然有用,但如果可以不局限於此,我也能在更大的範圍發揮作用,甚至讓隊友們跑得更輕鬆。”


    而在王宇航的內心中,則是迴憶起當時傑夫·範甘迪與裏克·阿德爾曼在使用姚明時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路,這些思路對姚明的球場定位和體能消耗產生了極大影響,最終影響了他在火箭的職業生涯走向。


    傑夫·範甘迪的戰術思路


    在2004-2007年期間,範甘迪作為火箭的主教練,充分利用姚明在低位的威脅。姚明的高度和技巧讓他成為低位進攻的重要武器,而範甘迪的戰術核心是讓姚明在禁區內背身單打,吸引對方的包夾防守。一旦對手的防線收縮,姚明便利用身高視野和手感分球至外線,給隊友創造三分機會。這樣的安排雖然讓姚明成為火箭戰術的核心,但他在進攻端需要進行大量的對抗,尤其麵對聯盟中強悍的內線時,這種持續的身體碰撞對體能和健康產生了極大的消耗。因此,範甘迪的體係更關注姚明的牽製力,而核心還是圍繞他在低位進攻時的個人單打和出球。


    裏克·阿德爾曼的戰術創新


    阿德爾曼在2007年接任火箭主教練後,為姚明製定了一套截然不同的戰術。在阿德爾曼的“普林斯頓”進攻體係中,姚明被進一步解放到罰球線附近。這不僅減輕了姚明的低位對抗負擔,還賦予他更多的戰術自由度:他可以靈活選擇腳步推進至內線單打,也可以拉開至中距離投籃。阿德爾曼讓姚明在罰球線成為核心樞紐,不僅提高了他的進攻選擇,還帶來了更多的傳球空間。這樣一來,火箭的進攻不再依賴低位進攻,而是利用姚明在高位策應的能力,通過多次傳球和跑位形成流暢的進攻配合,進一步盤活了全隊。


    這種打法的一個優勢在於姚明體能的優化:在高位,姚明能夠避免頻繁的低位對抗,從而將體力投入到更廣泛的進攻場景中,甚至在關鍵時刻發揮得更加出色。盡管阿德爾曼的戰術沒有將姚明推到未來“約基奇式”三分線外的策應中樞位置,但他已經充分運用姚明的傳球和中距離能力,大幅提升了球隊的戰術多樣性。


    在當時,這就是對姚明非常‘創新’的運用戰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跡時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帥帥帥影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帥帥帥影子並收藏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跡時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