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審問劉畚
皇上不好了,鸝妃娘娘殺瘋了 作者:頑皮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禛看著甄嬛離去的背影,沉默了許久,才吩咐道:“蘇培盛,讓夏刈去審審劉畚,朕總覺得這事有些太巧了。”
蘇培盛應下,“是,皇上您是懷疑莞常在?”
胤禛掃了眼手邊彈劾甄遠道的折子,冷聲道:“她父親因年家被貶,她也被年妃多番為難,此時帶著劉畚過來,心思不言而喻。”
“朕相信此事與年妃脫不了幹係,但當時沈氏對章彌給她診脈如此抗拒,假孕一事她未必無辜。而甄氏,她看過藥方,又與溫實初是舊識,劉畚也這樣巧就被她找到了,朕不能不疑心。”
還有一事,胤禛沒有說出口,年家的勢力不容小覷。甄嬛能在年家眼皮子底下把人救走,若不是事先知道劉畚的行蹤,那甄家的膽子和能力就沒有看起來這麽簡單了。
蘇培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麵上也鄭重了幾分,躬身退下,親自去囑咐夏刈。
至於槿汐的前程,他是想也不敢想了,若莞常在真的像皇上所說,那自己和她染上關係怕是自身難保。
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可不是一句簡單的伺候皇上時間長就夠的,他的心思手段、權衡利弊的能力,都不是常人可比的。
第二日,劉畚的口供就擺到了胤禛的桌上,胤禛越看臉色越黑。
按照劉畚所說,他早就被人抓到了,安置在一處偏僻的院子,日日有人看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批看守的人,他並不知道那些是誰的人。
不過被帶進宮的前幾天,曾聽看守的人說,老爺命他們把人交給大小姐,由上麵的人處置。
雖然沒有實證,但這份口供已經讓胤禛信了八九分。
蘇培盛看著他的臉色,問道:“皇上,可要宣莞常在過來?”
胤禛沉聲道:“不必,此事朕心中有數,讓下麵的人嘴嚴些,朕不想聽到宮中有關於此事的任何風聲。”
“劉畚,賜死。”
蘇培盛身子一緊,“是,奴才遵旨。”
永和宮內,安陵容聽完錦書的稟報,放下手裏的茶盞,“那些人都安排好,不要出紕漏。”
錦書應下後,又詢問道:“娘娘,儀貴人那可要送些東西過去?”
安陵容語氣沒有一絲波瀾,“不用,她才懷疑我挑撥關係,我還上趕著送東西過去,隻怕要被人笑話了。”
“日後儀貴人那邊的事,我們不必再管。”
她家娘娘對存菊堂那位多有關注,錦書最是清楚,不論娘娘是何目的,卻也實打實地幫了儀貴人。
瞧著如今的情景,她也不免對儀貴人有些怨懟:“娘娘如今已是妃位之首,尋常人巴結還來不及呢,儀貴人不識抬舉,娘娘莫要為她傷心。”
是了,年妃被奪了封號,又沒了協理之權,如今安陵容已經是此次於皇後的妃位之首了。
聞言笑道:“瞧著你比我還生氣,放心吧,我哪裏會為了她傷心呢。我知你是個穩妥的,這樣的話出了門就不要說了,儀貴人對咱們還有用。”
錦書見她沒有放在心上,也笑了笑,“奴婢是不願娘娘的心意被浪費。娘娘放心,出了門奴婢什麽都不說。”
安陵容又想起流箏,笑著囑咐道:“流箏那丫頭隻怕比你還生氣呢,你一會去勸勸她,生氣沒什麽,別亂說就行。你們兩個都是我的陪嫁丫鬟,有些情緒也是正常的,什麽反應都沒有,旁人反倒要懷疑了。”
另一邊,年妃就沒有這麽好的脾氣了,自從蘇培盛傳旨後,翊坤宮不知摔碎了多少東西,各處的宮人走路時腳步都放輕了許多,唯恐惹了主子不快,成為出氣筒。
麗貴人和曹貴人在殿內如坐針氈,勸慰的話更是一句也不敢說,隻低著頭坐在那聽年妃發泄。
年妃迴頭看到兩個人鵪鶉一般沉默不語,怒道:“啞巴了嗎,本宮讓你們過來是來看你們這副樣子的嗎?”
麗貴人率先出聲:“娘娘莫要生氣,這次都怪莞常在從中作梗,找了劉畚進宮作證。太醫去存菊堂看過,儀貴人那身子,侍寢是別想了。”
“皇上也隻是一時被甄嬛蒙蔽,等大將軍哪日再立戰功,皇上自然是要複了您的封號和宮權的。”
曹貴人也淺笑出聲:“依嬪妾看,莞常在的寵愛也不過爾爾,這幾日皇上可一次都沒去過。這次不過是因為有劉畚這個證人,皇上不得已才這樣。”
年妃的臉色還是沉著,“說這些有什麽用,莞常在幾次三番的壞本宮的事,若不能給她點顏色,日後還不踩到本宮頭上了。”
二人沉默了一陣,曹貴人出聲道:“娘娘,莞常在您想什麽時候收拾還不行,不過是一個常在,關鍵是皇上怎麽想。”
“隻要皇上不生氣,不怪您,那封號和宮權總會迴來的。依嬪妾看,此事皇上既然下了旨,就算是沒有迴旋餘地了,唯有讓皇上看到您知錯了,看到您示弱,方能消氣。”
年妃眼底閃過一絲冷意,“難不成讓本宮給那個賤人示弱?”
曹貴人笑道:“哪能呢,此事何需旁人知道,隻要稍稍向皇上示弱不就是了。”
年妃聞言雙眸微眯,“半天了,才說出一句有用的。行了,都退下吧。”
曹貴人出了翊坤宮,對著麗貴人欠了欠身子,“姐姐,我有些悶,想去禦花園走走,你可要一起?”
麗貴人扶了扶發髻,“我乏了,你自己去吧。”
曹貴人順著宮道一路往禦花園去,在亭子裏遇見了莞常在。二人相視一笑,甄嬛福了一禮,“嬪妾見過曹貴人。”
曹貴人上前將人扶起,“妹妹不必多禮。”
甄嬛揚起一抹笑,“姐姐這是從翊坤宮出來的吧?”
曹貴人會意,柔聲道:“妹妹放心,年妃那我已經替你勸住了,暫時不會對你下手,剩下的就看妹妹你的了。”
甄嬛聞言稍稍放下心,欠了欠身子,“多謝姐姐,溫康公主的事嬪妾自會盡力。”
蘇培盛應下,“是,皇上您是懷疑莞常在?”
胤禛掃了眼手邊彈劾甄遠道的折子,冷聲道:“她父親因年家被貶,她也被年妃多番為難,此時帶著劉畚過來,心思不言而喻。”
“朕相信此事與年妃脫不了幹係,但當時沈氏對章彌給她診脈如此抗拒,假孕一事她未必無辜。而甄氏,她看過藥方,又與溫實初是舊識,劉畚也這樣巧就被她找到了,朕不能不疑心。”
還有一事,胤禛沒有說出口,年家的勢力不容小覷。甄嬛能在年家眼皮子底下把人救走,若不是事先知道劉畚的行蹤,那甄家的膽子和能力就沒有看起來這麽簡單了。
蘇培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麵上也鄭重了幾分,躬身退下,親自去囑咐夏刈。
至於槿汐的前程,他是想也不敢想了,若莞常在真的像皇上所說,那自己和她染上關係怕是自身難保。
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可不是一句簡單的伺候皇上時間長就夠的,他的心思手段、權衡利弊的能力,都不是常人可比的。
第二日,劉畚的口供就擺到了胤禛的桌上,胤禛越看臉色越黑。
按照劉畚所說,他早就被人抓到了,安置在一處偏僻的院子,日日有人看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批看守的人,他並不知道那些是誰的人。
不過被帶進宮的前幾天,曾聽看守的人說,老爺命他們把人交給大小姐,由上麵的人處置。
雖然沒有實證,但這份口供已經讓胤禛信了八九分。
蘇培盛看著他的臉色,問道:“皇上,可要宣莞常在過來?”
胤禛沉聲道:“不必,此事朕心中有數,讓下麵的人嘴嚴些,朕不想聽到宮中有關於此事的任何風聲。”
“劉畚,賜死。”
蘇培盛身子一緊,“是,奴才遵旨。”
永和宮內,安陵容聽完錦書的稟報,放下手裏的茶盞,“那些人都安排好,不要出紕漏。”
錦書應下後,又詢問道:“娘娘,儀貴人那可要送些東西過去?”
安陵容語氣沒有一絲波瀾,“不用,她才懷疑我挑撥關係,我還上趕著送東西過去,隻怕要被人笑話了。”
“日後儀貴人那邊的事,我們不必再管。”
她家娘娘對存菊堂那位多有關注,錦書最是清楚,不論娘娘是何目的,卻也實打實地幫了儀貴人。
瞧著如今的情景,她也不免對儀貴人有些怨懟:“娘娘如今已是妃位之首,尋常人巴結還來不及呢,儀貴人不識抬舉,娘娘莫要為她傷心。”
是了,年妃被奪了封號,又沒了協理之權,如今安陵容已經是此次於皇後的妃位之首了。
聞言笑道:“瞧著你比我還生氣,放心吧,我哪裏會為了她傷心呢。我知你是個穩妥的,這樣的話出了門就不要說了,儀貴人對咱們還有用。”
錦書見她沒有放在心上,也笑了笑,“奴婢是不願娘娘的心意被浪費。娘娘放心,出了門奴婢什麽都不說。”
安陵容又想起流箏,笑著囑咐道:“流箏那丫頭隻怕比你還生氣呢,你一會去勸勸她,生氣沒什麽,別亂說就行。你們兩個都是我的陪嫁丫鬟,有些情緒也是正常的,什麽反應都沒有,旁人反倒要懷疑了。”
另一邊,年妃就沒有這麽好的脾氣了,自從蘇培盛傳旨後,翊坤宮不知摔碎了多少東西,各處的宮人走路時腳步都放輕了許多,唯恐惹了主子不快,成為出氣筒。
麗貴人和曹貴人在殿內如坐針氈,勸慰的話更是一句也不敢說,隻低著頭坐在那聽年妃發泄。
年妃迴頭看到兩個人鵪鶉一般沉默不語,怒道:“啞巴了嗎,本宮讓你們過來是來看你們這副樣子的嗎?”
麗貴人率先出聲:“娘娘莫要生氣,這次都怪莞常在從中作梗,找了劉畚進宮作證。太醫去存菊堂看過,儀貴人那身子,侍寢是別想了。”
“皇上也隻是一時被甄嬛蒙蔽,等大將軍哪日再立戰功,皇上自然是要複了您的封號和宮權的。”
曹貴人也淺笑出聲:“依嬪妾看,莞常在的寵愛也不過爾爾,這幾日皇上可一次都沒去過。這次不過是因為有劉畚這個證人,皇上不得已才這樣。”
年妃的臉色還是沉著,“說這些有什麽用,莞常在幾次三番的壞本宮的事,若不能給她點顏色,日後還不踩到本宮頭上了。”
二人沉默了一陣,曹貴人出聲道:“娘娘,莞常在您想什麽時候收拾還不行,不過是一個常在,關鍵是皇上怎麽想。”
“隻要皇上不生氣,不怪您,那封號和宮權總會迴來的。依嬪妾看,此事皇上既然下了旨,就算是沒有迴旋餘地了,唯有讓皇上看到您知錯了,看到您示弱,方能消氣。”
年妃眼底閃過一絲冷意,“難不成讓本宮給那個賤人示弱?”
曹貴人笑道:“哪能呢,此事何需旁人知道,隻要稍稍向皇上示弱不就是了。”
年妃聞言雙眸微眯,“半天了,才說出一句有用的。行了,都退下吧。”
曹貴人出了翊坤宮,對著麗貴人欠了欠身子,“姐姐,我有些悶,想去禦花園走走,你可要一起?”
麗貴人扶了扶發髻,“我乏了,你自己去吧。”
曹貴人順著宮道一路往禦花園去,在亭子裏遇見了莞常在。二人相視一笑,甄嬛福了一禮,“嬪妾見過曹貴人。”
曹貴人上前將人扶起,“妹妹不必多禮。”
甄嬛揚起一抹笑,“姐姐這是從翊坤宮出來的吧?”
曹貴人會意,柔聲道:“妹妹放心,年妃那我已經替你勸住了,暫時不會對你下手,剩下的就看妹妹你的了。”
甄嬛聞言稍稍放下心,欠了欠身子,“多謝姐姐,溫康公主的事嬪妾自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