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章 秋霞說的對
穿書七零:不做早死配角 作者:愛喝海鮮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建民再次迴來的時候把上次賣罐頭的錢也帶迴來了,這次周念念她們四個每人分了三十四塊錢,吳秋霞分到了九十二。
周念念做衣服的錢也拿了迴來,也有二十多。
“真是不敢想,這幾天就掙了這麽多。”陳鳳芝不由地感歎道。
對這個時候的人來說十塊錢能買很多東西,五十塊錢就能蓋好幾間房子了。
作為一個農村人,陳鳳芝也是第一次拿到這麽多錢。
周建國覺得這錢來的也太快太容易了,他心裏也有了一些想法。
“念念,建民你們說要是咱們村裏建一個罐頭廠能不能行?”
周念念一時有些愣住,她大哥真是個好隊長啊,一心為村子著想,想了想才迴答他的問題。
“大哥,你這想法不錯,但實施起來有很多困難。首先,建廠子需要設備,這些從哪裏弄?第二就是如果真的建罐頭廠,咱們村裏的這些果樹根本滿足不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交通不便,運輸是個問題。”
周建國心裏剛燃起的火苗就這樣被澆滅了。
“不過,大哥,咱們村裏的果子確實很甜很好吃,我覺得這跟土壤和氣候都有關係,咱們不是還有很多荒山嗎,我覺得可以種植果樹,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周建國聽完後就出去了,他是去找牛棚的幾位老師了。
韓正義他們幾個聽完周建國的話覺得可行,還說到時候可以在果園裏養一些雞鴨,這也能多一份收益。
既然可行那就要行動起來,第二天周建國和會計周滿圈商量過後就召開了村民會議。
大多數人都是支持,隻有一半個說了風涼話,不過少數服從多數,種植果樹的事情就這麽確定下來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樹苗的問題,周建國交給了幾位老師,他們專門負責育苗的事情,連喂牛割豬草的活都不用幹了。
豬圈的母豬生了十頭小豬仔,作為豬圈幹活的一員,周念念也忙了起來,忙著伺候小豬仔。
周家自由地的玉米長勢喜人,之前懷疑種子不行的這會兒也後悔了,哪怕現在玉米還沒長出來,他們也覺得肯定比之前的玉米好。
後悔已經晚了,他們隻希望周念念不記仇,明年能跟她換一些種子。
韓碩這段時間有點煩,少了一個武曼婷後,沒想到錢麗娟又來獻殷勤了。
哪怕韓碩拒絕過,錢麗娟就跟沒聽到一樣,該怎麽著還是怎麽著。
“韓碩哥,要不你搬出來吧。”周念念提議道。
“搬出來?搬哪去?”
“你可以去找村裏申請蓋房子,你自己出錢,等將來你迴城了這房子就算村裏的,他們應該能同意,這樣你照顧韓爺爺也方便一些。”
“我考慮一下。”韓碩雖然有點兒心動,但他並不打算這樣做,這樣太打眼。
然而沒過幾天,韓碩就來找周建國了,為的就是出來單住的事情。
韓碩之所以這麽快就轉變了,還是因為錢麗娟。
這天中午韓碩迴來後就發現自己的床單被子都不見了,出去看後,才發現不知道是誰給洗了。
“韓碩哥,我幫你把被子拆了,我買了一個新被麵,等下午我幫你縫上。”
錢麗娟這話一出,正吃飯的黃平平都差點噴飯。
“不用,還有我說過不要隨便碰我的東西,你再這樣我就不客氣了。”雖說韓碩不打女人,這會兒也有點想揍人了。
“喲,我說你這也太會倒貼了吧,韓碩不要,要不你把被麵給我吧,反正你喜歡樂於助人。”愛占便宜的黃平平真是一點兒機會都不放過。
其他人看著錢麗娟也都有些不可思議,一個女孩子也太不自愛了。
又一次被拒絕的錢麗娟有些難過,而且韓碩還是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的。
本以為這次後錢麗娟就老實了,然而大家都低估了她的厚臉皮,晚上下工後,韓碩發現他的被子還是換上了新被麵。
韓碩氣的直接把被子扔了出去,還警告錢麗娟再碰他東西就報公安說錢丟了。
周念念聽到這些後直唿男主不愧是男主,這桃花運也太旺了。
韓碩跟周建國商量後,周建國就同意了,不用村裏出錢,人走後房子還是村裏的,這事擱誰都能同意。
知青搬要蓋房子也是一件大事,早上上工的前周建國就開會說了這件事。
“大隊長,這不合規矩吧,知青應該團結在一起,韓碩怎麽能出去住呢?”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錢麗娟。
“錢知青這話就不對了,韓知青搬出去怎麽就不團結了,不還是在村子裏,不還是跟大家一個幹活,還是說你們知青想搞小團體,如果是這樣,那我就向上麵反映一下了。”
知青院其他人聽到周建國這樣說後,紛紛表示那隻是錢麗娟一個人的想法,跟他們都沒有關係,他們可不想扣上這樣一個大帽子。
“其他人想出去住也可以,隻要跟韓知青一樣自己出錢蓋房子就行,村裏給批地,你們看著辦,要是有想出去住的跟我說一下。”
他們是想自己住,可他們沒錢啊,他們現在都想不明白窮的叮當響的韓碩哪來的錢蓋房子。
這個問題還真有人問了,韓碩直接說是跟周念念借的錢把他們打發了。
為了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韓碩跟周建國也說了房子就他自己住,以後有新的知青來不能安排到他這裏。
周建國也理解他,同時也跟知青院的人說了那房子就是韓碩自己的,別人不能去住。
房子就蓋在牛棚那裏,離韓正義近,離周家也近。
土坯房梁瓦片都是跟村裏人買的,找了幾個村民,幾天的時間就蓋好了。
堂屋是一室一廳的格局,拉了圍牆,又蓋了一間廚房,蓋好後韓碩很滿意,他也是有房的人了。
鋪蓋一卷,韓碩就搬家了,據說搬家那天錢麗娟還在糾纏,被韓碩無視了。
遠在省城的顧家也收到了周念念寄的大包裹。
看到裏麵的大人小孩衣服,肥皂,罐頭,魚幹,還有蘑菇幹,筍幹之類的山貨顧家人都沉默了。
“這肯定都是念念省下來的,木蘭,迴頭你多寄點兒錢過去。”最先開口的是顧奶奶。
饒是周念念的信中說了這些東西的來曆,以及她在周家村的生活,顧家人也認為是她報喜不報憂。
他們身邊下鄉的不少,但都是說鄉下多苦多累,像周念念這樣大包小包往家寄東西的真不多見。
於是,顧家人一合計,又給周念念寄了一筆錢。
周念念是真的不覺得苦,她還感覺這鄉下比城裏還好。
這個季節,是茄子豆角黃瓜成熟的季節,菜園子的裏的菜是根本吃不完。
家裏的幾隻雞也很給力,每天都能收三四個雞蛋。
周家村水果也不缺,這些都能省不少錢。
跟城裏相比,可能就是這裏糧食收成不好,雜糧吃的就相對多一些。
不過這樣的日子,周念念已經很滿足了,當然如果沒有奇葩的話會更好。
周建民迴來的時候,看到菜園子裏那麽多菜,就打起了這些菜的主意。
“爹,這菜也吃不完,不如我們帶迴城裏賣掉。”
周大山還沒迴答,吳秋霞就給了他一巴掌。
“你這是掙錢上癮了啊,這菜不能賣,一是太便宜,二是最近抓得嚴,可別因為這些菜被抓了。”
吳秋霞的一番話讓周念念覺得這個人可以,不會貪這些蠅頭小利,是個幹大事的。
“秋霞說的對,建民啊,往後你就好好上你的班,家裏的事還是聽秋霞的吧。”
周大山交待完,周建民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此時他也覺得自己目光短淺了。
肥皂這事沒停,這東西沒有保質期,而且還是硬通貨,他們現在有固定的客戶,也就不用擔心其他的。
這會兒周家除了李翠連要照看豬仔子外,其他人並不是很忙。
周建民領著陳鳳芝童謠吳秋霞還有周念念一起去河裏捉魚。
走到一處草叢處,眼尖的陳鳳芝看到裏麵有東西,扒開一看,就看到一窩野鴨蛋。
野鴨蛋比雞蛋大一點,沒有家養的大,陳鳳芝憑經驗看出這一窩鴨蛋都是好的,還沒開始孵化小鴨子,於是就留了一個,剩下的全都收入囊中。
陳鳳芝提醒大家,“這河邊仔細看著點,應該還會有。”
果不其然,順著河流往上走,他們收獲了三十多個鴨蛋。
野鴨子是一個沒看到,周念念還有些遺憾,不過這又讓她想到了一個給村裏增收的辦法。
鴨蛋吃起來腥,沒有雞蛋好吃,李翠連會醃鹹鴨蛋的,就把這些全都醃起來了,留著秋收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吃。
“哥,能不能把水壩四周圍起來養一些鴨子,到時候賣鴨蛋。”周建國一迴來,周念念就問他。
周建國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看成,鴨子吃的不多,養在水壩那裏自己能找些小魚小蝦吃,等不下蛋了還能賣給城裏,我聽說城裏有賣烤鴨的。”周大山說道。
“爹,城裏的烤鴨不用這種老鴨子,不過有專門用老鴨燒湯的。”作為城裏人的童謠提醒他。
周建國隻要聽到能給村裏增收的點子都會考慮,更何況這還是個比較可行的,於是晚上飯都沒吃就去牛棚那裏找韓正義他們了。
和韓正義他們還有周滿圈商量過後,這件事就算確定下來了,下一步就是弄到鴨苗。
弄鴨苗這事最後還是吳秋霞的父親幫忙找人弄的,第一次一共弄了八十隻鴨苗。
水壩那裏也找人圍了起來,就是用類似漁網的東西圍的,商量過後,決定讓村裏的一個獨身老人周老漢來看管。
這位老人還有一個孫子,是他撿的,叫周栓子,周念念見過,十足的年代文糙漢形象,據說打架很厲害,除了周建國,周家村沒人敢惹,這也是讓周老漢去看管的原因之一。
養鴨子的事進行的如火如荼,沒想到村裏又有了新瓜,還是跟黃金蓮有關的。
周念念做衣服的錢也拿了迴來,也有二十多。
“真是不敢想,這幾天就掙了這麽多。”陳鳳芝不由地感歎道。
對這個時候的人來說十塊錢能買很多東西,五十塊錢就能蓋好幾間房子了。
作為一個農村人,陳鳳芝也是第一次拿到這麽多錢。
周建國覺得這錢來的也太快太容易了,他心裏也有了一些想法。
“念念,建民你們說要是咱們村裏建一個罐頭廠能不能行?”
周念念一時有些愣住,她大哥真是個好隊長啊,一心為村子著想,想了想才迴答他的問題。
“大哥,你這想法不錯,但實施起來有很多困難。首先,建廠子需要設備,這些從哪裏弄?第二就是如果真的建罐頭廠,咱們村裏的這些果樹根本滿足不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交通不便,運輸是個問題。”
周建國心裏剛燃起的火苗就這樣被澆滅了。
“不過,大哥,咱們村裏的果子確實很甜很好吃,我覺得這跟土壤和氣候都有關係,咱們不是還有很多荒山嗎,我覺得可以種植果樹,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周建國聽完後就出去了,他是去找牛棚的幾位老師了。
韓正義他們幾個聽完周建國的話覺得可行,還說到時候可以在果園裏養一些雞鴨,這也能多一份收益。
既然可行那就要行動起來,第二天周建國和會計周滿圈商量過後就召開了村民會議。
大多數人都是支持,隻有一半個說了風涼話,不過少數服從多數,種植果樹的事情就這麽確定下來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樹苗的問題,周建國交給了幾位老師,他們專門負責育苗的事情,連喂牛割豬草的活都不用幹了。
豬圈的母豬生了十頭小豬仔,作為豬圈幹活的一員,周念念也忙了起來,忙著伺候小豬仔。
周家自由地的玉米長勢喜人,之前懷疑種子不行的這會兒也後悔了,哪怕現在玉米還沒長出來,他們也覺得肯定比之前的玉米好。
後悔已經晚了,他們隻希望周念念不記仇,明年能跟她換一些種子。
韓碩這段時間有點煩,少了一個武曼婷後,沒想到錢麗娟又來獻殷勤了。
哪怕韓碩拒絕過,錢麗娟就跟沒聽到一樣,該怎麽著還是怎麽著。
“韓碩哥,要不你搬出來吧。”周念念提議道。
“搬出來?搬哪去?”
“你可以去找村裏申請蓋房子,你自己出錢,等將來你迴城了這房子就算村裏的,他們應該能同意,這樣你照顧韓爺爺也方便一些。”
“我考慮一下。”韓碩雖然有點兒心動,但他並不打算這樣做,這樣太打眼。
然而沒過幾天,韓碩就來找周建國了,為的就是出來單住的事情。
韓碩之所以這麽快就轉變了,還是因為錢麗娟。
這天中午韓碩迴來後就發現自己的床單被子都不見了,出去看後,才發現不知道是誰給洗了。
“韓碩哥,我幫你把被子拆了,我買了一個新被麵,等下午我幫你縫上。”
錢麗娟這話一出,正吃飯的黃平平都差點噴飯。
“不用,還有我說過不要隨便碰我的東西,你再這樣我就不客氣了。”雖說韓碩不打女人,這會兒也有點想揍人了。
“喲,我說你這也太會倒貼了吧,韓碩不要,要不你把被麵給我吧,反正你喜歡樂於助人。”愛占便宜的黃平平真是一點兒機會都不放過。
其他人看著錢麗娟也都有些不可思議,一個女孩子也太不自愛了。
又一次被拒絕的錢麗娟有些難過,而且韓碩還是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的。
本以為這次後錢麗娟就老實了,然而大家都低估了她的厚臉皮,晚上下工後,韓碩發現他的被子還是換上了新被麵。
韓碩氣的直接把被子扔了出去,還警告錢麗娟再碰他東西就報公安說錢丟了。
周念念聽到這些後直唿男主不愧是男主,這桃花運也太旺了。
韓碩跟周建國商量後,周建國就同意了,不用村裏出錢,人走後房子還是村裏的,這事擱誰都能同意。
知青搬要蓋房子也是一件大事,早上上工的前周建國就開會說了這件事。
“大隊長,這不合規矩吧,知青應該團結在一起,韓碩怎麽能出去住呢?”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錢麗娟。
“錢知青這話就不對了,韓知青搬出去怎麽就不團結了,不還是在村子裏,不還是跟大家一個幹活,還是說你們知青想搞小團體,如果是這樣,那我就向上麵反映一下了。”
知青院其他人聽到周建國這樣說後,紛紛表示那隻是錢麗娟一個人的想法,跟他們都沒有關係,他們可不想扣上這樣一個大帽子。
“其他人想出去住也可以,隻要跟韓知青一樣自己出錢蓋房子就行,村裏給批地,你們看著辦,要是有想出去住的跟我說一下。”
他們是想自己住,可他們沒錢啊,他們現在都想不明白窮的叮當響的韓碩哪來的錢蓋房子。
這個問題還真有人問了,韓碩直接說是跟周念念借的錢把他們打發了。
為了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韓碩跟周建國也說了房子就他自己住,以後有新的知青來不能安排到他這裏。
周建國也理解他,同時也跟知青院的人說了那房子就是韓碩自己的,別人不能去住。
房子就蓋在牛棚那裏,離韓正義近,離周家也近。
土坯房梁瓦片都是跟村裏人買的,找了幾個村民,幾天的時間就蓋好了。
堂屋是一室一廳的格局,拉了圍牆,又蓋了一間廚房,蓋好後韓碩很滿意,他也是有房的人了。
鋪蓋一卷,韓碩就搬家了,據說搬家那天錢麗娟還在糾纏,被韓碩無視了。
遠在省城的顧家也收到了周念念寄的大包裹。
看到裏麵的大人小孩衣服,肥皂,罐頭,魚幹,還有蘑菇幹,筍幹之類的山貨顧家人都沉默了。
“這肯定都是念念省下來的,木蘭,迴頭你多寄點兒錢過去。”最先開口的是顧奶奶。
饒是周念念的信中說了這些東西的來曆,以及她在周家村的生活,顧家人也認為是她報喜不報憂。
他們身邊下鄉的不少,但都是說鄉下多苦多累,像周念念這樣大包小包往家寄東西的真不多見。
於是,顧家人一合計,又給周念念寄了一筆錢。
周念念是真的不覺得苦,她還感覺這鄉下比城裏還好。
這個季節,是茄子豆角黃瓜成熟的季節,菜園子的裏的菜是根本吃不完。
家裏的幾隻雞也很給力,每天都能收三四個雞蛋。
周家村水果也不缺,這些都能省不少錢。
跟城裏相比,可能就是這裏糧食收成不好,雜糧吃的就相對多一些。
不過這樣的日子,周念念已經很滿足了,當然如果沒有奇葩的話會更好。
周建民迴來的時候,看到菜園子裏那麽多菜,就打起了這些菜的主意。
“爹,這菜也吃不完,不如我們帶迴城裏賣掉。”
周大山還沒迴答,吳秋霞就給了他一巴掌。
“你這是掙錢上癮了啊,這菜不能賣,一是太便宜,二是最近抓得嚴,可別因為這些菜被抓了。”
吳秋霞的一番話讓周念念覺得這個人可以,不會貪這些蠅頭小利,是個幹大事的。
“秋霞說的對,建民啊,往後你就好好上你的班,家裏的事還是聽秋霞的吧。”
周大山交待完,周建民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此時他也覺得自己目光短淺了。
肥皂這事沒停,這東西沒有保質期,而且還是硬通貨,他們現在有固定的客戶,也就不用擔心其他的。
這會兒周家除了李翠連要照看豬仔子外,其他人並不是很忙。
周建民領著陳鳳芝童謠吳秋霞還有周念念一起去河裏捉魚。
走到一處草叢處,眼尖的陳鳳芝看到裏麵有東西,扒開一看,就看到一窩野鴨蛋。
野鴨蛋比雞蛋大一點,沒有家養的大,陳鳳芝憑經驗看出這一窩鴨蛋都是好的,還沒開始孵化小鴨子,於是就留了一個,剩下的全都收入囊中。
陳鳳芝提醒大家,“這河邊仔細看著點,應該還會有。”
果不其然,順著河流往上走,他們收獲了三十多個鴨蛋。
野鴨子是一個沒看到,周念念還有些遺憾,不過這又讓她想到了一個給村裏增收的辦法。
鴨蛋吃起來腥,沒有雞蛋好吃,李翠連會醃鹹鴨蛋的,就把這些全都醃起來了,留著秋收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吃。
“哥,能不能把水壩四周圍起來養一些鴨子,到時候賣鴨蛋。”周建國一迴來,周念念就問他。
周建國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看成,鴨子吃的不多,養在水壩那裏自己能找些小魚小蝦吃,等不下蛋了還能賣給城裏,我聽說城裏有賣烤鴨的。”周大山說道。
“爹,城裏的烤鴨不用這種老鴨子,不過有專門用老鴨燒湯的。”作為城裏人的童謠提醒他。
周建國隻要聽到能給村裏增收的點子都會考慮,更何況這還是個比較可行的,於是晚上飯都沒吃就去牛棚那裏找韓正義他們了。
和韓正義他們還有周滿圈商量過後,這件事就算確定下來了,下一步就是弄到鴨苗。
弄鴨苗這事最後還是吳秋霞的父親幫忙找人弄的,第一次一共弄了八十隻鴨苗。
水壩那裏也找人圍了起來,就是用類似漁網的東西圍的,商量過後,決定讓村裏的一個獨身老人周老漢來看管。
這位老人還有一個孫子,是他撿的,叫周栓子,周念念見過,十足的年代文糙漢形象,據說打架很厲害,除了周建國,周家村沒人敢惹,這也是讓周老漢去看管的原因之一。
養鴨子的事進行的如火如荼,沒想到村裏又有了新瓜,還是跟黃金蓮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