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案後端坐著的正是當今聖人,他濃眉星目,皇袍下寬厚的臂膀顯得他無比威嚴。
案上堆疊成山的奏折,無端讓人覺得頭疼。
蕭京墨擺擺手,“無需多禮。”
閻無極當即順從的直起身。
“你啊,裝模作樣起來還真有幾分你父親的模樣,”蕭京墨揶揄了幾句後,總算想起了要緊事,“你祖父身體可還安康?”
“迴陛下,家祖父一切安好,”閻無極頓了頓,又道:“家祖父有一句話托臣轉告陛下。”
“哦?甚麽話?”
“祖父說,國事繁忙,望陛下保重龍體。”
蕭京墨緩緩點頭,眼中劃過悵然。
自先皇逝去後,他便再也沒見過鎮國侯,一別數年,如今聽著這話心中不知何許滋味,隻是又恍惚憶起父皇還在世的時候。
再看眼前站著的,身量比起幾年前挺拔了不少,脾性也沉穩了許多,更不要說這模樣……不知想到了什麽,他臉色驀然冷肅。
半晌聽不見動靜,閻無極抬眸望向書案後陰晴不定的人,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
“陛下?”
“嗯?”蕭京墨迴了神,麵色緩和下來,幹笑兩聲道:“果然是上了年紀,看了會奏折就乏了。”
“陛下要注意龍體。”閻無極隨口而出。
蕭京墨又點頭,沉聲問道:“對了,那事可查出什麽眉目?”
當年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迫不得已才任命閻無極援助邊關,實則不然,是他百般思量後才有此決策。
邊關安穩數十年,以厥勒的能力已不再能威脅到大淵,可三年前卻忽然兵力大增,同時烏蠻也在昭化附近駐兵紮營蠢蠢欲動,他明白這兩者之間必然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當然,他也不覺得意外。
“迴陛下,在和武威軍交戰的厥勒軍中我們發現了疑似烏蠻和西戎的人,而且據暗探來報,在與我軍開戰前數月,烏蠻和西戎便宣告休戰,
且阿布力提(烏蠻君王)還送給索格日立(西戎君王)一位公主以表誠意。”
“有意思。”蕭京墨神色晦暗,盯著鎮紙若有所思。
閻無極又道:“又過了數月,他們便和厥勒關係密切了起來,之間還有大量商隊來往,唿延次仁(厥勒君王)甚至揚言將永不向烏蠻和西戎開戰。”
蕭京墨不由得嗤笑,“這個唿延次仁最擅長的就是出爾反爾了,吾想他們不可能如此愚蠢,會信了他的話,不過是各懷鬼胎罷了。”
“所以臣以為他們之間定是各求所需,故而才達成共識。
於是臣便根據他們的作戰布防推斷出一個結論,他們是想先助厥勒攻下冀並幽三州,待功成之後,想必厥勒也會助他們攻下梁州和雍州。”
他們已經明白單打獨鬥行不通,隻有抱團取暖才有機會。
蕭京墨譏諷道:“果然,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誰能想到烏蠻會和西戎聯手助厥勒一臂之力呢,畢竟當時烏蠻和西戎也是爭鬥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誠如陛下所料,武威軍中確有奸細。”
聞言蕭京墨身子微微前傾,挑眉問道:“哦?可知是誰?”
閻無極垂眸道:“應是右將軍胡若。”
“胡若?竟然是他……”
蕭京墨大驚,此時心中那團亂麻忽然有了頭緒。
他迴想著京中那件大案,喃喃道:“胡若的府邸在一年前走了水,府中上下幾十餘人全部喪命,包括他的妻兒。”
怎會有如此巧合!
閻無極猛然抬眸,皺眉道:“如此看來,必有蹊蹺,此事延尉署可有查明?”
“吾記得此案由容廣白親自負責,他在奏折中說此次走水確信無疑是人為,怪異的是縱火之人竟也喪身於那次火海中,
兇犯是胡府的一個廚娘,走水前一個月,廚娘的女兒被胡若兒子欺負,不堪受辱便自焚身亡,
容廣白推斷她是在為自己的女兒報仇雪恨,故而在胡府縱火。”
閻無極追問:“那屍身特征可對得上?”
蕭京墨不忍般別開眼,澀聲道:“據仵作驗屍,年紀身量都對得上,但因屍身已經麵目全非,隻能根據屍骨大致推斷。”
他眼前仿佛又燃起熊熊烈火,灼熱的火光讓他快睜不開雙眼,房屋橫梁被燒的焦黑,烈火轉眼便吞噬了一切。
“臣以為屍首應再複驗。”
可那人毫無反應,閻無極隻得提高了聲量:“陛下!”
蕭京墨猛然迴過神,鼻尖竟已沁出了汗珠,他不動聲色地用指尖拂去,捏了捏眉心無奈道:“有些疲乏了。”
“那臣先行告退,陛下早些歇息,”
閻無極微微彎腰作揖準備離開,卻又想起一事,他從袖袋中摸出一本折子,雙手奉上:“陛下,臣迴京途中遇怪事一樁,其中詳情已擬成奏本,望陛下一閱。”
“吾知道了,你日夜兼程從昭化迴京,舟車勞頓,便在府中好生休養幾日,準你五日之後早朝。”
“謝陛下隆恩。”
閻無極背退至屏風後方轉過身走向殿門,他拉開門,屏風後又傳來聲音:“王峙替吾送閻將軍。”
王公公迴道:“老奴省得。”
“有勞王公公。”閻無極頷首。
王峙笑了笑,上前半步在側前方提著燈籠為他引路,“將軍言重了。”
剛出養心門,便遇上兩個人。
王峙率先反應過來,忙問候道:“老奴見過公主殿下。”
閻無極身子一僵,止住了步子,不偏不倚的堵在門口。
清脆悅耳的聲音響起,“王公公,父皇可在殿內?”
“迴殿下,正在殿內。”
蕭蕪華此時正有要事找父皇相商,卻看見有一怪人屹立不動的堵在門口,沒有絲毫要讓路的自覺。
她剛要詢問此人是何意,這人動了。
他上前一步朝自己彎腰作揖,接著便聽到低沉聲響起,“末將見過殿下。”
蕭蕪華愣住,熟悉又陌生的聲音讓她一時沒能有所迴應。
周圍忽而靜默。
閻無極一直做著作揖的姿勢,而蕭蕪華卻遲遲不開口。
見此情景王峙轉了轉眼珠,將燈籠抬高了些,照亮二人的臉龐,打趣道:“殿下莫不是已然忘了閻將軍的模樣了?”
閻無極這時也抬眸看她,燈籠的燭光搖曳在那風華絕代的麵容上,他目光像是被牽引一般,不可控製地盯著那雙明眸。
她好像變得內斂,不再把什麽都表現在臉上,以至於他分辨不出她對他的歸來是何種心情。
罷了,閻無極自嘲一笑,反正不會是開心。
“當然記得,閻將軍不必多禮。”蕭蕪華微微頷首,“隻是我還有要事,不能同將軍敘舊,先走一步。”
因著他上前行禮,倒把宮門讓開了,蕭蕪華側頭吩咐婢女:“音雲,你在此等候。”
說罷便朝養心殿走去,音雲也應聲立於門旁。
閻無極直起身,餘光瞟了一眼那端正挺拔的背影,才發覺她也長高了不少。
他歎息道:“走吧。”
有再多心思,旁人裝看不見,他也無計可施。
王峙無奈的搖頭,暗道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案上堆疊成山的奏折,無端讓人覺得頭疼。
蕭京墨擺擺手,“無需多禮。”
閻無極當即順從的直起身。
“你啊,裝模作樣起來還真有幾分你父親的模樣,”蕭京墨揶揄了幾句後,總算想起了要緊事,“你祖父身體可還安康?”
“迴陛下,家祖父一切安好,”閻無極頓了頓,又道:“家祖父有一句話托臣轉告陛下。”
“哦?甚麽話?”
“祖父說,國事繁忙,望陛下保重龍體。”
蕭京墨緩緩點頭,眼中劃過悵然。
自先皇逝去後,他便再也沒見過鎮國侯,一別數年,如今聽著這話心中不知何許滋味,隻是又恍惚憶起父皇還在世的時候。
再看眼前站著的,身量比起幾年前挺拔了不少,脾性也沉穩了許多,更不要說這模樣……不知想到了什麽,他臉色驀然冷肅。
半晌聽不見動靜,閻無極抬眸望向書案後陰晴不定的人,微不可察的皺了皺眉。
“陛下?”
“嗯?”蕭京墨迴了神,麵色緩和下來,幹笑兩聲道:“果然是上了年紀,看了會奏折就乏了。”
“陛下要注意龍體。”閻無極隨口而出。
蕭京墨又點頭,沉聲問道:“對了,那事可查出什麽眉目?”
當年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迫不得已才任命閻無極援助邊關,實則不然,是他百般思量後才有此決策。
邊關安穩數十年,以厥勒的能力已不再能威脅到大淵,可三年前卻忽然兵力大增,同時烏蠻也在昭化附近駐兵紮營蠢蠢欲動,他明白這兩者之間必然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當然,他也不覺得意外。
“迴陛下,在和武威軍交戰的厥勒軍中我們發現了疑似烏蠻和西戎的人,而且據暗探來報,在與我軍開戰前數月,烏蠻和西戎便宣告休戰,
且阿布力提(烏蠻君王)還送給索格日立(西戎君王)一位公主以表誠意。”
“有意思。”蕭京墨神色晦暗,盯著鎮紙若有所思。
閻無極又道:“又過了數月,他們便和厥勒關係密切了起來,之間還有大量商隊來往,唿延次仁(厥勒君王)甚至揚言將永不向烏蠻和西戎開戰。”
蕭京墨不由得嗤笑,“這個唿延次仁最擅長的就是出爾反爾了,吾想他們不可能如此愚蠢,會信了他的話,不過是各懷鬼胎罷了。”
“所以臣以為他們之間定是各求所需,故而才達成共識。
於是臣便根據他們的作戰布防推斷出一個結論,他們是想先助厥勒攻下冀並幽三州,待功成之後,想必厥勒也會助他們攻下梁州和雍州。”
他們已經明白單打獨鬥行不通,隻有抱團取暖才有機會。
蕭京墨譏諷道:“果然,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誰能想到烏蠻會和西戎聯手助厥勒一臂之力呢,畢竟當時烏蠻和西戎也是爭鬥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誠如陛下所料,武威軍中確有奸細。”
聞言蕭京墨身子微微前傾,挑眉問道:“哦?可知是誰?”
閻無極垂眸道:“應是右將軍胡若。”
“胡若?竟然是他……”
蕭京墨大驚,此時心中那團亂麻忽然有了頭緒。
他迴想著京中那件大案,喃喃道:“胡若的府邸在一年前走了水,府中上下幾十餘人全部喪命,包括他的妻兒。”
怎會有如此巧合!
閻無極猛然抬眸,皺眉道:“如此看來,必有蹊蹺,此事延尉署可有查明?”
“吾記得此案由容廣白親自負責,他在奏折中說此次走水確信無疑是人為,怪異的是縱火之人竟也喪身於那次火海中,
兇犯是胡府的一個廚娘,走水前一個月,廚娘的女兒被胡若兒子欺負,不堪受辱便自焚身亡,
容廣白推斷她是在為自己的女兒報仇雪恨,故而在胡府縱火。”
閻無極追問:“那屍身特征可對得上?”
蕭京墨不忍般別開眼,澀聲道:“據仵作驗屍,年紀身量都對得上,但因屍身已經麵目全非,隻能根據屍骨大致推斷。”
他眼前仿佛又燃起熊熊烈火,灼熱的火光讓他快睜不開雙眼,房屋橫梁被燒的焦黑,烈火轉眼便吞噬了一切。
“臣以為屍首應再複驗。”
可那人毫無反應,閻無極隻得提高了聲量:“陛下!”
蕭京墨猛然迴過神,鼻尖竟已沁出了汗珠,他不動聲色地用指尖拂去,捏了捏眉心無奈道:“有些疲乏了。”
“那臣先行告退,陛下早些歇息,”
閻無極微微彎腰作揖準備離開,卻又想起一事,他從袖袋中摸出一本折子,雙手奉上:“陛下,臣迴京途中遇怪事一樁,其中詳情已擬成奏本,望陛下一閱。”
“吾知道了,你日夜兼程從昭化迴京,舟車勞頓,便在府中好生休養幾日,準你五日之後早朝。”
“謝陛下隆恩。”
閻無極背退至屏風後方轉過身走向殿門,他拉開門,屏風後又傳來聲音:“王峙替吾送閻將軍。”
王公公迴道:“老奴省得。”
“有勞王公公。”閻無極頷首。
王峙笑了笑,上前半步在側前方提著燈籠為他引路,“將軍言重了。”
剛出養心門,便遇上兩個人。
王峙率先反應過來,忙問候道:“老奴見過公主殿下。”
閻無極身子一僵,止住了步子,不偏不倚的堵在門口。
清脆悅耳的聲音響起,“王公公,父皇可在殿內?”
“迴殿下,正在殿內。”
蕭蕪華此時正有要事找父皇相商,卻看見有一怪人屹立不動的堵在門口,沒有絲毫要讓路的自覺。
她剛要詢問此人是何意,這人動了。
他上前一步朝自己彎腰作揖,接著便聽到低沉聲響起,“末將見過殿下。”
蕭蕪華愣住,熟悉又陌生的聲音讓她一時沒能有所迴應。
周圍忽而靜默。
閻無極一直做著作揖的姿勢,而蕭蕪華卻遲遲不開口。
見此情景王峙轉了轉眼珠,將燈籠抬高了些,照亮二人的臉龐,打趣道:“殿下莫不是已然忘了閻將軍的模樣了?”
閻無極這時也抬眸看她,燈籠的燭光搖曳在那風華絕代的麵容上,他目光像是被牽引一般,不可控製地盯著那雙明眸。
她好像變得內斂,不再把什麽都表現在臉上,以至於他分辨不出她對他的歸來是何種心情。
罷了,閻無極自嘲一笑,反正不會是開心。
“當然記得,閻將軍不必多禮。”蕭蕪華微微頷首,“隻是我還有要事,不能同將軍敘舊,先走一步。”
因著他上前行禮,倒把宮門讓開了,蕭蕪華側頭吩咐婢女:“音雲,你在此等候。”
說罷便朝養心殿走去,音雲也應聲立於門旁。
閻無極直起身,餘光瞟了一眼那端正挺拔的背影,才發覺她也長高了不少。
他歎息道:“走吧。”
有再多心思,旁人裝看不見,他也無計可施。
王峙無奈的搖頭,暗道落花有意,流水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