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四十七年,戰亂。


    如今已是秋分,邊塞戰亂已持續數月有餘,到處可見淩亂屍骨堆成山,時而孩兒哭啼聲從中,淒慘無比。


    可那戍邊將士整日飲酒作樂,懶散行事,不抵厥仂來兵,駐紮之地一退再退。


    甚至將城中貌美姑娘送與那厥仂首領,隻求幾日安穩。


    厥仂日益猖狂,已攻入數座城池,在此危亡之際,今上不得不任命自己的哥哥蕭親王為大將軍,率軍援助邊關。


    這一去,便是三年。


    隻是這蕭親王九死一生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讚美和榮耀,而是自己親弟弟的疑心和忌憚。


    一道聖旨,收迴兵權,又將他趕去了邊關。


    ‘無詔不得迴京,違反以謀逆罪論…’


    一時間,朝堂風雲詭譎。


    今上貪圖聲色,不喜忠言,更不喜和蕭親王一樣的武將,覺得他們口無遮掩,淨喜歡挑些逆耳的話往自己耳朵裏灌。


    蕭親王走後,朝中文官權力日益增大,官吏冗餘,卻也不為民造福,於是民心不能安定。


    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不能安居樂業,當真是苦不堪言。


    一切皆因蕭親王而起,他若不將皇位拱手相讓,天下百姓也不會麵此困境。


    為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更不讓這江山毀在那人手裏,蕭親王決意奪迴皇位。


    天佑五十六年五月十七日,蕭親王率三萬邊關軍無詔迴京。


    閻鎮召迴舊部一萬大軍,與蕭貫眾一同攻入汴京城。


    蕭南景大怒,命京內禦林軍殊死抵抗。


    可這汴京城早就金玉在外敗絮其中,不堪一擊。


    蕭貫眾和閻鎮等人率軍隻用了一日便攻破汴京城門,當晚殺進了太和殿。


    城破之時,蕭南景(後追封淵莊帝)在宣殿被逼自縊,隻留下一封血書,痛斥身為弟弟的蕭貫眾,違背先皇,倒反天罡……


    在混亂之中,一個小太監撿起了血書,看後嗤笑一聲,將此書置於燭台上,燃盡罷了。


    究竟是誰違背了先皇,天地皆知。


    皇帝已死,太子臣服,群臣皆降。


    天佑五十六年,蕭貫眾稱帝,改年號為永定。


    閻鎮等人望新帝能夠殺奸臣,扶忠臣,平穩朝廷局麵。


    可新皇仁慈,見眾臣誠心悔過,隻提殺了以大司農林丘為首的幾位亂臣賊子便了事。


    太子被廢,禁於平就殿。


    朝廷局麵已暫穩,可那邊塞外的厥仂卻蠢蠢欲動,閻鎮當即便請旨去往兆照關,皇帝見他意已決,無法挽留。


    是以,閻鎮被封鎮國大將軍駐守兆照關。


    永定三十二年,皇帝病逝,太子蕭京墨繼位,改年號為永安,大赦天下。


    ……


    紅帳內,旖旎纏綿。


    女子輕喘,纖細白皙的雙臂環住身上之人的脖頸,將她壓下,以便自己咬住那緋色菱唇。


    “殿下,別這樣。”她眸色暗沉,壓抑著其內的瘋狂。


    “無憂,你親親我罷。”女子鍥而不舍的追著她的唇,含在口中細細吮著。


    女子微闔雙眸,晶瑩淚珠從眼尾滑落鬢間,雙臂緊緊擁著身上人,像是要把她揉入自己的血肉中。


    無憂,這麽多年……為何我還是忘不了你呢。


    明明你已經棄我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閑雲見故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不虛道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不虛道短並收藏閑雲見故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