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假期終於結束了。
上學的第一周,學校按照我們填寫的誌願分了文理班。我選擇和克萊爾一樣的理科,留在了九七一班。隻是趙濤濤選擇了文科,去了其他班級。
不過還好,我所熟悉的同學大都選擇了理科,還有那個紋身小夥張力釗,他返校後也選了理科。
李千鬆也是理科!
盡管我也勸過李千鬆,他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選擇理科。他說不喜歡數學,但是不管文科還是理科都是要學數學。相比之下,文科的曆史政治還需要背誦,他更不喜歡背誦,這是他選理科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在理科班,他有舍不得的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看向講台,臉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我知道這個“舍不得的人”肯定不是我,我還知道這個人是個女人,我更加知道這個女人雖然可以出現在我們的教室裏,卻不是我們班的女同學,我還知道他舍不得的人是一個虛擬人,確切地說是李千鬆天馬行空虛構出來的一位漂亮女孩兒。
這件事源自上學期的一堂語文課。馬老師那節課講到了隱喻,明喻的修辭手法,還讓我們描述各自的同桌。我當時誇讚克萊爾像一朵美麗動人的花,她說我像一塊行走的碳疙瘩。
接著,馬老師拿出他新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的是關於愛情的一則故事。
文章很美。
我相信馬老師在課堂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肯定沒想到這會讓一些同學情竇初開。
李千鬆就是深受這篇文章影響最大的學生之一。隻不過,他並不是被故事中的愛情情節所影響,反倒是因為馬老師對文中人物細致的剖析。
馬老師說:“有些同學啊,文章中在描寫人物的時候,用肢體語言,對話以及行為來塑造這個人物形象,這個沒錯。可是寫出來的人物卻像一具提線木偶,一舉一動好像被操縱了一般,很是生硬虛假,沒有一絲的生命感。”
“故事當中的人物也是有獨特的形象,鮮明的個性,還有細膩的感情的。他不是紙麵上的單薄形象,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我們要想成功地創造出一個人物形象,就要這讓個人物活過來。在描寫這個人物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個人物的特點,要想象他是如何去笑,他是怎樣的性格。由於他的性格,才會做出怎樣合理的舉動。他笑的樣子,他哭的樣子,他的行為絕非由我們手中的筆而隨意決定,而是源自人物本身的情感流露。我們的筆隻需要做的是,將這個文學人物通過文字描述出來……”
從那節課之後,李千鬆腦海中的蓉兒與靖哥哥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青春洋溢,明媚靚麗的女孩。她生著一張圓潤可愛的臉,像熟透的小蘋果。她還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隻需輕輕一瞥,就能傳遞思緒萬千。她也有一個可愛俊俏的鼻子,給她增添了好幾分的靈氣。
這個女孩總是露出一排小碎牙,歪著小腦袋笑盈盈地站在課堂,她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李千鬆的心。她笑起來的時候,可以撫慰世間的一切哀傷。她哭的時候,天就會下起雨。
有一次,我發現李千鬆握著一個黑板擦走出了教室。我鏈接到他的大腦後嚇了一跳,是這個女孩牽著他的手走出了教室。還有一次,李千鬆手裏握著英語課本站在樓道中,他和這個女孩並肩倚靠在欄杆上,低聲細語閑聊。遠遠望去,旁人還以為是李千鬆在背英語單詞。
我還發現過,兩人會親昵地手挽著手散步,實際上路上隻有李千鬆一個孤獨的身影。
甚至李千鬆還會偷跑迴宿舍和女孩約會,兩人甜蜜地擁抱在一起。盡管抱的是齊少濤的枕頭,但是也嚐到了愛情的滋味。為此,齊少濤大偵探經常會為枕頭上的哈喇子找兇手。
總之,這個女孩總會出現在李千鬆想讓她出現的地方。久而久之,李千鬆獨自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整個人看上去有些精神萎靡,魔怔。
我向天發誓,當時我是出於好意!我想李千鬆也不能天天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而魂不守舍吧!所以,我就在他的腦海中做了一些規則限製。
在他想象的世界中,隻要這個女孩走下講台就會瞬間消失。這樣李千鬆就不得不看向講台。這一點讓李千鬆百思不得其解,多次嚐試之後他無奈接受了這個現實。
我當然沒告訴他這是我做的,可我真的是為了他好。雖然我不能束縛他的想象,但是我能夠為他的想象做一個結界。
不過,我還是低估了李千鬆的鍾情癡戀,他已然愛上那位女孩無法自拔。經過多次與他的大腦連接,我找到了破解方法,最終為他替換了記憶。自此,我摸索出了替換他人記憶的方法。
隻要設定好特定的情景事件,就可以觸發我提前想象出的記憶片段。因為曆史在某些時刻總會出現相似的情景,就像一些人經常說的那樣,這個地方我來過,這個事我做過,這個人我好像見過……
沒錯,這就是可以觸發的情景事件。
當我想象出一個記憶片段,遇到再次出現的情景事件時,在我鏈接大腦的時候,想象的記憶片段就會切入原本的記憶鏈條。
於是馬老師在課堂上激情澎湃誦讀他再次發表的文章時,觸發了我為李千鬆想象的記憶片段,與他原本的記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想象中的女孩消失了,在李千鬆的記憶中那個女孩變成了黃靜同學。於是,李千鬆剛剛打開的情愛之門,被我無情的關上並加了一把鎖。李千鬆知道黃靜力氣大,怕她從門裏跑出來,後來他在想象中直接把門焊死了。
自此,李千鬆再依靠在欄杆上喃喃細語,居然真的是在背英語單詞。
我覺得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惜沒人分享我的好人好事。我真想告訴齊少濤,他的枕頭上沒有再出現哈喇子了,是我的功勞。
上學的第一周,學校按照我們填寫的誌願分了文理班。我選擇和克萊爾一樣的理科,留在了九七一班。隻是趙濤濤選擇了文科,去了其他班級。
不過還好,我所熟悉的同學大都選擇了理科,還有那個紋身小夥張力釗,他返校後也選了理科。
李千鬆也是理科!
盡管我也勸過李千鬆,他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選擇理科。他說不喜歡數學,但是不管文科還是理科都是要學數學。相比之下,文科的曆史政治還需要背誦,他更不喜歡背誦,這是他選理科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在理科班,他有舍不得的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看向講台,臉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我知道這個“舍不得的人”肯定不是我,我還知道這個人是個女人,我更加知道這個女人雖然可以出現在我們的教室裏,卻不是我們班的女同學,我還知道他舍不得的人是一個虛擬人,確切地說是李千鬆天馬行空虛構出來的一位漂亮女孩兒。
這件事源自上學期的一堂語文課。馬老師那節課講到了隱喻,明喻的修辭手法,還讓我們描述各自的同桌。我當時誇讚克萊爾像一朵美麗動人的花,她說我像一塊行走的碳疙瘩。
接著,馬老師拿出他新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的是關於愛情的一則故事。
文章很美。
我相信馬老師在課堂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肯定沒想到這會讓一些同學情竇初開。
李千鬆就是深受這篇文章影響最大的學生之一。隻不過,他並不是被故事中的愛情情節所影響,反倒是因為馬老師對文中人物細致的剖析。
馬老師說:“有些同學啊,文章中在描寫人物的時候,用肢體語言,對話以及行為來塑造這個人物形象,這個沒錯。可是寫出來的人物卻像一具提線木偶,一舉一動好像被操縱了一般,很是生硬虛假,沒有一絲的生命感。”
“故事當中的人物也是有獨特的形象,鮮明的個性,還有細膩的感情的。他不是紙麵上的單薄形象,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我們要想成功地創造出一個人物形象,就要這讓個人物活過來。在描寫這個人物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個人物的特點,要想象他是如何去笑,他是怎樣的性格。由於他的性格,才會做出怎樣合理的舉動。他笑的樣子,他哭的樣子,他的行為絕非由我們手中的筆而隨意決定,而是源自人物本身的情感流露。我們的筆隻需要做的是,將這個文學人物通過文字描述出來……”
從那節課之後,李千鬆腦海中的蓉兒與靖哥哥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青春洋溢,明媚靚麗的女孩。她生著一張圓潤可愛的臉,像熟透的小蘋果。她還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隻需輕輕一瞥,就能傳遞思緒萬千。她也有一個可愛俊俏的鼻子,給她增添了好幾分的靈氣。
這個女孩總是露出一排小碎牙,歪著小腦袋笑盈盈地站在課堂,她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李千鬆的心。她笑起來的時候,可以撫慰世間的一切哀傷。她哭的時候,天就會下起雨。
有一次,我發現李千鬆握著一個黑板擦走出了教室。我鏈接到他的大腦後嚇了一跳,是這個女孩牽著他的手走出了教室。還有一次,李千鬆手裏握著英語課本站在樓道中,他和這個女孩並肩倚靠在欄杆上,低聲細語閑聊。遠遠望去,旁人還以為是李千鬆在背英語單詞。
我還發現過,兩人會親昵地手挽著手散步,實際上路上隻有李千鬆一個孤獨的身影。
甚至李千鬆還會偷跑迴宿舍和女孩約會,兩人甜蜜地擁抱在一起。盡管抱的是齊少濤的枕頭,但是也嚐到了愛情的滋味。為此,齊少濤大偵探經常會為枕頭上的哈喇子找兇手。
總之,這個女孩總會出現在李千鬆想讓她出現的地方。久而久之,李千鬆獨自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整個人看上去有些精神萎靡,魔怔。
我向天發誓,當時我是出於好意!我想李千鬆也不能天天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而魂不守舍吧!所以,我就在他的腦海中做了一些規則限製。
在他想象的世界中,隻要這個女孩走下講台就會瞬間消失。這樣李千鬆就不得不看向講台。這一點讓李千鬆百思不得其解,多次嚐試之後他無奈接受了這個現實。
我當然沒告訴他這是我做的,可我真的是為了他好。雖然我不能束縛他的想象,但是我能夠為他的想象做一個結界。
不過,我還是低估了李千鬆的鍾情癡戀,他已然愛上那位女孩無法自拔。經過多次與他的大腦連接,我找到了破解方法,最終為他替換了記憶。自此,我摸索出了替換他人記憶的方法。
隻要設定好特定的情景事件,就可以觸發我提前想象出的記憶片段。因為曆史在某些時刻總會出現相似的情景,就像一些人經常說的那樣,這個地方我來過,這個事我做過,這個人我好像見過……
沒錯,這就是可以觸發的情景事件。
當我想象出一個記憶片段,遇到再次出現的情景事件時,在我鏈接大腦的時候,想象的記憶片段就會切入原本的記憶鏈條。
於是馬老師在課堂上激情澎湃誦讀他再次發表的文章時,觸發了我為李千鬆想象的記憶片段,與他原本的記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想象中的女孩消失了,在李千鬆的記憶中那個女孩變成了黃靜同學。於是,李千鬆剛剛打開的情愛之門,被我無情的關上並加了一把鎖。李千鬆知道黃靜力氣大,怕她從門裏跑出來,後來他在想象中直接把門焊死了。
自此,李千鬆再依靠在欄杆上喃喃細語,居然真的是在背英語單詞。
我覺得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惜沒人分享我的好人好事。我真想告訴齊少濤,他的枕頭上沒有再出現哈喇子了,是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