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跟著媽媽,走著長滿雜草的小路,小路旁邊一直都跟著一條小水溝,而且小路下麵除了池塘,還有一段很矮的稻田,大概比小路矮了一兩米,我問媽媽,這裏的稻田怎麽這麽矮。
媽媽說:“那是因為這裏原本是挖了做池塘用的,後麵人家不放魚了,就種田了,你看上麵的過來是不是有池塘,這裏本來挖成了一條河的,都是連著的,每年清明端午都下雨,發大水,很多池塘裏的魚都跑了,所以很多人就不放魚了,還是種迴了田地。”
“哦!原來這樣啊!”
前麵小水溝轉彎了,媽媽也帶著我轉彎了,還是繼續順著水溝旁的小路走,前麵出現了一個紅磚建的磚瓦房,一排過去,好長,大概有幾十米長,房子上有很多窗戶。媽媽帶我朝著那排房子走去,那應該就是學校了吧!
小路到了這裏,已經變得大一些了,水溝還是跟著小路走,跟著紅磚牆走到一片空地上,哇!好大的一棵樹,應該要三四個人才能抱住吧!
這邊的房子對麵也有一排房子,中間都是黃色的泥巴地,大概有十多二十米寬。
媽媽帶著我在房子的走廊下走著,透過窗戶,朝裏麵看去,裏麵居然還在上課?
我都考完試兩三天了誒!
媽媽帶我走到最裏麵的一個房間,應該是老師的辦公室,裏麵有好些桌子,都是靠牆放著,圍成一個圈,裏麵還有兩個男老師在,媽媽跟他們在談話,我站在旁邊聽著,一個戴眼鏡的胖胖的老師問我,讀幾年級了,我說二年級,他拿了一張試卷給我考試,是數學和語文試卷。
他起身把座位讓給我了,讓我坐著寫,兩個老師盯著我,好緊張啊!
剛寫了沒多久,放學的鈴聲就響了,又走進來了幾個老師,還有好些個學生,圍在門口看,我更緊張了,寫試卷的手,都握的好緊。
另一個戴眼鏡的瘦高的老師,似乎是看出來了我的緊張,他把辦公室外麵的小孩子都趕走了,還把門關上了。
雖然沒有那麽緊張了,可是這麽多老師看著,心裏還是挺害怕的,好在沒多久,上課的鈴聲響起了,老師們打開門都出去了,隻剩下那個瘦高的戴眼鏡的男老師,還有一個三十多歲挺兇的男老師。
他倆並沒有盯著我看,而是自己在看書或是批改作業。
我慢慢放鬆下來,把兩張試卷都寫完了,我發現數學還差不多,可是語文很多都是我沒有學過的,瘦高的老師見我停下了筆,就問我是不是寫完了。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老師拿起試卷看了起來,說我的字寫的挺好看的,挺秀氣的,就是寫的有點小,老師還問我,語文是不是跟我學的不一樣,我說是的,很多題目是我沒有看過的,老師一邊批改,一邊問我問題,還拿出來一本語文書讓我看。
語文書上很多地方都用紅色的筆寫了字應該是這位老師做的筆記,寫的很清楚,我認真的看著書,老師改完了語文也順便改了數學。
老師問我媽我之前上學的書都還在嗎?這邊還要等下個星期才考試,可以帶著書,先過來上上學幾天,不同地方的教科書也有些不一樣,這幾天可以先試試家裏的學校的學習情況。
我媽問老師,要是跟不上是不是不能在這邊讀書。
老師說可以,底子還是有的,就是學的可能不一樣,外麵的題目比家裏的簡單很多,明天星期三,可以過來一起學一下,若是跟不上就留級一年,跟的上下個學期就上三年級,書本他們老師會去申請的。
媽媽跟老師道了謝,又問老師我考了多少分,老師說語文69,數學71,還可以,中等!
我聽著心裏難過極了,之前的學校,我都是年級前五的,剛迴來居然是中等!而且還可能跟不上別人的學習進度,要留級,有點想哭!
媽媽又問了老師一些問題,後麵就帶著我走了,讓我明天過來先上兩天課!
媽媽並沒有帶著我原路返迴,而是直接順著來時的小路小溝的流水方向,一直向下走去,媽媽說,那邊的房子就是集市了,等趕集的時候,帶我們幾個去看看,我和弟弟還沒去過趕集。
小溝的的前方有一排房子,靠近那些房子的地方,路也變得大了起來,大概有一米寬,是石子路,沒有什麽雜草,兩邊都是小溝,然後旁邊都是田,很多的小溝渠。
小路的出口是一條大的馬路,大概有十米左右寬,兩邊的房子也都是紅磚房,刷著白牆,上麵還寫著字呢!
“少生優生,幸福一生!計劃生育,利國利民。”下麵還寫著計生辦宣。
“計劃生育利在千秋,優生優育功在當代!”計生辦宣。
“晚生晚育,優生優育,隻生一個好!”村委計生大隊宣。
“計劃生育好。”
“一家超生,全部親戚結紮。”
“超生又紮又罰,舉報有功有獎。”
“獨生子女好!生男生女都是寶!”等等。
基本上每個白色的牆上,都寫著這樣的紅色大字,非常的顯眼。
我問媽媽,結紮是啥意思,媽媽說小孩子家家的別亂問!
媽媽說這會已經散集了,我們買些東西就迴去做午飯了,剛迴來,家裏什麽都缺,正好買點。
媽媽拉著我,帶著我朝左邊的街道走去,右邊的街道已經沒有幾個人擺攤了,隻剩三三兩兩的攤位和一些雜物垃圾。
走了兩三分鍾,媽媽買了一些水果,那些水果應該是剩下的,都是散的蘋果香蕉還有一些很小的果子,一塊錢一袋子很多,媽媽讓我喊那個人姐姐,可是她看起來跟媽媽差不多大,我還是乖乖的喊人了。
媽媽又帶我到了一家賣雞的攤位前,媽媽讓我喊攤主表姑,雞籠裏還有三五隻雞,旁邊有一個木頭的攤位,上麵還賣著一些東西,袋子裝著的,媽媽還去表姑的攤位旁邊的攤位買了一些種子。
媽媽跟她聊了好一會,裏麵出來一個男人,媽媽讓我喊他表姑父,媽媽跟他定了一些東西,就帶著我離開了,去了馬路對麵的商店。
商店裏是賣雜貨的,鍋碗瓢盆,牙膏牙刷,生活用品,零食,牛奶,衣服,玩具,都有長長的過道有十多米中間還有一排貨架,上麵都堆滿了東西。
媽媽說這家的要叫伯爺(伯父)伯伯(伯母),媽媽在這邊買了一些東西,基本都是牙膏牙刷,洗衣粉香皂之類的,還有鹽味精什麽的。
東西買好一路跟著媽媽走,又不知道是那個方向了,街道兩邊不是賣東西的鋪子,就是擺攤的人,不過行人很少了,擺攤的也走了很多,基本剩下的人,籮筐或是簸箕裏都是剩下一點點青菜或是水果,還有的是雞蛋,水桶裏裝的魚,青蛙,還有賣田螺的。
一路走,一邊好奇的看著,媽媽走到一個肉攤前,跟攤老板說了好久,然後攤老板從板車裏麵拿出來一塊白色的東西,遞給了媽媽,媽媽讓我說謝謝伯爺。
東西買完了,就帶著我在十字路口,朝左邊的路口走了,這邊也是一條馬路,有三四米寬,馬路兩邊的房子,除了前麵的一棟,後麵都是兩層樓的木房子,二樓都是一排排的木欄杆,一樓都是那種可以連開的木門。
我好奇的看著這些建築,走了好一會兒,路邊出現了不同的房子,也是兩層的房子,不過這邊的不是全木的,一樓都有用磚頭建的柱子,柱子裏麵有一米左右的走廊,過去才是門和窗戶,二樓也是一樣是水泥或是紅磚的欄杆,不過這樣的房子不多,大都還是木頭的比較多。
在往前走,這裏很開闊,是一個被房子圍成的圓形,中間有兩個大花壇,除了我們走的這條路,花壇對麵的左上角也有一條路,然後就是我們走的這條路右邊也有一條岔路,是石頭和泥巴混合的路,上麵還有雜草。
媽媽說這裏是以前的公社,花壇左邊是供銷社,右邊這是紡織廠,供銷社這邊的路就是去我們村裏的路,紡織廠這邊的路就是去以前的老衛生院和去中學(初中的學校)的路,我點頭記下了。
由於拿的東西比較多,從供銷社走上來,到了之前去小學的那條岔路,我停下看了一下,發現那邊很多學生在朝這邊走,應該是中午放學了,迴家吃飯的,中午也熱的很,一路迴來都出了很多汗。
迴到家的時候,哥哥和弟弟已經在家等著了,弟弟在客廳逗弄著兩隻小狗,哥哥在廚房忙著什麽。
弟弟很高興我和媽媽迴來了,還問我們怎麽去了那麽久,他都餓了,哥哥隻煮了麵條,因為沒有米,我拿出來香蕉給弟弟吃,還去廚房打了一點水,洗了一些水果,水都是哥哥挑迴來的。
哥哥說麵條煮好了,正好我和媽媽迴家了,可以一起吃午飯,媽媽看著哥哥端上來的麵條,眼眶都紅了,我不知道為什麽,不就是一碗麵條嗎?
草草吃了午飯,媽媽把買來的東西,都在桌子上放著,跟我和哥哥弟弟介紹,還把東西給我們分了,我選了一個粉色的牙刷,弟弟是黃色的,哥哥的是藍色的,媽媽用的紫色的,牙膏就一個,通用的,弟弟說為什麽隻有兩個杯子?
媽媽說哥哥和弟弟用一個,我和媽媽用一個,等以後有錢了,在一人買一個,弟弟從他褲子口袋裏,拿出來10塊錢給媽媽,媽媽問是哪來的錢?
弟弟說是看廠的老爺爺給的,我也跟媽媽說,是他給的,我也有,我跑去房間裏,把書包拿了出來,拿出來裏麵的錢,除了十塊錢的,還有一些2塊和一塊的,還有一毛兩毛5毛的,媽媽問我怎麽還有這麽多錢,我說這是過年那時候拜年攢的,還有舅舅和一些哥哥姐姐給的,這個學期沒有用完,我都存起來了,給媽媽。
其實我知道爸爸媽媽缺錢,我偷偷聽到了,爸爸那時候跟媽媽吵架,媽媽說爸爸不聽勸,非要跟人合夥一起開廠,爸爸說那個人都是認識那麽多年的老熟人,誰知道他會在東西賣了以後,卷錢跑了,所以現在爸爸欠了很多很多錢,那些廠裏的人都沒有怪爸爸,還是跟著爸爸幹活,他們在等爸爸掙到錢了,還給他們,我知道他們都是很好的,叔叔伯伯和哥哥,有些在知道我們迴老家讀書的時候,還拿了錢給我媽媽,媽媽說大家都不容易,所以沒有收。
隻有守廠的老爺爺,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紅包,裏麵有6張10塊的,說是讓我們好好讀書,他把紅包給我們後,就走了迴家裏了,他說他老了,都六十多了,快七十了,不適合在工作了,他說當初要不是爸爸看他可憐,給了他一份工作,他本就是被兒子兒媳趕出來,沒有爸爸,他可能都餓死了,後來有了工作掙錢了,兒媳兒媳知道後又來把他接迴家了,可能兒子兒媳覺得他有錢,所以都順著他,反正也不知道他到底存了多少錢,他是很好的爺爺,我和弟弟還沒讀書之前的啟蒙都是他教的,他會的很多,還會吹口琴,畫畫,還會編織小動物,很厲害很厲害,突然又好想他了。
媽媽拿著我和弟弟給的錢,就進了房間裏,我看見她眼眶紅紅的,她說拿本子給我們記上,這是借我們的錢。
我知道媽媽是在裏麵偷偷的擦眼淚,媽媽讓哥哥帶我和弟弟去洗衣服和水井的地方看看,媽媽要在家熬豬油,原來那塊白色的東西是豬板油,媽媽從帶迴來的東西裏,翻出來一個帶蓋的鍋,然後就忙去了。
哥哥帶著我和弟弟出門了,哥哥一邊朝右走一邊介紹說,這邊是大伯的房子,是爸爸的親哥哥,大伯家門口還有一個葡萄架子,上麵結了很多葡萄,綠綠的,好漂亮。
我們路過他們家門口的時候,裏麵的人還在吃飯,有5個人,哥哥跟裏麵的人打招唿,喊著伯爺,伯伯,曉麗姐,毅哥,曉秋,然後跟我們介紹,我和弟弟也跟著哥哥喊人,大伯問我們吃飯了沒有,哥哥說吃了,帶我和弟弟認認門,在村裏轉悠一下,就走了。
媽媽說:“那是因為這裏原本是挖了做池塘用的,後麵人家不放魚了,就種田了,你看上麵的過來是不是有池塘,這裏本來挖成了一條河的,都是連著的,每年清明端午都下雨,發大水,很多池塘裏的魚都跑了,所以很多人就不放魚了,還是種迴了田地。”
“哦!原來這樣啊!”
前麵小水溝轉彎了,媽媽也帶著我轉彎了,還是繼續順著水溝旁的小路走,前麵出現了一個紅磚建的磚瓦房,一排過去,好長,大概有幾十米長,房子上有很多窗戶。媽媽帶我朝著那排房子走去,那應該就是學校了吧!
小路到了這裏,已經變得大一些了,水溝還是跟著小路走,跟著紅磚牆走到一片空地上,哇!好大的一棵樹,應該要三四個人才能抱住吧!
這邊的房子對麵也有一排房子,中間都是黃色的泥巴地,大概有十多二十米寬。
媽媽帶著我在房子的走廊下走著,透過窗戶,朝裏麵看去,裏麵居然還在上課?
我都考完試兩三天了誒!
媽媽帶我走到最裏麵的一個房間,應該是老師的辦公室,裏麵有好些桌子,都是靠牆放著,圍成一個圈,裏麵還有兩個男老師在,媽媽跟他們在談話,我站在旁邊聽著,一個戴眼鏡的胖胖的老師問我,讀幾年級了,我說二年級,他拿了一張試卷給我考試,是數學和語文試卷。
他起身把座位讓給我了,讓我坐著寫,兩個老師盯著我,好緊張啊!
剛寫了沒多久,放學的鈴聲就響了,又走進來了幾個老師,還有好些個學生,圍在門口看,我更緊張了,寫試卷的手,都握的好緊。
另一個戴眼鏡的瘦高的老師,似乎是看出來了我的緊張,他把辦公室外麵的小孩子都趕走了,還把門關上了。
雖然沒有那麽緊張了,可是這麽多老師看著,心裏還是挺害怕的,好在沒多久,上課的鈴聲響起了,老師們打開門都出去了,隻剩下那個瘦高的戴眼鏡的男老師,還有一個三十多歲挺兇的男老師。
他倆並沒有盯著我看,而是自己在看書或是批改作業。
我慢慢放鬆下來,把兩張試卷都寫完了,我發現數學還差不多,可是語文很多都是我沒有學過的,瘦高的老師見我停下了筆,就問我是不是寫完了。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老師拿起試卷看了起來,說我的字寫的挺好看的,挺秀氣的,就是寫的有點小,老師還問我,語文是不是跟我學的不一樣,我說是的,很多題目是我沒有看過的,老師一邊批改,一邊問我問題,還拿出來一本語文書讓我看。
語文書上很多地方都用紅色的筆寫了字應該是這位老師做的筆記,寫的很清楚,我認真的看著書,老師改完了語文也順便改了數學。
老師問我媽我之前上學的書都還在嗎?這邊還要等下個星期才考試,可以帶著書,先過來上上學幾天,不同地方的教科書也有些不一樣,這幾天可以先試試家裏的學校的學習情況。
我媽問老師,要是跟不上是不是不能在這邊讀書。
老師說可以,底子還是有的,就是學的可能不一樣,外麵的題目比家裏的簡單很多,明天星期三,可以過來一起學一下,若是跟不上就留級一年,跟的上下個學期就上三年級,書本他們老師會去申請的。
媽媽跟老師道了謝,又問老師我考了多少分,老師說語文69,數學71,還可以,中等!
我聽著心裏難過極了,之前的學校,我都是年級前五的,剛迴來居然是中等!而且還可能跟不上別人的學習進度,要留級,有點想哭!
媽媽又問了老師一些問題,後麵就帶著我走了,讓我明天過來先上兩天課!
媽媽並沒有帶著我原路返迴,而是直接順著來時的小路小溝的流水方向,一直向下走去,媽媽說,那邊的房子就是集市了,等趕集的時候,帶我們幾個去看看,我和弟弟還沒去過趕集。
小溝的的前方有一排房子,靠近那些房子的地方,路也變得大了起來,大概有一米寬,是石子路,沒有什麽雜草,兩邊都是小溝,然後旁邊都是田,很多的小溝渠。
小路的出口是一條大的馬路,大概有十米左右寬,兩邊的房子也都是紅磚房,刷著白牆,上麵還寫著字呢!
“少生優生,幸福一生!計劃生育,利國利民。”下麵還寫著計生辦宣。
“計劃生育利在千秋,優生優育功在當代!”計生辦宣。
“晚生晚育,優生優育,隻生一個好!”村委計生大隊宣。
“計劃生育好。”
“一家超生,全部親戚結紮。”
“超生又紮又罰,舉報有功有獎。”
“獨生子女好!生男生女都是寶!”等等。
基本上每個白色的牆上,都寫著這樣的紅色大字,非常的顯眼。
我問媽媽,結紮是啥意思,媽媽說小孩子家家的別亂問!
媽媽說這會已經散集了,我們買些東西就迴去做午飯了,剛迴來,家裏什麽都缺,正好買點。
媽媽拉著我,帶著我朝左邊的街道走去,右邊的街道已經沒有幾個人擺攤了,隻剩三三兩兩的攤位和一些雜物垃圾。
走了兩三分鍾,媽媽買了一些水果,那些水果應該是剩下的,都是散的蘋果香蕉還有一些很小的果子,一塊錢一袋子很多,媽媽讓我喊那個人姐姐,可是她看起來跟媽媽差不多大,我還是乖乖的喊人了。
媽媽又帶我到了一家賣雞的攤位前,媽媽讓我喊攤主表姑,雞籠裏還有三五隻雞,旁邊有一個木頭的攤位,上麵還賣著一些東西,袋子裝著的,媽媽還去表姑的攤位旁邊的攤位買了一些種子。
媽媽跟她聊了好一會,裏麵出來一個男人,媽媽讓我喊他表姑父,媽媽跟他定了一些東西,就帶著我離開了,去了馬路對麵的商店。
商店裏是賣雜貨的,鍋碗瓢盆,牙膏牙刷,生活用品,零食,牛奶,衣服,玩具,都有長長的過道有十多米中間還有一排貨架,上麵都堆滿了東西。
媽媽說這家的要叫伯爺(伯父)伯伯(伯母),媽媽在這邊買了一些東西,基本都是牙膏牙刷,洗衣粉香皂之類的,還有鹽味精什麽的。
東西買好一路跟著媽媽走,又不知道是那個方向了,街道兩邊不是賣東西的鋪子,就是擺攤的人,不過行人很少了,擺攤的也走了很多,基本剩下的人,籮筐或是簸箕裏都是剩下一點點青菜或是水果,還有的是雞蛋,水桶裏裝的魚,青蛙,還有賣田螺的。
一路走,一邊好奇的看著,媽媽走到一個肉攤前,跟攤老板說了好久,然後攤老板從板車裏麵拿出來一塊白色的東西,遞給了媽媽,媽媽讓我說謝謝伯爺。
東西買完了,就帶著我在十字路口,朝左邊的路口走了,這邊也是一條馬路,有三四米寬,馬路兩邊的房子,除了前麵的一棟,後麵都是兩層樓的木房子,二樓都是一排排的木欄杆,一樓都是那種可以連開的木門。
我好奇的看著這些建築,走了好一會兒,路邊出現了不同的房子,也是兩層的房子,不過這邊的不是全木的,一樓都有用磚頭建的柱子,柱子裏麵有一米左右的走廊,過去才是門和窗戶,二樓也是一樣是水泥或是紅磚的欄杆,不過這樣的房子不多,大都還是木頭的比較多。
在往前走,這裏很開闊,是一個被房子圍成的圓形,中間有兩個大花壇,除了我們走的這條路,花壇對麵的左上角也有一條路,然後就是我們走的這條路右邊也有一條岔路,是石頭和泥巴混合的路,上麵還有雜草。
媽媽說這裏是以前的公社,花壇左邊是供銷社,右邊這是紡織廠,供銷社這邊的路就是去我們村裏的路,紡織廠這邊的路就是去以前的老衛生院和去中學(初中的學校)的路,我點頭記下了。
由於拿的東西比較多,從供銷社走上來,到了之前去小學的那條岔路,我停下看了一下,發現那邊很多學生在朝這邊走,應該是中午放學了,迴家吃飯的,中午也熱的很,一路迴來都出了很多汗。
迴到家的時候,哥哥和弟弟已經在家等著了,弟弟在客廳逗弄著兩隻小狗,哥哥在廚房忙著什麽。
弟弟很高興我和媽媽迴來了,還問我們怎麽去了那麽久,他都餓了,哥哥隻煮了麵條,因為沒有米,我拿出來香蕉給弟弟吃,還去廚房打了一點水,洗了一些水果,水都是哥哥挑迴來的。
哥哥說麵條煮好了,正好我和媽媽迴家了,可以一起吃午飯,媽媽看著哥哥端上來的麵條,眼眶都紅了,我不知道為什麽,不就是一碗麵條嗎?
草草吃了午飯,媽媽把買來的東西,都在桌子上放著,跟我和哥哥弟弟介紹,還把東西給我們分了,我選了一個粉色的牙刷,弟弟是黃色的,哥哥的是藍色的,媽媽用的紫色的,牙膏就一個,通用的,弟弟說為什麽隻有兩個杯子?
媽媽說哥哥和弟弟用一個,我和媽媽用一個,等以後有錢了,在一人買一個,弟弟從他褲子口袋裏,拿出來10塊錢給媽媽,媽媽問是哪來的錢?
弟弟說是看廠的老爺爺給的,我也跟媽媽說,是他給的,我也有,我跑去房間裏,把書包拿了出來,拿出來裏麵的錢,除了十塊錢的,還有一些2塊和一塊的,還有一毛兩毛5毛的,媽媽問我怎麽還有這麽多錢,我說這是過年那時候拜年攢的,還有舅舅和一些哥哥姐姐給的,這個學期沒有用完,我都存起來了,給媽媽。
其實我知道爸爸媽媽缺錢,我偷偷聽到了,爸爸那時候跟媽媽吵架,媽媽說爸爸不聽勸,非要跟人合夥一起開廠,爸爸說那個人都是認識那麽多年的老熟人,誰知道他會在東西賣了以後,卷錢跑了,所以現在爸爸欠了很多很多錢,那些廠裏的人都沒有怪爸爸,還是跟著爸爸幹活,他們在等爸爸掙到錢了,還給他們,我知道他們都是很好的,叔叔伯伯和哥哥,有些在知道我們迴老家讀書的時候,還拿了錢給我媽媽,媽媽說大家都不容易,所以沒有收。
隻有守廠的老爺爺,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紅包,裏麵有6張10塊的,說是讓我們好好讀書,他把紅包給我們後,就走了迴家裏了,他說他老了,都六十多了,快七十了,不適合在工作了,他說當初要不是爸爸看他可憐,給了他一份工作,他本就是被兒子兒媳趕出來,沒有爸爸,他可能都餓死了,後來有了工作掙錢了,兒媳兒媳知道後又來把他接迴家了,可能兒子兒媳覺得他有錢,所以都順著他,反正也不知道他到底存了多少錢,他是很好的爺爺,我和弟弟還沒讀書之前的啟蒙都是他教的,他會的很多,還會吹口琴,畫畫,還會編織小動物,很厲害很厲害,突然又好想他了。
媽媽拿著我和弟弟給的錢,就進了房間裏,我看見她眼眶紅紅的,她說拿本子給我們記上,這是借我們的錢。
我知道媽媽是在裏麵偷偷的擦眼淚,媽媽讓哥哥帶我和弟弟去洗衣服和水井的地方看看,媽媽要在家熬豬油,原來那塊白色的東西是豬板油,媽媽從帶迴來的東西裏,翻出來一個帶蓋的鍋,然後就忙去了。
哥哥帶著我和弟弟出門了,哥哥一邊朝右走一邊介紹說,這邊是大伯的房子,是爸爸的親哥哥,大伯家門口還有一個葡萄架子,上麵結了很多葡萄,綠綠的,好漂亮。
我們路過他們家門口的時候,裏麵的人還在吃飯,有5個人,哥哥跟裏麵的人打招唿,喊著伯爺,伯伯,曉麗姐,毅哥,曉秋,然後跟我們介紹,我和弟弟也跟著哥哥喊人,大伯問我們吃飯了沒有,哥哥說吃了,帶我和弟弟認認門,在村裏轉悠一下,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