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王蕭氏身死,宮中雖複歸平靜,然人心之波瀾未息。李治坐於龍椅之上,眉宇間猶帶憂慮之色。無忌與媚娘侍立於側,亦顯心事重重。


    “二位愛卿,王蕭氏雖除,然其背後之陰謀尚未完全揭開。”李治緩緩言道,“長孫無忌與褚大臣之勾結,僅冰山一角耳。朕心甚憂,恐宮中仍有餘孽未清。”


    無忌聞言,躬身奏道:“皇上所言極是。微臣以為,當加緊審訊那褚大臣,或可從中尋得線索。”


    媚娘亦道:“大人所言甚是。隻是那褚大臣狡猾異常,恐不易審問。”


    李治沉吟片刻,道:“朕記得,那褚大臣素好風水之術,宮中有無精通此道之人,或可助我等一臂之力?”


    無忌聞言,忽憶起一人,道:“微臣記得,宮中有一仕女名喚胡芳菁,其父乃當世風水大師,或許她能有所助益。”


    李治聞言大喜,遂命無忌速請胡芳菁入宮。無忌領命而去,不多時,便攜胡芳菁至禦書房中。


    胡芳菁身著素衣,麵容絕美,氣質出塵。她步入禦書房,向李治行禮道:“民女胡芳菁,參見皇上。”


    李治望著她,道:“聞卿家父精通風水之術,朕欲請卿助朕一臂之力,審訊那褚大臣。”


    胡芳菁聞言,微微頷首,道:“民女願為皇上分憂。”


    於是,李治命人將褚大臣押至禦書房。褚大臣此刻已失往日之威風,麵如死灰,瑟瑟發抖。


    胡芳菁望著他,緩緩言道:“褚大人,風水之術,講究天人合一。大人可知,自己所作所為,已逆天而行?”


    褚大臣聞言,神色一變,似有所悟。他沉吟片刻,終開口言道:“吾所謀者,皆因一時貪念。然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胡芳菁道:“大人若能悔過自新,助皇上揪出餘孽,或可減輕罪孽。”


    褚大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生機,道:“吾願招供。”


    於是,褚大臣將所知之事一一招供。原來,他與長孫無忌勾結,欲圖謀不軌,已多時矣。王蕭氏亦參與其中,隻是她背後尚有更大之陰謀。


    李治聞言,大怒道:“長孫無忌,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背叛朕!”


    無忌道:“皇上息怒。如今既已知其陰謀,當盡快將其一網打盡。”


    李治點頭應允,遂命無忌速去捉拿長孫無忌。無忌領命而去,媚娘與胡芳菁則留在禦書房中,陪伴李治。


    且說無忌帶兵前往長孫無忌府中。府中此刻已亂作一團,長孫無忌聞訊欲逃,然為時已晚。無忌將其拿下,押往宮中。


    李治見長孫無忌被擒,心中稍安。他望著無忌與媚娘,道:“二位愛卿,此番多虧你們相助,方能揪出此等奸佞。”


    無忌與媚娘皆道:“此乃微臣分內之事。”


    李治又望向胡芳菁,道:“胡姑娘,你亦功不可沒。朕欲賜你官職,以表謝意。”


    胡芳菁聞言,連忙推辭道:“民女乃一介女流,豈敢受皇上如此厚恩。”


    李治笑道:“姑娘不必過謙。你精通風水之術,又能助朕揪出奸佞,實乃國之棟梁也。”


    胡芳菁見李治言辭懇切,終不再推辭,謝恩受職。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此事已了之時,宮中卻突生變故。一日深夜,禦花園中忽聞鬼哭神嚎之聲,令人毛骨悚然。仕女們或驚或懼,皆不敢出門。


    李治聞訊,大驚失色,急命無忌前去查看。無忌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迴奏道:“皇上,禦花園中並無異樣,隻是風聲作祟耳。”


    李治聞言,心中稍安。然次日清晨,禦花園中卻發現一具無名女屍,麵容扭曲,甚是恐怖。


    此事一出,宮中人心惶惶。仕女們皆言,那女屍乃王蕭氏之鬼魂前來索命。一時間,宮中謠言四起,人心不穩。


    李治聞訊,怒道:“何人膽敢在宮中散布謠言,擾亂人心!”


    無忌道:“皇上息怒。此事關係重大,當盡快查明真相,以安人心。”


    李治點頭應允,遂命無忌加緊調查。無忌領命而去,然心中卻暗自疑惑:“此事究竟是何人所為?莫非真有鬼魂作祟?”


    且說無忌正自疑惑之際,忽聞禦書房外有女子哭泣之聲。他急忙出門查看,隻見一名仕女正坐於門外哭泣。那仕女麵容嬌美,然神色憔悴,正是胡芳菁。


    無忌上前詢問,胡芳菁哭道:“大人有所不知,那禦花園中之女屍,乃我之好友。她生前曾言,欲揭露宮中一樁大陰謀,然未及行動,便遭此不幸。”


    無忌聞言,心中大驚,暗想:“莫非此事真與宮中陰謀有關?”


    於是,他安慰胡芳菁一番,又向其詢問那好友生前所言之陰謀。胡芳菁將所知之事一一告知無忌,原來那好友曾無意間得知,宮中有一神秘組織,欲圖謀不軌。隻是她尚未及揭露,便被殺害。


    無忌聞言,心生怒意,誓要將此神秘組織揪出。他望著胡芳菁,道:“姑娘放心,我定會為你好友討迴公道。”


    胡芳菁聞言,感激涕零,謝過無忌。無忌又囑咐她一番,方轉身離去。


    且說無忌迴到禦書房中,將此事告知李治。李治聞言大怒,道:“何人膽敢在朕的宮中圖謀不軌!”


    無忌道:“皇上息怒。如今既已知此事,當盡快查明真相,以絕後患。”


    李治點頭應允,遂命無忌加緊調查。無忌領命而去,心中卻暗自思量:“此事關係重大,當從何查起?”


    正思索間,忽聞門外有腳步聲傳來。無忌急忙出門查看,隻見一名小太監匆匆而來,手中拿著一封密信。


    那小太監將密信呈上,道:“大人,此乃有人托我轉交於你。”


    無忌接過密信,展開一讀,隻見信中言道:“神秘組織藏身之處,乃禦膳房地下密室。望大人速速前往,以絕後患。”


    無忌聞言大喜,暗想:“此乃天賜良機也!”


    於是,他命人備馬,速往禦膳房而去。至禦膳房前,無忌命人將此處團團圍住,又命人掘地三尺,尋找密室。


    不多時,果在禦膳房地下發現一密室。無忌命人打開密室之門,隻見其中燈火通明,似有人影攢動。


    無忌心中大怒,揮劍便往裏衝。然那密室中之人亦非等閑之輩,紛紛揮劍迎戰。一時間,劍光閃爍,殺聲震天。


    無忌雖勇猛異常,然雙拳難敵四手。正當他陷入苦戰之際,忽聞一陣琴聲傳來。那琴聲悠揚動聽,卻帶著一股浩然正氣,令那密室中之人皆感心神蕩漾,劍法大亂。


    無忌趁機揮劍猛攻,終將那密室中之人一一斬殺。他環顧四周,隻見一名身著黑衣之人正欲趁亂逃走。無忌急忙揮劍追去,終將其擒獲。


    經審問得知,此人乃神秘組織之首領,欲圖謀不軌已多時。此番若非無忌及時趕到,後果不堪設想。


    李治聞訊大喜,命無忌將此人押往午門斬首示眾。又賜無忌黃金千兩,以表謝意。


    且說此事過後,宮中終複歸平靜。仕女們或坐或臥,手持團扇,輕搖慢扇,享受著片刻的寧靜與清涼。


    然而,在這寧靜的背後,卻仍隱藏著一種莫名的緊張與不安。畫中的一位仕女,雖然麵帶微笑,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警惕與戒備。


    原來,那神秘組織雖被鏟除,然其背後之陰謀卻並未完全揭開。宮中仍有諸多謎團未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


    一日深夜,胡芳菁獨坐閨中,手持古琴,輕撥琴弦。那琴聲悠揚動聽,卻帶著一股莫名的哀愁。


    忽聞門外有腳步聲傳來,胡芳菁心中一驚,急忙起身查看。隻見一名身著黑衣之人正立於門外,麵容隱於夜色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宮仕女圖異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胡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胡胡並收藏唐宮仕女圖異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