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望著那些將士,心中五味雜陳,悲憤與無奈交織在一起,仿佛要將他撕裂。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如同籠中之鳥,無力迴天。那些將士的眼神中,既有對皇權的敬畏,也有對楊貴妃之死的冷漠與決絕,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無助。


    “你們……你們這是要逼朕嗎?”李隆基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將士的臉龐,試圖尋找一絲同情與理解。然而,迴應他的隻有沉默與冰冷的兵器。


    陳玄禮走上前來,單膝跪地,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與無奈。“陛下,末將等並非要逼陛下,隻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為了陛下的安危,不得不如此。楊貴妃之死,乃是天意,亦是陛下之無奈。末將等願誓死保護陛下,逃往四川,以待時機。”


    李隆基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悲壯。他緊皺著眉頭,目光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好!朕答應你,朕會堅強地活下去,為了大唐,為了朕的子民。”


    言罷,他轉身看向那座佛堂,目光中充滿了愧疚與不舍。楊貴妃的身影已消失在視線之中,隻留下一片空白與寂靜。他深知,自己已失去了最愛的人,也失去了對朝廷的掌控。但此刻的他,已無暇顧及這些,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痛苦與絕望,繼續前行。


    在將士們的簇擁下,李隆基踏上了逃往四川的征程。他們一路向西,沿途所見皆是逃難的人群和燃燒的村莊。李隆基心中充滿了悲憤與無奈,他深知這一切都是因自己的昏聵與放縱而起。然而,此刻的他已無力改變這一切,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痛苦與責任。


    經過數日的奔波,他們終於來到了四川。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李隆基最後的避難所。他下令在此休整,準備繼續抵抗安祿山的叛軍。然而,此時的唐朝已如大廈將傾,李隆基雖有心振作,卻已無力迴天。


    在四川的日子裏,李隆基時常迴憶起與楊貴妃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的迴憶如同鋒利的刀刃,切割著他的心靈,讓他痛苦不堪。然而,他深知自己不能沉湎於過去,必須振作起來,為了大唐的未來而努力。


    他開始整頓朝綱,選拔賢才,努力恢複唐朝的元氣。然而,這一切的努力都顯得那麽蒼白無力。安祿山的叛軍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他們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官軍望風而逃,根本無力抵擋。李隆基深知,自己已無力挽迴大局,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失敗與絕望。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原來,安祿山的叛軍內部出現了分裂。他的部將史思明不滿安祿山的殘暴統治,起兵反叛。這消息如同沙漠中的甘霖,讓李隆基看到了一線希望。


    他立即下令整頓軍隊,準備趁此機會反擊。然而,此時的唐朝軍隊已元氣大傷,根本無力與叛軍抗衡。李隆基深知這一點,但他仍不願放棄這最後的希望。他親自率領軍隊出征,試圖以自己的英勇無畏來激勵士氣。


    然而,戰場上的形勢卻讓他心寒。唐朝軍隊在叛軍的猛攻下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抵擋。李隆基親眼目睹著自己的軍隊被叛軍屠殺,心中充滿了悲憤與絕望。他緊握著長劍,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目光中閃爍著憤怒與無奈。


    就在這時,一名將士匆匆跑來,跪在李隆基麵前。“陛下,大事不好了!史思明叛軍已攻破我軍防線,正向陛下殺來!”


    李隆基聞言,如遭雷擊。他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名將士,仿佛要將他看穿一般。“你……你此言可當真?”


    將士連連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千真萬確,陛下。史思明叛軍已勢如破竹,我軍根本無法抵擋。”


    李隆基聞言,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崩塌了。他緊皺著眉頭,目光中充滿了絕望與無奈。他深知自己已無力迴天,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失敗與絕望。


    他轉身看向那些將士,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與悲壯。“罷了,罷了。朕已無力迴天,爾等速速突圍,各自逃生吧。”


    將士們聞言,紛紛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陛下,我等願與陛下共存亡!”


    李隆基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悲壯。他緊握著長劍,目光如炬地看向那些將士。“爾等忠誠可嘉,但朕已無力迴天。爾等速速突圍,勿要白白犧牲。”


    言罷,他轉身走向一處密林,準備獨自麵對即將到來的命運。將士們見狀,紛紛淚如雨下,卻也隻能無奈地遵從他的命令,各自突圍而去。


    李隆基獨自一人在密林中前行,心中充滿了悲憤與絕望。他深知自己已走到窮途末路,無力再挽迴大局。然而,他仍不願放棄這最後的尊嚴與驕傲。他緊握著長劍,準備以死來扞衛自己的榮耀與大唐的尊嚴。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李隆基緊皺眉頭,目光中閃爍著警惕與決絕。他轉身看向來人,隻見一名身著黑袍的神秘人物緩緩走來。那人的麵容隱藏在黑袍之下,讓人無法看清其真實麵目。然而,李隆基卻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氣息。


    “你……你是誰?”李隆基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他緊握著長劍,做好了隨時迎戰的準備。


    黑袍人緩緩摘下麵罩,露出了一張英俊而冷酷的臉龐。他微笑著看向李隆基,聲音中帶著一絲嘲諷與不屑。“陛下真是貴人多忘事,連我都不記得了?”


    李隆基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張熟悉的臉龐,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恐懼與絕望。“你……你是安祿山?”


    安祿山微笑著點了點頭,目光中充滿了勝利者的得意與囂張。“沒錯,正是我。陛下可曾想過,會有今日之敗局?”


    李隆基聞言,隻覺得心如刀絞。他緊咬著牙關,目光中閃爍著憤怒與不甘。“安祿山,你這個叛賊!朕乃天子,豈容你等宵小之輩在此放肆!”


    安祿山卻不為所動,隻是繼續嘲諷道:“陛下可真是可笑至極。你昏聵無能,放縱奸臣,導致朝綱不振,民不聊生。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又怎能怪得了我等?”


    李隆基聞言,隻覺得氣血翻湧,怒不可遏。他揮舞著長劍,向安祿山衝去,試圖以死相拚。然而,安祿山卻身形一閃,輕鬆躲過了他的攻擊。他微笑著看向李隆基,仿佛在看一場精彩的表演。


    “陛下還是省省力氣吧。你已是強弩之末,根本無力再與我抗衡。”安祿山嘲諷道。


    李隆基聞言,隻覺得心如死灰。他緊握著長劍,手指因用力而泛白,目光中卻已失去了光芒。他深知自己已無力迴天,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份失敗與絕望。


    就在這時,安祿山卻突然收起了笑容,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其實,我並非要取你性命。我隻是希望你能明白,一個王朝的興衰,並非一人之力所能決定。你雖貴為天子,卻也有力所不及之處。”


    李隆基聞言,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感慨。他緊皺著眉頭,目光中閃爍著深思與自省。“你……你此言何意?”


    安祿山歎了口氣,聲音中帶著一絲沉重。“我雖起兵叛亂,但心中亦有苦衷。我本是胡人,被朝廷所輕視與排擠。我起兵反叛,並非為了個人野心,而是為了爭取應有的地位與尊重。然而,這場戰爭卻造成了無數人的死亡與痛苦。我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但也已無法迴頭。”


    李隆基聞言,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同情與理解。他緊握著長劍的手緩緩垂下,目光中閃爍著複雜與感慨。“你……你此言倒也坦誠。然而,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安祿山看著李隆基,目光中閃爍著複雜的神色。“其實,你我都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王朝的興衰更替,乃是天道循環,非人力所能抗拒。你我所能做的,也隻是盡力而為,無愧於心罷了。”


    李隆基聞言,隻覺得心中豁然開朗。他緊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目光中閃爍著堅定與釋然。“你說得對。王朝的興衰更替,乃是天道循環。我雖無力挽迴大局,但也要盡力而為,無愧於心。”


    言罷,他轉身走向密林深處,準備以自己的方式結束這悲慘的一生。安祿山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感慨與敬意。他深知自己雖為叛賊,但在這位末代天子的身上,卻看到了一種難得的堅韌與尊嚴。


    李隆基在密林中前行,心中充滿了平靜與釋然。他深知自己已走到生命的盡頭,但心中卻無絲毫恐懼與遺憾。他迴想著自己的一生,從少年登基到權傾天下,再到如今的敗落逃亡,仿佛經曆了一場漫長而精彩的旅程。他深知自己雖有過錯與遺憾,但也曾為了大唐的繁榮與穩定而努力奮鬥過。如今,一切已成定局,他隻能坦然接受這份命運。


    他來到一處懸崖邊,望著那深不見底的深淵,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決絕與悲壯。他緊握著長劍,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世界,然後縱身一躍,消失在茫茫的黑暗之中。


    一代天子,就此隕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宮仕女圖異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胡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胡胡並收藏唐宮仕女圖異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