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曾經的白月光皇後想篡位(29)
炮灰魅力無限,目標自我攻略 作者:江南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打蘇淺成為太後垂簾聽政,到如今,已經過去三年的光景。
李鉉之成為太上皇,被放在太和殿由宮人照料,他自打生病以來就無法自理,全憑一口氣吊著,能活到現在,也算李鉉之命大。
至於蘇才德,早在事發的三日後,就被處以絞刑,沒人為他求情,畢竟這算是蘇才德咎由自取,為了給自己泄憤,蘇才德在是李鉉之的眼前行刑的。
就連李鉉之都恨死蘇才德了,要不是他在一旁唆使,自己也不會喝下那麽多猛藥,導致如今這個下場。
皇位不在,原本圍聚在李鉉之身邊的人做鳥獸散,除去一個啞巴宮女,再無一人照顧李鉉之。
李鉉之憤怒又惶恐,他不願自己下半身就這麽苟延殘喘,但又沒膽子自縊,隻能成天躺在床上,看著狹小的空間咿咿呀呀,吐出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
這樣一看,自己這個皇帝當得還真是失敗,就連自認為被寵在心尖尖上的皇後,也不曾來看過自己一麵。
時間一長,李鉉之對蘇淺心生怨念,但更多是渴望,渴望再見到蘇淺一麵,時間一天天過去,李鉉之每天睜眼就開始期待,到了夜晚含恨閉上眼睛。
除去這兩人,蘇蓮兒和喬菱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其餘嬪妃歇下了爭寵的心思,過得越發和樂。
蘇蓮兒被一條白綾奪去生命,喬菱懷有龍胎勉強保住了性命,隻是腹中的胎兒一出生,就被天欽閣算出此子和國運相衝,喬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隻能狼狽地抱著自己的孩子貶至皇陵生活。
起初,那些臣子對蘇淺頗有微詞,也忌憚蘇淺扶持外戚幹政,沒看蘇淺握有實權後,禮部尚書整個人都傲起來了,仿佛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他一般。
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蘇淺第一個開刀的人就是禮部尚書,想要拉他落馬也很簡單,禮部尚書的證據跟篩子似的,隨便找幾個,都足以要了他的腦袋。
\"蘇淺!你會後悔的,沒有蘇家,你拿什麽在朝廷上立足!!\"
這是禮部尚書對蘇淺發出的最後呐喊,隨後他就步入了蘇蓮兒的後塵,一家人整整齊齊,算是在地府相聚了。
禮部尚書雖死,但他的話還是在眾人的心中留下印記,蘇淺把蘇家整垮了,她還有能倚靠的勢力嗎。
沒把蘇淺放在眼裏的那些官員很快就被打臉,因為他們發現,不管蘇淺說了什麽,第一個響應的都是項銜修和穆尚。
次數多了,其它大臣也反應過來了,項銜修和穆尚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被蘇淺給籠絡過去了。
礙眼的人不在自己麵前溜達,蘇淺這三年過得那叫一個舒心,前朝有項銜修和穆尚派係的鼎力支持,蘇淺的大部分政策都得以實施。
這些政策不乏有臣子激烈反對的,但蘇淺從係統那學來的知識告訴自己,可以執行下去。
在和項銜修商量過後,由穆尚親自坐鎮,大齊短短三年,徹底變了樣子。
誰能想到,三年前多地災情不斷,百姓食不果腹的大齊,如今不僅風調雨順,國庫充盈,就連各地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
蘇淺沒有對任何地方區別對待,相反,那些自古以來就是窮鄉僻野的地方,蘇淺還多有扶持。
從隨時會死轉換到和平安寧,能吃得上飯,就已經讓百姓萬分感激了。
穆尚和項銜修沒有隱藏蘇淺其中的功勞,使得蘇淺在民間的威望,達到了一個巔峰,甚至還有不少地方,為蘇淺建立了廟宇,自發供奉蘇淺的雕像。
原先反對的大臣心服口服,也知道蘇淺真的在做事實,不止一位大臣私下感慨,若蘇淺身為男子,那必是帝王之才。
“何須拘泥於男子身份,這天下,可還有誰能做得比太後更好。”
穆尚冷哼了一聲,在酒桌上語出驚人,大學士手抖,一旁的酒杯跌落到地上,發出丁零當啷的響動。
“這可不得胡說啊大將軍。”
雖然當今聖上還年幼,但也是正兒八經的皇上,穆尚這話傳出去,也不怕被人汙蔑。
大學士確實是為穆尚著想,穆尚對其微微頷首,卻沒有停下嘴裏話。
“各位,穆某不說胡話,在場都是股肱之臣,也是穆某信得過的同僚,敢問在座各位,撇開女子這點不談,太後真真勝任不了那個位置嗎?”
說完穆尚又喝了一杯酒,然後對著幾人拱手,屋內寂靜一片,誰也沒有開口。
“如此,穆某先行一步,各位繼續。”
穆尚也不在意是,對著幾人咧開嘴角,然後瀟灑走人,他是走得幹脆了,被留下的幾人心亂如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做第一個開口的人。
“就是不知,這是太後的意思,還是穆將軍的意思。”
大學士吐出一口濁氣,艱難開口,他身邊的人默默扭頭,幽幽吐出一句。
“有區別嗎?”
大學士默然不語,是啊,有區別嗎,穆尚敢說出這樣的話,就是料定這群人不敢說出去,想到這裏,大學士忍不住又歎了口氣。
大齊的天,要變了……
若真讓太後做成了,那這史書,可就真要為太後單寫一頁了。
“其實,太後想要坐上那個位置,也不是不成。”
有一個聲音傳來,大學士抬頭看去,發現是兵部尚書,見大學士看過去,兵部尚書摸了摸胡子。
“太後親手掐滅了外戚做大的可能,哪怕她真的上去了,如今的局勢也不會有什麽改變。”
“再者,太後真是有把聖上當作繼承人培養。”
兵部尚書一席話,讓所有人陷入深思,是啊,就是蘇淺上去了,又能如何呢,她走後,這天下來是李家的天下不是嗎……
被幾人議論的蘇淺和李齊,此時此刻正在宣德殿對峙。
“母後,兒臣想要出去看看。”
小李齊比三年前長開了不少,雖然還是一副稚嫩的樣子,但明顯比三年前機靈多了。
“你是皇帝,再說了,你才多大?”
李鉉之成為太上皇,被放在太和殿由宮人照料,他自打生病以來就無法自理,全憑一口氣吊著,能活到現在,也算李鉉之命大。
至於蘇才德,早在事發的三日後,就被處以絞刑,沒人為他求情,畢竟這算是蘇才德咎由自取,為了給自己泄憤,蘇才德在是李鉉之的眼前行刑的。
就連李鉉之都恨死蘇才德了,要不是他在一旁唆使,自己也不會喝下那麽多猛藥,導致如今這個下場。
皇位不在,原本圍聚在李鉉之身邊的人做鳥獸散,除去一個啞巴宮女,再無一人照顧李鉉之。
李鉉之憤怒又惶恐,他不願自己下半身就這麽苟延殘喘,但又沒膽子自縊,隻能成天躺在床上,看著狹小的空間咿咿呀呀,吐出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
這樣一看,自己這個皇帝當得還真是失敗,就連自認為被寵在心尖尖上的皇後,也不曾來看過自己一麵。
時間一長,李鉉之對蘇淺心生怨念,但更多是渴望,渴望再見到蘇淺一麵,時間一天天過去,李鉉之每天睜眼就開始期待,到了夜晚含恨閉上眼睛。
除去這兩人,蘇蓮兒和喬菱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其餘嬪妃歇下了爭寵的心思,過得越發和樂。
蘇蓮兒被一條白綾奪去生命,喬菱懷有龍胎勉強保住了性命,隻是腹中的胎兒一出生,就被天欽閣算出此子和國運相衝,喬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隻能狼狽地抱著自己的孩子貶至皇陵生活。
起初,那些臣子對蘇淺頗有微詞,也忌憚蘇淺扶持外戚幹政,沒看蘇淺握有實權後,禮部尚書整個人都傲起來了,仿佛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他一般。
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蘇淺第一個開刀的人就是禮部尚書,想要拉他落馬也很簡單,禮部尚書的證據跟篩子似的,隨便找幾個,都足以要了他的腦袋。
\"蘇淺!你會後悔的,沒有蘇家,你拿什麽在朝廷上立足!!\"
這是禮部尚書對蘇淺發出的最後呐喊,隨後他就步入了蘇蓮兒的後塵,一家人整整齊齊,算是在地府相聚了。
禮部尚書雖死,但他的話還是在眾人的心中留下印記,蘇淺把蘇家整垮了,她還有能倚靠的勢力嗎。
沒把蘇淺放在眼裏的那些官員很快就被打臉,因為他們發現,不管蘇淺說了什麽,第一個響應的都是項銜修和穆尚。
次數多了,其它大臣也反應過來了,項銜修和穆尚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被蘇淺給籠絡過去了。
礙眼的人不在自己麵前溜達,蘇淺這三年過得那叫一個舒心,前朝有項銜修和穆尚派係的鼎力支持,蘇淺的大部分政策都得以實施。
這些政策不乏有臣子激烈反對的,但蘇淺從係統那學來的知識告訴自己,可以執行下去。
在和項銜修商量過後,由穆尚親自坐鎮,大齊短短三年,徹底變了樣子。
誰能想到,三年前多地災情不斷,百姓食不果腹的大齊,如今不僅風調雨順,國庫充盈,就連各地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
蘇淺沒有對任何地方區別對待,相反,那些自古以來就是窮鄉僻野的地方,蘇淺還多有扶持。
從隨時會死轉換到和平安寧,能吃得上飯,就已經讓百姓萬分感激了。
穆尚和項銜修沒有隱藏蘇淺其中的功勞,使得蘇淺在民間的威望,達到了一個巔峰,甚至還有不少地方,為蘇淺建立了廟宇,自發供奉蘇淺的雕像。
原先反對的大臣心服口服,也知道蘇淺真的在做事實,不止一位大臣私下感慨,若蘇淺身為男子,那必是帝王之才。
“何須拘泥於男子身份,這天下,可還有誰能做得比太後更好。”
穆尚冷哼了一聲,在酒桌上語出驚人,大學士手抖,一旁的酒杯跌落到地上,發出丁零當啷的響動。
“這可不得胡說啊大將軍。”
雖然當今聖上還年幼,但也是正兒八經的皇上,穆尚這話傳出去,也不怕被人汙蔑。
大學士確實是為穆尚著想,穆尚對其微微頷首,卻沒有停下嘴裏話。
“各位,穆某不說胡話,在場都是股肱之臣,也是穆某信得過的同僚,敢問在座各位,撇開女子這點不談,太後真真勝任不了那個位置嗎?”
說完穆尚又喝了一杯酒,然後對著幾人拱手,屋內寂靜一片,誰也沒有開口。
“如此,穆某先行一步,各位繼續。”
穆尚也不在意是,對著幾人咧開嘴角,然後瀟灑走人,他是走得幹脆了,被留下的幾人心亂如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做第一個開口的人。
“就是不知,這是太後的意思,還是穆將軍的意思。”
大學士吐出一口濁氣,艱難開口,他身邊的人默默扭頭,幽幽吐出一句。
“有區別嗎?”
大學士默然不語,是啊,有區別嗎,穆尚敢說出這樣的話,就是料定這群人不敢說出去,想到這裏,大學士忍不住又歎了口氣。
大齊的天,要變了……
若真讓太後做成了,那這史書,可就真要為太後單寫一頁了。
“其實,太後想要坐上那個位置,也不是不成。”
有一個聲音傳來,大學士抬頭看去,發現是兵部尚書,見大學士看過去,兵部尚書摸了摸胡子。
“太後親手掐滅了外戚做大的可能,哪怕她真的上去了,如今的局勢也不會有什麽改變。”
“再者,太後真是有把聖上當作繼承人培養。”
兵部尚書一席話,讓所有人陷入深思,是啊,就是蘇淺上去了,又能如何呢,她走後,這天下來是李家的天下不是嗎……
被幾人議論的蘇淺和李齊,此時此刻正在宣德殿對峙。
“母後,兒臣想要出去看看。”
小李齊比三年前長開了不少,雖然還是一副稚嫩的樣子,但明顯比三年前機靈多了。
“你是皇帝,再說了,你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