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河流口關城的明軍有5000人馬,這一路人馬是由大同總兵曹文詔率領(此時大同總兵並不是曹文詔,史書記載曹文詔是在這一年的二月間帶人收複了遵化等幾座關城,不過本書不是曆史書而是娛樂為主所以各位讀者也別挑剔這些毛病)。


    由於後金軍撤往關外所以曹文詔率領的這支人馬並沒有受到什麽抵抗。以前有投降後金軍的縣城這個時候也都反水重新投降了明軍,隻是那投降之人自也是說明了一番自己如何抵擋後金韃子的功績並送上了一份重禮……


    做為大明朝從小兵一步步走到總兵位置的曹文詔來說這樣的事他如何不懂?隻是大明朝的官員都是這個德性,他若是不收禮反倒是顯的有點另類,因此不管是出於什麽原因反正他是笑納了。


    有讀者會問那大明朝就沒有幾個好官嗎?作者要說一個沒有那純粹是扯蛋,隻是到了明朝末年你若是個好官不收禮而專心為百姓謀福利的話那是真的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的。


    就像大宋朝和大明朝曆史上都出了一個清官為世人所熟悉,這兩人分別是北宋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


    隻是這兩人當官的環境是絕不相同的,在北宋實行的是高薪養廉政策,就是說在北宋當官就算你隻做官家裏再沒有別的收入那你的小日子過的依然會很滋潤。


    就像作者所說的那個包拯,曆史上的包拯每年的工資收入合白銀為兩萬兩銀子左右,換算成現代世界的收入為1800多萬……


    而且北宋一朝象包拯這樣兩袖清風的官員比比皆是,因為收入高啊!


    而海瑞在大明朝的官員之中就很另類,額,一個不收禮兩袖清風的官員居然在官員之中很另類這好像是一種諷刺啊!


    但是大明朝的製度在那裏擺著,官員要是靠自己的收入光養個一家幾口說實話也夠花,隻不過他們養的可不是一家幾口而是一大家子人啊!


    咱們就以明朝的一個知縣為例,知縣每年的俸祿是90石大米,約合1.2萬斤,按照現代世界的算法合人民幣不到七萬塊錢。


    而這七萬塊錢可不是自己一個人花,他下麵的仆役、師爺、丫鬟等人可都是讓他給開工資的,那這七萬塊錢如何夠花?


    海瑞很有名氣,他被罷官時的身份是二品大員(省部級幹部),可就因為他太清廉就靠那點工資活著所以也沒什麽存款,到他死的時候遺產就隻有8兩銀子。


    大明朝的官員為什麽那麽愛撈錢?還不就是因為收入低嗎……


    閑話又說多了還是書歸正傳。


    當然了曹文詔帶兵過來收複四座縣城也並不是一個敵人也沒碰著,到也是零零散散的遇到過百八十個後金軍的餘部,經過一番交戰也成了這支隊伍的功勞。


    這一日大軍來到距河流口關城十裏之地探馬來報前方河流口關城有人馬駐守,看旗號竟然是後金軍旗號,而且他們抵近偵察發現對方竟然是正紅旗人馬,隻是守城敵軍的數量不明。


    曹文詔收到探馬的報信也是有點慌,他那個監軍更是嚇的差一點沒尿了褲子。


    曹文詔所部在北京城曾和真正的後金軍交戰過,他又是邊軍出身,自加入邊軍起就和當年的女真(後金軍)交戰,對後金軍的戰鬥力可是太了解了,再一聽說對方是正紅旗的人馬更是嚇的讓手下立即結寨防守。


    於是這一路宣府軍就紮下了營寨和河流口關城守軍對峙。


    隻是等了十多天也沒發現河流口關城的守軍有什麽動作,這也讓曹文詔和他手下的將領都很疑惑。


    而就在他們停步不前的這十多天裏,河流口關城的神仙軍已經對關城內的百姓進行了整合,已經招集了一萬多青壯來配合他們一起守城。


    河流口關城內有百姓四萬人左右,這些百姓可都是青壯並無老弱病殘,因為老弱病殘已經都死在路上了。


    本來後金軍抓了這些青壯男女是不會關心他們的死活的,這批人若是被押送到盛京城一路上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


    可這個時候卻憑空出現了一個達輝朗和一支神仙軍將這一切都改變了。皇太極答應了達輝朗的和談條件對這些被劫持的青壯男女自是不能象以前那麽對待了,每天也開始正常供應這些青壯的飯食。


    這些青壯男女雖每天隻能吃半飽,但是他們在寒冷的天氣裏死亡率也大大的降低了。


    就像王二愣子和馬屁精接管了河流口關城的城防之後對這些青壯還是每天讓他們吃個半飽,讓他們盡量全部存活下來。不過對於明軍要攻城他們要招集青壯幫著守城給出的條件就是每天都能吃飽飯……


    河流口關城儲存了大量的糧草,沒有任何外援的話最少也能堅持三個月,如果省著點吃堅持半年不會有任何問題。


    而神仙軍接收的這一批青壯百姓被後金軍劫持了這麽長的時間也餓怕了,現在聽說能幫著守城就能吃飽飯那報名的踴躍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而王二愣子和馬屁精可不是就把青壯一招就不管了,每招收一批就簡單的訓練一批,雖然就算經過這樣的訓練他們還是烏合之眾,不過也比那些從未經過訓練的要好的多了。


    ……


    直至半個月後,這一天的早上有一個人來到宣府軍的營寨麵前要求晉見他們的總兵曹文詔,來人自稱是他的侄子曹變禮。


    曹文詔聽到手下人的稟報吃了一驚,因為當初曹變禮是奉他之命率1000人馬支援遵化守軍,可沒想到遵化城被韃子的奸細晚間開了城門以至遵化失守,他的這個侄兒也就因此失去了聯係,沒想到今日竟是從這裏出現了。


    他手下的一個遊擊,也是他的侄兒曹變蛟道:“伯父,待會讓侄兒去營門口看一下若真的是大哥就讓他進來,此處附近隻有這一個河流口關城,那人若是大哥的話想必也是從河流口關城逃出來的,我等也可以借此打探一下河流口關城的虛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別人不一樣的穿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哥哥曾經年輕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哥哥曾經年輕過並收藏和別人不一樣的穿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