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造反的明軍殺到豪格中軍的時候正紅旗和鑲紅旗的兵丁進行了激烈的抵抗,可是這個時候天上又有兩顆炸彈落了下來,這下中軍的這些士兵是再也頂不住了……
這時就出現了明清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觀,那就是100多個明軍竟然追著近千名八旗精兵跑,將八旗精兵殺的是屍橫遍野。
而這支明軍在趕走了中軍的八旗兵之後是再也堅持不住,往地上一躺是再也起不來了。
豪格帶領手下的殘兵敗將退往嶽讬的中軍大營,而嶽讬這個時候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派出去的那一甲喇人馬攻打神仙軍的兩連人馬,結果在進攻路上就踩到了多枚地雷,兩軍還沒照麵他們就損失了200多人。
等這些後金軍付出了巨大犧牲將這一片的地雷都踩完了想偷偷的摸上去想給這些神仙軍的炮兵致命一擊的時候他們又遭到了霰彈炮的集中攻擊,不管他們從哪個方向摸過來都不行,人家那炮彈就象長了眼睛一般的往他們的人堆裏落。
後金軍發了狠不顧巨大的傷亡往前硬衝,結果他們還遭到了火槍的集火射擊。
他們以為神仙軍第一輪火槍打完之後上彈需要很長時間,可沒想到沒過一小會兒第二輪的火槍又到了,以至於他們連衝了五次也沒衝上去。
不過這些後金軍的犧牲也是值得的,正是因為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硬衝吸引了神仙軍的全部火力,以致於神仙軍對於營寨之中明軍的炮火支援減少,而嶽讬則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滅掉了三支反水的明軍部隊。
不過嶽讬為了消滅那三支明軍他的手下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以致於讓他手下能掌控的部隊也是越來越少最終造成了人手嚴重不足。
此時又是有數支明軍反水部隊衝向了他的中軍,幸好這時豪格帶著人過來了,雙方合兵一處才打退了明軍的這一次進攻。
到了這個時候雙方都已經打的精疲力盡,已是無力再打隻好對峙起來。
無人機部隊通報,十架無人機的電量即將耗盡,因作戰太過頻繁來不及充電,備用電池的電量此時就隻夠飛一個來迴了。
達輝朗指示,所有的無人機進行最後一次轟炸,目標是嶽讬的中軍大營。
於是無人機的最後一次轟炸開始了,而這十枚炸彈也徹底的打垮了後金軍。
嶽讬和豪格在帶人撤退的時候還挨了最後兩顆炸彈,將他們的人馬炸的是人仰馬翻,不過他們兩個人命大倒是沒有受傷。
所有幸存的後金軍在夜暮的掩護下退往冷水口堡,而明軍也已經筋疲力盡再也無力追趕。
至此這一場因為耶裏銀花的一場惡作劇而提前引發的戰役最終結束了。
據事後統計:這一場提前進行的決戰,後金軍來了3.4萬人,留在冷水口堡4千人,營寨之中是3萬人。其中正經的後金軍1.2萬人和反水的1.8萬明軍的一場大戰後金軍傷亡了7000餘人,而明軍則是傷亡了餘人。至於神仙軍嗎?傷2人,還是因為夜間天黑扭傷了腳……
其實神仙軍之所以傷亡這麽輕微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參加什麽戰鬥,進攻他們的1300餘名後金軍除地雷炸死的之外全部都是被他們用遠程火力打死的,要是這樣的戰鬥還有戰死的那可就是見鬼了。
不過零死亡的紀錄還是在這一晚上的後半夜被一喂馬的士兵打破了。
這是一個剛歸順的宣府軍士兵,晚上喂馬時突然一頭栽倒,因為周圍無人發現而錯過了救治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堡子裏的人還以為是混進了奸細著實緊張了一陣子,可是神仙軍的上層在看過了監控以後否定了這個結論。
張流聲最後給出的結論是死於心梗或是低血糖……
不過因為這名新兵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達輝朗得到手下看過監控的稟報之後還是給這名士兵予以工傷待遇,也就是戰亡——撫恤金20兩銀子。
……
神仙軍在當晚的戰鬥中雖然支援了反水明軍的作戰,但是卻並沒有和反水明軍聯係。戰場上那麽亂他們貌然插進去再和那些反水的明軍打起來可就得不償失了。
等天亮了以後神仙軍才出動人手去和反水的明軍聯係,結果這幫家夥的反應也是不同。
有五支明軍的反水部隊要求加入神仙軍,這些人馬約3000人左右,要求最積極的是昨晚受神仙軍支援的那支明軍,此時他們還剩下130多人,雖然是人人帶傷可是他們想加入神仙軍的心情卻是最迫切。
昨晚的一場大戰這幫家夥在神仙軍無人機的支援之下大發神威,以戰死346人的代價擊殺後金軍1300多人,取得了一場讓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的最大勝利。
他們的心裏也明白,若是沒有神仙軍的支援就憑他們那德性就算是再拚命也是早就讓後金軍給滅了。
很多人的想法也是和他們一樣,所以這些人也是都想加入神仙軍。
還有很多人想重迴明軍的隊伍,昨晚殺了這麽多的韃子,朝廷知道了肯定會大加賞賜,而自己雖然降過韃子可畢竟功大於過嗎!到時候肯定又是官升個一級到兩級……嘿嘿,到時候撈錢的機會就更多了……
達輝朗可不管他們怎麽想,你願意歸順我神仙軍的我們神仙軍熱烈歡迎,不過歡迎歸歡迎,醜話說前頭:想投靠我神仙軍的必須要嚴格遵守神仙軍的軍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必須時刻放在心裏,否則違反了軍紀讓我們砍了腦袋可別怪我們事先沒提醒你們。
結果要投靠的這3000人裏就有人退縮了,有200多人嫌神仙軍的軍紀太嚴格不想投靠神仙軍了。
而對於戰利品的分配達輝朗隻留了一小部分,主要是糧草和帳篷,剩下的一概不要你們自己看著分。
新投靠的神仙軍有一些人不滿意,達輝朗的答複也簡單:加入我神仙軍就要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想聽指揮的可以不加入我們神仙軍。
這時就出現了明清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觀,那就是100多個明軍竟然追著近千名八旗精兵跑,將八旗精兵殺的是屍橫遍野。
而這支明軍在趕走了中軍的八旗兵之後是再也堅持不住,往地上一躺是再也起不來了。
豪格帶領手下的殘兵敗將退往嶽讬的中軍大營,而嶽讬這個時候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派出去的那一甲喇人馬攻打神仙軍的兩連人馬,結果在進攻路上就踩到了多枚地雷,兩軍還沒照麵他們就損失了200多人。
等這些後金軍付出了巨大犧牲將這一片的地雷都踩完了想偷偷的摸上去想給這些神仙軍的炮兵致命一擊的時候他們又遭到了霰彈炮的集中攻擊,不管他們從哪個方向摸過來都不行,人家那炮彈就象長了眼睛一般的往他們的人堆裏落。
後金軍發了狠不顧巨大的傷亡往前硬衝,結果他們還遭到了火槍的集火射擊。
他們以為神仙軍第一輪火槍打完之後上彈需要很長時間,可沒想到沒過一小會兒第二輪的火槍又到了,以至於他們連衝了五次也沒衝上去。
不過這些後金軍的犧牲也是值得的,正是因為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硬衝吸引了神仙軍的全部火力,以致於神仙軍對於營寨之中明軍的炮火支援減少,而嶽讬則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滅掉了三支反水的明軍部隊。
不過嶽讬為了消滅那三支明軍他的手下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以致於讓他手下能掌控的部隊也是越來越少最終造成了人手嚴重不足。
此時又是有數支明軍反水部隊衝向了他的中軍,幸好這時豪格帶著人過來了,雙方合兵一處才打退了明軍的這一次進攻。
到了這個時候雙方都已經打的精疲力盡,已是無力再打隻好對峙起來。
無人機部隊通報,十架無人機的電量即將耗盡,因作戰太過頻繁來不及充電,備用電池的電量此時就隻夠飛一個來迴了。
達輝朗指示,所有的無人機進行最後一次轟炸,目標是嶽讬的中軍大營。
於是無人機的最後一次轟炸開始了,而這十枚炸彈也徹底的打垮了後金軍。
嶽讬和豪格在帶人撤退的時候還挨了最後兩顆炸彈,將他們的人馬炸的是人仰馬翻,不過他們兩個人命大倒是沒有受傷。
所有幸存的後金軍在夜暮的掩護下退往冷水口堡,而明軍也已經筋疲力盡再也無力追趕。
至此這一場因為耶裏銀花的一場惡作劇而提前引發的戰役最終結束了。
據事後統計:這一場提前進行的決戰,後金軍來了3.4萬人,留在冷水口堡4千人,營寨之中是3萬人。其中正經的後金軍1.2萬人和反水的1.8萬明軍的一場大戰後金軍傷亡了7000餘人,而明軍則是傷亡了餘人。至於神仙軍嗎?傷2人,還是因為夜間天黑扭傷了腳……
其實神仙軍之所以傷亡這麽輕微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參加什麽戰鬥,進攻他們的1300餘名後金軍除地雷炸死的之外全部都是被他們用遠程火力打死的,要是這樣的戰鬥還有戰死的那可就是見鬼了。
不過零死亡的紀錄還是在這一晚上的後半夜被一喂馬的士兵打破了。
這是一個剛歸順的宣府軍士兵,晚上喂馬時突然一頭栽倒,因為周圍無人發現而錯過了救治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堡子裏的人還以為是混進了奸細著實緊張了一陣子,可是神仙軍的上層在看過了監控以後否定了這個結論。
張流聲最後給出的結論是死於心梗或是低血糖……
不過因為這名新兵是死在了工作崗位上,達輝朗得到手下看過監控的稟報之後還是給這名士兵予以工傷待遇,也就是戰亡——撫恤金20兩銀子。
……
神仙軍在當晚的戰鬥中雖然支援了反水明軍的作戰,但是卻並沒有和反水明軍聯係。戰場上那麽亂他們貌然插進去再和那些反水的明軍打起來可就得不償失了。
等天亮了以後神仙軍才出動人手去和反水的明軍聯係,結果這幫家夥的反應也是不同。
有五支明軍的反水部隊要求加入神仙軍,這些人馬約3000人左右,要求最積極的是昨晚受神仙軍支援的那支明軍,此時他們還剩下130多人,雖然是人人帶傷可是他們想加入神仙軍的心情卻是最迫切。
昨晚的一場大戰這幫家夥在神仙軍無人機的支援之下大發神威,以戰死346人的代價擊殺後金軍1300多人,取得了一場讓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的最大勝利。
他們的心裏也明白,若是沒有神仙軍的支援就憑他們那德性就算是再拚命也是早就讓後金軍給滅了。
很多人的想法也是和他們一樣,所以這些人也是都想加入神仙軍。
還有很多人想重迴明軍的隊伍,昨晚殺了這麽多的韃子,朝廷知道了肯定會大加賞賜,而自己雖然降過韃子可畢竟功大於過嗎!到時候肯定又是官升個一級到兩級……嘿嘿,到時候撈錢的機會就更多了……
達輝朗可不管他們怎麽想,你願意歸順我神仙軍的我們神仙軍熱烈歡迎,不過歡迎歸歡迎,醜話說前頭:想投靠我神仙軍的必須要嚴格遵守神仙軍的軍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必須時刻放在心裏,否則違反了軍紀讓我們砍了腦袋可別怪我們事先沒提醒你們。
結果要投靠的這3000人裏就有人退縮了,有200多人嫌神仙軍的軍紀太嚴格不想投靠神仙軍了。
而對於戰利品的分配達輝朗隻留了一小部分,主要是糧草和帳篷,剩下的一概不要你們自己看著分。
新投靠的神仙軍有一些人不滿意,達輝朗的答複也簡單:加入我神仙軍就要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想聽指揮的可以不加入我們神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