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配貨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昭聞言,不由得輕笑出聲,“客官,實在對不住,這‘國色天香’禮盒製作工藝複雜,我們鋪子庫存有限,無法一次性提供這麽多。”
“那你能給我多少?”
“客官,這禮盒工期長,需得提前一旬預定才成,況且每次也隻支持預定一個。”
男子皺了皺眉,顯然對這個迴答不太滿意,“我出十一兩,你盡快把貨給我。”
他心中盤算著,必須盡早趕迴京城,趁著這股風潮還未過去,趕緊將禮盒出手,要是錯過了時機,擔心價格有變。
“客官,這不是價格的問題,我們鋪子庫存有限,沒有這麽多的。”
“我出十五兩一個。”
孟昭還是搖頭,“客官,我們鋪子從不開虛價,也不會因為客人出價高就破壞規矩。不過,我倒是有個提議,如果您在我們店鋪購買其他產品,總金額超過二十兩銀子,就可以成為我們的貴賓,享有一次免預訂的機會。您看如何?”
“二十兩銀子?都能買到什麽東西?”那人沒想到,想買個東西,還得提前買堆別的才行。
“店鋪內的產品都可以,我建議您瞧瞧我們這些單層套盒,每款套盒功效不同,有洗漱套盒,也有美白的,補水的,這些套盒我們在縣裏賣了不少,用過的都說效果好。”那人聽罷孟昭的介紹,倒是開始認真查看起店鋪裏有的這些東西。
孟昭之所以弄這個配貨的模式,並非是想要推銷賣不出去的產品,她鋪子裏的那些香胰子澡豆肥皂香皂,可都是日常消耗品,平日裏根本不愁賣。
隻是這套盒產品,確實是遇到了一些瓶頸,有這個消費能力的,該買的已經買的差不多了,一個套盒能用三四個月,二次購買的速度實在是跟不上。
要是開設分店,投入成本太大,而且距離遠了,管理起來也不方便。
思來想去,把貨交給這些客商反而是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要是讓客商自己挑選貨物,賣十個單層套盒的利潤和賣一個雙層套盒是一樣的,客商肯定會優先選擇利潤率更高的雙層套盒。
但孟昭作為商家,更看重的是擴大品牌知名度和拓展用戶群體,所以想讓這些客商購買雙層套盒的同時,也多購買一些單層套盒,畢竟他們又不傻,拿到了貨肯定不會願意壓到手裏,而是想辦法賣出去。
客商聽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咬了咬牙,下了決心,“成吧,那你給我拿三百兩銀子的單層禮盒,還有十五個雙層套盒。”
他也想多買些,可為了方便趕路盡快返迴,隻能先少買一些。
要是讓他帶走五十個雙層套盒,孟昭入賬五百兩銀子,可現在隻能入賬四百五十兩,但孟昭並不覺得可惜。
畢竟五十個雙層套盒隻有五十個顧客,而現在可是變成了將近三百個顧客,客戶群體大了,品牌知名度提上去了,將來雙層套盒肯定不愁賣。
客商交完定金後,孟昭滿臉笑意,“我這邊馬上抓緊籌備,明天這個時候,您來提貨就行!”
沒過幾天,就有和那男子一樣情況的人上門,孟見秋按照孟昭教的,用同樣的說法應付,那人果然買了八十個單層禮盒還有五個雙層禮盒迴去,孟昭又入賬了一百五十兩。
這天孟昭收到了顧長武的來信,沒急著打開,想著拿迴家跟顧氏一起看,走到半路瞧見有人拎著剛釣出來的魚在路邊叫賣,孟昭瞧那魚新鮮的很,就停下腳步買了一條。
“昭昭,你買了魚啊。”顧氏瞧見孟昭拎著一條魚後說道。
“對呀,娘,這魚可新鮮了,是剛從河裏釣出來的,咱們晚上就做鯽魚豆腐湯喝。”
準備殺魚的時候又忽然想起來信的事,“對了,娘,二舅舅今天來信了,你瞧瞧寫的什麽。”
顧氏一聽是自家弟弟的來信,趕忙把手擦幹接了過去。
孟昭轉身找了一個棍子,準備先把魚敲暈,結果那魚一棍子下去還活蹦亂跳的,顧氏瞧見了連忙說道:“算了,還是你看吧,我來殺魚,你平日裏還要去珍寶閣,要是把手傷著了就不好了。”
孟昭也沒客氣,順手將棍子遞了過去,等顧氏把魚殺好,她的信也瞧完了。
顧氏一邊手上忙著,一邊抬頭問道:“信裏寫的什麽?”
“二舅舅在信裏說,他們加盟孟記鹵煮,把鋪子開在弘農縣。”
“加盟鹵煮鋪子?”顧氏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滿臉驚訝地說道。“這麽大的事他們怎麽不提前跟我說一聲。”
“二舅舅也還沒有確定呢,就是想提前問下我的意見。”
顧氏心裏有有個猜測,問道:“這事是不是三娘提的?”
“確實是二舅媽提的,但二舅舅也同意了的。”
“我就知道,你二舅舅作坊裏的活幹的好好地,怎麽會想起開鋪子來。”顧氏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說道。
孟昭有些好奇問道:“瞧娘這意思,好像不太同意?”
“我也不是不同意開鋪子,隻是這開鋪子得花不少錢,還有這五十兩的加盟費,他們從哪弄那麽多錢,免不了又來找你,到時候弄得你難辦。”
孟昭笑著說道:“您想哪去了,這事也不止是二舅媽想做,大舅舅他們說了,要是二舅媽準備做,他們可以拿出一筆銀子來入股,到時候領分成就成。”
自打顧雲去了弘農縣,孟昭就把顧雨喊來了沈家村的作坊幫忙,這會他們兄弟倆,每月都有工錢,他們一家又是儉省的,想來攢的銀子加在一起,湊一湊也是能湊夠的。
信裏麵說這事是二舅媽提議的,孟昭見過趙三娘幾迴,自打第二個孩子生下來還是個女娃,瞧著她情緒就不太好,人也跟著瘦弱了些。
去弘農縣之前,孟昭還擔心她幹不了作坊裏的活,沒想到這才幾個月不到,她就有了加盟鹵煮鋪子的想法。
聽見沒有朝孟昭借錢,顧氏這才算是有些滿意,可還是有點猶豫,她雖然一直在鹵煮鋪子裏做工,但也僅僅隻是做工而已,對於如何開店心裏也是沒底,還是隻能問下孟昭。
“那昭昭你覺得這事怎麽樣。”
“那你能給我多少?”
“客官,這禮盒工期長,需得提前一旬預定才成,況且每次也隻支持預定一個。”
男子皺了皺眉,顯然對這個迴答不太滿意,“我出十一兩,你盡快把貨給我。”
他心中盤算著,必須盡早趕迴京城,趁著這股風潮還未過去,趕緊將禮盒出手,要是錯過了時機,擔心價格有變。
“客官,這不是價格的問題,我們鋪子庫存有限,沒有這麽多的。”
“我出十五兩一個。”
孟昭還是搖頭,“客官,我們鋪子從不開虛價,也不會因為客人出價高就破壞規矩。不過,我倒是有個提議,如果您在我們店鋪購買其他產品,總金額超過二十兩銀子,就可以成為我們的貴賓,享有一次免預訂的機會。您看如何?”
“二十兩銀子?都能買到什麽東西?”那人沒想到,想買個東西,還得提前買堆別的才行。
“店鋪內的產品都可以,我建議您瞧瞧我們這些單層套盒,每款套盒功效不同,有洗漱套盒,也有美白的,補水的,這些套盒我們在縣裏賣了不少,用過的都說效果好。”那人聽罷孟昭的介紹,倒是開始認真查看起店鋪裏有的這些東西。
孟昭之所以弄這個配貨的模式,並非是想要推銷賣不出去的產品,她鋪子裏的那些香胰子澡豆肥皂香皂,可都是日常消耗品,平日裏根本不愁賣。
隻是這套盒產品,確實是遇到了一些瓶頸,有這個消費能力的,該買的已經買的差不多了,一個套盒能用三四個月,二次購買的速度實在是跟不上。
要是開設分店,投入成本太大,而且距離遠了,管理起來也不方便。
思來想去,把貨交給這些客商反而是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要是讓客商自己挑選貨物,賣十個單層套盒的利潤和賣一個雙層套盒是一樣的,客商肯定會優先選擇利潤率更高的雙層套盒。
但孟昭作為商家,更看重的是擴大品牌知名度和拓展用戶群體,所以想讓這些客商購買雙層套盒的同時,也多購買一些單層套盒,畢竟他們又不傻,拿到了貨肯定不會願意壓到手裏,而是想辦法賣出去。
客商聽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咬了咬牙,下了決心,“成吧,那你給我拿三百兩銀子的單層禮盒,還有十五個雙層套盒。”
他也想多買些,可為了方便趕路盡快返迴,隻能先少買一些。
要是讓他帶走五十個雙層套盒,孟昭入賬五百兩銀子,可現在隻能入賬四百五十兩,但孟昭並不覺得可惜。
畢竟五十個雙層套盒隻有五十個顧客,而現在可是變成了將近三百個顧客,客戶群體大了,品牌知名度提上去了,將來雙層套盒肯定不愁賣。
客商交完定金後,孟昭滿臉笑意,“我這邊馬上抓緊籌備,明天這個時候,您來提貨就行!”
沒過幾天,就有和那男子一樣情況的人上門,孟見秋按照孟昭教的,用同樣的說法應付,那人果然買了八十個單層禮盒還有五個雙層禮盒迴去,孟昭又入賬了一百五十兩。
這天孟昭收到了顧長武的來信,沒急著打開,想著拿迴家跟顧氏一起看,走到半路瞧見有人拎著剛釣出來的魚在路邊叫賣,孟昭瞧那魚新鮮的很,就停下腳步買了一條。
“昭昭,你買了魚啊。”顧氏瞧見孟昭拎著一條魚後說道。
“對呀,娘,這魚可新鮮了,是剛從河裏釣出來的,咱們晚上就做鯽魚豆腐湯喝。”
準備殺魚的時候又忽然想起來信的事,“對了,娘,二舅舅今天來信了,你瞧瞧寫的什麽。”
顧氏一聽是自家弟弟的來信,趕忙把手擦幹接了過去。
孟昭轉身找了一個棍子,準備先把魚敲暈,結果那魚一棍子下去還活蹦亂跳的,顧氏瞧見了連忙說道:“算了,還是你看吧,我來殺魚,你平日裏還要去珍寶閣,要是把手傷著了就不好了。”
孟昭也沒客氣,順手將棍子遞了過去,等顧氏把魚殺好,她的信也瞧完了。
顧氏一邊手上忙著,一邊抬頭問道:“信裏寫的什麽?”
“二舅舅在信裏說,他們加盟孟記鹵煮,把鋪子開在弘農縣。”
“加盟鹵煮鋪子?”顧氏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滿臉驚訝地說道。“這麽大的事他們怎麽不提前跟我說一聲。”
“二舅舅也還沒有確定呢,就是想提前問下我的意見。”
顧氏心裏有有個猜測,問道:“這事是不是三娘提的?”
“確實是二舅媽提的,但二舅舅也同意了的。”
“我就知道,你二舅舅作坊裏的活幹的好好地,怎麽會想起開鋪子來。”顧氏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說道。
孟昭有些好奇問道:“瞧娘這意思,好像不太同意?”
“我也不是不同意開鋪子,隻是這開鋪子得花不少錢,還有這五十兩的加盟費,他們從哪弄那麽多錢,免不了又來找你,到時候弄得你難辦。”
孟昭笑著說道:“您想哪去了,這事也不止是二舅媽想做,大舅舅他們說了,要是二舅媽準備做,他們可以拿出一筆銀子來入股,到時候領分成就成。”
自打顧雲去了弘農縣,孟昭就把顧雨喊來了沈家村的作坊幫忙,這會他們兄弟倆,每月都有工錢,他們一家又是儉省的,想來攢的銀子加在一起,湊一湊也是能湊夠的。
信裏麵說這事是二舅媽提議的,孟昭見過趙三娘幾迴,自打第二個孩子生下來還是個女娃,瞧著她情緒就不太好,人也跟著瘦弱了些。
去弘農縣之前,孟昭還擔心她幹不了作坊裏的活,沒想到這才幾個月不到,她就有了加盟鹵煮鋪子的想法。
聽見沒有朝孟昭借錢,顧氏這才算是有些滿意,可還是有點猶豫,她雖然一直在鹵煮鋪子裏做工,但也僅僅隻是做工而已,對於如何開店心裏也是沒底,還是隻能問下孟昭。
“那昭昭你覺得這事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