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銜今日穿的是一身莊嚴肅穆的藏青色官服,這是極少數需要參加典禮才穿的衣裳,可以算的是盛裝出席了,隻見他站在惠民院門口臨時搭建的台子上,言辭懇切地說道:


    “諸位鄉親,近日的雪災,是我縣多年未遇之難,縣中多處房屋遭到損毀,許多人無家可歸,城門口的流民背井離鄉,缺衣少食,他們皆是我等鄉親,或是鄰縣受苦之人,我等又怎能忍心視若無睹?望縣裏的眾鄉親能心懷慈悲,慷慨解囊,無論多少,都能救一救這些苦難的百姓。”


    汪銜作為這一縣之主,此刻說話的姿態放得極低,言辭情真意切,正常來說,應當會有許多人響應才是,怎麽會這麽安靜呢?


    孟昭靠近幾位正在低聲交談的百姓,側耳細聽。


    一位男子開口問道:“李兄,這雪災肆虐,你打算捐多少錢啊?”


    對麵那人嗤笑一聲,“捐錢?我一文都不捐,這雪災年年有,今年怎麽就這麽多人,還不是咱們這縣令大人在城門口設了粥棚,弄的許多流民都趕到咱們這邊了,現在想出個城都不方便。”


    “可縣令大人施粥,這難道不是好事麽?總歸是在救濟災民,給他們一口吃食,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凍死。”那人有些疑惑,雖說造成了不便,但大過年的,本身也不常出城吧。


    那人壓低聲音說道:“好事?咱們自己縣裏的事情都還沒解決呢,他倒好,搞這些花裏胡哨的玩意兒,你以為他是真心為了這些流民?還不是為了他自己的政績,等這災情一結束,他好寫個折子上報朝廷邀功,拍拍屁股就往上升官去了,哪管咱們這些百姓日後的死活。”


    那人又語重心長勸道:“我勸你也不要捐,我都已經打聽過了,縣裏的那些富戶這迴也沒捐,心裏都有氣,拿別人的銀子,添自己的政績,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那人也跟著點了點頭說道:“原來是這麽迴事,我原來還想說捐一點,那現在我也不捐了。”


    孟昭在不遠處將這一番對話聽得清清楚楚,她原本以為是汪銜是新官上任沒有威壓,鎮不住那些富戶,此時才明白,原來還有這迴事,怪不得募捐的這麽不順利,


    雖說孟昭與汪銜接觸不多,但自打她到了這兒之後,接觸到的幾個政令,都是實實在在給農戶和商戶帶來好處的,且原書對於他的描述也是矜矜業業為國為民,卻被沈青和遷怒,死在流放途中。


    孟昭覺得他看著不像是那種隻為政績的人,再說了,君子論跡不論心,隻要他做的事對百姓有益,即便也有想要升官的想法,那他便無愧於 “好官” 這一稱謂。


    於是便招唿後麵的幾輛騾車跟上,自己則大聲說道:


    “縣令大人所言極是,如今恰逢雪災肆虐,放眼望去,災民遍布各地,慘狀令人痛心,我作為青石縣的一份子,理應獻出我的一份心力,大雪嚴寒,我願獻出一千五百斤木炭,贈予惠民院中的諸位鄉親,度過這嚴寒天氣。”


    孟昭的話音剛落,沈青和等人便把幾輛騾車停到了眾人麵前,車上的幹草已經去除,隻剩下那一堆堆黑黢黢的木炭。


    此時汪銜都震驚了,自打募捐處開了起來,參與捐獻的少之又少,僅有的一些,還是拿的家裏不用的被褥棉袍過來。


    為了表示親民,每次有百姓捐獻,他都會出言感謝,此次自然也不例外,他邁著大步走到孟昭麵前,雙手抱拳,誠摯地說道:


    “多謝這位小娘子慷慨解囊,我作為本縣縣令,定會你的善舉銘記於心。”


    孟昭輕輕搖了搖頭,又提高了些許音量,“縣令大人客氣了,我本是本縣一普通商戶,全憑街坊鄰居們照顧我的生意,才讓我賺得些許家業,現在大家夥遇到了難處,我又豈能不幫上一把。”


    孟昭說完這話,周圍的人群中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議論聲,


    一位中年男子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這小娘子好像是汐水街上那家買鹵肉的,她家的熏臘腸可好吃了,今年過年,我一下買了好幾斤。”


    旁邊一位婦人也連連點頭,“是的是的,我也記得,她家在通府街也有個鋪子,你看旁邊站著的那個年齡大的,好像是她婆婆,我之前見過她。”孟昭為了混個臉熟,來的時候把顧氏也喊上了。


    還有人驚唿道:“哎呦我的娘誒,她咋有這麽多木炭,這得多少錢呀!”


    其實這些木炭要是放在暖和的年份,並不值錢,可今年天冷,木炭的價格一路猛漲,現在已經二十幾文一斤了。


    可即便是二十多文一斤,一千五百斤木炭,也不過是三四十兩銀子,目前在場的許多人,也不是拿不出來,但很多人並不會仔細盤算價值多少,他們隻知道現在木炭價格貴,還買不著,所以看到這些木炭就會震驚。


    要是孟昭拿了這麽多的銀子過來,恐怕不會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汪銜下令讓後頭的衙役,去把車上的木炭卸到惠民院,然後走到募捐的桌子前,親自寫下了孟昭的捐獻數額,然後讓孟昭簽字,孟昭簽字前,又接著說道。


    “縣令大人,除了這一千五百斤木炭,我願再捐贈三十兩銀子,專門用於城外的施粥之事。”


    “世事無常,今日這大雪沒有壓塌我家的房子,可誰能料到將來的某一日,災禍會不會降臨到我的頭上,倘若真有那麽一天,我無家可歸,隻能去當流民,我也希望能有人施舍我一碗粥,讓我有條活路。”


    孟昭的話音落下,現場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對啊,他們隻知道城外的是流民,不是本縣人,可誰都不是自願當流民的,遇見這天災,誰不是無能為力,隻能被迫離開家鄉。


    汪銜站在一旁,聽著孟昭的話語,心中也湧起了一股暖流,他不是不知道縣裏對他的諸多爭議,可他也實在沒有辦法。


    這些流民已經是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郡縣才輾轉來到此地,他也可以跟其他郡縣一樣,隻要關閉城門,對這些流民不聞不問,這些人就會轉去其他地方,可每途經一個郡縣,就會有許多百姓因為饑餓、寒冷與疲憊支撐不住死在路上,他身為一縣之主,受朝廷之命,護百姓周全,又怎能狠下心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麥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麥穗並收藏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