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養豬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距離月夕節還有不到一旬的時間,孟昭有充足的準備時間,迴家後先是去了澱粉作坊。
現如今作坊每日能穩定產出120-150斤澱粉,同時每天也能產出將近四五百斤的豆渣。
這些時日裏,這些豆渣少部分會被作坊裏的工人們每天帶迴家食用,有人會煎炸一下,做成土豆渣餅,若是人吃不完的,也可以煮熟了,喂給家裏養的雞鴨。
可他們家裏養的雞鴨,最多不過八九隻,那是怎麽吃都吃不完的,大部分隻能被丟棄掉,於是這些被浪費掉的豆渣就成了孟昭心裏的一塊石頭。
現如今有了定金和第一批貨的貨款,是時候要把這個難題解決了。
她準備雙管齊下,第一方麵是抓緊肥料的研究,另一方麵就是發展養殖業。
養雞鴨雖說難度低周期短,但效益還是太低,這最好的選項就是養豬。
況且孟昭早就對現如今豬肉的質量不滿意了,不管是孟大山給她的,還是上次去春風樓看到他們用的豬肉,都遠沒有達到讓孟昭滿意的地步,肉質差不說,肉味也不夠足。
這也是一些大戶人家更願意吃牛羊肉,覺得豬肉不潔的原因。
可豬肉作為現代餐桌上最重要的肉類,一定是有它的原因存在。
豬的生育能力強,成活率高,糧食轉肉的比例也高,如果再加上她的科學養殖,市場一定會非常大。
說幹就幹,孟昭趕緊迴家寫計劃書。
到家後看到顧氏正坐在院子裏縫東西,“娘,您這是做什麽呢。”
顧氏看到孟昭後,笑著道:“顧雲許平剛砍了柴送過來,我看他倆腳上的鞋子都舊的不成樣子了,就想著給他倆一人做兩雙鞋子,好換著穿。”
孟昭這才看到院子裏壘得整齊的一堆柴火,有些無奈,“這倆孩子,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也不知道歇會,還非得過來幹活。”
“都是好孩子,知恩圖報,我剛讓他倆晚上過來一起吃飯,等下我多蒸點米飯,這倆孩子這會都能吃著呢。”
顧雲許平這些日子一直都跟著裏正來迴跑,平日不怎麽在村子裏,平常吃飯都是跟著裏正一起吃,住就住在祠堂的東側屋,避免作坊裏發生意外。
今日休沐,孟昭讓他們迴家看看,結果這才到下午,便又跑了過來。
孟昭迴到屋子裏,拿出紙筆,把腦中混雜的思路一點一點捋順,然後記錄下來。
一直到天色漸暗聽到顧氏喊她吃飯方才迴神。
出來時飯菜已經做好,孟昭嗔怪道:“娘,你怎麽不喊我幫忙呀。”
顧氏笑了笑,“顧雲許平在呢,哪用得著你,我看你在屋子裏忙,就沒讓他們去打攪你。”
孟昭看著幫忙擺菜的二人,“不是讓你們今天迴去休息一天麽,迴來這麽早幹嘛。”
許平略帶抱怨說,“我這剛一到家,爺爺就開始教訓我,說我幹嘛總想著迴家,是不是在偷懶不幹活什麽的,非要催著我迴來。”
顧雲憨笑一聲道:“我在家也是,娘說家裏沒我能幹的活,不如早點迴來,幫姑姑表嫂做點事。”
孟昭無奈,“行,那你們也注意點,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幹活別太辛苦。”
許平夾了一塊肉放進嘴裏,“隻要能吃到表姐跟嬸嬸做的飯,我就渾身都是力氣,一點都不辛苦,實在是太美味了。”
“哈哈哈哈,你現在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好吃就多吃點。”顧氏笑著給許平夾菜。
第二日擺攤結束,孟昭便拿著計劃書去找了自己爹娘,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他們。
一向任何事情都支持孟昭的夫妻二人此時卻沉默了下來,孟大山遲疑一會後說道:
“昭昭,不是爹不支持你,隻是爹實在不想讓你吃這個苦,這養豬不止累,環境也不好,況且你一個姑娘家,要是弄個養豬場,我也怕人家笑話你。”
孟大山自己是個屠戶,之前也養過豬,自然知道這行的難處,就說他吧,雖說賺了點銀錢,但在這附近名聲一直不太好,所以即便是隻有一個女兒,他們夫妻倆也一直沒讓閨女接觸過殺豬上的事。
“對呀閨女,咱家之前也養過豬,這養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萬一這豬要是生病死了,賺不到錢不說,還得賠不少錢,現在就挺好的,你爹從別人那收豬殺了賣肉,雖說賺的沒養豬的多,但至少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孟昭完全能理解自家爹娘的顧慮,但她確實是不怕辛苦更不怕丟人。
“爹娘,我知道你們擔心我,但是我也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我也是考慮了好久才決定的,況且這養豬再難,不是還有你們麽,咱們一家人一起幹,一定能幹好。”
說罷孟昭把自己寫的計劃書拿出來讓二人看,孟大山拿起那疊紙,還沒看兩眼就被旁邊的娘子奪了過去,
“認字麽你,你就看。”
孟大山摸了摸鼻子,湊到自家娘子後麵,等著聽娘子讀。
看著手裏的紙張,許韻蓉神色複雜,“昭昭,娘從你小的時候就讓你念書你不願意念,不然何至於寫個東西都跟畫符一樣。”
孟昭被說的不好意思,這毛筆實在是太難掌控了,尤其還得寫的那麽小,她費盡功夫才能在一張紙上寫百來個字,要是用的圓珠筆,她也不至於寫一點東西就用了一疊紙。
孟昭去到另一側挽住娘親的胳膊,撒嬌道:“哎呀,娘,這寫字隻要讓看的人能認出來就成了,您看看,哪個字看不清,我給您解釋。”
許韻蓉無奈,點了點孟昭的頭,“行吧,你開心就行。”
說罷便讀起孟昭寫的這些東西,讀著讀著就越來越認真,一直到讀完,二人才反應過來,驚訝道:
“昭昭,你這些東西都是在哪知道的。”
這紙張上麵,從養豬場如何選址,如何建造,如何分區,到怎麽養殖,怎麽防疫,怎麽宰殺,甚至連怎麽管理員工,怎麽去買賣都有,這東西他倆加在一起都寫不出來,自家閨女是怎麽想出來的。
孟昭笑著說,“這些都是我根據從小看爹和娘怎麽做的,還有從書上看的結合起來寫的。”
孟大山看了自家娘子一眼,眼神在問,“還有教養豬的書?”
許韻蓉也是滿臉疑惑,她看的書不少,但還真沒看到過有關養豬的書。
“爹娘,你們覺得怎麽樣,我不是在鬧著玩吧,我有信心能做好。”
二人對視一眼,看出來閨女是真的想做,又這麽有信心準備這麽充分,哪裏還能不支持。
現如今作坊每日能穩定產出120-150斤澱粉,同時每天也能產出將近四五百斤的豆渣。
這些時日裏,這些豆渣少部分會被作坊裏的工人們每天帶迴家食用,有人會煎炸一下,做成土豆渣餅,若是人吃不完的,也可以煮熟了,喂給家裏養的雞鴨。
可他們家裏養的雞鴨,最多不過八九隻,那是怎麽吃都吃不完的,大部分隻能被丟棄掉,於是這些被浪費掉的豆渣就成了孟昭心裏的一塊石頭。
現如今有了定金和第一批貨的貨款,是時候要把這個難題解決了。
她準備雙管齊下,第一方麵是抓緊肥料的研究,另一方麵就是發展養殖業。
養雞鴨雖說難度低周期短,但效益還是太低,這最好的選項就是養豬。
況且孟昭早就對現如今豬肉的質量不滿意了,不管是孟大山給她的,還是上次去春風樓看到他們用的豬肉,都遠沒有達到讓孟昭滿意的地步,肉質差不說,肉味也不夠足。
這也是一些大戶人家更願意吃牛羊肉,覺得豬肉不潔的原因。
可豬肉作為現代餐桌上最重要的肉類,一定是有它的原因存在。
豬的生育能力強,成活率高,糧食轉肉的比例也高,如果再加上她的科學養殖,市場一定會非常大。
說幹就幹,孟昭趕緊迴家寫計劃書。
到家後看到顧氏正坐在院子裏縫東西,“娘,您這是做什麽呢。”
顧氏看到孟昭後,笑著道:“顧雲許平剛砍了柴送過來,我看他倆腳上的鞋子都舊的不成樣子了,就想著給他倆一人做兩雙鞋子,好換著穿。”
孟昭這才看到院子裏壘得整齊的一堆柴火,有些無奈,“這倆孩子,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也不知道歇會,還非得過來幹活。”
“都是好孩子,知恩圖報,我剛讓他倆晚上過來一起吃飯,等下我多蒸點米飯,這倆孩子這會都能吃著呢。”
顧雲許平這些日子一直都跟著裏正來迴跑,平日不怎麽在村子裏,平常吃飯都是跟著裏正一起吃,住就住在祠堂的東側屋,避免作坊裏發生意外。
今日休沐,孟昭讓他們迴家看看,結果這才到下午,便又跑了過來。
孟昭迴到屋子裏,拿出紙筆,把腦中混雜的思路一點一點捋順,然後記錄下來。
一直到天色漸暗聽到顧氏喊她吃飯方才迴神。
出來時飯菜已經做好,孟昭嗔怪道:“娘,你怎麽不喊我幫忙呀。”
顧氏笑了笑,“顧雲許平在呢,哪用得著你,我看你在屋子裏忙,就沒讓他們去打攪你。”
孟昭看著幫忙擺菜的二人,“不是讓你們今天迴去休息一天麽,迴來這麽早幹嘛。”
許平略帶抱怨說,“我這剛一到家,爺爺就開始教訓我,說我幹嘛總想著迴家,是不是在偷懶不幹活什麽的,非要催著我迴來。”
顧雲憨笑一聲道:“我在家也是,娘說家裏沒我能幹的活,不如早點迴來,幫姑姑表嫂做點事。”
孟昭無奈,“行,那你們也注意點,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幹活別太辛苦。”
許平夾了一塊肉放進嘴裏,“隻要能吃到表姐跟嬸嬸做的飯,我就渾身都是力氣,一點都不辛苦,實在是太美味了。”
“哈哈哈哈,你現在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好吃就多吃點。”顧氏笑著給許平夾菜。
第二日擺攤結束,孟昭便拿著計劃書去找了自己爹娘,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他們。
一向任何事情都支持孟昭的夫妻二人此時卻沉默了下來,孟大山遲疑一會後說道:
“昭昭,不是爹不支持你,隻是爹實在不想讓你吃這個苦,這養豬不止累,環境也不好,況且你一個姑娘家,要是弄個養豬場,我也怕人家笑話你。”
孟大山自己是個屠戶,之前也養過豬,自然知道這行的難處,就說他吧,雖說賺了點銀錢,但在這附近名聲一直不太好,所以即便是隻有一個女兒,他們夫妻倆也一直沒讓閨女接觸過殺豬上的事。
“對呀閨女,咱家之前也養過豬,這養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萬一這豬要是生病死了,賺不到錢不說,還得賠不少錢,現在就挺好的,你爹從別人那收豬殺了賣肉,雖說賺的沒養豬的多,但至少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孟昭完全能理解自家爹娘的顧慮,但她確實是不怕辛苦更不怕丟人。
“爹娘,我知道你們擔心我,但是我也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我也是考慮了好久才決定的,況且這養豬再難,不是還有你們麽,咱們一家人一起幹,一定能幹好。”
說罷孟昭把自己寫的計劃書拿出來讓二人看,孟大山拿起那疊紙,還沒看兩眼就被旁邊的娘子奪了過去,
“認字麽你,你就看。”
孟大山摸了摸鼻子,湊到自家娘子後麵,等著聽娘子讀。
看著手裏的紙張,許韻蓉神色複雜,“昭昭,娘從你小的時候就讓你念書你不願意念,不然何至於寫個東西都跟畫符一樣。”
孟昭被說的不好意思,這毛筆實在是太難掌控了,尤其還得寫的那麽小,她費盡功夫才能在一張紙上寫百來個字,要是用的圓珠筆,她也不至於寫一點東西就用了一疊紙。
孟昭去到另一側挽住娘親的胳膊,撒嬌道:“哎呀,娘,這寫字隻要讓看的人能認出來就成了,您看看,哪個字看不清,我給您解釋。”
許韻蓉無奈,點了點孟昭的頭,“行吧,你開心就行。”
說罷便讀起孟昭寫的這些東西,讀著讀著就越來越認真,一直到讀完,二人才反應過來,驚訝道:
“昭昭,你這些東西都是在哪知道的。”
這紙張上麵,從養豬場如何選址,如何建造,如何分區,到怎麽養殖,怎麽防疫,怎麽宰殺,甚至連怎麽管理員工,怎麽去買賣都有,這東西他倆加在一起都寫不出來,自家閨女是怎麽想出來的。
孟昭笑著說,“這些都是我根據從小看爹和娘怎麽做的,還有從書上看的結合起來寫的。”
孟大山看了自家娘子一眼,眼神在問,“還有教養豬的書?”
許韻蓉也是滿臉疑惑,她看的書不少,但還真沒看到過有關養豬的書。
“爹娘,你們覺得怎麽樣,我不是在鬧著玩吧,我有信心能做好。”
二人對視一眼,看出來閨女是真的想做,又這麽有信心準備這麽充分,哪裏還能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