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宴席結束,就連剛才一直板著臉麵色不愉的縣令大人臉色都好了許多。


    作為東道主的教諭自是十分滿意,讓下人把孟昭喚了過來。


    笑意盈盈的說:“孟姑娘,勞煩你了,今日這桌宴席做的實在是太妙了,這是剩下的銀兩,姑娘收好。”


    孟昭略微彎腰伸手接過,大概感受了一下重量,雖然不如趙家那趟給的錢多,但也不算少,不枉她這幾日這麽盡心。


    “顧教諭,小女子有一件事,想請教諭幫忙。”


    顧教諭本就是和善的性子,隻是平日裏需教書育人,外表看起來有些嚴肅刻板罷了。


    今日一桌好菜吃的他心滿意足,聽到孟昭的話,也沒生氣,大方道:


    “姑娘請說,能幫的我一定幫。”


    “小女子家中有一弟弟,目前在雲錦書院念書,今年已滿十四,原本去年便應該下場的,但家中突遭變故,需得遵循禮製,守孝三年,故沒有參加上一年的縣試。”


    “但我這個弟弟學問一直很好,也想去縣學多聆聽教諭的教導,一直苦於沒有機會,此次機緣巧合得見教諭,便想問下,這縣學是否有其他的入學方式。”


    之前聽沈青和提起縣學過後,她便也打聽了一下。


    能拿到特許入學名額的,要麽是當地官員舉薦,要麽是能給縣裏出錢投資的商戶,並沒有明確的報考渠道,他們普通小老百姓,沒錢沒人脈,想破格進縣學,可能性很小。


    孟昭之所以對這次宴席這麽上心,除了想要賺錢外,也有一個原因是想著能不能幫沈青和打聽一下這事。


    顧教諭笑道:“此事倒也趕巧,剛才宴席前,縣令就提及了本縣在科舉一事上落後,準備擴充縣學,培養人才,讓我與其他教習替他遴選學子,你先稍等片刻。”


    說罷便進了內屋,等出來時,手中拿著一份帖子,交到孟昭手上。


    “七日後,拿著這個帖子去縣衙後門口排隊等待,會有人帶你弟弟進去參與考核。”


    孟昭接過帖子,趕忙道謝,“多謝顧教諭。”


    顧教諭正色道:“別急著告謝,我隻是給你一個機會,能否入學,還是要等考核結果出來才知道。”


    孟昭行了個謝禮,“不管如何,都要多謝教諭的舉薦。”


    事情說完,孟昭也不再打攪,道謝後便離開了。


    從教諭家出來後孟昭揣著帖子打聽了一下,直接去了賣牲口的地方。


    市場內人流密集,都在各自交易著貨物,沒走幾步孟昭就看到了一匹高頭大馬。


    這年頭家中有馬的都是極少數,這馬一拉出來,旁邊就圍了好幾圈的人,即便是在現代,她也很少能看到馬,好奇地湊近聽了幾句,然後扭頭就走。


    想她現如今也算是收益不錯,怎麽說也算是個中產了吧,但那馬要價竟然九十多兩,就差把她錢包掏空了。


    更不要說這馬匹養護起來極其昂貴,買了就是請了個祖宗迴家。


    孟昭隻得轉頭奔向原本的目的地。


    終於找到了賣驢的攤位,果然這東西都是要對比的,眼前的驢子比剛才看到的馬矮了一大截,孟昭這心裏瞬間有點不得勁了。


    “這位小娘子,是要買驢麽,我們家的驢個個健壯的很,你帶迴家就能拉磨,不用調教。”


    奈何錢包緊張,孟昭也沒得選,迴憶著在現代看到的一些如何挑選驢子的事項。


    毛發得油亮,牙齒得整齊結實,四肢也得健壯。


    那人看孟昭看的認真,開口道:“小娘子,我也不跟你要高價,就你看的這一隻,八兩銀子,你帶迴家就能直接幹活。”


    孟昭抬眼瞥了他一眼,“你忽悠我,你這驢看著也就一年多點,我帶迴家能幹什麽活,不還得再養幾個月麽,這幾個月的草料不得用錢。”


    攤主被說的有點心虛,原本看她是個女子,便想著忽悠一下,沒想到還是個行家。


    “小娘子,這話說的,驢能吃什麽東西,隨便喂點秸稈就行,這樣吧,我給你便宜點,七兩半,這是最低價了。”


    “五兩,我就要了。”孟昭看了眼小販說道。


    “小娘子,砍價也不是這麽砍的,你四處問問,哪有五兩就能買一頭驢的,七兩,最低七兩。”


    “你要不賣我就去別家看看,我剛過來的時候,還瞅見一家賣騾子的,這騾子可比驢能拉貨。”孟昭說著就要走。


    那小販趕忙把她攔住,“等等,小娘子,你再往上漲漲,五兩銀子真沒法賣。”


    孟昭:“一口價,六兩,行我就牽走,不行我去別處看看。”


    “行,六兩就六兩,也就是看你這小娘子長得漂亮,要不然,絕不是這個價格。”那小販一咬牙一跺腳,答應了。


    孟昭心裏直樂嗬,他要是六兩不賣,她可能還會再加點,這驢子雖說小點,沒有騾子能拉,但是好馴養,她家裏都是女人孩子,買頭騾子迴去,萬一掌握不好,傷著人就不好了。


    這驢子眼睛發亮,一看就挺健康的,而且孟昭摸了幾下,他也沒生氣,脾氣也溫和。


    孟昭昂首挺胸的牽著驢子往家走,從今天開始,她也是有車一族了,雖說還是mini車型,但她相信,總有一天,她的驢子,也是能風馳電掣的。


    剛一到村口,便發現有人聚在一起吵吵嚷嚷的。


    “裏正,你可不能偏心,這村子裏開了作坊,為啥不招我們過去。”


    “是啊,裏正,我兒子人高馬大的,成日都在家裏,你招人咋不問他。”


    裏正氣急敗壞,“你那兒子長個大高個子,實際又幹過多少活,農忙的時候都沒見他搭把手,招他來作坊幹嘛,享福來了麽?”


    雖說孟昭跟裏正嚴令五申,不許任何人把作坊裏的事說出去,哪怕是自己家人都不成。


    工人們也都願意遵守,畢竟他們自己也清楚,要是作坊有啥事,他們的工錢也就沒了,哪怕是為了每個月的工錢,也都得把作坊裏的事瞞得死死的。


    可這一個村子裏,總不能一點風聲都沒有,原本兩家妯娌條件一樣,但來作坊做工那人兒子腳上忽然穿上了新鞋,這誰看不著。


    原本兩家鄰居,都是一年到頭吃不到肉的,忽然隔壁那戶連著兩天飄出來了肉香味,誰還能聞不到咋的。


    這沒過幾天,作坊裏發了工錢,還沒少發這迴事便在村子裏傳開了。


    第一個受難的就是裏正,天天都有人往他家裏跑,弄得他都不敢迴家,今個倒好,直接給他堵到路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麥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麥穗並收藏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