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粉蒸肉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孟昭起床的時候,顧氏已經做好了早飯,沈青和也早早的起來幫忙。
孟昭之所以願意留在沈家,有一個原因是沈家都是勤快人,即便是沈青和這麽個讀書人,但凡在家,也都是盡可能多幹活的。
沈家要是一家子好吃懶做的,她恐怕就不是想著賺錢,而是想法子趕緊跑路了。
經過這麽多天的磨合,孟昭跟顧氏已經配合的相當默契了,做飯的事情沈青和幫不上忙,便主動去往後山砍柴。
剛開始賣盒飯用的柴都是沈青和休沐的時候砍迴來的,但沒用多久就用光了,後來孟昭就和顧氏一起去後山砍柴。
對付幾天也還可以,但一直自己砍柴太費時間和力氣,還是要找地方買些柴火才好。
今日做的是粉蒸肉,土豆雞塊,蒜香排骨,家常豆腐,糖醋荷包蛋,素炒什錦。
用來做粉蒸肉的米粉是昨日提前準備好的
用細米兩斤,糯米2兩,放入適量的八角香葉桂皮和花椒,放在無水無油的鍋裏炒至微微發黃後取出,家裏沒有石碾子,孟昭隻能又拿去鳳娥嬸子家研磨,照舊是沒有給錢,帶了些吃食過去。
對此鳳娥嬸子的想法是多來多來,自從吃了孟昭的飯菜,鳳娥嬸子看孟昭那是喜歡極了,天天念叨著要找個跟孟昭一樣的兒媳婦。
把五花肉切成厚片加上蔥薑少量酒去腥,再加入鹽豆醬胡椒粉和適量的糖調味,抓勻後再放入研磨好的米粉,均勻得包裹在肉片上。
把切好塊的紅薯放到盆裏打底,再把五花肉片平鋪在上麵,用洗淨的荷葉蓋住盆子,放在鍋裏蒸一個時辰,軟糯鮮香的粉蒸肉就做好了。
留了一份飯菜給沈青和,便和顧氏他們一起去了鎮上。
到攤位後已經有老顧客在等著了,攤位還沒擺好,便有老顧客詢問,
“孟老板,今日又有什麽新菜色,趕緊打開讓我們聞聞吧。”
“就是呀孟老板,我一邊搬著貨一邊想你們家的盒飯,快先給我盛一份。”
“先給我盛先給我盛,我都快餓死了。”
看著眼前一個個嗷嗷待哺的食客,孟昭內心成就感滿滿,麻利的把攤位擺了起來。
“今日的新菜色是粉蒸肉,這道菜可著實費了些功夫,大家品鑒品鑒。”
有了孟昭的推薦,粉蒸肉賣的極好,孟昭也收到了第一波反饋。
“好吃好吃,孟老板這粉蒸肉做的又香又軟,好吃的我舌頭都快咬掉了。”
“孟老板做事敞亮,這豬肉咋切得嫩厚,比俺們自己家做菜還舍得呢。”
“香,太香了,我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肉”
“不止五花肉好吃,這底下被肉湯泡過的紅薯也好吃,又香又甜。”
有顧客喜歡糖醋荷包蛋的味道,開口問道:“老板,你這雞蛋是怎麽做的,怎麽這麽好吃。”
“這雞蛋是我用豬油煎過的,煎好後再鍋裏放入糖,醋,豆醬煮開,再把煎好的雞蛋放進去煮一下就好了。”孟昭一點都沒藏私的迴答道。
擺攤這些日子,也有人問孟昭的飯菜是怎麽做的,孟昭都會簡單的說一下,其實即便孟昭不說,一些會做飯的也能大概猜出來做法。
但飯菜這東西,重點在於醬料的調配香料的使用和火候的掌握,這些孟昭是不會多說的,大多數人也清楚,這是人家看家的本事,不會隨便說出來,也沒什麽人追根究底的去問。
今日依舊在一個時辰內就把將近100份盒飯賣完了,這已經是他們每日能做出的最大量了,幾人收拾收拾去買明日需要的食材。
今日從孟家肉鋪一次性買了一個豬前腿,有十好幾斤,決定迴去做一個拿手菜,那就是紅燒獅子頭。
以前之所以沒做是因為古代沒有絞肉機,就她和顧氏,把十幾斤肉剁成肉餡估計得累夠嗆。
但今日家裏迴來個壯勞力,雖說年齡還小,但孟昭見過沈青和劈柴,有點子力氣,不用白不用,而且現在不趁機折騰一下未來首輔,以後恐怕就沒機會了。
此時的沈青和背對院門,正襟危坐,安靜地看著手中的書卷,身上穿的是砍柴時換上的粗布短打,上麵摞了好幾個補丁,尺碼也不合身,襯得背影更加清瘦,頭發僅用一根布帶全部籠在腦後,肩背挺直,透露出一絲堅韌。
明明一路走來見到的大多數男子都是如此穿戴,但穿在沈青和身上,就是能透露出一絲超凡脫俗來。
聽到開門聲,沈青和起身離座,快走了幾步,從孟昭手中接過推車,安穩的停到了院中。
“娘親,嫂子,忙了一天應該累了,剩下的我來收拾吧,你們歇一歇。”見幾人迴來後額頭隱隱有些汗意,沈青和接過車上的重物,關切的問道。
孟昭迴道:“不累,今日天也不熱,隻是我們迴來的時候走的快了些。”
“娘來就行,你快去看書吧,別耽擱了。”在顧氏眼裏,兒子念書就是頭等大事。
聞言,沈青和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娘,我在書院裏成日的讀書,好不容易休沐,還不如多活動活動,嫂子不是也說麽,長時間做一個動作,對身體反而不好。”
“好,那你也不要太累,平日裏看書也要注意身體。”
中午他們出去擺攤時,留下了一堆用過的鍋碗瓢盆來不及清洗,都被沈青和整理好了,現在隻需要把擺攤用的餐具清洗好就行,幾個人一起做,很快就做完了。
顧氏帶著倆孩子出門辦事,孟昭先把豬前腿用清水洗淨,再用刀把裏麵的骨頭剔出來,按照三肥七瘦的比例把需要的肉準備好,走到正在看書的沈青和旁邊和聲細語道:“二弟,能來幫嫂子剁下肉餡麽。”
嫂子主動讓他幫忙,沈青和自是不會拒絕,從容道:“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嫂子直接說就好。”
說著便去用井水洗了手,來到了壘好的操作台。
孟昭已經把需要的豬肉準備好了,指給沈青和,“這這些肉剁成跟綠豆大小的肉沫就可以了。”
沈青和淺淺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孟昭看他明白,就繼續去做其他的事。
沈青和對著眼前這坨肉有點手足無措,他雖說在家經常幹活,但廚房裏的活計卻基本沒做過,隻能憑之前看到娘親剁菜的樣子對著案板上的肉剁了起來。
學習能力強的人做其他事,也都會容易些,孟昭看沈青和做的有模有樣的,就又去給他拿了一把刀,“訥,二弟,兩把刀一起剁,快一點。”
看見孟昭對自己剁餡的手法沒有異議,沈青和就更自信的繼續兩把刀剁餡,沒多大會,就感覺駕輕就熟了。
孟昭之所以願意留在沈家,有一個原因是沈家都是勤快人,即便是沈青和這麽個讀書人,但凡在家,也都是盡可能多幹活的。
沈家要是一家子好吃懶做的,她恐怕就不是想著賺錢,而是想法子趕緊跑路了。
經過這麽多天的磨合,孟昭跟顧氏已經配合的相當默契了,做飯的事情沈青和幫不上忙,便主動去往後山砍柴。
剛開始賣盒飯用的柴都是沈青和休沐的時候砍迴來的,但沒用多久就用光了,後來孟昭就和顧氏一起去後山砍柴。
對付幾天也還可以,但一直自己砍柴太費時間和力氣,還是要找地方買些柴火才好。
今日做的是粉蒸肉,土豆雞塊,蒜香排骨,家常豆腐,糖醋荷包蛋,素炒什錦。
用來做粉蒸肉的米粉是昨日提前準備好的
用細米兩斤,糯米2兩,放入適量的八角香葉桂皮和花椒,放在無水無油的鍋裏炒至微微發黃後取出,家裏沒有石碾子,孟昭隻能又拿去鳳娥嬸子家研磨,照舊是沒有給錢,帶了些吃食過去。
對此鳳娥嬸子的想法是多來多來,自從吃了孟昭的飯菜,鳳娥嬸子看孟昭那是喜歡極了,天天念叨著要找個跟孟昭一樣的兒媳婦。
把五花肉切成厚片加上蔥薑少量酒去腥,再加入鹽豆醬胡椒粉和適量的糖調味,抓勻後再放入研磨好的米粉,均勻得包裹在肉片上。
把切好塊的紅薯放到盆裏打底,再把五花肉片平鋪在上麵,用洗淨的荷葉蓋住盆子,放在鍋裏蒸一個時辰,軟糯鮮香的粉蒸肉就做好了。
留了一份飯菜給沈青和,便和顧氏他們一起去了鎮上。
到攤位後已經有老顧客在等著了,攤位還沒擺好,便有老顧客詢問,
“孟老板,今日又有什麽新菜色,趕緊打開讓我們聞聞吧。”
“就是呀孟老板,我一邊搬著貨一邊想你們家的盒飯,快先給我盛一份。”
“先給我盛先給我盛,我都快餓死了。”
看著眼前一個個嗷嗷待哺的食客,孟昭內心成就感滿滿,麻利的把攤位擺了起來。
“今日的新菜色是粉蒸肉,這道菜可著實費了些功夫,大家品鑒品鑒。”
有了孟昭的推薦,粉蒸肉賣的極好,孟昭也收到了第一波反饋。
“好吃好吃,孟老板這粉蒸肉做的又香又軟,好吃的我舌頭都快咬掉了。”
“孟老板做事敞亮,這豬肉咋切得嫩厚,比俺們自己家做菜還舍得呢。”
“香,太香了,我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肉”
“不止五花肉好吃,這底下被肉湯泡過的紅薯也好吃,又香又甜。”
有顧客喜歡糖醋荷包蛋的味道,開口問道:“老板,你這雞蛋是怎麽做的,怎麽這麽好吃。”
“這雞蛋是我用豬油煎過的,煎好後再鍋裏放入糖,醋,豆醬煮開,再把煎好的雞蛋放進去煮一下就好了。”孟昭一點都沒藏私的迴答道。
擺攤這些日子,也有人問孟昭的飯菜是怎麽做的,孟昭都會簡單的說一下,其實即便孟昭不說,一些會做飯的也能大概猜出來做法。
但飯菜這東西,重點在於醬料的調配香料的使用和火候的掌握,這些孟昭是不會多說的,大多數人也清楚,這是人家看家的本事,不會隨便說出來,也沒什麽人追根究底的去問。
今日依舊在一個時辰內就把將近100份盒飯賣完了,這已經是他們每日能做出的最大量了,幾人收拾收拾去買明日需要的食材。
今日從孟家肉鋪一次性買了一個豬前腿,有十好幾斤,決定迴去做一個拿手菜,那就是紅燒獅子頭。
以前之所以沒做是因為古代沒有絞肉機,就她和顧氏,把十幾斤肉剁成肉餡估計得累夠嗆。
但今日家裏迴來個壯勞力,雖說年齡還小,但孟昭見過沈青和劈柴,有點子力氣,不用白不用,而且現在不趁機折騰一下未來首輔,以後恐怕就沒機會了。
此時的沈青和背對院門,正襟危坐,安靜地看著手中的書卷,身上穿的是砍柴時換上的粗布短打,上麵摞了好幾個補丁,尺碼也不合身,襯得背影更加清瘦,頭發僅用一根布帶全部籠在腦後,肩背挺直,透露出一絲堅韌。
明明一路走來見到的大多數男子都是如此穿戴,但穿在沈青和身上,就是能透露出一絲超凡脫俗來。
聽到開門聲,沈青和起身離座,快走了幾步,從孟昭手中接過推車,安穩的停到了院中。
“娘親,嫂子,忙了一天應該累了,剩下的我來收拾吧,你們歇一歇。”見幾人迴來後額頭隱隱有些汗意,沈青和接過車上的重物,關切的問道。
孟昭迴道:“不累,今日天也不熱,隻是我們迴來的時候走的快了些。”
“娘來就行,你快去看書吧,別耽擱了。”在顧氏眼裏,兒子念書就是頭等大事。
聞言,沈青和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娘,我在書院裏成日的讀書,好不容易休沐,還不如多活動活動,嫂子不是也說麽,長時間做一個動作,對身體反而不好。”
“好,那你也不要太累,平日裏看書也要注意身體。”
中午他們出去擺攤時,留下了一堆用過的鍋碗瓢盆來不及清洗,都被沈青和整理好了,現在隻需要把擺攤用的餐具清洗好就行,幾個人一起做,很快就做完了。
顧氏帶著倆孩子出門辦事,孟昭先把豬前腿用清水洗淨,再用刀把裏麵的骨頭剔出來,按照三肥七瘦的比例把需要的肉準備好,走到正在看書的沈青和旁邊和聲細語道:“二弟,能來幫嫂子剁下肉餡麽。”
嫂子主動讓他幫忙,沈青和自是不會拒絕,從容道:“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嫂子直接說就好。”
說著便去用井水洗了手,來到了壘好的操作台。
孟昭已經把需要的豬肉準備好了,指給沈青和,“這這些肉剁成跟綠豆大小的肉沫就可以了。”
沈青和淺淺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孟昭看他明白,就繼續去做其他的事。
沈青和對著眼前這坨肉有點手足無措,他雖說在家經常幹活,但廚房裏的活計卻基本沒做過,隻能憑之前看到娘親剁菜的樣子對著案板上的肉剁了起來。
學習能力強的人做其他事,也都會容易些,孟昭看沈青和做的有模有樣的,就又去給他拿了一把刀,“訥,二弟,兩把刀一起剁,快一點。”
看見孟昭對自己剁餡的手法沒有異議,沈青和就更自信的繼續兩把刀剁餡,沒多大會,就感覺駕輕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