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糯米糕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昭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她自小就是個孤兒,父母之愛的溫暖對於她而言遙不可及,她明知這二人不是她爹娘,他們愛的也不是她,可看到他們毫無保留、無條件的支持時,內心深處還是被深深地觸動了。
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排除掉可能存在的風險,給這兩個在文中算得上反麵角色的人一個好的結局。
“爹娘,我想在城北的碼頭擺個攤子,賣些吃食。”看到二人對她這麽支持,孟昭順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孟父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大聲哭喊道:“你說什麽,昭昭,你什麽時候會做飯了,我可憐的昭昭呀,在家十五年從沒做過飯,到沈家幾個月竟然都開始做飯了,昭昭,你真是受委屈了,都是爹不好,都是爹不好。”
孟母也趕忙走上前,緊緊地握住孟昭的手,眼含淚水,“昭昭,你要是沒有錢,管娘要就行,娘給你,何必這麽辛苦呢。”
孟昭看著爹娘如此激烈的反應,心中又是感動又是無奈。她趕忙拉著二人的手,不停地解釋起來,說自己沒有受苦,說她是真的想自己去賺錢,二人這才滿臉心疼的答應讓她去做生意。
而且還準備出錢給她在城北租個鋪子,還是孟昭極力勸阻才歇了這個心思。
如果孟昭穿成的是富商女兒,她自然不會拒絕,但孟父孟母賺的也都是殺豬賣豬的辛苦錢,雖說對比農戶還算有些積蓄,但給她額外租個鋪子,也是很大的壓力。
而且租了鋪子萬一生意不好,後果也會更嚴重一些,還不如從小攤子做起來,投資少,又能積累經驗。
孟昭又跟她們說了一會體己話,和孟父約定了明天的見麵時間。
她在這人生地不熟的,怎麽租攤位也不清楚,而孟大山在這邊朋友多,人脈廣,由他帶著孟昭去談,事情估計會順利很多。
迴村時孟父孟母一臉不舍,孟母割了兩斤豬肉,讓孟昭一起帶迴去,還叮囑孟昭想吃肉了就來拿,讓孟昭別心疼錢。
因為擔心暴露身份,孟昭也不敢太過推拒,爽快地接過了他們的贈與,隻等以後找機會慢慢迴報。
迴去的時候路過點心鋪子,想起剛才在孟家吃的點心,孟昭就進去瞧了瞧。
她之前倒是也考慮過賣糕點,隻是要是在小吃攤上賣,難免賣不上價,而且縣裏的幾個鋪子,都是幾十年的老店,跟他們競爭,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出來的時候買了一包糯米糕,真是心疼壞了。
一塊糯米糕就要兩文錢,一包就花了四十多文,剛才孟父孟母拿出來的糕點看起來比手裏的糯米糕精致多了,花的錢應該更多。
而且自己現在花的原主的錢都還是孟父孟母給的,看來得抓緊賺錢了。
到家時顧母和兩個孩子都在,顧母已經定了兩車磚頭,剛好200文,明天兩個表弟過來的時候一起帶過來。
孟昭把點心拿出來放到桌子上,喊兩個孩子過來。
沈青瑜聽到召喚蹦蹦跳跳的從屋子裏跑了出來,沈青澤落後幾步,但也沒從臉上看出什麽不情願。
等二人都走到孟昭身前,孟昭打開包裝,從裏麵拿出兩塊散發著香氣的糯米糕,分別遞到兩個孩子手中。
沈青瑜看著手中的糕點,眼睛都亮了,“嫂嫂,這是糯米糕嗎?”
孟昭見狀,緩緩蹲下身來,目光溫柔地注視著眼前這個可愛的小姑娘,“是糯米糕,青瑜之前是吃過麽。”
“嗯,之前爹爹買過。”小姑娘重重點了點頭,隨即又低下了頭,眼中充滿了傷心,“可是已經好久沒有吃過了,青瑜都忘記了是什麽味道了。”
戳到小姑娘傷心事,孟昭也不知作何安慰,隻能給小姑娘畫大餅,“等嫂子跟娘賺錢了,青瑜想吃什麽,都能給你買迴來。”
小姑娘眼中重燃光亮,睜著大大的眼睛說道:“謝謝嫂嫂,嫂嫂你真好!嫂嫂你也吃。”說著還把手中的糯米糕遞給孟昭。
孟昭笑著把她的手推迴去,“嫂子吃過了,這是給你們的,不過一天隻能吃一塊,不能因為吃糕點耽擱吃飯。”
沈青瑜嚴肅地點了點頭了答應後,才把潔白的糯米糕放到嘴巴裏,小小的抿了一口。
好甜,好好吃,跟記憶中爹爹買迴來的一樣好吃。
孟昭看了看站在旁邊呆愣著的沈青澤,朝他輕輕抬了抬下巴,神色透著溫和,示意他也吃。
得到孟昭的肯定後,沈青澤也不再猶豫,一口咬了下去。
妹妹說的沒錯,嫂子真的變了,不僅不罵人,說話也變得好溫柔,還給他點心吃。
看倆孩子都拿著糯米糕吃著,孟昭又拿了一塊,走到在一邊忙活的顧氏旁邊,伸手遞到顧氏眼前,“娘,您也吃。”
顧氏趕忙推拒,“不用不用,昭昭,你跟孩子們吃就行了,娘不愛吃甜的。”
或許有人天生不愛吃甜的,但孟昭不覺得顧氏是真不愛吃,堅持把糕點遞到顧氏嘴邊,一臉你不吃我就不走的樣子。
顧氏無奈,隻能把手擦淨,接過糕點小心的吃了起來。
她怎會不愛吃甜的,丈夫在的時候,時不時給她買些小吃,她最愛吃這些小點心了,隻是現如今條件不允許了而已。
沒想到隔了這麽久再次吃到糕點,竟然是這個她一直懼怕的兒媳婦遞過來的。
看著眼前小口小口吃著糕點的顧氏,孟昭覺得她也應該為最近的變化稍微解釋一下。
“娘,前些日子在家,爹娘勸了我好久,我自己也想明白了,青安的事,怪不得旁人,是我之前把不滿遷怒到了家裏,我給您道歉。”
雖說之前的孽不是自己做的,但她接手了這具身體,也得承擔原主之前的因果,況且這麽說,也能讓顧氏記住她爹娘對她的規勸,以後她們要是相處好了,也要承她爹娘一份情。
孟昭看的出來,顧氏是個心軟的,應該不會為難自己,兩個小孩子也不算很記事,隻要她以後不折騰他們,應該也會記恨她。
重點是那個沈青和,那人看她的眼神現在還讓她心有餘悸。
聽到孟昭這麽說,顧氏有些激動,急忙解釋道:“昭昭,真的不是我們騙你,當初我們是真的給了錢,說是可以免徭役的,誰知道竟然被騙了。”
之前她如此解釋的時候,孟昭總是會更生氣的發作不讓她說完,說他們家故意騙婚,今天終於能把事情完整的說出來了。
看過原書的孟昭當然知道,那次的戍邊本是一家三個壯年男子,才需要出一個人,沈父沒了,沈青和才十三歲,沈青安本不應該出現在戍邊名單上,但名單上就是有他的名字。
後來有人找上他,說能出十兩銀子,免了這次徭役,沈青安原本是不願意出的。
但看著家中的母親還有年幼的弟妹,又實在不放心,狠了狠心賣了地,想著他拚了一身子力氣出去做工,也能養活一家。
誰知掏了錢還是沒能免了徭役,臨走時想要迴那十兩銀子,卻求告無門,反被打了一頓,帶著一身的傷上了路。
孟昭之所以這麽清楚,是因為書中沈青和掌權後,下令徹查此事,查到了當初收受賄賂,篡改名錄的罪魁禍首,那人死的,別提多慘了。
沈青和文臣出身,卻在這件事上異常狠辣,但凡有一絲牽連,都被他嚴格懲處,在朝中豎了很多政敵,也為他以後成為孤臣埋下了伏筆。
“我知道的娘親,這件事怪不得你們,咱們都是受害者,我想明白了,以後咱們一家就好好賺錢,好好過日子,青安在天上,也能放心。”
聽見孟昭這麽說,顧氏總算是把心放了下來,昭昭也是苦命的,剛嫁進來就沒了相公,她也是女子,自然知道她的苦楚,所以之前才會那般順著她。
現在好了,大家都說開了,以後日子會慢慢變好的。
吃完糕點後,孟昭跟顧氏一起準備晚上的飯菜。
家中隻有一個鍋,米飯蒸好後得趕緊把菜炒上,所以選的都是快手菜。
一個芹菜炒肉和一個白菜豆腐,膳食纖維,蛋白質還有優質脂肪都有了,最後孟昭還煎了五個雞蛋,在每碗飯上都放了一個。
煎蛋的時候顧氏非讓煎三個就行,說她不用吃雞蛋,被孟昭直接否決了。
擺攤是個辛苦活,沒有個好身體,哪能撐得下來。
飯桌上孟昭和顧母討論著出攤的事情,兩個孩子就靜靜地吃著飯菜,
即便是父親大哥還在的時候,他們也很少吃到這麽豐盛的飯菜,更別說還有大嫂的手藝,普通的食材都能做出頂尖的味道。
沈家的院子在山腳下,離最近的人家還有幾十米的距離,所以格外的安靜,身處這樣的環境,仿佛能讓人瞬間平靜下來。
現如今她也沒有心思想太多原主的結局,還是把當下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飯後兩個孩子自覺地幫顧氏收拾起了桌子,孟昭也習慣了這種隻管做飯不管收拾的日常,沿著院子走動起來。
她現如今剛滿16歲,因為孟家條件好些,身高發育的並不差,目前一米六出頭,雖說算不上身形修長,但對比現在的很多人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不過孟昭平日裏家裏受寵,沒幹過什麽活,四肢纖細,看著有些偏瘦,好看是挺好看,但力氣太小了。
做飯是個體力活,尤其是一次做幾十份飯菜,一般人很難做下來。
所以孟昭有意識地去鍛煉一下,剛開始也不適合大幅度的運動,可以先經常走動增加一點活動量。
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排除掉可能存在的風險,給這兩個在文中算得上反麵角色的人一個好的結局。
“爹娘,我想在城北的碼頭擺個攤子,賣些吃食。”看到二人對她這麽支持,孟昭順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孟父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大聲哭喊道:“你說什麽,昭昭,你什麽時候會做飯了,我可憐的昭昭呀,在家十五年從沒做過飯,到沈家幾個月竟然都開始做飯了,昭昭,你真是受委屈了,都是爹不好,都是爹不好。”
孟母也趕忙走上前,緊緊地握住孟昭的手,眼含淚水,“昭昭,你要是沒有錢,管娘要就行,娘給你,何必這麽辛苦呢。”
孟昭看著爹娘如此激烈的反應,心中又是感動又是無奈。她趕忙拉著二人的手,不停地解釋起來,說自己沒有受苦,說她是真的想自己去賺錢,二人這才滿臉心疼的答應讓她去做生意。
而且還準備出錢給她在城北租個鋪子,還是孟昭極力勸阻才歇了這個心思。
如果孟昭穿成的是富商女兒,她自然不會拒絕,但孟父孟母賺的也都是殺豬賣豬的辛苦錢,雖說對比農戶還算有些積蓄,但給她額外租個鋪子,也是很大的壓力。
而且租了鋪子萬一生意不好,後果也會更嚴重一些,還不如從小攤子做起來,投資少,又能積累經驗。
孟昭又跟她們說了一會體己話,和孟父約定了明天的見麵時間。
她在這人生地不熟的,怎麽租攤位也不清楚,而孟大山在這邊朋友多,人脈廣,由他帶著孟昭去談,事情估計會順利很多。
迴村時孟父孟母一臉不舍,孟母割了兩斤豬肉,讓孟昭一起帶迴去,還叮囑孟昭想吃肉了就來拿,讓孟昭別心疼錢。
因為擔心暴露身份,孟昭也不敢太過推拒,爽快地接過了他們的贈與,隻等以後找機會慢慢迴報。
迴去的時候路過點心鋪子,想起剛才在孟家吃的點心,孟昭就進去瞧了瞧。
她之前倒是也考慮過賣糕點,隻是要是在小吃攤上賣,難免賣不上價,而且縣裏的幾個鋪子,都是幾十年的老店,跟他們競爭,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出來的時候買了一包糯米糕,真是心疼壞了。
一塊糯米糕就要兩文錢,一包就花了四十多文,剛才孟父孟母拿出來的糕點看起來比手裏的糯米糕精致多了,花的錢應該更多。
而且自己現在花的原主的錢都還是孟父孟母給的,看來得抓緊賺錢了。
到家時顧母和兩個孩子都在,顧母已經定了兩車磚頭,剛好200文,明天兩個表弟過來的時候一起帶過來。
孟昭把點心拿出來放到桌子上,喊兩個孩子過來。
沈青瑜聽到召喚蹦蹦跳跳的從屋子裏跑了出來,沈青澤落後幾步,但也沒從臉上看出什麽不情願。
等二人都走到孟昭身前,孟昭打開包裝,從裏麵拿出兩塊散發著香氣的糯米糕,分別遞到兩個孩子手中。
沈青瑜看著手中的糕點,眼睛都亮了,“嫂嫂,這是糯米糕嗎?”
孟昭見狀,緩緩蹲下身來,目光溫柔地注視著眼前這個可愛的小姑娘,“是糯米糕,青瑜之前是吃過麽。”
“嗯,之前爹爹買過。”小姑娘重重點了點頭,隨即又低下了頭,眼中充滿了傷心,“可是已經好久沒有吃過了,青瑜都忘記了是什麽味道了。”
戳到小姑娘傷心事,孟昭也不知作何安慰,隻能給小姑娘畫大餅,“等嫂子跟娘賺錢了,青瑜想吃什麽,都能給你買迴來。”
小姑娘眼中重燃光亮,睜著大大的眼睛說道:“謝謝嫂嫂,嫂嫂你真好!嫂嫂你也吃。”說著還把手中的糯米糕遞給孟昭。
孟昭笑著把她的手推迴去,“嫂子吃過了,這是給你們的,不過一天隻能吃一塊,不能因為吃糕點耽擱吃飯。”
沈青瑜嚴肅地點了點頭了答應後,才把潔白的糯米糕放到嘴巴裏,小小的抿了一口。
好甜,好好吃,跟記憶中爹爹買迴來的一樣好吃。
孟昭看了看站在旁邊呆愣著的沈青澤,朝他輕輕抬了抬下巴,神色透著溫和,示意他也吃。
得到孟昭的肯定後,沈青澤也不再猶豫,一口咬了下去。
妹妹說的沒錯,嫂子真的變了,不僅不罵人,說話也變得好溫柔,還給他點心吃。
看倆孩子都拿著糯米糕吃著,孟昭又拿了一塊,走到在一邊忙活的顧氏旁邊,伸手遞到顧氏眼前,“娘,您也吃。”
顧氏趕忙推拒,“不用不用,昭昭,你跟孩子們吃就行了,娘不愛吃甜的。”
或許有人天生不愛吃甜的,但孟昭不覺得顧氏是真不愛吃,堅持把糕點遞到顧氏嘴邊,一臉你不吃我就不走的樣子。
顧氏無奈,隻能把手擦淨,接過糕點小心的吃了起來。
她怎會不愛吃甜的,丈夫在的時候,時不時給她買些小吃,她最愛吃這些小點心了,隻是現如今條件不允許了而已。
沒想到隔了這麽久再次吃到糕點,竟然是這個她一直懼怕的兒媳婦遞過來的。
看著眼前小口小口吃著糕點的顧氏,孟昭覺得她也應該為最近的變化稍微解釋一下。
“娘,前些日子在家,爹娘勸了我好久,我自己也想明白了,青安的事,怪不得旁人,是我之前把不滿遷怒到了家裏,我給您道歉。”
雖說之前的孽不是自己做的,但她接手了這具身體,也得承擔原主之前的因果,況且這麽說,也能讓顧氏記住她爹娘對她的規勸,以後她們要是相處好了,也要承她爹娘一份情。
孟昭看的出來,顧氏是個心軟的,應該不會為難自己,兩個小孩子也不算很記事,隻要她以後不折騰他們,應該也會記恨她。
重點是那個沈青和,那人看她的眼神現在還讓她心有餘悸。
聽到孟昭這麽說,顧氏有些激動,急忙解釋道:“昭昭,真的不是我們騙你,當初我們是真的給了錢,說是可以免徭役的,誰知道竟然被騙了。”
之前她如此解釋的時候,孟昭總是會更生氣的發作不讓她說完,說他們家故意騙婚,今天終於能把事情完整的說出來了。
看過原書的孟昭當然知道,那次的戍邊本是一家三個壯年男子,才需要出一個人,沈父沒了,沈青和才十三歲,沈青安本不應該出現在戍邊名單上,但名單上就是有他的名字。
後來有人找上他,說能出十兩銀子,免了這次徭役,沈青安原本是不願意出的。
但看著家中的母親還有年幼的弟妹,又實在不放心,狠了狠心賣了地,想著他拚了一身子力氣出去做工,也能養活一家。
誰知掏了錢還是沒能免了徭役,臨走時想要迴那十兩銀子,卻求告無門,反被打了一頓,帶著一身的傷上了路。
孟昭之所以這麽清楚,是因為書中沈青和掌權後,下令徹查此事,查到了當初收受賄賂,篡改名錄的罪魁禍首,那人死的,別提多慘了。
沈青和文臣出身,卻在這件事上異常狠辣,但凡有一絲牽連,都被他嚴格懲處,在朝中豎了很多政敵,也為他以後成為孤臣埋下了伏筆。
“我知道的娘親,這件事怪不得你們,咱們都是受害者,我想明白了,以後咱們一家就好好賺錢,好好過日子,青安在天上,也能放心。”
聽見孟昭這麽說,顧氏總算是把心放了下來,昭昭也是苦命的,剛嫁進來就沒了相公,她也是女子,自然知道她的苦楚,所以之前才會那般順著她。
現在好了,大家都說開了,以後日子會慢慢變好的。
吃完糕點後,孟昭跟顧氏一起準備晚上的飯菜。
家中隻有一個鍋,米飯蒸好後得趕緊把菜炒上,所以選的都是快手菜。
一個芹菜炒肉和一個白菜豆腐,膳食纖維,蛋白質還有優質脂肪都有了,最後孟昭還煎了五個雞蛋,在每碗飯上都放了一個。
煎蛋的時候顧氏非讓煎三個就行,說她不用吃雞蛋,被孟昭直接否決了。
擺攤是個辛苦活,沒有個好身體,哪能撐得下來。
飯桌上孟昭和顧母討論著出攤的事情,兩個孩子就靜靜地吃著飯菜,
即便是父親大哥還在的時候,他們也很少吃到這麽豐盛的飯菜,更別說還有大嫂的手藝,普通的食材都能做出頂尖的味道。
沈家的院子在山腳下,離最近的人家還有幾十米的距離,所以格外的安靜,身處這樣的環境,仿佛能讓人瞬間平靜下來。
現如今她也沒有心思想太多原主的結局,還是把當下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飯後兩個孩子自覺地幫顧氏收拾起了桌子,孟昭也習慣了這種隻管做飯不管收拾的日常,沿著院子走動起來。
她現如今剛滿16歲,因為孟家條件好些,身高發育的並不差,目前一米六出頭,雖說算不上身形修長,但對比現在的很多人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不過孟昭平日裏家裏受寵,沒幹過什麽活,四肢纖細,看著有些偏瘦,好看是挺好看,但力氣太小了。
做飯是個體力活,尤其是一次做幾十份飯菜,一般人很難做下來。
所以孟昭有意識地去鍛煉一下,剛開始也不適合大幅度的運動,可以先經常走動增加一點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