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裏正斷案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二丫臉上的表情變得十分緊張,眼神躲躲閃閃,李雲香顫抖著聲音說:“是,是在迴春堂買的。”
說完這話,李雲香的手都是抖的,孟昭跟她說過,這點她們無法作假,五十兩的人參,不管在哪個藥鋪,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李家若是要查,隻需要去藥鋪一問就成,所以孟昭要求她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說藥鋪的名。
一旦說了,就得立刻找人去通知她,讓孟昭去安排藥鋪那邊的後續事宜,但是這樣,風險會更大不說,可能還要花上一筆錢。
李雲香以為這個問題隻會是李家人問她,沒想到竟然是裏正問的這個問題,她心中一陣慌亂,但還是強自鎮定下來,鼓起勇氣說道:
“裏正,二丫她確實是李家的親生閨女,這一點我可以拿我的性命擔保。但李家要是不認,我也實在是一點法子都沒有,現在,李家我肯定是再也呆不下去了,我隻求裏正您發發慈悲,讓我們離開李家吧。”
聽到李雲香這麽說,裏正心中的懷疑落了實,若是李二丫真的欠下了五十兩銀子,離了李家,還能有什麽活路,李雲香既然願意帶著李二丫離開,必然是有後路可走的。
裏正對李雲香的所作所為十分生氣,不想管著攤子事,李雲香見狀趕忙拉著李二丫一同直接跪在了裏正的麵前,聲音壓得極低說道:
“孟昭跟我說,裏正為村子勞心勞力,做事最為公道,若是遇到有什麽事,就讓我來求裏正幫忙,裏正,我求求你了,幫幫我跟二丫吧。”
李雲香忽然提起孟昭,這讓裏正有些不解,雖說之前她曾在孟昭手裏做過事,但總共也就十幾天,沒聽說倆人有什麽交情,忽然,裏正迴想起自己過來時,孟昭特意提起了李雲香,說擔心她的身子,難不成這事是孟昭的手筆。
裏正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李雲香李二丫一個無知婦人一個弱小少兒,怎麽敢去跟那些放貸的有交集。
裏正發愣的時候,李雲香母女已經給他一連磕了好幾個頭,雖說三人離得遠,但旁人也能看到他們三人的動靜。
李雲香那苦苦哀求的模樣,讓李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別叫那個小賤人求的裏正心軟,她們娘倆要是不走,咱們都得跟著遭罪。”
於是,李家眾人又開始鬧騰了起來,“裏正,這事說到底還是我們家的家事,你隻需做個見證就成。”
方婆子也在一旁附和道:“對呀,這李雲香嫁到我們家,連個兒子都沒生出來,我們家當然能休了她。”
然而,旁邊有眼尖的村民發現了其中的破綻,“方婆子,你家大兒子不是不舉麽,那李雲香怎麽給你家生兒子,怕不是你們剛才在瞎說吧。”
方婆子頓時心慌意亂,眼神躲閃,老李頭狠狠瞪了方婆子一眼,說道:“這事,就我跟大勇知道,其他人誰都沒說過。”
裏正拖著腳步迴到院子,心中思緒萬千,李雲香既然嫁到了沈家村,就理應遵循婦道,孝順公婆,照顧相公,即便是受了些委屈,想要發泄一下,自己也會秉公處理,教訓一下李家眾人。
可她不該搞出這麽些事情來,實在是敗壞村子的名聲,可若這事兒是孟昭的授意,那就大不一樣了。
現如今整個村子,大半的收入全是靠孟昭撐起來的,先是澱粉作坊,一下讓三十多戶人家能吃得起飽飯,再是開荒,明年村子裏就能多二百畝的耕地了,按照孟昭的打算,澱粉作坊與養豬場互惠互利,應該是共生的,往後豬場擴大,免不得也要從村子裏招人。
還有這段時間孟昭讓他留意的村學的事,周邊這幾個村,還沒聽說哪個村子能有個村學的,一但辦起來,哪怕能出幾個童生,自己都能留名村史,想到這些,裏正心中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他不能,絕對不能得罪孟昭。
等想清楚之後,裏正正色道:“不管你們是要分家,還是要休妻,我自然是攔不住的。”
一聽這話,李家人頓時開心起來,以為裏正站在他們這邊,然後就聽裏正又說道:“但是,這李二丫,實打實是李家的人,她生在沈家村,長在沈家村,你們若是要把她從李家分出去,那麽按照規矩,家產也必須有她的一份。”
李家二媳婦瞪大了眼睛,“什麽?她欠了五十兩還不夠,還要分家產!”
李老二也說,“裏正,他一個女子,有啥家產能分的,再說了,那五十兩,誰知道她花沒花完。”
方婆子更是氣得跳了起來,“小野種,你給我老實交代,你到底花了多少錢?怎麽這個小賤人吃了人參還整日病懨懨的,那人參的藥效這麽差,我們可是要找藥鋪賠錢的。”
一聽這話李雲香李二丫頓時開始發抖,裏正卻鎮定地大聲製止,“方婆子,你還嫌鬧得不夠難看麽,我告訴你,這事兒要是傳出去,敗壞了沈家村的名聲,我把你們全家趕出村子。”
裏正之所以經常這麽嚇唬村民,是因為這話對於一個普通農戶來說確實很有威懾力,古代村落相當於一個利益團體,雖說村裏眾人也不全都和睦,但若是遇到外在危險,還是能擰成一股繩的。
如果一個農戶家庭脫離了村落,又沒有足夠的錢財在別處安家落戶,那麽他們大概率會淪落成山匪或者乞丐。
李家眾人頓時歇了去討說法的念頭,開始哭起窮來。
“這家裏哪有錢呀,老頭子病著,家裏隻有老二一個能出去賺錢的,一月也就一兩多銀子,養活九口人,我是一分錢都沒攢下來啊。”
裏正眯了眯眼睛,“你家有多少銀子我不知道,但你家那十二畝地是實打實的,你們要是分家,兩個兒子一家六畝,這李大勇隻有李二丫這麽一個閨女,這六畝地,理應分給她。”
裏正的話一出,李家的人頓時個頂個的不依,這不明晃晃的偏心麽,李二丫一個賠錢貨,憑什麽能領走六畝地。
裏正也沒想李家人能同意,隻是先提出來一個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要求,然後再讓他們慢慢協商。
這接下來的時間,基本沒讓李雲香母女倆說話,裏正就把事情給談了下來,由於老李頭方婆子死活不同意分家,於是便隻休妻,讓李雲香帶著李二丫離開。
同時將李家名下的十二畝地,轉出三畝到李二丫名下,再額外拿出三兩銀子來給她們母女,同時李雲香當初嫁過來的嫁妝也都讓她帶走。
不過這部分倒可以忽略不計,李雲香當初嫁來的時候,穿的喜服都是旁人不知道穿了幾遭的,勉強帶過來的幾個鍋碗瓢盆也都是爛的爛舊的舊。
裏正把雙方簽訂好的契約疊起來收好,準備等去縣裏買牛的時候一塊去辦了。
隨後方婆子雖然極不情願,但在裏正的注視下,也隻能無奈地從屋裏拿出三兩銀子,氣唿唿地遞給裏正。
雖說踹開了五十兩銀子的債務,但白扔出去三畝地跟三兩銀子,還是把方婆子氣的不行,她恨恨地盯著李雲香,那眼神仿佛要把李雲香生吞活剝了一般。
此時的李雲香,臉上看起來倒是沒有什麽特別的表情,隻是眼神中隱隱透露出一絲疲憊與解脫。
說完這話,李雲香的手都是抖的,孟昭跟她說過,這點她們無法作假,五十兩的人參,不管在哪個藥鋪,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李家若是要查,隻需要去藥鋪一問就成,所以孟昭要求她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說藥鋪的名。
一旦說了,就得立刻找人去通知她,讓孟昭去安排藥鋪那邊的後續事宜,但是這樣,風險會更大不說,可能還要花上一筆錢。
李雲香以為這個問題隻會是李家人問她,沒想到竟然是裏正問的這個問題,她心中一陣慌亂,但還是強自鎮定下來,鼓起勇氣說道:
“裏正,二丫她確實是李家的親生閨女,這一點我可以拿我的性命擔保。但李家要是不認,我也實在是一點法子都沒有,現在,李家我肯定是再也呆不下去了,我隻求裏正您發發慈悲,讓我們離開李家吧。”
聽到李雲香這麽說,裏正心中的懷疑落了實,若是李二丫真的欠下了五十兩銀子,離了李家,還能有什麽活路,李雲香既然願意帶著李二丫離開,必然是有後路可走的。
裏正對李雲香的所作所為十分生氣,不想管著攤子事,李雲香見狀趕忙拉著李二丫一同直接跪在了裏正的麵前,聲音壓得極低說道:
“孟昭跟我說,裏正為村子勞心勞力,做事最為公道,若是遇到有什麽事,就讓我來求裏正幫忙,裏正,我求求你了,幫幫我跟二丫吧。”
李雲香忽然提起孟昭,這讓裏正有些不解,雖說之前她曾在孟昭手裏做過事,但總共也就十幾天,沒聽說倆人有什麽交情,忽然,裏正迴想起自己過來時,孟昭特意提起了李雲香,說擔心她的身子,難不成這事是孟昭的手筆。
裏正越想越覺得有這種可能,李雲香李二丫一個無知婦人一個弱小少兒,怎麽敢去跟那些放貸的有交集。
裏正發愣的時候,李雲香母女已經給他一連磕了好幾個頭,雖說三人離得遠,但旁人也能看到他們三人的動靜。
李雲香那苦苦哀求的模樣,讓李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別叫那個小賤人求的裏正心軟,她們娘倆要是不走,咱們都得跟著遭罪。”
於是,李家眾人又開始鬧騰了起來,“裏正,這事說到底還是我們家的家事,你隻需做個見證就成。”
方婆子也在一旁附和道:“對呀,這李雲香嫁到我們家,連個兒子都沒生出來,我們家當然能休了她。”
然而,旁邊有眼尖的村民發現了其中的破綻,“方婆子,你家大兒子不是不舉麽,那李雲香怎麽給你家生兒子,怕不是你們剛才在瞎說吧。”
方婆子頓時心慌意亂,眼神躲閃,老李頭狠狠瞪了方婆子一眼,說道:“這事,就我跟大勇知道,其他人誰都沒說過。”
裏正拖著腳步迴到院子,心中思緒萬千,李雲香既然嫁到了沈家村,就理應遵循婦道,孝順公婆,照顧相公,即便是受了些委屈,想要發泄一下,自己也會秉公處理,教訓一下李家眾人。
可她不該搞出這麽些事情來,實在是敗壞村子的名聲,可若這事兒是孟昭的授意,那就大不一樣了。
現如今整個村子,大半的收入全是靠孟昭撐起來的,先是澱粉作坊,一下讓三十多戶人家能吃得起飽飯,再是開荒,明年村子裏就能多二百畝的耕地了,按照孟昭的打算,澱粉作坊與養豬場互惠互利,應該是共生的,往後豬場擴大,免不得也要從村子裏招人。
還有這段時間孟昭讓他留意的村學的事,周邊這幾個村,還沒聽說哪個村子能有個村學的,一但辦起來,哪怕能出幾個童生,自己都能留名村史,想到這些,裏正心中越發堅定了一個想法,他不能,絕對不能得罪孟昭。
等想清楚之後,裏正正色道:“不管你們是要分家,還是要休妻,我自然是攔不住的。”
一聽這話,李家人頓時開心起來,以為裏正站在他們這邊,然後就聽裏正又說道:“但是,這李二丫,實打實是李家的人,她生在沈家村,長在沈家村,你們若是要把她從李家分出去,那麽按照規矩,家產也必須有她的一份。”
李家二媳婦瞪大了眼睛,“什麽?她欠了五十兩還不夠,還要分家產!”
李老二也說,“裏正,他一個女子,有啥家產能分的,再說了,那五十兩,誰知道她花沒花完。”
方婆子更是氣得跳了起來,“小野種,你給我老實交代,你到底花了多少錢?怎麽這個小賤人吃了人參還整日病懨懨的,那人參的藥效這麽差,我們可是要找藥鋪賠錢的。”
一聽這話李雲香李二丫頓時開始發抖,裏正卻鎮定地大聲製止,“方婆子,你還嫌鬧得不夠難看麽,我告訴你,這事兒要是傳出去,敗壞了沈家村的名聲,我把你們全家趕出村子。”
裏正之所以經常這麽嚇唬村民,是因為這話對於一個普通農戶來說確實很有威懾力,古代村落相當於一個利益團體,雖說村裏眾人也不全都和睦,但若是遇到外在危險,還是能擰成一股繩的。
如果一個農戶家庭脫離了村落,又沒有足夠的錢財在別處安家落戶,那麽他們大概率會淪落成山匪或者乞丐。
李家眾人頓時歇了去討說法的念頭,開始哭起窮來。
“這家裏哪有錢呀,老頭子病著,家裏隻有老二一個能出去賺錢的,一月也就一兩多銀子,養活九口人,我是一分錢都沒攢下來啊。”
裏正眯了眯眼睛,“你家有多少銀子我不知道,但你家那十二畝地是實打實的,你們要是分家,兩個兒子一家六畝,這李大勇隻有李二丫這麽一個閨女,這六畝地,理應分給她。”
裏正的話一出,李家的人頓時個頂個的不依,這不明晃晃的偏心麽,李二丫一個賠錢貨,憑什麽能領走六畝地。
裏正也沒想李家人能同意,隻是先提出來一個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要求,然後再讓他們慢慢協商。
這接下來的時間,基本沒讓李雲香母女倆說話,裏正就把事情給談了下來,由於老李頭方婆子死活不同意分家,於是便隻休妻,讓李雲香帶著李二丫離開。
同時將李家名下的十二畝地,轉出三畝到李二丫名下,再額外拿出三兩銀子來給她們母女,同時李雲香當初嫁過來的嫁妝也都讓她帶走。
不過這部分倒可以忽略不計,李雲香當初嫁來的時候,穿的喜服都是旁人不知道穿了幾遭的,勉強帶過來的幾個鍋碗瓢盆也都是爛的爛舊的舊。
裏正把雙方簽訂好的契約疊起來收好,準備等去縣裏買牛的時候一塊去辦了。
隨後方婆子雖然極不情願,但在裏正的注視下,也隻能無奈地從屋裏拿出三兩銀子,氣唿唿地遞給裏正。
雖說踹開了五十兩銀子的債務,但白扔出去三畝地跟三兩銀子,還是把方婆子氣的不行,她恨恨地盯著李雲香,那眼神仿佛要把李雲香生吞活剝了一般。
此時的李雲香,臉上看起來倒是沒有什麽特別的表情,隻是眼神中隱隱透露出一絲疲憊與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