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土豆粉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昭問道:“之前說要買兩頭牛,有消息了麽?”
裏正點了點頭,“我已經找好了賣家,也跟縣裏打好了招唿,等下就能去領過來。”說罷歎了一口氣,“就是可惜了,要是從小買小牛犢養著,能省下不少錢呢。”
如今雖說允許私下買賣耕牛,但為了方便管理和保護,家裏有耕牛的還得提前去縣裏登記造冊,要是牛死了,還得去報告死亡原因,為的就是避免私下宰殺。
孟昭安慰道:“隻要這牛買迴來能立馬派上用場,就不算白花錢,再說等到以後農忙的時候,還能租出去收租,就算是農閑的時候,也能留在澱粉作坊裏幫忙,不會白買。”
“也是,那我找個空閑去把牛領迴來,這幫人,自從知道我要買牛,一天問我八遍,這牛是能隨便買的麽,我這也是打聽了好久才打聽到這兩頭。”
根據孟昭跟裏正的商量,這開荒階段,租牛是不收租金的,至於押金,也隻能走走過場收一收,畢竟真要收跟牛價一樣的錢當押金,村裏恐怕沒人交的起,於是為了保護耕牛,孟昭想了個法子。
“這牛往外租的時候,提前排好時間,第一家用牛的時候,讓第二家去喂養,第二家用牛的時候,第三家負責喂養。”
一頭牛一天最多隻能工作3-4個時辰,如果每日使用時間過長,就可能導致牛產生疾病或者損傷,影響壽命。
孟昭擔心要是村民租了牛,不是自己家的不知道心疼,讓牛死命幹,到時候再累壞了,所以出了這麽個主意。
這樣第一家用牛的時候,第二家負責喂養的同時也有了監督的責任,畢竟這牛馬上就要來自己家幹活了,要是前一家用的太狠,到自己家沒力氣了,那自然是不樂意的,所以一定會盯著前一家用的情況。
同樣的,第一家用牛的時候,希望牛給他好好幹,也會去要求第二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糧食,因為牛吃飽了,才能好好幹活。
就這樣兩家互相監督,既能保證牛不過度勞累,又能保證牛吃的好。
裏正對這法子也很讚同,他在這村子裏生活了大半輩子,對村民們的習性非常了解,殺牛偷牛的事他們幹不出來,但為了省點錢少喂點草料,為了多出點活讓牛多幹兩個時辰這種事,肯定是不少見的。
等把牛的事說好了,孟昭又說起了她這趟來的目的。
“沈家的院子收拾出來了麽?”
裏正點了點頭,“昨個我已經讓玉梅領了兩個工人排著收拾了好了,鍋也安了上去,你要的那些個東西,我也讓顧雲領著人準備全了,你等下過去看看,要是還缺什麽,我給你安排。”
裏正做事孟昭自是放心的,於是迴到作坊,點了幾個放心的人,帶著他們去了空了許久的沈家院子,裏正也一道跟了過來,想要瞧瞧她是要做什麽東西。
路上李玉梅好奇問道:“昭昭,你這是又準備鼓搗出什麽新花樣呀?”
孟昭輕笑一聲,“這會還不好說,反正等到時候做出來,嫂子自然就知道了。”
等到了地方,沈家院子果然被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院子裏依照孟昭的要求,支起來了兩個大木架子,中間又用木棍一點一點隔開,看著像是個加大版的瓜架子。
孟昭招唿著其他人把車上的澱粉卸下來,這是她專門弄的剛曬了半天的澱粉,這會兒的澱粉半幹不幹,看著是沒什麽水分了,但用力一捏,還是能團成球。
孟昭先做了示範,拿起一坨澱粉,用力擠壓團成一個球,其餘幾人有樣學樣,也跟著團了起來。
“哈哈,這個好,整的跟團雪球一樣。”
孟昭笑著說道:“確實是跟團雪球一樣,不過大家切記這澱粉球一定得團瓷實了,可不能等下還沒下鍋就散了。”
等到把所有的澱粉都團成球,大約團了二百多個,孟昭便開始讓人把鍋燒上,把團好的澱粉球挨個下鍋煮,等到表麵變得微微透明後撈出來。
這會的澱粉球,外麵已經被燙熟了,裏麵還是生的,把它們全部剁碎,然後跟和麵一樣,和成一個個麵團。
就在孟昭帶著人和麵團的時候,院子裏匆匆忙忙跑進來一個人,著急地大聲說道:
“裏正,你快去看看吧!剛才村子裏來了幾個氣勢洶洶的的漢子,問他們來幹嘛也不說,就直奔方婆子家,這會兒,方婆子家估計都快要被砸爛了!”
“什麽?”一聽這話,裏正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雖說這方婆子平日裏為人處世不怎麽討喜,總是愛占些小便宜,還常常在村裏搬弄是非,可畢竟是村子裏的人,這被人打上門來,他身為裏正,可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裏正便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孟昭,孟昭聽到這話也是十分驚訝,心中暗道沒想到這麽巧,剛好遇到她過來這天。
孟昭稍作思索後說道:“裏正您就去忙吧,有玉梅嫂子她們在這幫我就成。我聽說雲香之前掉到河裏,身子一直沒好利索,這萬一出了什麽事可就不好了。”
等裏正走後,院子裏的幾個人也都議論起來。
“方婆子這是得罪誰了,讓人打到家裏來了。”
一個嬸子撇了撇嘴,“方婆子欺軟怕硬的,最多也就得罪得罪咱們村子裏的人,我看是她那個大兒子,成日裏在外麵喝酒,保不齊就得罪了什麽人。”
另一個嬸子歎了口氣,轉頭看向孟昭問道:“唉,昭昭,之前雲香是在你那做過工是吧。”
孟昭點了點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惋惜,“是呀,之前我這缺人,她來我這做過幾天工,這雲香手腳麻利,做事也肯出力氣,幹的還挺不錯的。”
那嬸子聽了孟昭的話,又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可不是麽,雲香可是個好女子,隻可惜嫁到方婆子家了,之前跳河,那大夫走之前都說了,她這身子得用些好藥補補,結果呢,方婆子那吝嗇鬼,什麽藥都不肯買,就這麽讓雲香硬生生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實在是可憐。”
眾人一邊聊天,也不耽擱手裏的活計,把院子裏的三個鍋都加滿水,再往幾個大盆裏也接上水,把最左邊的鍋裏的水燒開,擺上孟昭定做的架子。
為了防止架子晃動,她還找了兩個沙袋左右兩邊壓上,然後把剛才和好的麵團放在中間的洞裏,用木棍使勁往下麵壓,麵團就被擠壓著從下麵的孔洞裏鑽出來,直接變成一根根麵條落到鍋裏。
等煮的差不多了,就用兩根竹棍,把煮熟的土豆粉快速撈到旁邊盛著涼水那口鍋裏,等溫度降低後,再換一個鍋,最後再換到盆子裏。
等到溫度徹底降下來,再用木棍把土豆粉一把一把的掛到院子裏的木架子上。
裏正點了點頭,“我已經找好了賣家,也跟縣裏打好了招唿,等下就能去領過來。”說罷歎了一口氣,“就是可惜了,要是從小買小牛犢養著,能省下不少錢呢。”
如今雖說允許私下買賣耕牛,但為了方便管理和保護,家裏有耕牛的還得提前去縣裏登記造冊,要是牛死了,還得去報告死亡原因,為的就是避免私下宰殺。
孟昭安慰道:“隻要這牛買迴來能立馬派上用場,就不算白花錢,再說等到以後農忙的時候,還能租出去收租,就算是農閑的時候,也能留在澱粉作坊裏幫忙,不會白買。”
“也是,那我找個空閑去把牛領迴來,這幫人,自從知道我要買牛,一天問我八遍,這牛是能隨便買的麽,我這也是打聽了好久才打聽到這兩頭。”
根據孟昭跟裏正的商量,這開荒階段,租牛是不收租金的,至於押金,也隻能走走過場收一收,畢竟真要收跟牛價一樣的錢當押金,村裏恐怕沒人交的起,於是為了保護耕牛,孟昭想了個法子。
“這牛往外租的時候,提前排好時間,第一家用牛的時候,讓第二家去喂養,第二家用牛的時候,第三家負責喂養。”
一頭牛一天最多隻能工作3-4個時辰,如果每日使用時間過長,就可能導致牛產生疾病或者損傷,影響壽命。
孟昭擔心要是村民租了牛,不是自己家的不知道心疼,讓牛死命幹,到時候再累壞了,所以出了這麽個主意。
這樣第一家用牛的時候,第二家負責喂養的同時也有了監督的責任,畢竟這牛馬上就要來自己家幹活了,要是前一家用的太狠,到自己家沒力氣了,那自然是不樂意的,所以一定會盯著前一家用的情況。
同樣的,第一家用牛的時候,希望牛給他好好幹,也會去要求第二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糧食,因為牛吃飽了,才能好好幹活。
就這樣兩家互相監督,既能保證牛不過度勞累,又能保證牛吃的好。
裏正對這法子也很讚同,他在這村子裏生活了大半輩子,對村民們的習性非常了解,殺牛偷牛的事他們幹不出來,但為了省點錢少喂點草料,為了多出點活讓牛多幹兩個時辰這種事,肯定是不少見的。
等把牛的事說好了,孟昭又說起了她這趟來的目的。
“沈家的院子收拾出來了麽?”
裏正點了點頭,“昨個我已經讓玉梅領了兩個工人排著收拾了好了,鍋也安了上去,你要的那些個東西,我也讓顧雲領著人準備全了,你等下過去看看,要是還缺什麽,我給你安排。”
裏正做事孟昭自是放心的,於是迴到作坊,點了幾個放心的人,帶著他們去了空了許久的沈家院子,裏正也一道跟了過來,想要瞧瞧她是要做什麽東西。
路上李玉梅好奇問道:“昭昭,你這是又準備鼓搗出什麽新花樣呀?”
孟昭輕笑一聲,“這會還不好說,反正等到時候做出來,嫂子自然就知道了。”
等到了地方,沈家院子果然被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院子裏依照孟昭的要求,支起來了兩個大木架子,中間又用木棍一點一點隔開,看著像是個加大版的瓜架子。
孟昭招唿著其他人把車上的澱粉卸下來,這是她專門弄的剛曬了半天的澱粉,這會兒的澱粉半幹不幹,看著是沒什麽水分了,但用力一捏,還是能團成球。
孟昭先做了示範,拿起一坨澱粉,用力擠壓團成一個球,其餘幾人有樣學樣,也跟著團了起來。
“哈哈,這個好,整的跟團雪球一樣。”
孟昭笑著說道:“確實是跟團雪球一樣,不過大家切記這澱粉球一定得團瓷實了,可不能等下還沒下鍋就散了。”
等到把所有的澱粉都團成球,大約團了二百多個,孟昭便開始讓人把鍋燒上,把團好的澱粉球挨個下鍋煮,等到表麵變得微微透明後撈出來。
這會的澱粉球,外麵已經被燙熟了,裏麵還是生的,把它們全部剁碎,然後跟和麵一樣,和成一個個麵團。
就在孟昭帶著人和麵團的時候,院子裏匆匆忙忙跑進來一個人,著急地大聲說道:
“裏正,你快去看看吧!剛才村子裏來了幾個氣勢洶洶的的漢子,問他們來幹嘛也不說,就直奔方婆子家,這會兒,方婆子家估計都快要被砸爛了!”
“什麽?”一聽這話,裏正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雖說這方婆子平日裏為人處世不怎麽討喜,總是愛占些小便宜,還常常在村裏搬弄是非,可畢竟是村子裏的人,這被人打上門來,他身為裏正,可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裏正便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孟昭,孟昭聽到這話也是十分驚訝,心中暗道沒想到這麽巧,剛好遇到她過來這天。
孟昭稍作思索後說道:“裏正您就去忙吧,有玉梅嫂子她們在這幫我就成。我聽說雲香之前掉到河裏,身子一直沒好利索,這萬一出了什麽事可就不好了。”
等裏正走後,院子裏的幾個人也都議論起來。
“方婆子這是得罪誰了,讓人打到家裏來了。”
一個嬸子撇了撇嘴,“方婆子欺軟怕硬的,最多也就得罪得罪咱們村子裏的人,我看是她那個大兒子,成日裏在外麵喝酒,保不齊就得罪了什麽人。”
另一個嬸子歎了口氣,轉頭看向孟昭問道:“唉,昭昭,之前雲香是在你那做過工是吧。”
孟昭點了點頭,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惋惜,“是呀,之前我這缺人,她來我這做過幾天工,這雲香手腳麻利,做事也肯出力氣,幹的還挺不錯的。”
那嬸子聽了孟昭的話,又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可不是麽,雲香可是個好女子,隻可惜嫁到方婆子家了,之前跳河,那大夫走之前都說了,她這身子得用些好藥補補,結果呢,方婆子那吝嗇鬼,什麽藥都不肯買,就這麽讓雲香硬生生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實在是可憐。”
眾人一邊聊天,也不耽擱手裏的活計,把院子裏的三個鍋都加滿水,再往幾個大盆裏也接上水,把最左邊的鍋裏的水燒開,擺上孟昭定做的架子。
為了防止架子晃動,她還找了兩個沙袋左右兩邊壓上,然後把剛才和好的麵團放在中間的洞裏,用木棍使勁往下麵壓,麵團就被擠壓著從下麵的孔洞裏鑽出來,直接變成一根根麵條落到鍋裏。
等煮的差不多了,就用兩根竹棍,把煮熟的土豆粉快速撈到旁邊盛著涼水那口鍋裏,等溫度降低後,再換一個鍋,最後再換到盆子裏。
等到溫度徹底降下來,再用木棍把土豆粉一把一把的掛到院子裏的木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