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生病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掌櫃他們鋪麵現如今需要的常用肉類以及蔬菜,都是從當地采購,可以確保新鮮,但所需要的料包、土豆粉、澱粉還有臘腸之類的,則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安排送貨。
這差事她交給了之前跟她去惠安縣賣澱粉的幾個行夫,孟昭剛到沁陽那天,正好遇到他們送完貨準備迴去,於是就讓行夫傳信迴去,讓幾個人趕來沁陽跟她會和。
分別是石頭、玉梅嫂子、李柱子、李雲香還有李二丫。
她出來的這幾天,作坊跟豬場估計已經快要完工,即將開始運行,石頭順兒最熟悉她那套科學喂養的法子,於是她就先把石頭接了過來。
至於玉梅嫂子,自打知道她要開個新作坊,裏正已經朝她打聽了好幾迴了,雖說孟昭說過,新作坊開起來不會影響沈家村的作坊。
但裏正多少還是有些擔心,孟昭對此也能理解,剛好新作坊建起來,需要個管事,她便讓玉梅嫂子過來擔任一段時間,也好叫她瞧瞧情況。
單一個大寨村的澱粉作坊,是不足以支撐春風樓的全部訂單的,她不會因為有了新作坊就放棄老作坊,更不要說沈家村現如今是她的根據地,自己手底下不少人都是沈家村的,她投入了大量心血錢財,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至於為什麽李雲香李二丫也一起跟過來了,還不是因為李大勇一家。
年前李雲香借著澱粉作坊招了一批外村工人的契機,在作坊門口擺了個小攤位,起初一天也就能賺個四五文,隻夠母女二人的嚼用。
可後來作坊裏的外村工人越來越多,都覺得每日來迴跑實在累人,自己帶飯又不方便熱飯,外加她們幹的時間長了,領了工錢,手裏也略微寬裕了些,就沒那麽儉省了,幹脆都從李雲香的攤位上買飯,一日下來也能賺個二三十文。
看見李雲香在村子裏就能賺錢,其他人都眼紅的很,可卻也沒什麽人摻和,畢竟李雲香那攤位用了多少食材,賣的多少價格,每日能賺多少錢,大家夥都能算得出來。
一戶有的賺,兩戶可就不行了,所以大部分人也就隻在心裏怨念,想著這活計當初自己咋沒想起來,要是自己先幹了,現在賺錢的不就自己了麽。
可旁人不幹,李大勇一家可就不這麽想了,自打他們趕了李雲香母女倆出去,家裏的活算是徹底沒人幹了,方婆子整天在家裏罵她那二兒媳婦懶婆娘,可她那二兒媳婦也不是吃素的,倆人三天兩頭的罵架。
次次都是方婆子吃虧,畢竟她二兒子跟自個媳婦一條心,人家是一家人,方婆子一罵人,她二兒子就提分家,弄得她毫無辦法。
找不著出氣的,又瞅見李雲香賺了錢,自然就想摻和進去,於是也烙了餅去作坊門口賣,起初有人嚐鮮去買了幾迴,可因為她不舍得用料,滋味又不好,賣了幾天就沒人買了。
方婆子去擺攤的時候,全家沒人幫忙,這會賣不出去了,卻又都來說她糟蹋錢沒本事,家裏人她都說不得,就日日去給李雲香找事,四處造謠,弄得李雲香煩不勝煩。
孟昭聽說這迴事後,就托人問了李雲香,願不願意領著二丫出來,李雲香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雖說沈家村是故土,是李二丫出生長大的地方,但因為有李大勇一家,她們對這片土地也沒太多的感情,倒還不如找機會搬出去。
孟昭跟他們幾人碰上麵,也沒多說什麽,坐上騾車就去了弘農縣,等到了地方,眾人先是去了澱粉作坊。
玉梅嫂子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驚歎道:“我的天,昭昭,這作坊怎麽蓋得這麽大啊?”
她一邊說著,一邊環顧四周,目光中滿是驚訝,這院子看著少說也有沈家村作坊的兩個大,作坊兩側還有兩個連著的院子,仔細數了數,有十幾間房子。
孟昭笑著解釋,“咱們沈家村的作坊,隻需要每日去做工就可以了,這新作坊不僅如此,還蓋了宿舍,這樣一些離得遠的工人們,就不用每日迴家了,可以住在作坊裏。”
而且因為作坊裏麵男女都有,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男舍女舍需要分開,院牆壘得極高,看著才這麽大。
玉梅嫂子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這些天是不是也住在這?”
孟昭點了點頭,“是啊,東西估計已經準備好了,咱們一塊進去瞧瞧。”
因為蓋的急, 所以沒有多特殊的設計,就是幾間房連在一起,每間大約有二十平米左右,孟昭沒有選擇常見的通鋪。
而是跟她鹵煮鋪子裏的宿舍一樣,定製了上下鋪,一間房裏擺上三張,其餘的地方放上兩張桌子,每間能住六個人。
女舍男舍都配備了單獨的茅房,還有洗澡的地方,住著極為方便。
孟昭把玉梅嫂子跟李雲香母女倆領到其中一間宿舍,此時已經收拾出來了三張床鋪,還有一些日常用具,安排她們三個住下後,孟昭又把李柱子安排去了男舍,然後帶著石頭去找孟大山。
孟大山看見閨女迴來,先是好一頓關心,然後才說起了豬場的事。
“豬場已經蓋好了,不過咱們要的急,豬崽們估計還得再等幾天才能接過去。”
孟昭點了點頭,豬場的事暫時沒有那麽著急,要等作坊那邊開始生產後,再接豬崽們過來才正合適。
等把帶來的人的住處安排好,剩下的事就是招工了,孟昭寫了幾張招工的告示,讓小川直接拿給周邊幾個村子的裏正,隨後就迴了客棧休息。
坐了趟周廚子的帶棚騾車,再坐平板騾車真是哪哪都不適應,在路上顛了兩天,身上實在難受,就找小二要了熱水,想泡個熱水澡。
沈芸原本還勸她,說這會天氣還冷,要不讓她給她擦擦身子就成,孟昭覺得自己平常一直鍛煉,還沒生過病,就沒同意。
結果泡澡泡的倒是舒坦了,第二天起來的時候,頭就開始有點暈,鼻子也有些不通氣,估摸著是染了風寒,孟昭強撐著想要起身,卻被沈芸按了下去。
“孟昭姐姐,你都病了,今個就別出去了,左右工人也不是那麽好找的,你休息一兩天也不礙事。”
孟昭這會已經知道了不聽話的下場,也不再說什麽,沈芸跑去藥鋪給她找了大夫,看了病情後開了幾副治風寒的藥。
然後跑前跑後給孟昭把藥煎好,又喂給她喝,也不知道那大夫開的什麽藥,苦的不行,孟昭捏著鼻子一口氣咽下下去,又喝了一大壺水,吃了好幾個蜜餞,還是時不時的從嗓子眼裏往上冒苦味。
悔啊,悔啊,後來實在撐不下去,這才又睡了過去,等再醒過來,已經到了晚上。
這差事她交給了之前跟她去惠安縣賣澱粉的幾個行夫,孟昭剛到沁陽那天,正好遇到他們送完貨準備迴去,於是就讓行夫傳信迴去,讓幾個人趕來沁陽跟她會和。
分別是石頭、玉梅嫂子、李柱子、李雲香還有李二丫。
她出來的這幾天,作坊跟豬場估計已經快要完工,即將開始運行,石頭順兒最熟悉她那套科學喂養的法子,於是她就先把石頭接了過來。
至於玉梅嫂子,自打知道她要開個新作坊,裏正已經朝她打聽了好幾迴了,雖說孟昭說過,新作坊開起來不會影響沈家村的作坊。
但裏正多少還是有些擔心,孟昭對此也能理解,剛好新作坊建起來,需要個管事,她便讓玉梅嫂子過來擔任一段時間,也好叫她瞧瞧情況。
單一個大寨村的澱粉作坊,是不足以支撐春風樓的全部訂單的,她不會因為有了新作坊就放棄老作坊,更不要說沈家村現如今是她的根據地,自己手底下不少人都是沈家村的,她投入了大量心血錢財,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至於為什麽李雲香李二丫也一起跟過來了,還不是因為李大勇一家。
年前李雲香借著澱粉作坊招了一批外村工人的契機,在作坊門口擺了個小攤位,起初一天也就能賺個四五文,隻夠母女二人的嚼用。
可後來作坊裏的外村工人越來越多,都覺得每日來迴跑實在累人,自己帶飯又不方便熱飯,外加她們幹的時間長了,領了工錢,手裏也略微寬裕了些,就沒那麽儉省了,幹脆都從李雲香的攤位上買飯,一日下來也能賺個二三十文。
看見李雲香在村子裏就能賺錢,其他人都眼紅的很,可卻也沒什麽人摻和,畢竟李雲香那攤位用了多少食材,賣的多少價格,每日能賺多少錢,大家夥都能算得出來。
一戶有的賺,兩戶可就不行了,所以大部分人也就隻在心裏怨念,想著這活計當初自己咋沒想起來,要是自己先幹了,現在賺錢的不就自己了麽。
可旁人不幹,李大勇一家可就不這麽想了,自打他們趕了李雲香母女倆出去,家裏的活算是徹底沒人幹了,方婆子整天在家裏罵她那二兒媳婦懶婆娘,可她那二兒媳婦也不是吃素的,倆人三天兩頭的罵架。
次次都是方婆子吃虧,畢竟她二兒子跟自個媳婦一條心,人家是一家人,方婆子一罵人,她二兒子就提分家,弄得她毫無辦法。
找不著出氣的,又瞅見李雲香賺了錢,自然就想摻和進去,於是也烙了餅去作坊門口賣,起初有人嚐鮮去買了幾迴,可因為她不舍得用料,滋味又不好,賣了幾天就沒人買了。
方婆子去擺攤的時候,全家沒人幫忙,這會賣不出去了,卻又都來說她糟蹋錢沒本事,家裏人她都說不得,就日日去給李雲香找事,四處造謠,弄得李雲香煩不勝煩。
孟昭聽說這迴事後,就托人問了李雲香,願不願意領著二丫出來,李雲香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雖說沈家村是故土,是李二丫出生長大的地方,但因為有李大勇一家,她們對這片土地也沒太多的感情,倒還不如找機會搬出去。
孟昭跟他們幾人碰上麵,也沒多說什麽,坐上騾車就去了弘農縣,等到了地方,眾人先是去了澱粉作坊。
玉梅嫂子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驚歎道:“我的天,昭昭,這作坊怎麽蓋得這麽大啊?”
她一邊說著,一邊環顧四周,目光中滿是驚訝,這院子看著少說也有沈家村作坊的兩個大,作坊兩側還有兩個連著的院子,仔細數了數,有十幾間房子。
孟昭笑著解釋,“咱們沈家村的作坊,隻需要每日去做工就可以了,這新作坊不僅如此,還蓋了宿舍,這樣一些離得遠的工人們,就不用每日迴家了,可以住在作坊裏。”
而且因為作坊裏麵男女都有,為了避免出現意外,男舍女舍需要分開,院牆壘得極高,看著才這麽大。
玉梅嫂子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這些天是不是也住在這?”
孟昭點了點頭,“是啊,東西估計已經準備好了,咱們一塊進去瞧瞧。”
因為蓋的急, 所以沒有多特殊的設計,就是幾間房連在一起,每間大約有二十平米左右,孟昭沒有選擇常見的通鋪。
而是跟她鹵煮鋪子裏的宿舍一樣,定製了上下鋪,一間房裏擺上三張,其餘的地方放上兩張桌子,每間能住六個人。
女舍男舍都配備了單獨的茅房,還有洗澡的地方,住著極為方便。
孟昭把玉梅嫂子跟李雲香母女倆領到其中一間宿舍,此時已經收拾出來了三張床鋪,還有一些日常用具,安排她們三個住下後,孟昭又把李柱子安排去了男舍,然後帶著石頭去找孟大山。
孟大山看見閨女迴來,先是好一頓關心,然後才說起了豬場的事。
“豬場已經蓋好了,不過咱們要的急,豬崽們估計還得再等幾天才能接過去。”
孟昭點了點頭,豬場的事暫時沒有那麽著急,要等作坊那邊開始生產後,再接豬崽們過來才正合適。
等把帶來的人的住處安排好,剩下的事就是招工了,孟昭寫了幾張招工的告示,讓小川直接拿給周邊幾個村子的裏正,隨後就迴了客棧休息。
坐了趟周廚子的帶棚騾車,再坐平板騾車真是哪哪都不適應,在路上顛了兩天,身上實在難受,就找小二要了熱水,想泡個熱水澡。
沈芸原本還勸她,說這會天氣還冷,要不讓她給她擦擦身子就成,孟昭覺得自己平常一直鍛煉,還沒生過病,就沒同意。
結果泡澡泡的倒是舒坦了,第二天起來的時候,頭就開始有點暈,鼻子也有些不通氣,估摸著是染了風寒,孟昭強撐著想要起身,卻被沈芸按了下去。
“孟昭姐姐,你都病了,今個就別出去了,左右工人也不是那麽好找的,你休息一兩天也不礙事。”
孟昭這會已經知道了不聽話的下場,也不再說什麽,沈芸跑去藥鋪給她找了大夫,看了病情後開了幾副治風寒的藥。
然後跑前跑後給孟昭把藥煎好,又喂給她喝,也不知道那大夫開的什麽藥,苦的不行,孟昭捏著鼻子一口氣咽下下去,又喝了一大壺水,吃了好幾個蜜餞,還是時不時的從嗓子眼裏往上冒苦味。
悔啊,悔啊,後來實在撐不下去,這才又睡了過去,等再醒過來,已經到了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