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訂單
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 作者:拾麥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便知道春風樓家大業大,孟昭還是被這契書上的數量震驚到了,一個還沒完全了解的材料,就能下每月兩千斤的訂單,可見春風樓的需求有多大。
也正因為這過高的數量,讓她有些卻步。
一斤澱粉需要五斤土豆才能完成,也就是她每月需要采購至少一萬斤的原材料。
現如今家家戶戶都有屯糧,但大多都在百十斤左右,沈家村有大約百戶人家,單就一個月的訂單,就能掏空沈家村的所有囤貨。
要是接下這個訂單她勢必需要進行大量的對外采購,近的村子還好說,人力可以完成,但等到周邊土豆采購完,去往更遠的地方,就會增加大量的運輸成本。
況且大量采購可能會讓土豆的價格上漲,她原本給出的澱粉售價,利潤率就不算太高,一但各項成本增加,勢必會入不敷出。
不說別的,就說這契書上的違約金,也夠讓她直接迴歸赤貧的。
“蕭公子,我的情況,你大概也知道,這個量,太多了。”
“孟小娘子也要體諒我的不容易,春風樓在中原共有上百家分號,兩千斤並不算多。”
雖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但這實打實的銀子在哪放著,她也做不到視若無睹,孟昭接著往下看手中的契書,看到最後一條時卻樂了。
“蕭公子,您也是生意人,敢問春風樓出了新菜色,其他酒樓,多久會跟風出售呢。”
蕭宥之沉思了一下,“快的話三日內就能有相似的出現,慢的話也不過月餘。”
“那您這讓我保證半年內市麵上不能有同類產品出現,不是在為難我麽?”
“孟老板當知道這獨一無二的誘惑力,若是這東西哪裏都有,又怎麽能體現它的價值呢。”
澱粉的製作方式實在是不算難,一但大規模使用,勢必會引起注意,有心之人隻要細細研究一下,不難發現其中的方式方法。
要想隱瞞,隻能雙方配合,首先不能讓人知道澱粉是從她這裏買的,其次她采購的時候,要盡量低調,避免讓人猜到原材料是土豆。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無法長時間隱瞞的,自己一個小攤位,沒什麽關注度,但要是春風樓上了新花樣,勢必會引起同行的注意,仔細調查過後,找到自己的攤子也不是難事。
“我隻能保證三月內,不向除了我的攤子以及春風樓以外的地方供貨,其餘的我無法保證。”
無法保證的事情一定不能寫在契書上,誰知道過幾天會不會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有人也研究出了澱粉的製作方法,到那時,即便配方不是由她泄露的,這違約金也得她給。
“孟小娘子,這樣我可是難辦的很。”
“蕭公子放心,沒人會將生意往外推,我跟蕭公子一樣,不希望配方外泄,一定會盡力做好保密工作的。”
蕭宥之轉了轉茶杯,把這事在腦海裏過了一遍,現如今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澱粉的用法,等到研究出一批新的菜單後,估計也要月餘。
中原地區疆域遼闊,春風樓分布又極廣,單讓每家分號都加上新的菜色估摸著都要兩三個月的時間,隻要他們雙方準備充分,做好保密工作,幾個月的獨家,應該是可以保證的。
隨即便下了決定,“若是如此,前三個月的交貨量每月要加上一千斤。”
天啊,兩千斤她都滿頭包了,現如今再加一千斤,這不是要她的命麽,可這張來之不易的訂單,她又實在不想放棄。
孟昭把單子疊了一下塞到了口袋裏,“這事,我還得迴去商議一下,過兩日再給你答複。”
蕭宥之起身送客,“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
八月底,地裏的活已經忙的差不多了,沒有先進農具的輔助,農戶們幹起活來十分辛苦,尤其是搶收的時候,簡直就是跟時間賽跑。
現如今前一季的糧食已經收割,後一季的秧苗也已經種上了,農戶們才有這喘口氣的時間。
孟昭從縣裏迴來直接去了裏正的家裏,因著他是小輩,又很少去拜訪,去的時候還帶了包從縣裏捎的點心。
正在院子裏納鞋底的李玉梅看見孟昭過來,趕忙迎了上去。
“青安媳婦,你這是從縣裏剛迴來麽,怎麽這會有時間過來。”
孟昭把手裏的點心遞了過去,“是呀嫂子,我這剛從縣裏迴來,有事想跟裏正商量,老爺子在家麽。”
“哎呀,你這來就來吧,捎什麽東西呀。”
李玉梅不肯接,這包東西一看就是在鎮上點心鋪買的,少說也得有二三十文,平日裏就算是他們家,也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買點給孩子們嚐嚐。
孟昭笑著把東西遞到她的手裏,“這些日子忙,也沒時間來看老爺子,好不容易過來一趟,順路給孩子們帶了點零嘴,嫂子就收著吧。”
這話說的李玉梅心裏更高興了,自家老爺子雖說是裏正,可卻從沒占過村裏的便宜,大家夥即便是來求著辦事的,也很少會帶東西過來,更別說這麽貴的點心了。
於是便更加熱情的拉著孟昭趕緊進去,屋裏的裏正聽見動靜也走了出來出來。
“青安媳婦,可是遇到什麽事了?”
“老爺子,我是有件事,想請您幫著參謀參謀。”
裏正點了點頭,招唿她進屋。“進來說吧。”
孟昭坐下後再心理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說道:“您應該也聽說了,我這些日子在碼頭擺攤,生意還算不錯,這多虧了我之前尋得的一個方子,用在吃食上十分合適。”
“前幾天呢,有一個酒樓的管事想找我合作,從我這裏采購,但您也知道,我們家孤兒寡母的,實在是力所不及,我便想著您經常在外走動,平日裏見多識廣的,所以想來請您幫忙。”說著便把從春風樓帶過來的契書遞了過去。
老爺子之所以能成為裏正,除了年紀大德高望重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識字,還是個老童生。
他仔細看著手中的紙張,上麵寫著春風樓向孟昭采購一種名為澱粉的東西,要求每月交貨2千斤,每斤售價25文,為期一年,這說明他手中的這個契約,是一份價值六百兩的合同。
裏正震驚的看著孟昭,他知道這姑娘聰明有想法,沒想到竟然這麽厲害,六百兩,多少人一輩子都賺不了這麽多錢。
裏正驚訝的問孟昭,“青安媳婦,你想讓我怎麽幫你?”
“您也看到了,這合同上每月的交貨量數量龐大,不是我們一家能做完的,所以我想和村子裏合作。”
如果隻是招人,她沒必要把合同給裏正看。
“我大概計算過,扣除所有成本,澱粉的利潤大概能維持在五成左右,我提供澱粉的方子與這張訂單,要求是隻要是將來沈家村所售出的澱粉,我都要抽兩成毛利。”
對於孟昭來說,這完全是大放血,手中這張合同,六百兩的訂單,全部交付後她也隻能賺一百二十兩,如果由她自己當老板,絕對不止賺這些。
但她的考量也會更多一些,現代的法律完善,她又是一個有些話語權的博主,基本不用擔心什麽。
正安朝雖說律法嚴格,但畢竟不是現代,自己一下跳的太高太過冒頭,勢必會招人嫉恨。
對於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來說,對付自己一個寡婦,實在是太簡單了,但他們若是要對付一個村子,那就不太容易了,
孟昭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成為利益獲得者,這樣當她遇到麻煩時,所有人的利益都會被影響,自然會有更多的人站在她的身邊。
也正因為這過高的數量,讓她有些卻步。
一斤澱粉需要五斤土豆才能完成,也就是她每月需要采購至少一萬斤的原材料。
現如今家家戶戶都有屯糧,但大多都在百十斤左右,沈家村有大約百戶人家,單就一個月的訂單,就能掏空沈家村的所有囤貨。
要是接下這個訂單她勢必需要進行大量的對外采購,近的村子還好說,人力可以完成,但等到周邊土豆采購完,去往更遠的地方,就會增加大量的運輸成本。
況且大量采購可能會讓土豆的價格上漲,她原本給出的澱粉售價,利潤率就不算太高,一但各項成本增加,勢必會入不敷出。
不說別的,就說這契書上的違約金,也夠讓她直接迴歸赤貧的。
“蕭公子,我的情況,你大概也知道,這個量,太多了。”
“孟小娘子也要體諒我的不容易,春風樓在中原共有上百家分號,兩千斤並不算多。”
雖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但這實打實的銀子在哪放著,她也做不到視若無睹,孟昭接著往下看手中的契書,看到最後一條時卻樂了。
“蕭公子,您也是生意人,敢問春風樓出了新菜色,其他酒樓,多久會跟風出售呢。”
蕭宥之沉思了一下,“快的話三日內就能有相似的出現,慢的話也不過月餘。”
“那您這讓我保證半年內市麵上不能有同類產品出現,不是在為難我麽?”
“孟老板當知道這獨一無二的誘惑力,若是這東西哪裏都有,又怎麽能體現它的價值呢。”
澱粉的製作方式實在是不算難,一但大規模使用,勢必會引起注意,有心之人隻要細細研究一下,不難發現其中的方式方法。
要想隱瞞,隻能雙方配合,首先不能讓人知道澱粉是從她這裏買的,其次她采購的時候,要盡量低調,避免讓人猜到原材料是土豆。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無法長時間隱瞞的,自己一個小攤位,沒什麽關注度,但要是春風樓上了新花樣,勢必會引起同行的注意,仔細調查過後,找到自己的攤子也不是難事。
“我隻能保證三月內,不向除了我的攤子以及春風樓以外的地方供貨,其餘的我無法保證。”
無法保證的事情一定不能寫在契書上,誰知道過幾天會不會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有人也研究出了澱粉的製作方法,到那時,即便配方不是由她泄露的,這違約金也得她給。
“孟小娘子,這樣我可是難辦的很。”
“蕭公子放心,沒人會將生意往外推,我跟蕭公子一樣,不希望配方外泄,一定會盡力做好保密工作的。”
蕭宥之轉了轉茶杯,把這事在腦海裏過了一遍,現如今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澱粉的用法,等到研究出一批新的菜單後,估計也要月餘。
中原地區疆域遼闊,春風樓分布又極廣,單讓每家分號都加上新的菜色估摸著都要兩三個月的時間,隻要他們雙方準備充分,做好保密工作,幾個月的獨家,應該是可以保證的。
隨即便下了決定,“若是如此,前三個月的交貨量每月要加上一千斤。”
天啊,兩千斤她都滿頭包了,現如今再加一千斤,這不是要她的命麽,可這張來之不易的訂單,她又實在不想放棄。
孟昭把單子疊了一下塞到了口袋裏,“這事,我還得迴去商議一下,過兩日再給你答複。”
蕭宥之起身送客,“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
八月底,地裏的活已經忙的差不多了,沒有先進農具的輔助,農戶們幹起活來十分辛苦,尤其是搶收的時候,簡直就是跟時間賽跑。
現如今前一季的糧食已經收割,後一季的秧苗也已經種上了,農戶們才有這喘口氣的時間。
孟昭從縣裏迴來直接去了裏正的家裏,因著他是小輩,又很少去拜訪,去的時候還帶了包從縣裏捎的點心。
正在院子裏納鞋底的李玉梅看見孟昭過來,趕忙迎了上去。
“青安媳婦,你這是從縣裏剛迴來麽,怎麽這會有時間過來。”
孟昭把手裏的點心遞了過去,“是呀嫂子,我這剛從縣裏迴來,有事想跟裏正商量,老爺子在家麽。”
“哎呀,你這來就來吧,捎什麽東西呀。”
李玉梅不肯接,這包東西一看就是在鎮上點心鋪買的,少說也得有二三十文,平日裏就算是他們家,也是過年過節的時候買點給孩子們嚐嚐。
孟昭笑著把東西遞到她的手裏,“這些日子忙,也沒時間來看老爺子,好不容易過來一趟,順路給孩子們帶了點零嘴,嫂子就收著吧。”
這話說的李玉梅心裏更高興了,自家老爺子雖說是裏正,可卻從沒占過村裏的便宜,大家夥即便是來求著辦事的,也很少會帶東西過來,更別說這麽貴的點心了。
於是便更加熱情的拉著孟昭趕緊進去,屋裏的裏正聽見動靜也走了出來出來。
“青安媳婦,可是遇到什麽事了?”
“老爺子,我是有件事,想請您幫著參謀參謀。”
裏正點了點頭,招唿她進屋。“進來說吧。”
孟昭坐下後再心理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說道:“您應該也聽說了,我這些日子在碼頭擺攤,生意還算不錯,這多虧了我之前尋得的一個方子,用在吃食上十分合適。”
“前幾天呢,有一個酒樓的管事想找我合作,從我這裏采購,但您也知道,我們家孤兒寡母的,實在是力所不及,我便想著您經常在外走動,平日裏見多識廣的,所以想來請您幫忙。”說著便把從春風樓帶過來的契書遞了過去。
老爺子之所以能成為裏正,除了年紀大德高望重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識字,還是個老童生。
他仔細看著手中的紙張,上麵寫著春風樓向孟昭采購一種名為澱粉的東西,要求每月交貨2千斤,每斤售價25文,為期一年,這說明他手中的這個契約,是一份價值六百兩的合同。
裏正震驚的看著孟昭,他知道這姑娘聰明有想法,沒想到竟然這麽厲害,六百兩,多少人一輩子都賺不了這麽多錢。
裏正驚訝的問孟昭,“青安媳婦,你想讓我怎麽幫你?”
“您也看到了,這合同上每月的交貨量數量龐大,不是我們一家能做完的,所以我想和村子裏合作。”
如果隻是招人,她沒必要把合同給裏正看。
“我大概計算過,扣除所有成本,澱粉的利潤大概能維持在五成左右,我提供澱粉的方子與這張訂單,要求是隻要是將來沈家村所售出的澱粉,我都要抽兩成毛利。”
對於孟昭來說,這完全是大放血,手中這張合同,六百兩的訂單,全部交付後她也隻能賺一百二十兩,如果由她自己當老板,絕對不止賺這些。
但她的考量也會更多一些,現代的法律完善,她又是一個有些話語權的博主,基本不用擔心什麽。
正安朝雖說律法嚴格,但畢竟不是現代,自己一下跳的太高太過冒頭,勢必會招人嫉恨。
對於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來說,對付自己一個寡婦,實在是太簡單了,但他們若是要對付一個村子,那就不太容易了,
孟昭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人成為利益獲得者,這樣當她遇到麻煩時,所有人的利益都會被影響,自然會有更多的人站在她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