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不是傻子,能跟到教授身邊能學習到很多知識,將來就是能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又或者將來因為工作原因,調到其他地方去,若有一封推薦信那可比沒有推薦信強太多了。
隻有目光短淺的人,才會覺得來這裏是受罪,若農科院這個地方真的不好的話,那為什麽要的都是拔尖的才能被分配到這裏來工作,很多人隻看到了,來到這裏工作後,要下地,又做不完的農活,可如果來這裏真的隻需要付出體力的話,那為何不直接雇一些莊稼漢來種地就行了,畢竟在跟土地打交道這塊,農民不是最在行嗎?
領導都不是傻蛋,既然這樣安然,那肯定就是有他們的用意在其中的,所以他們隻堅決執行,將來政策還能虧待他們不成?
能留下來,並且跟在教授們身邊的學生,不是吃苦耐勞的,就是有頭腦的人,自然比普通人考慮的要廣泛一些。
自然對於田承誌的話,那是絕對的聽從。
“原來蕎麥成熟的樣子是這樣的話,這要是不親眼見過,哪怕就是路過,我都以為是野草呢。”
虞小小來到蕎麥地裏後,她這才認真觀察起來,她發現跟某些雜草挺像的,如果不是摘下來仔細鑒別,她還以為是這掛在枝條頭頂的是草籽呢。
成熟的蕎麥枝幹呈現出褐紅色,且蕎麥種子是三菱形的,看著就有顆粒感,自然吃起來的口感跟大米、小麥比起來差遠了。
這個年代如果不是吃不飽飯,誰又會大麵積的種植蕎麥呢,將蕎麥當做主糧吃,據說蕎麥吃起來,會卡嗓子,估計味道也就比糟糠好一點,但對於七八十年代來說,隻要能填飽肚子,誰還管吃的是粗糧還是細糧,畢竟要是真沒東西吃了,那草根跟樹皮都會被扒來吃。
蕎麥就是吃著卡嗓子,也總比草根跟樹皮好吃多了,還能管飽,且按照現在的氣候跟土地來說,蕎麥容易種,且不管是山地還是平地都容易存活,也後期也不需要怎麽伺候,一些偏遠落後的山區,種的比較多。
畢竟經濟落後,還遠離城市,說明很多都住在大山裏,山裏的地不是貧瘠,就是在半山腰上又或者是在山頂上,總之在條件惡劣下,水稻跟小麥反而不適合種植,而這種情況下,就體現了粗糧的種植的優勢了。
像什麽紅薯、洋芋、玉米、蕎麥、高粱這一係列的粗糧,種在山地裏存活率高,也容易有收成。
程爸在看到虞小小認真的在研究這蕎麥時,也詳細的替她解說起這蕎麥來。
“爸,像蕎麥你們是否有種在山地裏?”
“有啊,為了研究怎麽才能讓糧食高產,上麵給我們批了不少地,作為實驗的地。”
“當然你也知道,如今的糧食有多不夠吃,且好地自然都是優先提供給生產隊,他們每年的壓力也很大,要完成上頭給出的指標。”
“自然像我們就隻能撿一些他們覺得不好種的貧瘠地,或者是巴掌大,要不然就是山溝溝裏水源不方便的地,蕎麥我們在山上還種了一片,算上時間,也快要到收成的時候了,小小你要是不怕累的話,迴頭收蕎麥的時候,我可以帶你去看一眼。”
“那爸,到時候收蕎麥的時候,是大家一起,還是像眼下這樣各收各的?”
“真到了收成的時候,全院的人都要出動,一整個山頭呢,就我們幾個人手哪裏夠,且那也算是我們院裏集體的勞動成果。”
他們本身就是種糧單位,總不能迴頭糧食還要上頭提供吧?若真的是那樣的話,那迴頭他們從上到下都要挨批的,甚至在他們單位有餘糧的情況下,還的救濟一下拮據的單位。
再說了,在他們作物需要施肥的時候,那都是三天兩頭的上人家單位去拉糞肥迴來,這有收成了,你不說救濟救濟人家,迴頭怎麽好意思上人家單位拉肥去。
虞小小不懂得這裏麵的人情世故,但她眼下理解的是,收蕎麥是一個大工程,迴頭農科院裏不管是領導,還是小蝦米都要去幹活,如果她那個時候去露露臉,將來說不定對她有幫助呢。
“我不怕辛苦的,爸!迴頭你帶我一塊唄,我雖然沒多大本事,但我能幫你一塊蕎麥啊,我也想看看種在山裏的蕎麥長什麽樣,在說了,我也想知道,平日裏吃的糧食,都是怎麽一點點種出來,且又怎麽收迴去,最後才到吃進大家的肚子裏的。”
虞小小心想程爸可是她在農科院裏唯一的人脈,這也是她為數不多能接觸到領導的機會,不管怎麽說,人生在世,多給自己找幾條後路總是沒錯的。
就像程銘好原先說的那樣,將來她要是混不好,她能接住他的關係,進王富貴家的廠裏幹活,如果她把握好這次機會,那將來她也不是不可以接住程爸來這農科院謀個差事,哪怕就是做個編外人員,那也總比那些整天圍著灶台、圍著孩子轉的女人強啊,畢竟手心朝上的日子是真不好過啊。
“行,迴頭我帶上你一塊!”
程爸覺得這丫頭愛學習是好事,難得她對這一塊那麽有熱情,那他就帶她去看看。
對於程爸來說,不怕不上進,就怕不前進還懶,隻要虞小小一直有這份上進心,將來有條件,他可以替她爭取一下,畢竟一家人嘛,就是要互幫互助。
“嗯,迴頭我肯定好好學習學習!”
虞小小心想,也幸虧程爸不知道她心裏所想,不然還不得說她急功近利,投機取巧。
但人這輩子總要有點野心不是,能不能做到是一迴事,但敢不敢想又是另外一迴事。
那好多人沒有條件還想創造條件,她眼下這算不算是老天爺把機會都擺在她麵前了,要是她還無動於衷的話,那活該她這輩子都是個窮鬼的命。
為了給程爸留下一個好印象,一會兒給田叔收蕎麥時,虞小小格外的賣力,甚至事後還得到了田叔了連連肯定。
隻有目光短淺的人,才會覺得來這裏是受罪,若農科院這個地方真的不好的話,那為什麽要的都是拔尖的才能被分配到這裏來工作,很多人隻看到了,來到這裏工作後,要下地,又做不完的農活,可如果來這裏真的隻需要付出體力的話,那為何不直接雇一些莊稼漢來種地就行了,畢竟在跟土地打交道這塊,農民不是最在行嗎?
領導都不是傻蛋,既然這樣安然,那肯定就是有他們的用意在其中的,所以他們隻堅決執行,將來政策還能虧待他們不成?
能留下來,並且跟在教授們身邊的學生,不是吃苦耐勞的,就是有頭腦的人,自然比普通人考慮的要廣泛一些。
自然對於田承誌的話,那是絕對的聽從。
“原來蕎麥成熟的樣子是這樣的話,這要是不親眼見過,哪怕就是路過,我都以為是野草呢。”
虞小小來到蕎麥地裏後,她這才認真觀察起來,她發現跟某些雜草挺像的,如果不是摘下來仔細鑒別,她還以為是這掛在枝條頭頂的是草籽呢。
成熟的蕎麥枝幹呈現出褐紅色,且蕎麥種子是三菱形的,看著就有顆粒感,自然吃起來的口感跟大米、小麥比起來差遠了。
這個年代如果不是吃不飽飯,誰又會大麵積的種植蕎麥呢,將蕎麥當做主糧吃,據說蕎麥吃起來,會卡嗓子,估計味道也就比糟糠好一點,但對於七八十年代來說,隻要能填飽肚子,誰還管吃的是粗糧還是細糧,畢竟要是真沒東西吃了,那草根跟樹皮都會被扒來吃。
蕎麥就是吃著卡嗓子,也總比草根跟樹皮好吃多了,還能管飽,且按照現在的氣候跟土地來說,蕎麥容易種,且不管是山地還是平地都容易存活,也後期也不需要怎麽伺候,一些偏遠落後的山區,種的比較多。
畢竟經濟落後,還遠離城市,說明很多都住在大山裏,山裏的地不是貧瘠,就是在半山腰上又或者是在山頂上,總之在條件惡劣下,水稻跟小麥反而不適合種植,而這種情況下,就體現了粗糧的種植的優勢了。
像什麽紅薯、洋芋、玉米、蕎麥、高粱這一係列的粗糧,種在山地裏存活率高,也容易有收成。
程爸在看到虞小小認真的在研究這蕎麥時,也詳細的替她解說起這蕎麥來。
“爸,像蕎麥你們是否有種在山地裏?”
“有啊,為了研究怎麽才能讓糧食高產,上麵給我們批了不少地,作為實驗的地。”
“當然你也知道,如今的糧食有多不夠吃,且好地自然都是優先提供給生產隊,他們每年的壓力也很大,要完成上頭給出的指標。”
“自然像我們就隻能撿一些他們覺得不好種的貧瘠地,或者是巴掌大,要不然就是山溝溝裏水源不方便的地,蕎麥我們在山上還種了一片,算上時間,也快要到收成的時候了,小小你要是不怕累的話,迴頭收蕎麥的時候,我可以帶你去看一眼。”
“那爸,到時候收蕎麥的時候,是大家一起,還是像眼下這樣各收各的?”
“真到了收成的時候,全院的人都要出動,一整個山頭呢,就我們幾個人手哪裏夠,且那也算是我們院裏集體的勞動成果。”
他們本身就是種糧單位,總不能迴頭糧食還要上頭提供吧?若真的是那樣的話,那迴頭他們從上到下都要挨批的,甚至在他們單位有餘糧的情況下,還的救濟一下拮據的單位。
再說了,在他們作物需要施肥的時候,那都是三天兩頭的上人家單位去拉糞肥迴來,這有收成了,你不說救濟救濟人家,迴頭怎麽好意思上人家單位拉肥去。
虞小小不懂得這裏麵的人情世故,但她眼下理解的是,收蕎麥是一個大工程,迴頭農科院裏不管是領導,還是小蝦米都要去幹活,如果她那個時候去露露臉,將來說不定對她有幫助呢。
“我不怕辛苦的,爸!迴頭你帶我一塊唄,我雖然沒多大本事,但我能幫你一塊蕎麥啊,我也想看看種在山裏的蕎麥長什麽樣,在說了,我也想知道,平日裏吃的糧食,都是怎麽一點點種出來,且又怎麽收迴去,最後才到吃進大家的肚子裏的。”
虞小小心想程爸可是她在農科院裏唯一的人脈,這也是她為數不多能接觸到領導的機會,不管怎麽說,人生在世,多給自己找幾條後路總是沒錯的。
就像程銘好原先說的那樣,將來她要是混不好,她能接住他的關係,進王富貴家的廠裏幹活,如果她把握好這次機會,那將來她也不是不可以接住程爸來這農科院謀個差事,哪怕就是做個編外人員,那也總比那些整天圍著灶台、圍著孩子轉的女人強啊,畢竟手心朝上的日子是真不好過啊。
“行,迴頭我帶上你一塊!”
程爸覺得這丫頭愛學習是好事,難得她對這一塊那麽有熱情,那他就帶她去看看。
對於程爸來說,不怕不上進,就怕不前進還懶,隻要虞小小一直有這份上進心,將來有條件,他可以替她爭取一下,畢竟一家人嘛,就是要互幫互助。
“嗯,迴頭我肯定好好學習學習!”
虞小小心想,也幸虧程爸不知道她心裏所想,不然還不得說她急功近利,投機取巧。
但人這輩子總要有點野心不是,能不能做到是一迴事,但敢不敢想又是另外一迴事。
那好多人沒有條件還想創造條件,她眼下這算不算是老天爺把機會都擺在她麵前了,要是她還無動於衷的話,那活該她這輩子都是個窮鬼的命。
為了給程爸留下一個好印象,一會兒給田叔收蕎麥時,虞小小格外的賣力,甚至事後還得到了田叔了連連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