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晚晚:做好工具人
兒讀心,娘反骨,全家反派嘎嘎殺 作者:吾枝曬月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帶著三個孩子拜見帝後。
陸硯舟已經十五歲,禮儀上做得很好,無可指摘。
小長策和小嫣嫣在進宮之前,已經受過高氏的親自指點,加之兩人這段時間都開蒙了,府上已經請了先生過來教導,言行舉止也沒有什麽問題。
時隔多年,彰武帝再次見到陸江淮。
而此時,距離他上次見陸江淮,已有七年的時間
那是七年前,陸江淮繼任定國公之位,出征西北的時候了。
比起七年前他才剛過弱冠之年不久,如今,經曆了戰場的廝殺,又經曆了兩年的昏迷,樣貌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少年時候的陸江淮,像一把華麗的名劍。
而青年時期的陸江淮,則是一把低調的玄鐵重劍,曆經風霜,劍鞘上布滿了塵土,但劍鋒一出,讓人駭然。
此刻的彰武帝心中,五味雜陳。
對於陸江淮這個臣子,或者說算是自己侄子的人。
他既欣賞,又忌憚。
有時候想,這樣優秀的人,為何不是自己的兒子,若是這樣,大魏江山何愁萬古。
可又是這樣優秀的臣子,讓他擔憂大魏江山不過二世。
不過,如今陸江淮並無軍權在身,彰武帝又因為修複了跟高皇後的關係,對陸江淮的心情,緩和了一些。
“都平身吧。”彰武帝讓一家子起來。
“說起來,朕已經好些年沒有見過定國侯了,距離上次朕見你,已經過去七年了,如今再看,少了些當年的青稚,是為人父的樣子了。”
陸江淮謝過彰武帝的誇讚。
彰武帝則詢問了些陸江淮身體恢複情況的話,陸江淮都如實迴答了。
孟聽晚安靜地站在旁邊,眼角餘光卻忍不住看向高皇後。
她能覺察到高皇後看向陸江淮的目光帶著希冀。
希冀?
為什麽是希冀呢?
孟聽晚腦洞大,心中其實有過一個大膽的想法,但她覺得,那不太現實,而且十分大膽,一直沒有深入細想。
彰武帝要見陸江淮,並非隻是詢問他身子恢複如何,而是問當年他受傷之事。
因此,閑話兩句之後,彰武帝便讓高皇後先和孟聽晚說話:“皇後不是十分好奇定國侯府的這三個孩子麽,朕看,長子確實一表人才,有定國侯年輕時候的風姿,兩小兒也聰明伶俐,不如先替朕問問這三個孩子的功課。”
高皇後知道彰武帝的意思,應了下來,“是。”
她看向孟聽晚的時候,始終是慈祥的:“定國侯府夫人,你帶著孩子,隨本宮去偏殿坐坐。”
孟聽晚應了下來,帶著三個孩子跟高皇後去了偏殿。
高皇後跟孟聽晚已經十分熟悉了,對第一次見到的三個孩子比較好奇。
“來,都過來讓本宮好好瞧瞧。”
陸硯舟走過去,又跟高皇後行禮了一下。
高皇後問了幾句陸硯舟功課的事情,陸硯舟都乖乖迴答了。
高皇後很是滿意:“你母親和父親對你寄予厚望,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父母的期盼。”
陸硯舟立刻應下來:“謹遵皇後娘娘的教導。”
皇後失笑:“該遵你父親母親的教導。”
陸硯舟撓了撓後腦勺:“是。”
高皇後對兩小隻比較感興趣,畢竟兩小隻年紀小,而且長相還跟一般大魏人不太一樣。
高皇後招唿兩個孩子過來說話。
小長策和小嫣嫣都十分乖巧懂事,高皇後問什麽,兩人就答什麽。
奶聲奶氣的聲音,聽得高皇後心情大好,還讓人賞賜了三人不少東西。
高皇後和孟聽晚這邊,基本就是話家常。
而另一邊的,彰武帝和陸江淮之間,氛圍就沒有那麽愉快了。
雖然表麵上是君臣和睦的。
例常詢問了陸江淮身子的情況之後,彰武帝立刻轉話題,問起了當年西北的事情。
陸江淮進宮之前,就知道彰武帝會問什麽。
如果是幾年前,他一定會如實稟告。
但現在,他有了自己的計量。
有些信息可以說,有些不可說,有些應誇大了說。
君臣的一番談話,帶了幾分交鋒。
最後,彰武帝感歎:“你在西北的功勞,朕給你記著,絕對不會忘記,說說看,你如今想要什麽賞賜?”
陸江淮:“保護大魏河山寸土,是微臣的責任。”
“嗬嗬嗬,你還是跟你父親一樣。”
“陛下還記得家父?”
“自然記得,陸銘還在的時候,可很是會氣朕的,哎,這麽多年,就過去了啊。”彰武帝感歎了一聲道:“他在天有靈,知道你如今身子恢複了,也會十分開心的。”
“不過,你的身子剛恢複,想來還需要休養,今年,朕先不給你安排差事了,等你好好休養,過了年再說。”
對於這番話,陸江淮沒有表示,而是道:“此次進宮,微臣還有一事稟告。”
“哦?你還有事稟告?”
這倒讓彰武帝意外了。
陸江淮:“是關於金陵城中,狄國細作之事。”
彰武帝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將近半個時辰之後,陸江淮才從大殿之中出來,去見高皇後。
彰武帝原本的打算是跟陸江淮一塊去皇後宮中。
但陸江淮說了狄國細作的消息之後,他便有的忙了。
而此時,高皇後已經跟孟聽晚說了好些話,聽到婢女通傳說陸江淮過來了,便讓他趕緊進來。
陸江淮進來,又給高皇後請安了一次。
高皇後:“快起來,都是自家人見麵,不必這樣拘禮。”
高皇後雖然這麽說,但陸江淮著實跟這位姨母不太熟悉,小時候,母親也不怎麽跟他說高皇後的事情,陸江淮感覺,孟聽晚跟高皇後還比較熟一些呢。
因此,他隻客氣地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方才彰武帝還在的時候,離得遠,高皇後再認真看,也看不清陸江淮的模樣,此刻,離得近了,她便看得真切了一些,神色之中,有一種克製的激動,甚至於失態,一直看著陸江淮。
陸江淮當然覺察到了。
但皇後是長輩,這樣被看著,他雖然覺得有一絲絲不太對勁,也不能說什麽。
直到高嬤嬤來給陸江淮斟茶,打斷了高皇後的目光。
“這是娘娘宮中的茶,也是榮國夫人喜歡吃的,不知定國侯能不能吃得慣。”
高皇後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收斂了神色。
“桂枝,你先帶硯舟和兩個孩子出去走走,本宮為他們準備了一些玩意,讓他們去瞧瞧喜不喜歡,若是不喜歡,再隨他們選。”
高嬤嬤聞言應下,笑著請陸硯舟和小長策、小嫣嫣出去:“幾位小主子跟老奴過來。”
三人雖然疑惑,但也過去了。
孟聽晚看了看三個孩子,又看了看高皇後,內心雖然十分八卦,但她覺得,自己似乎也不應該留下來。
於是她開口:“娘娘,要不我跟三個孩子過去看看?”
結果高皇後並不同意:“你去做什麽,小孩子的玩意,讓他們自己去看,你留下來陪陪我。”
孟聽晚立刻坐下來!
屁股墩都坐實了。
【嗚嗚嗚,皇後娘娘你是真的好啊,有八卦是真想讓我聽啊,知道我不想走就不讓我走!】
【咳咳咳,你莫非也是怕覺得尷尬,希望我在旁邊暖場?】
【你放心,我肯定做好一個暖場工具人,你不讓我說話,我絕對不說話!】
高皇後:“……”
陸江淮:“……”
陸硯舟已經十五歲,禮儀上做得很好,無可指摘。
小長策和小嫣嫣在進宮之前,已經受過高氏的親自指點,加之兩人這段時間都開蒙了,府上已經請了先生過來教導,言行舉止也沒有什麽問題。
時隔多年,彰武帝再次見到陸江淮。
而此時,距離他上次見陸江淮,已有七年的時間
那是七年前,陸江淮繼任定國公之位,出征西北的時候了。
比起七年前他才剛過弱冠之年不久,如今,經曆了戰場的廝殺,又經曆了兩年的昏迷,樣貌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少年時候的陸江淮,像一把華麗的名劍。
而青年時期的陸江淮,則是一把低調的玄鐵重劍,曆經風霜,劍鞘上布滿了塵土,但劍鋒一出,讓人駭然。
此刻的彰武帝心中,五味雜陳。
對於陸江淮這個臣子,或者說算是自己侄子的人。
他既欣賞,又忌憚。
有時候想,這樣優秀的人,為何不是自己的兒子,若是這樣,大魏江山何愁萬古。
可又是這樣優秀的臣子,讓他擔憂大魏江山不過二世。
不過,如今陸江淮並無軍權在身,彰武帝又因為修複了跟高皇後的關係,對陸江淮的心情,緩和了一些。
“都平身吧。”彰武帝讓一家子起來。
“說起來,朕已經好些年沒有見過定國侯了,距離上次朕見你,已經過去七年了,如今再看,少了些當年的青稚,是為人父的樣子了。”
陸江淮謝過彰武帝的誇讚。
彰武帝則詢問了些陸江淮身體恢複情況的話,陸江淮都如實迴答了。
孟聽晚安靜地站在旁邊,眼角餘光卻忍不住看向高皇後。
她能覺察到高皇後看向陸江淮的目光帶著希冀。
希冀?
為什麽是希冀呢?
孟聽晚腦洞大,心中其實有過一個大膽的想法,但她覺得,那不太現實,而且十分大膽,一直沒有深入細想。
彰武帝要見陸江淮,並非隻是詢問他身子恢複如何,而是問當年他受傷之事。
因此,閑話兩句之後,彰武帝便讓高皇後先和孟聽晚說話:“皇後不是十分好奇定國侯府的這三個孩子麽,朕看,長子確實一表人才,有定國侯年輕時候的風姿,兩小兒也聰明伶俐,不如先替朕問問這三個孩子的功課。”
高皇後知道彰武帝的意思,應了下來,“是。”
她看向孟聽晚的時候,始終是慈祥的:“定國侯府夫人,你帶著孩子,隨本宮去偏殿坐坐。”
孟聽晚應了下來,帶著三個孩子跟高皇後去了偏殿。
高皇後跟孟聽晚已經十分熟悉了,對第一次見到的三個孩子比較好奇。
“來,都過來讓本宮好好瞧瞧。”
陸硯舟走過去,又跟高皇後行禮了一下。
高皇後問了幾句陸硯舟功課的事情,陸硯舟都乖乖迴答了。
高皇後很是滿意:“你母親和父親對你寄予厚望,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父母的期盼。”
陸硯舟立刻應下來:“謹遵皇後娘娘的教導。”
皇後失笑:“該遵你父親母親的教導。”
陸硯舟撓了撓後腦勺:“是。”
高皇後對兩小隻比較感興趣,畢竟兩小隻年紀小,而且長相還跟一般大魏人不太一樣。
高皇後招唿兩個孩子過來說話。
小長策和小嫣嫣都十分乖巧懂事,高皇後問什麽,兩人就答什麽。
奶聲奶氣的聲音,聽得高皇後心情大好,還讓人賞賜了三人不少東西。
高皇後和孟聽晚這邊,基本就是話家常。
而另一邊的,彰武帝和陸江淮之間,氛圍就沒有那麽愉快了。
雖然表麵上是君臣和睦的。
例常詢問了陸江淮身子的情況之後,彰武帝立刻轉話題,問起了當年西北的事情。
陸江淮進宮之前,就知道彰武帝會問什麽。
如果是幾年前,他一定會如實稟告。
但現在,他有了自己的計量。
有些信息可以說,有些不可說,有些應誇大了說。
君臣的一番談話,帶了幾分交鋒。
最後,彰武帝感歎:“你在西北的功勞,朕給你記著,絕對不會忘記,說說看,你如今想要什麽賞賜?”
陸江淮:“保護大魏河山寸土,是微臣的責任。”
“嗬嗬嗬,你還是跟你父親一樣。”
“陛下還記得家父?”
“自然記得,陸銘還在的時候,可很是會氣朕的,哎,這麽多年,就過去了啊。”彰武帝感歎了一聲道:“他在天有靈,知道你如今身子恢複了,也會十分開心的。”
“不過,你的身子剛恢複,想來還需要休養,今年,朕先不給你安排差事了,等你好好休養,過了年再說。”
對於這番話,陸江淮沒有表示,而是道:“此次進宮,微臣還有一事稟告。”
“哦?你還有事稟告?”
這倒讓彰武帝意外了。
陸江淮:“是關於金陵城中,狄國細作之事。”
彰武帝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將近半個時辰之後,陸江淮才從大殿之中出來,去見高皇後。
彰武帝原本的打算是跟陸江淮一塊去皇後宮中。
但陸江淮說了狄國細作的消息之後,他便有的忙了。
而此時,高皇後已經跟孟聽晚說了好些話,聽到婢女通傳說陸江淮過來了,便讓他趕緊進來。
陸江淮進來,又給高皇後請安了一次。
高皇後:“快起來,都是自家人見麵,不必這樣拘禮。”
高皇後雖然這麽說,但陸江淮著實跟這位姨母不太熟悉,小時候,母親也不怎麽跟他說高皇後的事情,陸江淮感覺,孟聽晚跟高皇後還比較熟一些呢。
因此,他隻客氣地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方才彰武帝還在的時候,離得遠,高皇後再認真看,也看不清陸江淮的模樣,此刻,離得近了,她便看得真切了一些,神色之中,有一種克製的激動,甚至於失態,一直看著陸江淮。
陸江淮當然覺察到了。
但皇後是長輩,這樣被看著,他雖然覺得有一絲絲不太對勁,也不能說什麽。
直到高嬤嬤來給陸江淮斟茶,打斷了高皇後的目光。
“這是娘娘宮中的茶,也是榮國夫人喜歡吃的,不知定國侯能不能吃得慣。”
高皇後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收斂了神色。
“桂枝,你先帶硯舟和兩個孩子出去走走,本宮為他們準備了一些玩意,讓他們去瞧瞧喜不喜歡,若是不喜歡,再隨他們選。”
高嬤嬤聞言應下,笑著請陸硯舟和小長策、小嫣嫣出去:“幾位小主子跟老奴過來。”
三人雖然疑惑,但也過去了。
孟聽晚看了看三個孩子,又看了看高皇後,內心雖然十分八卦,但她覺得,自己似乎也不應該留下來。
於是她開口:“娘娘,要不我跟三個孩子過去看看?”
結果高皇後並不同意:“你去做什麽,小孩子的玩意,讓他們自己去看,你留下來陪陪我。”
孟聽晚立刻坐下來!
屁股墩都坐實了。
【嗚嗚嗚,皇後娘娘你是真的好啊,有八卦是真想讓我聽啊,知道我不想走就不讓我走!】
【咳咳咳,你莫非也是怕覺得尷尬,希望我在旁邊暖場?】
【你放心,我肯定做好一個暖場工具人,你不讓我說話,我絕對不說話!】
高皇後:“……”
陸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