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夜闌,打更人從府外遙遙路過了兩迴,梆子聲聲落入岑聽南耳中,叫人有些悵惘。


    她在父親書房耽誤許久,卻什麽有用的信息也未尋到,更莫說兩年後那封將父兄定罪的書信。


    是她過於急切,過於無助了。


    岑汀蘭在黑夜中待得太久,懼怕太久,如今出現的每一縷微弱亮光,都不能錯過,不敢錯過。


    到底是誰,如此狠辣?


    又是誰能有此般權勢,直接避開將軍府滿門士卒,潛入府中放下書信。


    她想了很久,連流放的那半年也一直在想。籠困住了她的軀體,這問題卻死死鎖住了她的心。


    罵鎮北大將軍的百姓有許多,他們將家破人亡怪罪在父兄身上,恨不得撕了她,可尋常百姓也隻能恨恨罷了。


    他們至多在她流放途中,隔著籠,隔著黑布,對她吐一口唾沫。


    前塵往事,想起來都叫人不甘心。


    岑聽南看著滿屋名貴陳設,低低歎了迴氣——她不愧是爹爹的女兒,武將的書屋盡是擺設,她這空空的大腦也比擺設強不去哪裏。


    前世的她對京中權勢、格局,後宅派別一類的事情一概不知。鎮日隻知扮了男裝上街閑逛,除了不禍害良家姑娘,簡直比一般的紈絝子弟還要紈絝。


    琉璃在屋外叩響了門,小聲道:“姑娘,已經二更天了,你還沒尋到你要的東西嗎?不若我們明日再來?”


    “罷了,先迴去歇著吧。”倚著書房那張梨花木的桌子,岑聽南放下手中書卷。


    父兄的冤屈要查,如今能力卻實在有限,她需要更多的視野,助她看清這上京局勢,也看清誰才是背後攪弄風雲之人。


    書房被她翻得一團亂遭,岑聽南離去的腳步緩了緩。


    還是替父親收拾一番吧。


    從前的她就是太隻顧著自己了,如今重活一世,倒注意到許多從前未在意過的事。


    臂如擺著經史子集的書格都留了印,可見父親從未翻閱過;兵書陣法的書格卻是常常查看的,還有擺放話本子的書格整潔如新,一瞧便知是母親常來。


    梨花木的書桌上大喇喇擺著十幾封拆開的書信。


    岑聽南好奇拿起,隻見信封上的筆觸鋒利又張狂,上書“鎮北大將軍親啟,天啟四年二月十六日,顧子言書。”


    顧子言……岑聽南腦中一個激靈。


    ——今歲的二月十六日,不就是那位左相登門求親,結果被她惡狠狠奚落一番的日子嗎。


    被磨磋得太狠,她都險些忘了自己也曾這樣驕傲過。


    驕傲到,連宰輔大人求娶,都能被她拒之門外。


    信的內容不多,寥寥八字而已。


    “佳人雖拒,餘誌不改。”


    遙遙想起往事,岑聽南心如擂鼓。


    那日左相大人才跨進了院門,早得了信的她便叫人將大門關起,隔了影壁居高臨下地同左相大人講:“我知道左相大人定是很好的。您位高權重,聽聞長得也不錯,可如今已經二十又六,我才剛剛及笄,所以——”


    “所以——什麽?”左相還學她,拉長了嗓,溫聲迴問。


    岑聽南低聲輕罵,這幾年來,左相喜好嬌軟小美人的名聲早已傳遍上京。尋常男子提起都道他這是名相風流,她才不這麽認為!說白了不就是好色,如今竟還敢將主意打到了她頭上。


    不就是看重這幅皮囊?


    可為著自己的幸福,岑聽南拚著惡語傷人也直說了:“所以——你我二人並不相稱,你在他們眼中是頂好的人選,但在我眼中,不過隻是糟老頭子一個。”


    糟老頭子麽?顧硯時垂著頭無聲牽唇。


    他與陛下幼年相識,十三歲那年改換門庭,從太子門客暗投入天子門下,十年後陛下登基,他官拜二品左相,不過才二十三歲。世人罵他狼心狗肺、辱他是不認主的白眼狼,更懼他雷霆手段狠辣陰厲。


    卻從未有人說他——是個糟老頭子。


    顧硯時唇邊笑意愈深。


    “嬌嬌兒,荒唐!休得對左相無禮。”慢了一步趕到的大將軍,遠遠聽見岑聽南這番大逆不道的話,便斥責起來,“我這女兒,自小被我慣壞了,還請左相勿往心頭去。”


    戎馬一生的鎮北大將軍,那雙挽弓持劍的粗糲大掌高高舉起,隔著影壁都能叫顧硯時看見。


    可落下時卻沒甚動靜。


    偏偏這小姑娘還不懂得配合,自顧自委屈道:“本來就是,他那麽老,我這麽小……”


    顧硯時心中好笑,順著大將軍道:“將軍莫要動怒——那敢問嬌嬌兒,在你心中何人才與你相稱呢?”


    自小隻有父母喊過的乳名,被外男這樣在大庭廣眾下念出,岑聽南耳根蹭地一下便燒了起來。


    “嬌嬌兒也是你喊得的麽?我不知我要嫁怎樣的男子,卻知道絕不嫁比我大十歲還有浪名傳世的糟老頭子!”岑聽南又羞又惱,扔下一句自覺狠厲的話,便不顧一切地跑開了。


    到頭來她也未見到這位左相的樣貌,也不知是不是真如傳聞中生得那般好。


    聲音倒是極好聽的,輕而冷,讓人想起冬日山澗裏化了雪的清泉,甚或還帶了點鬆柏的香氣。


    隻是傳聞還說這位左相性子最是乖僻。


    脾氣一旦上來,在朝堂上都敢對陛下冷臉……可她瞧著,卻不盡然。


    連這樣罵他糟老頭子,都不見他生氣。


    可見傳聞也不能盡信,說不得左相其實生得醜陋粗鄙,不然怎麽躲在影壁後頭,都不向前來見見她呢。


    但喜好美人的名聲一定是沒錯的,否則岑聽南實在想不出,自己渾身上下能有哪點能被這位左相看中。


    總不見得是喜歡她嬌縱的名聲,要尋尊菩薩迴家供著吧。


    捏著手中信,岑聽南隻覺這信似山重,全然不意那日還有這樣的後續。


    父親從未與她提過這件事。


    父親隻是在信上,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寫滿了“不嫁”二字。


    還有這封書信底下,那十幾封顧硯時寄來的信。


    無一例外,都寫滿了“不嫁”。


    “幼稚。”岑聽南輕聲開口,眼裏卻染著笑。


    笑過後卻不由得後怕深思:難道前世闔家慘案,竟是這位左相大人的手筆?


    隻因她未嫁他,便要害她滿門麽?


    岑聽南遲疑半晌,到底還是將這人納入懷疑範疇。


    她摩挲著信,低聲自語:“顧子言……從前爹爹總說你雖然狠厲,卻一心為盛乾王朝,爹爹這樣誇讚你……最好別是你。”


    ……


    在驚惶與尋到線索的興奮中,岑聽南半夢半醒了整夜。


    用早膳時,母親見她眼底青黑一片,憂心道:“昨夜還是魘住了麽,不若娘陪你去寧遠寺拜拜,請支平安香迴來?”


    那寺廟在城外五十裏外,即使坐馬車也要大半日時間。


    “明日罷。”岑聽南也想去寺裏為前世的府中人上一柱香,所以未完全迴絕,“今日我還有事,要去趟城西那間書鋪。”


    宋玨將撿去了蔥花的雞湯小餛飩吹得半溫,才送至岑聽南麵前,聞言作勢探頭朝外看:“太陽今日打西邊出來了?我們家聽南也想著念書了?”


    岑聽南有些心虛地用了口湯,她自七歲探春宴上以一首詠花的詩名動上京後,便心中自滿,此後再也沒沉下心來正經看過書。


    如今年歲大了些迴想,才發現那詩……著實沒什麽出彩的地方。


    不過因著她是大將軍的女兒,又是那樣的年紀,稍通了韻腳,便被吹得天上地下絕無僅有。


    最可笑的是,她還將這些吹捧的話當真入了耳。


    宋玨見她小口小口喝湯,不再逗她,轉了話頭:“今日用膳倒是乖巧,你不是晨起慣來不吃肉的麽。”


    岑聽南握著筷子的手一頓,前塵往事的酸澀湧上心頭——她的從前,委實過於不懂事了些。


    岑聽南眨眨眼,將眼中濕意逼了迴去,扯出個笑:“如今才知糧食可貴,外頭那麽多人連五穀都用不起。”


    那支流放的隊伍,一半是將軍府的人,餓死途中的……並不在少數。


    重活一世,她自然要將他們的份帶著一起,活出個像話的模樣來。


    岑聽南招手叫玉珠過來,讓她陪著用完了早膳。


    玉珠拍拍圓滾滾的肚子,頗為開心:“姑娘下次若是吃不完,還叫我吧。這小餛飩又鮮又暖,我最喜歡了。”


    岑聽南笑著點頭,宋玨望向女兒的目光半是欣慰,半是感懷:“倒是有件事忘了同你說,昨日宮中孟貴妃遣人來,傳喚你進宮。你想去麽?”


    “孟貴妃?”這下輪到岑聽南訝異了,“宮宴上那位救命恩人?”


    “你若不想去,娘親便替你迴絕了……”


    岑聽南立刻道:“去,可約定了時辰?”


    宋玨:“隻說都隨你。”


    “那便明日,明日一早我就進宮。”


    如今岑聽南最憂心地便是接觸不到權貴,無法探聽父兄叛國一事的真相,這送上門來的貴妃,自然沒有理由拒之門外。


    且不說這位孟貴妃,還是她明麵上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傳喚,自是得要去的。


    隻是前世,岑聽南不記得這位貴妃傳喚過自己。


    存了疑慮,岑聽南抬眼望向母親,見母親神色平常,便試探道:“母親不想我去?”


    宋玨點點頭,又搖搖頭:“本是欲替你迴絕的,你這潑皮性子,若是進了宮不知天高地厚,你父兄又出征在即……可如今,你倒是懂事了許多,於情於理,也該去的。”


    岑聽南頓時心下了然。


    這位孟貴妃,也是個頂有名的人物。閨名瑤光,是當今聖上放在心尖尖上的青梅竹馬,雖不知她為何突然傳見,但岑聽南想去試著探一探陛下對父兄的態度。


    不過是個深宮,哪怕前頭是龍潭虎穴,為了父兄,她也是要闖上一闖的。


    這廂琉璃已經替她備好了出行的頭麵,過來喚她。


    宋玨隻掃了一眼,便覺太陽穴突突直跳:“上迴你扮男子,將鎮國公的孫女調戲了一番,人家以為是你阿兄幹的好事,找上門來要聯姻;再上一迴你扮男子,同大理寺卿家中三郎拜了把子,三郎提著酒找到你阿兄,兩人鬧了個大烏龍。”


    “今次——你又想幹什麽?”


    岑聽南麵上一紅,往外走的腳步卻快了些:“今次……約莫還是要借一借阿兄名頭,結交一個貴人的。”


    “哪位貴人?”宋玨不依不饒。


    岑聽南迴頭對母親露出個笑:“娘親放心,這次定然不惹事了。”


    她想去拜訪的是當今聖上的胞弟——隻好詩酒文墨不好權勢的九王爺。


    也是爹爹戰敗後,朝堂上下唯一公然替父兄說過好話的人。


    日頭已然高升,橘色的光吻在岑聽南如玉的臉頰上,撫弄細小而可愛的短絨。


    岑聽南深吸了口氣,大步邁入光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聽舊時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嶼嵐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嶼嵐煙並收藏曾聽舊時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