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秀身邊的,正是“娘寶”張京墨。
得知阿耶被任命為司農丞,領隊下林邑,張京墨立刻放下所有事迴江都。
他不放心阿娘一個人在家!
迴家途中,他腦海中浮現各種奴大欺主的事,想到阿娘不知怎麽手忙腳亂。
娘寶張京墨哭著鼻子,嚶嚶嚶走進家門。
然後,他發現家裏一切井井有條。
阿娘搬到了張園住,和莊戶娘子們相處愉快,有空就一起織布。
唧唧複唧唧。
王方翼在城裏找了一處宅院,建成新的農學院,請了老師教導。
農學生們雖然換了地方上學,依舊把張園當作實踐基地,常迴去看看。
吳秀根本沒空寂寞,也沒有手忙腳亂。
在田莊這種熟悉的地方,她如魚得水,過得不知多快樂。
張京墨:“……”
雖然,但是,阿娘不想兒子們嗎?
吳秀當然想啊!
看著滿麵憔悴的二郎,抱著摩挲了好一會兒,又惦記大郎和三郎。
張京墨一拍大腿,那就去長安啊!
長安的江都侯府建得那麽好,是許敬宗嘔心瀝血的傑作,阿娘沒有見過!
陛下英明神武,太子殿下也是好人,阿娘沒有見過!
長安城那麽恢宏,阿娘沒有見過!
想一想,就覺得自家三兄弟實在太不像話。
這要是“舉孝廉”,孝道就不合格!
太不應該!
說行動就行動!
張京墨積極辦過所、收拾行李、訂船,選可靠的奴仆隨從,啟程往長安!
吳秀:“……”
二郎真是急性子。
但她也是樂滋滋的。
她怎麽會不知道二郎的心意呢?
嘴裏念叨著“二郎這孩子真是的”、“想一出是一出”,行動上配合二郎安頓家事,跟近親緊鄰告別……
在親友們羨慕的祝福中,吳秀踏上了進長安的路。
給大郎和三郎大大的驚喜!
他們一定想不到,阿娘這樣從未出過遠門的婦人,也敢從江都到長安吧?
吳秀跟武大娘子的母親楊老夫人見過幾次,非常敬佩老夫人一把年紀還敢去各個地方。
又聽聞楊老夫人當年跟著應國公武士彠走遍大半個大唐,更是向往。
既然楊老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第一次出遠門的人,總是想得特別多,也設想種種困難。
可真正走起來,倒也不是那麽難。
一來二郎很有出門的經驗,二來吳秀是誥命夫人,進出城不會被為難。
路上遇到大的商隊,聽聞這是江都侯的母親,都願意關照。
一路順風順水,和江都送往長安的奏疏一樣的速度,他們抵達長安。
……
此時,麵對長安城守城士兵驚訝、敬仰的目光,吳秀矜持笑道:“是我!我家三郎是江都侯張川柏,你們知道他?”
“知道!誰不知道啊!”士兵連連說,“前段時間,他還當眾拆穿一個騙子番僧,長安人都在說呢!”
和正經事相比,帶著奇幻色彩的趣聞,傳播範圍更廣。
人們猜測議論,張川柏從哪裏知道那麽多天竺曆史?
是不是腦子裏有全套各國史書啊?
吳秀操著著濃濃的江都口音,與關中口音的士兵說話,竟然也能交流無誤。
笑著謙虛幾句,她穿過長長的門洞,第一次進入長安城。
心情激動而感歎。
她小的時候,聽長輩說過建康,那烏衣巷的世家,曾經何等興盛。
她家的長輩,曾在建康當官。
吳家和張家,都曾經在建康有過大宅。
可她沒去過建康,沒見過那樣的繁華。
現在,她來長安啦!
比建康更恢宏的大城……這裏,才是大唐盛世的象征!
是大唐榮耀!
張家的兒郎,一代比一代強。
吳秀默默和張家列祖列宗對話,匯報自己養兒子的功勞~~
張京墨對長安很熟悉,沒有什麽激動。
他親自給母親趕馬車,大聲介紹:“阿娘看,進城門不遠就是保寧坊。以前太子還是晉王的時候,住在那裏。”
吳秀好奇地看過去。
長安縱橫三十八條主要街道,都是黃土壓實的路麵。
路邊栽種著榆樹、槐樹,炎炎夏日遮擋著過於熱情的太陽。
道旁有排水溝,溝外就是各坊的坊牆。
隻有王公貴戚和三品以上高官的府邸,能夠對著大街開門,其他人家的門都得朝著坊內開。
一路到了務本坊,張京墨介紹:“長安有上百萬人,有的坊住著超過十萬人,是很大一片地方。若說務本坊,最大的就是國子監,其次是梁國公府。”
“哦……那江都侯府呢?”吳秀問。
“我們江都侯府,是最神奇的。”張京墨得意洋洋,“人傑地靈!有靈氣的地方,才能出靈獸!”
若不是怕鄰居們不高興,張京墨會說,江都侯府是整個務本坊風水最好的!
誰若不服?問問靈獸!
……
張遠誌和張川柏今日正好在家。
“七夕節,咱們怎麽過?”張川柏興致勃勃地問。
張遠誌隨意地說:“阿耶,阿娘不在,我也不知道怎麽過。往年都是隨便過,沒什麽講究,今年看你嫂子的意思吧!”
張川柏剛想批評大兄的對節日的態度,就聽見二兄囂張的聲音:“大兄、三郎,你們都在家吧?看看誰來了?”
“是京墨來了。”張遠誌淡定,“你若是來見番僧,可來遲了!”
兄弟間,誰不了解誰啊!
京墨肯定是聽說“長生藥”,趕著來跟番僧一較高下。
可是,番僧已經被他這樣那樣切開啦!
切得幹淨利落,刀刀順滑。
還寫出了一份研究報告~~
張川柏帶著莫名的興奮往外走。
他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母親來了。
這世上,有一種玄妙的事,叫做母子連心。
當張川柏想念阿娘的時候,阿娘在想念他。
當他覺得阿娘來了,阿娘就真的站到麵前。
“阿娘!”
張川柏像小孩子一樣往前衝去。
誰說十四歲就不是小孩子啦?
吳秀笑盈盈張開雙臂,也像迎接小娃娃一樣。
“阿娘!”
張遠誌也衝過去。
張京墨不幹了。
三兄弟撞在一起,誰也沒搶到阿娘的懷抱。
吳秀又好笑又無奈,這三個臭小子,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人家的孩子,差三歲就不打架,他家的差七八歲都能打。
張川柏年紀最小,卻最兇。
左右一撞,搶到母親身邊,拉著母親說:“我就知道阿娘要來!快看看我們的家!”
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是家!
得知阿耶被任命為司農丞,領隊下林邑,張京墨立刻放下所有事迴江都。
他不放心阿娘一個人在家!
迴家途中,他腦海中浮現各種奴大欺主的事,想到阿娘不知怎麽手忙腳亂。
娘寶張京墨哭著鼻子,嚶嚶嚶走進家門。
然後,他發現家裏一切井井有條。
阿娘搬到了張園住,和莊戶娘子們相處愉快,有空就一起織布。
唧唧複唧唧。
王方翼在城裏找了一處宅院,建成新的農學院,請了老師教導。
農學生們雖然換了地方上學,依舊把張園當作實踐基地,常迴去看看。
吳秀根本沒空寂寞,也沒有手忙腳亂。
在田莊這種熟悉的地方,她如魚得水,過得不知多快樂。
張京墨:“……”
雖然,但是,阿娘不想兒子們嗎?
吳秀當然想啊!
看著滿麵憔悴的二郎,抱著摩挲了好一會兒,又惦記大郎和三郎。
張京墨一拍大腿,那就去長安啊!
長安的江都侯府建得那麽好,是許敬宗嘔心瀝血的傑作,阿娘沒有見過!
陛下英明神武,太子殿下也是好人,阿娘沒有見過!
長安城那麽恢宏,阿娘沒有見過!
想一想,就覺得自家三兄弟實在太不像話。
這要是“舉孝廉”,孝道就不合格!
太不應該!
說行動就行動!
張京墨積極辦過所、收拾行李、訂船,選可靠的奴仆隨從,啟程往長安!
吳秀:“……”
二郎真是急性子。
但她也是樂滋滋的。
她怎麽會不知道二郎的心意呢?
嘴裏念叨著“二郎這孩子真是的”、“想一出是一出”,行動上配合二郎安頓家事,跟近親緊鄰告別……
在親友們羨慕的祝福中,吳秀踏上了進長安的路。
給大郎和三郎大大的驚喜!
他們一定想不到,阿娘這樣從未出過遠門的婦人,也敢從江都到長安吧?
吳秀跟武大娘子的母親楊老夫人見過幾次,非常敬佩老夫人一把年紀還敢去各個地方。
又聽聞楊老夫人當年跟著應國公武士彠走遍大半個大唐,更是向往。
既然楊老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第一次出遠門的人,總是想得特別多,也設想種種困難。
可真正走起來,倒也不是那麽難。
一來二郎很有出門的經驗,二來吳秀是誥命夫人,進出城不會被為難。
路上遇到大的商隊,聽聞這是江都侯的母親,都願意關照。
一路順風順水,和江都送往長安的奏疏一樣的速度,他們抵達長安。
……
此時,麵對長安城守城士兵驚訝、敬仰的目光,吳秀矜持笑道:“是我!我家三郎是江都侯張川柏,你們知道他?”
“知道!誰不知道啊!”士兵連連說,“前段時間,他還當眾拆穿一個騙子番僧,長安人都在說呢!”
和正經事相比,帶著奇幻色彩的趣聞,傳播範圍更廣。
人們猜測議論,張川柏從哪裏知道那麽多天竺曆史?
是不是腦子裏有全套各國史書啊?
吳秀操著著濃濃的江都口音,與關中口音的士兵說話,竟然也能交流無誤。
笑著謙虛幾句,她穿過長長的門洞,第一次進入長安城。
心情激動而感歎。
她小的時候,聽長輩說過建康,那烏衣巷的世家,曾經何等興盛。
她家的長輩,曾在建康當官。
吳家和張家,都曾經在建康有過大宅。
可她沒去過建康,沒見過那樣的繁華。
現在,她來長安啦!
比建康更恢宏的大城……這裏,才是大唐盛世的象征!
是大唐榮耀!
張家的兒郎,一代比一代強。
吳秀默默和張家列祖列宗對話,匯報自己養兒子的功勞~~
張京墨對長安很熟悉,沒有什麽激動。
他親自給母親趕馬車,大聲介紹:“阿娘看,進城門不遠就是保寧坊。以前太子還是晉王的時候,住在那裏。”
吳秀好奇地看過去。
長安縱橫三十八條主要街道,都是黃土壓實的路麵。
路邊栽種著榆樹、槐樹,炎炎夏日遮擋著過於熱情的太陽。
道旁有排水溝,溝外就是各坊的坊牆。
隻有王公貴戚和三品以上高官的府邸,能夠對著大街開門,其他人家的門都得朝著坊內開。
一路到了務本坊,張京墨介紹:“長安有上百萬人,有的坊住著超過十萬人,是很大一片地方。若說務本坊,最大的就是國子監,其次是梁國公府。”
“哦……那江都侯府呢?”吳秀問。
“我們江都侯府,是最神奇的。”張京墨得意洋洋,“人傑地靈!有靈氣的地方,才能出靈獸!”
若不是怕鄰居們不高興,張京墨會說,江都侯府是整個務本坊風水最好的!
誰若不服?問問靈獸!
……
張遠誌和張川柏今日正好在家。
“七夕節,咱們怎麽過?”張川柏興致勃勃地問。
張遠誌隨意地說:“阿耶,阿娘不在,我也不知道怎麽過。往年都是隨便過,沒什麽講究,今年看你嫂子的意思吧!”
張川柏剛想批評大兄的對節日的態度,就聽見二兄囂張的聲音:“大兄、三郎,你們都在家吧?看看誰來了?”
“是京墨來了。”張遠誌淡定,“你若是來見番僧,可來遲了!”
兄弟間,誰不了解誰啊!
京墨肯定是聽說“長生藥”,趕著來跟番僧一較高下。
可是,番僧已經被他這樣那樣切開啦!
切得幹淨利落,刀刀順滑。
還寫出了一份研究報告~~
張川柏帶著莫名的興奮往外走。
他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母親來了。
這世上,有一種玄妙的事,叫做母子連心。
當張川柏想念阿娘的時候,阿娘在想念他。
當他覺得阿娘來了,阿娘就真的站到麵前。
“阿娘!”
張川柏像小孩子一樣往前衝去。
誰說十四歲就不是小孩子啦?
吳秀笑盈盈張開雙臂,也像迎接小娃娃一樣。
“阿娘!”
張遠誌也衝過去。
張京墨不幹了。
三兄弟撞在一起,誰也沒搶到阿娘的懷抱。
吳秀又好笑又無奈,這三個臭小子,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人家的孩子,差三歲就不打架,他家的差七八歲都能打。
張川柏年紀最小,卻最兇。
左右一撞,搶到母親身邊,拉著母親說:“我就知道阿娘要來!快看看我們的家!”
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