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張郎君”,張遠誌和張川柏齊齊轉頭。


    剛剛還很寬敞的路口,此時被一行車隊占據。


    第一輛馬車上,幾個道姑簇擁著一個十六七的女冠下來。


    那女冠衣裳華麗、容色灼灼,恰如盛放的牡丹。


    她掃過王家門前的幾個人,目光精準地落在張川柏身上,嘴角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笑意。


    張川柏很快認出來:“晉陽公主殿下。”


    公主當了女冠,少了許多俗世的規矩製約,常在府上設宴,邀請名士才子。


    如今名士,以參加晉陽公主的宴會為榮。


    若能作出一兩首驚才絕豔的詩,瞬間就能名揚長安!


    張川柏忙忙碌碌,還沒參加過公主的宴會。


    張家兄弟走上前行禮。


    晉陽公主饒有興致地問:“你們來王玄策家,也是見那個天竺和尚嗎?”


    張川柏誠實迴答:“我們沒見到天竺和尚,隻觀賞了天竺美人跳舞。”


    “哦?沒見到和尚?”


    “沒……王玄策說,天竺和尚在靜修,暫時不見人。”


    晉陽公主麵露失望:“這樣啊……那我不必進去了!張郎君,之前我問過潘道長,九陽還丹能治療體弱多病,是否仙丹。他說世上沒有仙丹,我的病能好,是天意。”


    潘師正、孫思邈,都精通醫理,本身也長壽,但都不敢說有仙丹。


    長生藥什麽的……隻有外來的和尚才敢誇口。


    張川柏說:“公主有上天庇佑,必然能長命百歲。”


    晉陽公主微微一笑:“多謝神仙小郎君!”


    張川柏謙虛幾句,默默退後。


    公主修道,公卿貴戚家多遣女相隨。


    晉陽公主的車隊行出沒多遠,女郎們笑著議論:“那個是江都侯張川柏,從泰山迴長安,金勝曼一路追著他跑。”


    “果然是俊美不凡。”


    “我得隨身準備一些瓜果,下迴再相見,就砸在他身上。”


    “金勝曼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對他那麽執著,他竟然不動心……”


    “金勝曼這幾日還追著張川柏嗎?”


    “沒有……金勝曼最近老老實實呆在國子監,不僅沒有追張川柏,也不去其他地方。”


    一迴長安,就碰上王玄策獻俘虜。


    金勝曼該不會是被中天竺國王一家的狼狽慘狀嚇到了吧?


    晉陽公主聽著這些議論,覺得挺有意思的。


    張川柏那樣如琢如磨的謙謙君子,會不會被金勝曼的熱情驚嚇?


    ……


    在王家的路口跟公主車隊偶遇,張川柏等人都不是很意外。


    因為李淵、李世民都很能生,長安城的公主不少。


    在路上能遇到公主的車駕,一些高端宴會也能見到公主。


    “公主真孝順,一得到消息,就來見那個番僧。”張川柏讚歎。


    張遠誌說:“可惜沒見到……若讓我親眼見一見,是不是真的兩百歲,我能分辨個七八成。”


    孟詵連連點頭:“年齡是很難欺騙人的。”


    一個人再會養生,保養得再好,麵相、體格,也會暴露年齡。


    張川柏想一想……他見過真正的百歲老人,夫子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是歲月的饋贈。


    “可他若是長生不老,你們也看得出嗎?”上官純問。


    孟詵和張遠誌笑道:“若真有長生不老,那就厲害了!”


    越是學醫,越是敬畏生死,更難相信長生不老。


    ……


    一個來曆不明的番僧,說會煉製長生藥,皇帝就能那麽放心大膽地服用嗎?


    這一夜,張川柏做了一個夢。


    “那邇娑婆寐”是一個關鍵詞,解鎖了關於李世民壽命的記載。


    泛黃的史書一卷卷展開,裏麵的字像有生命一樣跳到張川柏的眼前。


    那羅邇娑婆寐自稱長生藥,由各種珍稀寶物煉製而成。


    《舊唐書》記載,李世民派遣人到四方尋找這些藥材,花費不少。


    長生藥煉成之後,那羅邇娑婆寐獻給李世民。


    《舊唐書》說,李世民服用了那羅邇娑婆寐的藥,但是沒有效果,將人趕走了。


    李治登基後,那羅邇娑婆寐卷土重來,還是老一套的說辭。


    這一次,李積提出質疑:幾年時間,番僧明顯老了不少。那麽兩百歲的說法,顯然是假的!


    《資治通鑒》則說,李世民沒有服用那羅邇娑婆寐的藥。


    張川柏睜開眼睛,呆呆地望著窗外的枯樹。


    以李世民向來的觀念,沒有服藥也是可能的……他曾經嘲笑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求仙之舉,並說“神仙事本是虛妄,空有其名”。


    當一個人被疾病困擾時,也有可能病急亂投醫。


    “無論如何,來曆不明的長生藥,還是不要吃比較好。”張川柏嘀咕,“相信番僧的胡言亂語,妄求長生,有損皇帝的英明。”


    想象一下,李世民到了另一個世界,和一群皇帝在一起……


    李世民:“朕英明神武、開疆拓土……”


    其他皇帝:“你服長生藥。”


    李世民:“朕橫掃東突厥、吐穀渾、高昌、薛延陀、龜茲、西突厥、高句麗、百濟……”


    “你服長生藥。”


    “朕開創貞觀之治,封禪泰山。”


    “你服長生藥。”


    夠了!


    張川柏頭皮發麻,堅決不允許這種荒唐的事情發生。


    片刻之後,他又想到,史書明確記載: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


    五十二歲,實在是太年輕了。


    正是奮鬥的年紀啊!


    “就不能向天再借五十年嗎?哪怕十年八年……未來都會不一樣。”


    李世民的身體,隱患不少!


    首先是氣疾。


    《舊唐書·長孫皇後傳》“貞觀十年冬十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是日上氣疾發作甚劇,後哭泣不已。”


    還有頭痛。


    《舊唐書·太宗本紀》“常患頭痛,每發則不知人”,可能是偏頭痛或者高血壓的症狀。


    還有痔瘡。


    “常患痔,每便必出血”。可能是由於長期騎馬或者飲食不節所致。


    還有關節炎。


    “手足不仁,不能自舉”。可能是由於長期的戰爭和勞累所致。


    一行行的記載刻印在腦海中一樣,冷冰冰地浮現。


    每想到一種疾病,張川柏的臉色就難看幾分,心裏很難受,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


    李世民這一生,真的太不容易了!


    沒有一天是虛度的!


    高強度的戰爭、政務,讓這位強大的帝王,身體積累各種傷病。


    “這一兩年,陛下已經逐漸讓太子接管許多政務。若是陛下好好休息調理,是不是能延年益壽呢?”


    保護我方陛下!


    張川柏升起雄心壯誌,絞盡腦汁地從那一行行的記載中,尋找一線生機……


    最後,直接導致李世民去世的疾病是什麽?


    度過這一劫,是不是就能改變未來?


    史書說……


    痢疾!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皇帝飽受痢疾加重的困擾。


    即便是千年後,一個健康的人,都可能因重症痢疾去世。


    何況本來就有各種基礎疾病的李世民。


    痢疾。


    細菌性痢疾?


    抗生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