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世民這一次提出封禪,百官沒有反對的理由。
高句麗滅亡,大唐完成了隋朝做不到的事,這麽大的功績,還不足以封禪嗎?
陛下要去泰山,向上天迴報自己的豐功偉績,合情合理!
現在隻問一句:誰讚成,誰反對?
作為忠臣,不僅不應該反對,更應該想方設法達成皇帝的心願!
“能不能成?”
張川柏拍了拍腦袋,若有所思。
如果他沒記錯,另一時空,李世民終生沒能封禪。
最後這一次沒能成行的原因,他沒有夢見。
但現在許多大事都已經發生改變。
又怎麽知道李世民一定去不成?
……
張川柏前往長安的途中,一封奏疏從遙遠的新羅,快馬加鞭送往長安。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大唐百姓沉浸在過年的氣氛,皇帝為高士廉之死痛哭的時候,新羅發生了一次政變。
大唐軍隊來取糧草,新羅女王金德曼最終還是很懂事地配合。
可新羅內部分歧很大。
有人說什麽唇亡齒寒,擔心唐軍順手把新羅也給滅了。
大臣毗曇、廉宗等反唐人士意圖推翻金德曼,全麵跟大唐翻臉。
這場動亂在唐軍的幹預下沒有成功。
毗曇、廉宗被唐軍一刀一個解決。
但是新羅女王金德曼卻在此時忽然去世。
契苾何力:天地良心,金德曼的死不是我們幹的。
現在問題是,新羅沒有國王了,接下來該怎麽辦?
金德曼無子,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堂妹金勝曼。
按照藩屬國和宗主國的慣例,金勝曼若想成為新任新羅女王,必須得到大唐的冊命。
之前,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去世,都要請大唐認可他的兒子繼位,才算名正言順。
契苾何力一邊幫助新羅穩定局勢,一邊將新羅的最新情況匯報朝廷。
事到如今,不將新羅納入大唐版圖,都對不起新羅百姓的殷切期盼啊!
……
長安城張府。
張京墨坐在椅子上喝著快樂水,指揮奴仆打掃庭院、布置屋子。
林邑奴零零七垂著頭說:“小人鬥膽一問,可是三郎君要迴來了?”
“你希望他迴來,還是不希望他迴來?”張京墨笑著問。
“小人當然希望郎君迴來。”零零七說。
“為何?”
“郎君曾說,會讓我迴故鄉一趟,我一直在等他。”
“還有此事?”張京墨詫異,“你的故鄉在林邑?三郎要讓你迴去?”
“郎君說讓我帶路,幫助大唐的使者尋找嘉禾。”零零七迴答。
林邑王不獻上嘉禾,大唐可以自己去取。
前幾年因為高句麗、百濟等戰事,大唐顧不上林邑小國。
現在終於可以抽出時間了?
一家人被擄掠販賣成奴隸的零零七,對林邑沒什麽感情,很願意做帶路黨。
張京墨問清楚之後,笑道:“你很懂事啊!”
他又看向其他藩奴,“你們之中有菩薩蠻、新羅婢?是不是也想迴故鄉探親?”
溫順的新羅婢抬起頭,目光中帶著期待。
新羅要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她就是名副其實的唐人,不再是低人一等的“新羅婢”啦!
……
“長安城!我張三又迴來了!”
遠遠的,張川柏就看到長安城巍峨的城牆,聞到空氣中屬於長安的味道。
一種輝煌、璀璨的,如史書般厚重的味道。
漢唐雄渾的魂魄,塑造了這個城的靈魂。
隨行的奴仆紛紛露出輕鬆、喜悅的笑容。
他們同樣為抵達長安而驕傲,可以向家鄉的人炫耀半輩子!
進過長安城,四舍五入,我們是長安人。
長安。
無數人魂牽夢縈的長安。
張川柏穿過一條條人潮湧動的大街,終於迴到務本坊的張府。
門房的奴仆第一時間發現有人到家門口,定睛一看卻愣住了。
“怎麽,認不出我了?”張川柏大聲說,“我記得這裏是我的家。我不在的時候,沒有被鳩占鵲巢吧?”
枯樹精又賣幹柴啦?
黃鼠狼、刺蝟精、蛇精聯合,把二兄吃掉啦?
“三郎君迴來啦!”門房又驚又喜,喊了一嗓子。
“不知道郎君今日迴來!更不知道郎君長大了許多,一時間沒有認出來!請郎君恕罪。”
這話張川柏愛聽。
他笑眯眯地說:“我真的長高很多?變化很大嗎?”
張京墨快步跑出來,聽到這話,哈哈笑道:“我看看,三郎是不是比我高了?”
十三歲的張川柏,身高怎麽比得上十八歲的張京墨?
本來沾沾自喜的張川柏看到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張京墨,頓時鼓著臉:“二兄,你作弊!”
“我怎麽作弊?”張京墨笑容滿麵。
哎呀呀!
還是我的小弟啊!
雖然是長大了很多,還是這麽可愛。
“你肯定偷吃了丹藥,否則怎麽一下子長得那麽高?”張川柏哼哼,“我也要吃丹藥,然後就比你高。”
“我這個年紀,本來就是長身體的時候。”張京墨笑哈哈,“過幾年你也會長得很快。丹藥嘛,你若想吃,我就給你煉。”
張川柏算了算年紀,承認二兄說得對。
兄弟倆說笑著往裏走。
行李嘛,當然是奴仆負責搬。
“我算到你要迴來,給你打掃好屋子,換了新床新竹席。現在天氣熱,我還給你準備了竹夫人,你可以抱著睡……你這個狐狸圍脖就別披著,也不嫌熱。”
說著,張京墨就幫張川柏扯圍脖。
“嚶嚶!”
我是活的!活的!
小美叫了兩聲跳到地上,熟門熟路地往屋後跑。
樹洞肯定又被臭蛇霸占了!
但是不要緊,狡狐三窟,它還有別的老巢。
“今年確實是熱。”張川柏接過奴仆送來的酸梅飲,噸噸噸地往口裏灌。
冰冰涼,透心涼。
爽!
張京墨在一旁說:“今年四月,陛下不堪暑熱,下令將終南山廢棄的太和宮改建成翠微宮。這個月,陛下要親臨翠微宮,你迴來得正好。”
“什麽正好?”張川柏好奇地問。
張京墨說:“有人已經開始準備《翠微宮頌》,到時候進獻給皇帝,在眾人麵前揚名。你既然迴來了,不是正好參與?”
張川柏笑了笑:“機會留給年輕人吧,我已經不需要虛名。我再整理一下這兩年總結的種田技術,向陛下和太子匯報。”
張京墨:“……年輕人?”
到底誰才是年輕人啊?
你這個才到我肩膀的小三郎,在阿兄麵前充大人?
高句麗滅亡,大唐完成了隋朝做不到的事,這麽大的功績,還不足以封禪嗎?
陛下要去泰山,向上天迴報自己的豐功偉績,合情合理!
現在隻問一句:誰讚成,誰反對?
作為忠臣,不僅不應該反對,更應該想方設法達成皇帝的心願!
“能不能成?”
張川柏拍了拍腦袋,若有所思。
如果他沒記錯,另一時空,李世民終生沒能封禪。
最後這一次沒能成行的原因,他沒有夢見。
但現在許多大事都已經發生改變。
又怎麽知道李世民一定去不成?
……
張川柏前往長安的途中,一封奏疏從遙遠的新羅,快馬加鞭送往長安。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大唐百姓沉浸在過年的氣氛,皇帝為高士廉之死痛哭的時候,新羅發生了一次政變。
大唐軍隊來取糧草,新羅女王金德曼最終還是很懂事地配合。
可新羅內部分歧很大。
有人說什麽唇亡齒寒,擔心唐軍順手把新羅也給滅了。
大臣毗曇、廉宗等反唐人士意圖推翻金德曼,全麵跟大唐翻臉。
這場動亂在唐軍的幹預下沒有成功。
毗曇、廉宗被唐軍一刀一個解決。
但是新羅女王金德曼卻在此時忽然去世。
契苾何力:天地良心,金德曼的死不是我們幹的。
現在問題是,新羅沒有國王了,接下來該怎麽辦?
金德曼無子,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堂妹金勝曼。
按照藩屬國和宗主國的慣例,金勝曼若想成為新任新羅女王,必須得到大唐的冊命。
之前,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去世,都要請大唐認可他的兒子繼位,才算名正言順。
契苾何力一邊幫助新羅穩定局勢,一邊將新羅的最新情況匯報朝廷。
事到如今,不將新羅納入大唐版圖,都對不起新羅百姓的殷切期盼啊!
……
長安城張府。
張京墨坐在椅子上喝著快樂水,指揮奴仆打掃庭院、布置屋子。
林邑奴零零七垂著頭說:“小人鬥膽一問,可是三郎君要迴來了?”
“你希望他迴來,還是不希望他迴來?”張京墨笑著問。
“小人當然希望郎君迴來。”零零七說。
“為何?”
“郎君曾說,會讓我迴故鄉一趟,我一直在等他。”
“還有此事?”張京墨詫異,“你的故鄉在林邑?三郎要讓你迴去?”
“郎君說讓我帶路,幫助大唐的使者尋找嘉禾。”零零七迴答。
林邑王不獻上嘉禾,大唐可以自己去取。
前幾年因為高句麗、百濟等戰事,大唐顧不上林邑小國。
現在終於可以抽出時間了?
一家人被擄掠販賣成奴隸的零零七,對林邑沒什麽感情,很願意做帶路黨。
張京墨問清楚之後,笑道:“你很懂事啊!”
他又看向其他藩奴,“你們之中有菩薩蠻、新羅婢?是不是也想迴故鄉探親?”
溫順的新羅婢抬起頭,目光中帶著期待。
新羅要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她就是名副其實的唐人,不再是低人一等的“新羅婢”啦!
……
“長安城!我張三又迴來了!”
遠遠的,張川柏就看到長安城巍峨的城牆,聞到空氣中屬於長安的味道。
一種輝煌、璀璨的,如史書般厚重的味道。
漢唐雄渾的魂魄,塑造了這個城的靈魂。
隨行的奴仆紛紛露出輕鬆、喜悅的笑容。
他們同樣為抵達長安而驕傲,可以向家鄉的人炫耀半輩子!
進過長安城,四舍五入,我們是長安人。
長安。
無數人魂牽夢縈的長安。
張川柏穿過一條條人潮湧動的大街,終於迴到務本坊的張府。
門房的奴仆第一時間發現有人到家門口,定睛一看卻愣住了。
“怎麽,認不出我了?”張川柏大聲說,“我記得這裏是我的家。我不在的時候,沒有被鳩占鵲巢吧?”
枯樹精又賣幹柴啦?
黃鼠狼、刺蝟精、蛇精聯合,把二兄吃掉啦?
“三郎君迴來啦!”門房又驚又喜,喊了一嗓子。
“不知道郎君今日迴來!更不知道郎君長大了許多,一時間沒有認出來!請郎君恕罪。”
這話張川柏愛聽。
他笑眯眯地說:“我真的長高很多?變化很大嗎?”
張京墨快步跑出來,聽到這話,哈哈笑道:“我看看,三郎是不是比我高了?”
十三歲的張川柏,身高怎麽比得上十八歲的張京墨?
本來沾沾自喜的張川柏看到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張京墨,頓時鼓著臉:“二兄,你作弊!”
“我怎麽作弊?”張京墨笑容滿麵。
哎呀呀!
還是我的小弟啊!
雖然是長大了很多,還是這麽可愛。
“你肯定偷吃了丹藥,否則怎麽一下子長得那麽高?”張川柏哼哼,“我也要吃丹藥,然後就比你高。”
“我這個年紀,本來就是長身體的時候。”張京墨笑哈哈,“過幾年你也會長得很快。丹藥嘛,你若想吃,我就給你煉。”
張川柏算了算年紀,承認二兄說得對。
兄弟倆說笑著往裏走。
行李嘛,當然是奴仆負責搬。
“我算到你要迴來,給你打掃好屋子,換了新床新竹席。現在天氣熱,我還給你準備了竹夫人,你可以抱著睡……你這個狐狸圍脖就別披著,也不嫌熱。”
說著,張京墨就幫張川柏扯圍脖。
“嚶嚶!”
我是活的!活的!
小美叫了兩聲跳到地上,熟門熟路地往屋後跑。
樹洞肯定又被臭蛇霸占了!
但是不要緊,狡狐三窟,它還有別的老巢。
“今年確實是熱。”張川柏接過奴仆送來的酸梅飲,噸噸噸地往口裏灌。
冰冰涼,透心涼。
爽!
張京墨在一旁說:“今年四月,陛下不堪暑熱,下令將終南山廢棄的太和宮改建成翠微宮。這個月,陛下要親臨翠微宮,你迴來得正好。”
“什麽正好?”張川柏好奇地問。
張京墨說:“有人已經開始準備《翠微宮頌》,到時候進獻給皇帝,在眾人麵前揚名。你既然迴來了,不是正好參與?”
張川柏笑了笑:“機會留給年輕人吧,我已經不需要虛名。我再整理一下這兩年總結的種田技術,向陛下和太子匯報。”
張京墨:“……年輕人?”
到底誰才是年輕人啊?
你這個才到我肩膀的小三郎,在阿兄麵前充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