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傷,來濟經驗豐富。
想到小孩子阿耶不在,小小年紀在一群虎豹之中,也著實可憐。
他看了張川柏的傷,哄著:“好的差不多了,藥得堅持吃。到洛陽就好了,我若有空,帶你去好玩的地方。”
張川柏乖巧點頭。
其實吧,大人如果說“有空帶你去”,那你聽聽就好了。
因為多半沒空。
但是,至少來叔是善意,來吹吹傷口呢!
“來叔,我還是第一次吃那麽多藥。以前我覺得狩獵好玩,現在我覺得真危險。”張川柏說。
“狩獵本來就危險。你以前去打獵,來大他們護著你,你的危險就小。現在你站的位置不一樣,你要護著太子,危險當然就大了。”
來濟語重心長地講道理,又問:“你以前生病,不吃藥的嗎?”
“很少吃。”張川柏如實說,“小時候生病,阿耶自己找些草藥給我熬水泡澡。至於大病,沒有試過。”
“小牛犢子。”來濟笑著拍拍小三郎。
真是強壯的小牛犢子。
張家三兄弟,遠誌稍微文弱一些,京墨和川柏都是小牛犢子。
先天條件很好,訓練得當,力能伏虎。
“你阿耶懂一些藥理?”來濟閑話家常。
“是啊!”張川柏點頭,“他說是小時候陪著長輩看病,耳濡目染學了一些……阿耶很厲害的,什麽都懂。”
“你阿耶是家學淵源。你曾祖父的事情,我小時候聽說過……”
來濟跟張川柏講起張家的往事,讓小三郎聽得一愣一愣的,也忘記了傷痛。
原來阿耶沒吹牛!
自家從前在建康有宅院的!
阿耶小時候身邊有隨從,也曾是肆意驕傲的小郎君。
“建康有幾個巷,聚居著孫權和朱張顧陸的後人,互相之間貧富差距也大。”來濟笑著說,“你的聲名越來越大,將來會遇到更多族人呢!具體怎麽對這些人,也是需要學習的。”
“比如說?”張川柏虛心請教。
“就說李襲譽吧……你知道他為什麽清貧嗎?他的俸祿,除了用來請人抄書,就是接濟貧困的族人……”
扶危濟困,當然是值得稱讚的。
但該怎麽救濟?
凡是貧窮的族人,無條件慷慨解囊,那是永無止境的。
第一年給了,第二年不給,反而會遭致怨恨。
張川柏好像明白了什麽。
“川柏,你心地善良,一直以來都先想著助人。但怎麽助,也是需要學習的。”
來濟笑道,“還有,這次賞賜的十頃地,還沒劃定在何處,你可以先想一想。”
十頃地是一千畝,想要跟原本的田莊連在一起有難度。
如果全都要良田,那會分得更散。
“可以我自己選嗎?”張川柏好奇地問。
來濟說:“一般是在揚州官田給你劃。你這次立了大功,可以選好一點的地方。但你也要注意,不要跟人發生衝突。”
賜田也是會發生糾紛的。
武德四年,時任陝東道行台李世民賜給淮安王李神通“田數十頃”……
結果要落實土地時跟李淵的張婕妤娘家發生爭執,引起李淵對李世民大動肝火。
揚州的良田大多有主。
張川柏想在揚州要一千畝連成片的田,可能跟其他大人物發生衝突。
“這樣啊……那我寫信,讓阿耶去安排。他比我清楚田地的情況。”張川柏說。
小孩子不好解決的麻煩事,就交給阿耶去頭疼吧!
來濟失笑:“對了,你還是耶耶寶呢!”
受小三郎影響,來叔也知道耶耶寶這個詞。
張川柏覺得來叔實在太好了!
說起來,自己也沒給來叔什麽,卻一直得來叔教導照顧。
“來叔!等我長大了……哦,我現在就長大了,我會保護你的!”張川柏鄭重許諾。
來濟哭笑不得:“是是是!”
我也不老啊!
你一下子要給我養老,一下子又要保護我。
真是,唉!讓人拒絕不了。
……
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壬申日,聖駕抵達洛陽。
太子侍讀李敬玄整個人都懵了,不停地呢喃:“我真傻,真的……”
我單知道張川柏是給神仙種樹的童子,也許還給神仙燒火煉丹,沒想到一竅通百竅通。
既然是仙童,必然能掐會算!
“我真傻,真的……”
開玩笑就開玩笑,為什麽要順口拿金餅開玩笑。
就算他家是毫州大戶,阿耶是穀州刺史,也不是隨便拿百兩金餅開玩笑的。
這下不是張川柏肉疼,是他肉疼。
張川柏進入洛陽城門,望著熟悉的景色,緊繃的精神終於放鬆了。
進入洛陽,安全係數可以上一個層次。
洛陽和長安一樣,都有大的浴堂,可以好好搓澡泡香湯!
咦?
好像忘了什麽?
是什麽呢?
一直到驛館,張川柏才拍著大腿想起:“李敬玄!”
金餅!
大唐的官方貨幣是銅錢和布帛,但也有官製的金銀餅、鋌,官方內部流通,民間難得一見。
金餅形狀像漢代,似圓非圓,重量固定,後世出土過二十兩一塊的,上麵沒有銘文。
而銀餅則往往鑿刻銘文,說明鑄造者和用途……
如後世陝西出土的銀餅,刻“洊安縣開元十九年庸調銀十兩專知官令彭崇嗣典梁誨匠王定”;
廣東出土的“懷集縣開十(開元十年)庸調銀十兩專知官王問樂典陳友匠高童”……
“李敬玄要給我的,是官製金餅嗎?”
張川柏樂滋滋的。
數多了銅錢,看多了布帛,也想數一數金餅呢!
他沒等到李敬玄上門,先等到了趙貞固。
“趙兄?!”張川柏又驚又喜,猛地站起來一連串發問:“你不是到鄭王府為官了?怎麽還在洛陽?早知你在洛陽,我就住你家了!”
趙貞固笑道:“我得知你隨聖駕來洛陽,跟大王請假呢!另外,陛下也召見了我們大王,他現在也在洛陽。”
說著,趙貞固擼起袖子,就要指揮人幫張川柏搬行李。
張川柏擺擺手:“不忙啦!我等著人送我去幹別的活,不會在洛陽住太久。我在路上收了些禮物,想寄存在你家,或是找人送迴江都,給我阿耶阿娘。”
“你隨駕出遠門,能收多少禮?”趙貞固不以為意。
收點小禮物,值得大費周章送迴江都?
獵場上發生的一點意外,皇帝不想大肆宣揚,已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一點點。”張川柏笑眯眯地說,“你看這個漂亮的盒子,裏麵是保存良好的一根人參……”
張川柏打開盒子。
趙貞固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他也是學過醫藥的!
“我吃蘿卜都沒那麽大的,你說這是人參?誰給你送的,需要你做什麽?”趙貞固接連問。
想到小孩子阿耶不在,小小年紀在一群虎豹之中,也著實可憐。
他看了張川柏的傷,哄著:“好的差不多了,藥得堅持吃。到洛陽就好了,我若有空,帶你去好玩的地方。”
張川柏乖巧點頭。
其實吧,大人如果說“有空帶你去”,那你聽聽就好了。
因為多半沒空。
但是,至少來叔是善意,來吹吹傷口呢!
“來叔,我還是第一次吃那麽多藥。以前我覺得狩獵好玩,現在我覺得真危險。”張川柏說。
“狩獵本來就危險。你以前去打獵,來大他們護著你,你的危險就小。現在你站的位置不一樣,你要護著太子,危險當然就大了。”
來濟語重心長地講道理,又問:“你以前生病,不吃藥的嗎?”
“很少吃。”張川柏如實說,“小時候生病,阿耶自己找些草藥給我熬水泡澡。至於大病,沒有試過。”
“小牛犢子。”來濟笑著拍拍小三郎。
真是強壯的小牛犢子。
張家三兄弟,遠誌稍微文弱一些,京墨和川柏都是小牛犢子。
先天條件很好,訓練得當,力能伏虎。
“你阿耶懂一些藥理?”來濟閑話家常。
“是啊!”張川柏點頭,“他說是小時候陪著長輩看病,耳濡目染學了一些……阿耶很厲害的,什麽都懂。”
“你阿耶是家學淵源。你曾祖父的事情,我小時候聽說過……”
來濟跟張川柏講起張家的往事,讓小三郎聽得一愣一愣的,也忘記了傷痛。
原來阿耶沒吹牛!
自家從前在建康有宅院的!
阿耶小時候身邊有隨從,也曾是肆意驕傲的小郎君。
“建康有幾個巷,聚居著孫權和朱張顧陸的後人,互相之間貧富差距也大。”來濟笑著說,“你的聲名越來越大,將來會遇到更多族人呢!具體怎麽對這些人,也是需要學習的。”
“比如說?”張川柏虛心請教。
“就說李襲譽吧……你知道他為什麽清貧嗎?他的俸祿,除了用來請人抄書,就是接濟貧困的族人……”
扶危濟困,當然是值得稱讚的。
但該怎麽救濟?
凡是貧窮的族人,無條件慷慨解囊,那是永無止境的。
第一年給了,第二年不給,反而會遭致怨恨。
張川柏好像明白了什麽。
“川柏,你心地善良,一直以來都先想著助人。但怎麽助,也是需要學習的。”
來濟笑道,“還有,這次賞賜的十頃地,還沒劃定在何處,你可以先想一想。”
十頃地是一千畝,想要跟原本的田莊連在一起有難度。
如果全都要良田,那會分得更散。
“可以我自己選嗎?”張川柏好奇地問。
來濟說:“一般是在揚州官田給你劃。你這次立了大功,可以選好一點的地方。但你也要注意,不要跟人發生衝突。”
賜田也是會發生糾紛的。
武德四年,時任陝東道行台李世民賜給淮安王李神通“田數十頃”……
結果要落實土地時跟李淵的張婕妤娘家發生爭執,引起李淵對李世民大動肝火。
揚州的良田大多有主。
張川柏想在揚州要一千畝連成片的田,可能跟其他大人物發生衝突。
“這樣啊……那我寫信,讓阿耶去安排。他比我清楚田地的情況。”張川柏說。
小孩子不好解決的麻煩事,就交給阿耶去頭疼吧!
來濟失笑:“對了,你還是耶耶寶呢!”
受小三郎影響,來叔也知道耶耶寶這個詞。
張川柏覺得來叔實在太好了!
說起來,自己也沒給來叔什麽,卻一直得來叔教導照顧。
“來叔!等我長大了……哦,我現在就長大了,我會保護你的!”張川柏鄭重許諾。
來濟哭笑不得:“是是是!”
我也不老啊!
你一下子要給我養老,一下子又要保護我。
真是,唉!讓人拒絕不了。
……
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壬申日,聖駕抵達洛陽。
太子侍讀李敬玄整個人都懵了,不停地呢喃:“我真傻,真的……”
我單知道張川柏是給神仙種樹的童子,也許還給神仙燒火煉丹,沒想到一竅通百竅通。
既然是仙童,必然能掐會算!
“我真傻,真的……”
開玩笑就開玩笑,為什麽要順口拿金餅開玩笑。
就算他家是毫州大戶,阿耶是穀州刺史,也不是隨便拿百兩金餅開玩笑的。
這下不是張川柏肉疼,是他肉疼。
張川柏進入洛陽城門,望著熟悉的景色,緊繃的精神終於放鬆了。
進入洛陽,安全係數可以上一個層次。
洛陽和長安一樣,都有大的浴堂,可以好好搓澡泡香湯!
咦?
好像忘了什麽?
是什麽呢?
一直到驛館,張川柏才拍著大腿想起:“李敬玄!”
金餅!
大唐的官方貨幣是銅錢和布帛,但也有官製的金銀餅、鋌,官方內部流通,民間難得一見。
金餅形狀像漢代,似圓非圓,重量固定,後世出土過二十兩一塊的,上麵沒有銘文。
而銀餅則往往鑿刻銘文,說明鑄造者和用途……
如後世陝西出土的銀餅,刻“洊安縣開元十九年庸調銀十兩專知官令彭崇嗣典梁誨匠王定”;
廣東出土的“懷集縣開十(開元十年)庸調銀十兩專知官王問樂典陳友匠高童”……
“李敬玄要給我的,是官製金餅嗎?”
張川柏樂滋滋的。
數多了銅錢,看多了布帛,也想數一數金餅呢!
他沒等到李敬玄上門,先等到了趙貞固。
“趙兄?!”張川柏又驚又喜,猛地站起來一連串發問:“你不是到鄭王府為官了?怎麽還在洛陽?早知你在洛陽,我就住你家了!”
趙貞固笑道:“我得知你隨聖駕來洛陽,跟大王請假呢!另外,陛下也召見了我們大王,他現在也在洛陽。”
說著,趙貞固擼起袖子,就要指揮人幫張川柏搬行李。
張川柏擺擺手:“不忙啦!我等著人送我去幹別的活,不會在洛陽住太久。我在路上收了些禮物,想寄存在你家,或是找人送迴江都,給我阿耶阿娘。”
“你隨駕出遠門,能收多少禮?”趙貞固不以為意。
收點小禮物,值得大費周章送迴江都?
獵場上發生的一點意外,皇帝不想大肆宣揚,已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一點點。”張川柏笑眯眯地說,“你看這個漂亮的盒子,裏麵是保存良好的一根人參……”
張川柏打開盒子。
趙貞固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他也是學過醫藥的!
“我吃蘿卜都沒那麽大的,你說這是人參?誰給你送的,需要你做什麽?”趙貞固接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