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從夫子家離開時,又到下午了。
巷子裏,頭發零亂的垂髫小童追逐著玩竹蜻蜓。
葛洪《抱樸子》中稱竹蜻蜓為“飛車”,並說“存念”可以跟著飛車上升到“太清之中”。
“張三!快來!我的竹蜻蜓飛到屋頂啦!”一個小孩子大聲喊。
“就來!”張川柏飛奔過去。
落在身後的盧照鄰很驚訝:“師弟在曹李張巷住的時間,遠不及大師兄,為何大夥兒跟他那麽熟悉?”
“你看看就知道。”李善悠然往前走。
隻見張川柏大喊一聲:“小美來!”
一隻名不副實的雜毛醜狐狸不知從哪裏竄出,跳上屋頂,叼著竹蜻蜓跑下來。
“嚶嚶!”嗟,來食!
小孩子們高興地說:“小美真厲害!下次捉到麻雀,送給你啊!”
“嚶嚶!”小美得意地甩了甩蓬鬆的大尾巴,神氣活現。
“這狐狸真成精了。”盧照鄰感慨,“師弟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狐狸學《論語》?
又聽豁牙小童說:“張三,好些天不見你,聽說你去養蠶了?”
“是啊!”張川柏響亮迴答。
“你養蠶就有蠶蛹!我家孵小雞有毛雞蛋,我跟你換好不好?”小童期待地問。
“好!”
張川柏爽快答應。
阿娘挺喜歡吃毛雞蛋,卻又說小孩子不能吃……因而,他還沒有嚐過呢!
李善的家比較近,已經先到了。
盧照鄰走到路口,有隨從架著馬車在等候。
他上了馬車,慢慢融入黃昏歸家的人群中。
張川柏推開家門,一群大大小小的雞撲騰著蜂擁而進,“咯咯”、“喔喔”喊個不停。
雞鵝大多是散養,白天就放在屋前屋後,自由自在地覓食。
到了夜晚,這些小生靈就會各自歸家。
張川柏一直很好奇,各家的雞覓食時混在一起,長得又差不多,為什麽不會弄混呢?
“迴來了?”阿娘笑著說,“阿玉送了新采的蘑菇來,吃清炒蘑菇好不好?”
“好。”張川柏脫掉鞋子,清理鞋底粘著的泥,又問:“阿娘,你不問我在夫子那裏,聽到什麽大事?”
“啊?要征兵打仗嗎?”
“沒有。”
“加租調?”
“不是。”
“臨時加征民夫,挖運河、修宮殿?”
“也不是。”
“那就是征工匠造船?還是征隨水軍出發的船夫?”
“不是不是!”
張川柏被這一連串假設驚得冷汗都下來了。
天啊!
阿娘,阿耶,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都經曆過什麽?
“那沒有什麽大事。”吳秀淡定地說。
張川柏:“……阿娘說的對。”
阿娘的精神境界真是太穩定了!
又或者說,阿娘經曆過更多的“大事”。
他又恍然,朝廷疾風驟雨般處理齊王謀反案、太子謀反案,而不拖拖拉拉,也是為了將影響降到最低。
百姓沒反應過來,事情就過去了。
張川柏換上一雙家常穿的木屐,走上鋪著碎石的院中小路,“噠噠噠”地走到廚房前。
“甄阿姊采的蘑菇?紅豔豔的,到底能不能吃?”
想到甄玉的致幻蘑菇散,張川柏很不放心。
吳秀邊清洗蘑菇,邊說:“你看這蘑菇傘上有蟲眼,被蟲子吃過的,大多無毒。再說,毒蘑菇也不是處處有的。阿玉還是到處托人尋找,才找到想要的。”
“哦……”
“你在陸家,見到大表兄家的娃娃?很可愛吧?”
“是啊是啊!睡著了還會吐泡泡。我想收他做義子呢!”張川柏露出愉悅的笑容。
“你是娃娃的表叔,怎麽收他做義子?”吳秀輕笑,“將來你做了阿耶,就有很多親兒子了!”
“那不一樣。我就喜歡人家拜我為義父。”
小孩子總有大人猜不透的想法。
張川柏又說起一件事:“大師兄要在家裏養幾隻鵝,問我們要不要養。”
“養鵝?大鵝兇得很,你大兄小時候被鵝啄哭了,我們家就沒有再養。阿善的耶娘不在家,他帶著一些奴仆住,為什麽要養鵝?”吳秀好奇地問。
“大師兄練王羲之的書法,一直練不出神韻。就想著王羲之喜歡鵝,若養幾隻鵝,說不定能吸引王羲之夢中授課。”
吳秀:“……你們真的這麽想?”
“有何不對?”
“沒有。”吳秀笑道,“讓阿善好好養,說不定我們巷子,真的出一個大書法家。”
“那我們家養不養?”
“不養。有雞鴨已經夠了,再養鵝,混著養容易生病。”吳秀也有一套道理。
張川柏遺憾:“看來隻能去大師兄家拔鵝毛做鵝毛筆了。”
……
大壯和一個年紀較大的男仆阿貴照顧牲畜,把打掃出來的糞便堆在菜園子的角落。
奴仆住的屋子,也在牲畜圈附近。
張家屋後有一片菜地,有一條小溪流過。
潺潺流水,波光粼粼。
大壯又去挑水淋菜。
肥水充足的瓜苗長得很精神,想必不久之後就會爬藤開花,到夏天長出水靈靈的黃瓜。
阿貴看大壯跟著小郎君跑進跑出一天,迴來就忙個不停,壓力很大。
“大壯,你跟小郎君出去,有沒有人給你賞錢?”
“沒有。”
“那些人那麽小氣?”
大壯瞥了阿貴一眼,一勺水潑濕了阿貴的衣角。
阿貴跳開,壓低聲音:“你幹什麽?有沒有,我又不能跟你搶!我是聽說,去陸家幫忙熬蠶的林嫂,有賞錢拿。”
大壯依舊不說話,默默幹活。
他從小就吃不飽。
因為長得瘦小,總是找不到主家。
跟著小郎君,已經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
阿貴知道大壯是個悶葫蘆,嘀咕兩聲又去清理豬糞。
明天一早,還得去張家灣幹地裏的活。
阿貴羨慕大壯,跟著小郎君進進出出,有摸魚的時間。
他想做主家郎君的隨從。
但是主簿有官府分配的庶仆,相當於生活助理,用不著他。
……
炊煙嫋嫋,張衍也迴來了。
趁著夕陽的餘暉,一家人吃晚食。
“我以為你要等做完絲,拿到蠶蛹才迴來。”張衍笑道。
“姑母又不會少了我的。”張川柏說,“我采了一籃子最大最紫的桑葚,送給夫子。夫子說,他年少的時候,喜歡爬上高高的桑樹,看到哪個最紫就摘哪個!”
“夫子也爬樹?”張衍震驚,又莞爾:“是了,夫子也有年少的時候。”
張衍小的時候,也想拜曹夫子為師。
在他心裏,曹夫子一直是個老夫子。
現在一想,原來夫子也做過孩子啊!
說不定,夫子小時候,也跟三郎一樣,是個好吃好玩的小神童。
巷子裏,頭發零亂的垂髫小童追逐著玩竹蜻蜓。
葛洪《抱樸子》中稱竹蜻蜓為“飛車”,並說“存念”可以跟著飛車上升到“太清之中”。
“張三!快來!我的竹蜻蜓飛到屋頂啦!”一個小孩子大聲喊。
“就來!”張川柏飛奔過去。
落在身後的盧照鄰很驚訝:“師弟在曹李張巷住的時間,遠不及大師兄,為何大夥兒跟他那麽熟悉?”
“你看看就知道。”李善悠然往前走。
隻見張川柏大喊一聲:“小美來!”
一隻名不副實的雜毛醜狐狸不知從哪裏竄出,跳上屋頂,叼著竹蜻蜓跑下來。
“嚶嚶!”嗟,來食!
小孩子們高興地說:“小美真厲害!下次捉到麻雀,送給你啊!”
“嚶嚶!”小美得意地甩了甩蓬鬆的大尾巴,神氣活現。
“這狐狸真成精了。”盧照鄰感慨,“師弟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狐狸學《論語》?
又聽豁牙小童說:“張三,好些天不見你,聽說你去養蠶了?”
“是啊!”張川柏響亮迴答。
“你養蠶就有蠶蛹!我家孵小雞有毛雞蛋,我跟你換好不好?”小童期待地問。
“好!”
張川柏爽快答應。
阿娘挺喜歡吃毛雞蛋,卻又說小孩子不能吃……因而,他還沒有嚐過呢!
李善的家比較近,已經先到了。
盧照鄰走到路口,有隨從架著馬車在等候。
他上了馬車,慢慢融入黃昏歸家的人群中。
張川柏推開家門,一群大大小小的雞撲騰著蜂擁而進,“咯咯”、“喔喔”喊個不停。
雞鵝大多是散養,白天就放在屋前屋後,自由自在地覓食。
到了夜晚,這些小生靈就會各自歸家。
張川柏一直很好奇,各家的雞覓食時混在一起,長得又差不多,為什麽不會弄混呢?
“迴來了?”阿娘笑著說,“阿玉送了新采的蘑菇來,吃清炒蘑菇好不好?”
“好。”張川柏脫掉鞋子,清理鞋底粘著的泥,又問:“阿娘,你不問我在夫子那裏,聽到什麽大事?”
“啊?要征兵打仗嗎?”
“沒有。”
“加租調?”
“不是。”
“臨時加征民夫,挖運河、修宮殿?”
“也不是。”
“那就是征工匠造船?還是征隨水軍出發的船夫?”
“不是不是!”
張川柏被這一連串假設驚得冷汗都下來了。
天啊!
阿娘,阿耶,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都經曆過什麽?
“那沒有什麽大事。”吳秀淡定地說。
張川柏:“……阿娘說的對。”
阿娘的精神境界真是太穩定了!
又或者說,阿娘經曆過更多的“大事”。
他又恍然,朝廷疾風驟雨般處理齊王謀反案、太子謀反案,而不拖拖拉拉,也是為了將影響降到最低。
百姓沒反應過來,事情就過去了。
張川柏換上一雙家常穿的木屐,走上鋪著碎石的院中小路,“噠噠噠”地走到廚房前。
“甄阿姊采的蘑菇?紅豔豔的,到底能不能吃?”
想到甄玉的致幻蘑菇散,張川柏很不放心。
吳秀邊清洗蘑菇,邊說:“你看這蘑菇傘上有蟲眼,被蟲子吃過的,大多無毒。再說,毒蘑菇也不是處處有的。阿玉還是到處托人尋找,才找到想要的。”
“哦……”
“你在陸家,見到大表兄家的娃娃?很可愛吧?”
“是啊是啊!睡著了還會吐泡泡。我想收他做義子呢!”張川柏露出愉悅的笑容。
“你是娃娃的表叔,怎麽收他做義子?”吳秀輕笑,“將來你做了阿耶,就有很多親兒子了!”
“那不一樣。我就喜歡人家拜我為義父。”
小孩子總有大人猜不透的想法。
張川柏又說起一件事:“大師兄要在家裏養幾隻鵝,問我們要不要養。”
“養鵝?大鵝兇得很,你大兄小時候被鵝啄哭了,我們家就沒有再養。阿善的耶娘不在家,他帶著一些奴仆住,為什麽要養鵝?”吳秀好奇地問。
“大師兄練王羲之的書法,一直練不出神韻。就想著王羲之喜歡鵝,若養幾隻鵝,說不定能吸引王羲之夢中授課。”
吳秀:“……你們真的這麽想?”
“有何不對?”
“沒有。”吳秀笑道,“讓阿善好好養,說不定我們巷子,真的出一個大書法家。”
“那我們家養不養?”
“不養。有雞鴨已經夠了,再養鵝,混著養容易生病。”吳秀也有一套道理。
張川柏遺憾:“看來隻能去大師兄家拔鵝毛做鵝毛筆了。”
……
大壯和一個年紀較大的男仆阿貴照顧牲畜,把打掃出來的糞便堆在菜園子的角落。
奴仆住的屋子,也在牲畜圈附近。
張家屋後有一片菜地,有一條小溪流過。
潺潺流水,波光粼粼。
大壯又去挑水淋菜。
肥水充足的瓜苗長得很精神,想必不久之後就會爬藤開花,到夏天長出水靈靈的黃瓜。
阿貴看大壯跟著小郎君跑進跑出一天,迴來就忙個不停,壓力很大。
“大壯,你跟小郎君出去,有沒有人給你賞錢?”
“沒有。”
“那些人那麽小氣?”
大壯瞥了阿貴一眼,一勺水潑濕了阿貴的衣角。
阿貴跳開,壓低聲音:“你幹什麽?有沒有,我又不能跟你搶!我是聽說,去陸家幫忙熬蠶的林嫂,有賞錢拿。”
大壯依舊不說話,默默幹活。
他從小就吃不飽。
因為長得瘦小,總是找不到主家。
跟著小郎君,已經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
阿貴知道大壯是個悶葫蘆,嘀咕兩聲又去清理豬糞。
明天一早,還得去張家灣幹地裏的活。
阿貴羨慕大壯,跟著小郎君進進出出,有摸魚的時間。
他想做主家郎君的隨從。
但是主簿有官府分配的庶仆,相當於生活助理,用不著他。
……
炊煙嫋嫋,張衍也迴來了。
趁著夕陽的餘暉,一家人吃晚食。
“我以為你要等做完絲,拿到蠶蛹才迴來。”張衍笑道。
“姑母又不會少了我的。”張川柏說,“我采了一籃子最大最紫的桑葚,送給夫子。夫子說,他年少的時候,喜歡爬上高高的桑樹,看到哪個最紫就摘哪個!”
“夫子也爬樹?”張衍震驚,又莞爾:“是了,夫子也有年少的時候。”
張衍小的時候,也想拜曹夫子為師。
在他心裏,曹夫子一直是個老夫子。
現在一想,原來夫子也做過孩子啊!
說不定,夫子小時候,也跟三郎一樣,是個好吃好玩的小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