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不知道來濟的感慨。


    小孩子隻專注眼前的事,長安的筆友什麽的,已經被他拋到九霄雲外。


    至於兩個兄長……他隻有在睡覺的時候,才會想念熟悉的味道。


    一場春雨一場暖,運河邊的柳樹抽出新的枝條。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站在運河邊,看往張家灣的方向,從河灣到田野,是深深淺淺的綠,如同一幅水彩畫。


    野鴨子貼過河麵,迅速鑽進草叢中。


    張川柏折柳枝條,放進身側的柳筐裏。


    盧照鄰一邊折柳枝,一邊觀察河邊草叢。


    前日跟著張川柏來河邊,撿到一窩野鴨蛋,讓他興奮了三天三夜。


    這件事可以吹很久!


    “沒那麽容易碰到野鴨蛋。”張川柏說,“不過我們可以摘點別的迴去,你看那些嫩嫩的水芹菜,香得很呢!”


    “哪些是水芹菜?”盧照鄰不認識。


    張川柏帶著小師兄找野菜。


    “過些時候蕨菜也出來了,比水芹菜還好吃,每年就隻能吃這麽一季。”


    盧照鄰佩服:“師弟懂得真多。”


    “一般般吧。”張川柏笑著感歎,“小時候,都是兄長們帶著我摸魚采野菜。”


    盧照鄰:“……你現在也是小時候。”


    你這個小家夥,裝什麽小老漢啊!


    柳枝條是用來煮牙膏的,采滿一筐,兩個小孩子抬迴去。


    張川柏還背一個竹簍,裝各種野菜。


    從背後看,竹簍甚至把他整個人擋住。


    經過一片竹林,聽到裏麵有小孩子的說笑聲,他們也進去。


    在這綠色的海洋裏,沒有朗朗讀書聲,隻有“嗶啵嗶啵”掰竹筍的聲音,以及不知名的小鳥啾啾聲。


    小鳥的叫聲穿透力極強,仿佛就在耳邊,可抬頭去看,卻尋不見蹤影。


    張川柏說:“我懷疑鳥巢在高高的竹梢上。”


    “反正你不能爬竹竿掏鳥窩。”盧照鄰抬頭看看高高的竹子。


    頑皮的農家小兒郎,掏鳥窩、掏蜂窩,都是家常便飯。


    誰要是從樹上摔下來,迴家不會被耶娘哄,說不準還得挨一頓打呢!


    掰竹筍這種事,跟采蘑菇一樣,也是會上癮的。


    相識的小孩兒看著他們,好奇地說:“川柏,你阿耶當官了,你還幹這些活啊?”


    張川柏響亮地說:“我還放牛呢!”


    萌萌常年讓柱子家養著,實質上已經變成了柱子的牛。


    張川柏多不舍啊!


    趁著迴村裏住,他很珍惜跟萌萌培養感情的時間。


    掰竹筍很有收獲的滿足感,讓張川柏瞬間感受到竹熊的快樂。


    困難也有一點……


    竹林裏有雜草荊棘,劃破手還是小事,萬一劃傷臉,將來就不能靠臉吃軟飯了。


    還有毛毛蟲,一不小心碰倒,身上就會癢癢。


    “最討厭就是毛毛蟲,明明變成蝴蝶那麽漂亮,小時候卻那麽討厭。”


    張川柏站起來拍了拍頭上身上的竹葉,“就掰這麽多吧!東西太多了背不動。”


    盧照鄰累得滿臉通紅,額頭上的汗水直流,頭發都濕了。


    但他心情很愉悅。


    “采柳枝可以寫一首詩,掰竹筍也可以寫……師弟,你寫一首詠柳吧。”盧照鄰興致勃勃。


    “詠柳?好吧!”張川柏隨口答應,背起竹簍、抬著柳筐走在鄉間小路上。


    他們迴到家時,李善陪著夫子放牛也迴來了。


    曹夫子放牛,晚輩們都不放心,李善隨時陪在身邊。


    百歲的夫子,年少的學生,在碧綠的田野裏放牛,本身就如詩如畫。


    見張川柏和盧照鄰拖著筐很費力,李善連忙上前幫忙,“你們背不動就別折那麽多柳枝……張家還要靠賣牙膏補貼家用嗎?”


    張川柏說:“誰會嫌錢多啊?趁著春日柳枝嫩,多做一些自己用也好啊!本來是不重的,還掰了一些筍放裏麵。”


    李善笑著說:“我和夫子放牛,見到一棵香椿樹,采了香椿芽,你不是說香椿拌豆腐最好嗎?我們送到隔壁去吧!”


    張川柏的阿娘要在城裏看家、照顧禽畜,不能迴來張家灣幹活。


    張川柏師徒四人提供食材,在隔壁張大河家搭夥。


    除了吃飯,地裏的活也是幾家互相幫助。


    張衍又雇了兩個短工,春耕的人力夠。


    ……誰也不指望李善和盧照鄰兩個讀書郎君當勞動主力。


    張川柏年紀最小,比兩位師兄還能幹。


    曹憲聽著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說話,看見屋簷下有一個燕子窩,小燕子也一樣嘰嘰喳喳。


    母燕子飛迴巢,小燕子們紛紛張開小嘴等投喂。


    滿目生機勃勃,唿吸吐納的都是春的氣息,讓曹憲覺得自己仍是少年。


    ……


    柱子家裏嬸子姐妹多,雖然要做好多人的飯,也不至於忙不過來。


    見張川柏帶迴來春筍,嬸子們說:“春筍最鮮美,但是最好要用水煮過,泡到第二天再吃……喲?還有香椿和水芹菜?全是春天的味道啊!”


    打幾個鴨蛋,配香椿和水芹菜,隻放一點鹽做調料,就很香了。


    哪怕不放蛋,油拌香椿也很香。


    張川柏、盧照鄰和柱子一起剝竹筍殼。


    柱子邊剝殼邊問:“你們迴來住幾日啊?”


    “總要忙完插秧。”張川柏說。


    “那曹夫子呢?也住那麽久嗎?”柱子眼巴巴地問。


    “應該吧!夫子很喜歡萌萌。”張川柏略略得意。


    誰會不喜歡牛啊?


    尤其是我家萌萌,大兄接生的!


    柱子點點頭,又問:“最近天天有人來幫你家幹活,都是因為夫子嗎?”


    “是的!”張川柏為自己是曹門弟子而驕傲。


    曹夫子來張家灣,遠近幾個鄉裏有小孩子讀書的人家,都讓孩子來張家幫忙。


    年輕人多幹活不吃虧,若能得到曹夫子指點,說不定能有大出息。


    這麽一來,張家更不缺幹活的人。


    柱子期期艾艾地說:“老大!你是我的老大,代師收徒如何?”


    “什麽意思?”張川柏驚訝。


    盧照鄰也看向小牛犢一樣的柱子。


    說起來,柱子大名叫什麽?


    柱子說:“我阿耶說,我很難拜入曹夫子門下,但我可以拜入老大你的門下啊!我本來就是你的小弟,你帶帶我嘛!”


    “你要跟我讀書?”張川柏問。


    柱子點點頭又搖搖頭:“有沒有簡單一點的書?太難的我不想讀,攪屎攪尿那種學問,我也不想學。”


    “抽砂煉汞呢?”


    “不學不學。”


    “農藥農具呢?”


    “不學不學。”


    “做牙膏澡豆?”


    “咦?這個好!”柱子眉開眼笑。


    張川柏也笑了:“下迴我做牙膏,你給燒火!”


    小弟嘛,就是用來幹活的~~


    看見幾個孩子和和氣氣地說話,柱子的母親最高興。


    柱子跟神童三郎稱兄道弟,四舍五入,我們全家都是半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