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嚐試的是煉丹術的基礎——抽砂煉汞,也稱“燒丹朱成水銀”。
水銀在道家外丹術中稱為“姹女”,是飛升成仙的必須品。
傳聞秦始皇陵中就灌滿了水銀。
因此,掌握提煉水銀之術,是道家外丹修行的入門標準。
入門考核時,其他人自帶丹爐演示“抽砂煉汞”,張京墨劍走偏鋒說自己擅長入夢。
結果他成為了嫡傳弟子。
很多外門弟子心裏不服氣。
李治走過來,好奇地問:“煉丹須齋戒、潔頂冠披道,跪捧藥爐,麵南禱請大道天尊……張三是不是太隨意了?”
小道士說:“我們師父注重內丹導引術,對外丹的儀式不是很注重。”
又有一人問張京墨:“你弟弟真的會煉汞?你為什麽不會?”
張京墨得意笑道:“我弟弟會,四舍五入就是我會。散開一些,別幹擾三郎。”
眾人默契地散開。
主要是……怕新手炸爐,也怕汞氣的劇毒。
張三這煉汞方式,和眾人不一樣!
張川柏正在擺弄丹爐。
煉汞嘛,人教社化學教材九年級上冊,有丹爐圖樣和原理。
傳統的煉汞,是“燒銀法”,中途需要開蓋刮取凝固在頂上的水銀;
張川柏的,是“教科書式”——出現於中唐,成熟於宋代的蒸餾煉汞法。
“他在做什麽?裝一根管子連接丹爐和水瓶?又……”
“退退退!再散開一些,他生火了!”
不一會兒,連李世民也聽說張川柏要用化學方法煉丹,跟潘師正一起走出來。
潘師正身材高大,若說他力能伏虎,隻怕都有人信。
因為煉汞有毒,他們都站得遠遠的。
其他人看熱鬧,潘師正看的是門道,問旁邊的小弟子:“那孩子是誰?”
“是張京墨的弟弟。”小道士說。
潘師正目光中神采奕奕,驚歎:“原來是他!難怪!”
張京墨說的入夢修行之法,還說自家弟弟夢中學習,當時就給潘師正啟發。
現在見到更擅長做夢的張三郎,他不禁遺憾,怎麽張三沒來找自己拜師呢?
……
清風徐徐。
張川柏主要負責動口,需要添柴加料,就吩咐二兄。
他們兄弟在家常常一起做菜,配合默契。
丹爐像一個做菜的鼎,煉水銀跟燉雞湯有相通之處。
“成功了。”
不僅僅是成功。
小道士們查看張川柏的煉丹成果,同樣的原材料,他提煉的速度更快,且沒有毒氣彌漫。
“你煉丹的手法與眾不同,是何道理?”潘師正將張川柏喚來,和藹地問。
張川柏見到鼎鼎有名的活神仙,乖巧地說:“丹砂是硫化汞,低溫加熱後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汞。汞非常容易揮發,且有毒……”
蒸餾,引流,冷凝三步走。
安全高效煉丹,九年義務教育帶你飛升。
考試題目:寫出其中相應反應方程式。
即使是做夢也要好好上學~~
張川柏感動落淚。
“那麽你煉出的水銀,為何比普通的方法多?”潘師正接著問。
張川柏迴答:“不用頻繁開蓋,可以減少汞氣揮發。其實還有一種提煉方式,就是加木炭。
炭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在高溫下可以與硫化汞反應生成汞和硫。”
周圍的小道士議論紛紛:“《玉金粉圖訣》,不是這樣煉汞的。張三的方法,跟古籍不合啊!”
“你說的《玉金粉圖訣》是東漢時的書,也沒有多古。”另一個人反駁。
不管怎麽說,張川柏確實煉出了汞,還大方地分享自己更安全高效的煉汞方法。
雖然“硫化”、“還原”這些詞很陌生,但稍微琢磨也能明白。
潘師正聽著種種議論聲,心中閃過一道亮光。
從另一種角度看待煉丹,是一條新的道路。
“多謝張小郎君!聽聞你編了一本《生化之學》,不知可否送我一卷?”潘師正鄭重地問。
張川柏赧然:“我那兩卷《生化之學》,隻寫了幾種化肥和農藥。”
“那你將來還要繼續編其他卷嗎?”潘師正問。
麵對眾人期待的目光,張川柏點點頭……有一技之長的人,可以活得久一點。
不信你看孫思邈和潘師正~~
潘師正看向李世民:“陛下所說的丹藥,貧道煉好之後,讓小徒京墨送往長安。”
李世民看看張家兄弟,笑著點點頭。
張川柏是跟著他來嵩山的,在潘師正麵前露了一手,讓皇帝也有麵子……瞧瞧!我慧眼識英才!
張京墨垂眸掩飾著內心的歡喜。
各種原材料貴得要死,還時不時炸爐,道士不窮都挺難。
現在他們得到皇帝的支持,想窮都挺難!
煉丹不是一次就能成,提供原材料,肯定要給很多份。
潘師正雲淡風輕,根本沒主動提材料和費用。
……
眼看天色不早,皇帝一行人離開逍遙穀。
皇帝的行程很趕,緊接著就要趕迴長安……國家大事那麽多,沒有時間給他遊山玩水。
來嵩山走一趟,是身為一個父親為女兒盡心。
請了孫思邈食療,又請到潘師正煉九陽還丹,小兕子很快就能像其他小孩兒一樣健壯。
張川柏也要跟著皇帝離開。
臨走之前,他拉著兄長說話:“驛館會安排我迴鄉,你有沒有家書,讓我捎帶迴去?”
張京墨說:“來不及寫了,你就是活家書。你記著報喜不報憂啊,別讓阿耶阿娘為我擔心。”
“知道的。阿兄,你要照顧好自己。”
“嗯嗯……今日你為我撐場麵了,師兄弟們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張京墨得意地說,“他們以前覺得我是靠胡說八道入門的。”
夢遊修煉,算不算胡說八道?
“那現在呢?”張川柏笑著問。
張京墨嘿嘿笑:“現在他們覺得,我其實不是不會煉丹,隻是和師父一樣,不以外丹為重!”
在旁人眼中,小三郎那麽小都會的,二郎不可能不會啊!
“二兄,你過年迴家嗎?”張川柏又問。
張京墨沉默片刻,搖搖頭:“到年底,很多師兄弟都會迴鄉,我正好跟在師父身邊多學一點。”
真相是,來迴的路費,對張家來說是一項大開支。
“你在家,替我們好好承歡父母膝下。”張京墨笑嗬嗬的。
就算再不舍,也一定要保持笑容!
張川柏一步三迴頭,追上大隊伍,走到了瀑布下。
他腦子裏迴蕩著二兄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包肉幹你帶著,是大蟲肉。新鮮的大蟲肉酸,做成肉幹就不酸了。”
我的天!
二郎你出息了!
張二郎能打虎?!
水銀在道家外丹術中稱為“姹女”,是飛升成仙的必須品。
傳聞秦始皇陵中就灌滿了水銀。
因此,掌握提煉水銀之術,是道家外丹修行的入門標準。
入門考核時,其他人自帶丹爐演示“抽砂煉汞”,張京墨劍走偏鋒說自己擅長入夢。
結果他成為了嫡傳弟子。
很多外門弟子心裏不服氣。
李治走過來,好奇地問:“煉丹須齋戒、潔頂冠披道,跪捧藥爐,麵南禱請大道天尊……張三是不是太隨意了?”
小道士說:“我們師父注重內丹導引術,對外丹的儀式不是很注重。”
又有一人問張京墨:“你弟弟真的會煉汞?你為什麽不會?”
張京墨得意笑道:“我弟弟會,四舍五入就是我會。散開一些,別幹擾三郎。”
眾人默契地散開。
主要是……怕新手炸爐,也怕汞氣的劇毒。
張三這煉汞方式,和眾人不一樣!
張川柏正在擺弄丹爐。
煉汞嘛,人教社化學教材九年級上冊,有丹爐圖樣和原理。
傳統的煉汞,是“燒銀法”,中途需要開蓋刮取凝固在頂上的水銀;
張川柏的,是“教科書式”——出現於中唐,成熟於宋代的蒸餾煉汞法。
“他在做什麽?裝一根管子連接丹爐和水瓶?又……”
“退退退!再散開一些,他生火了!”
不一會兒,連李世民也聽說張川柏要用化學方法煉丹,跟潘師正一起走出來。
潘師正身材高大,若說他力能伏虎,隻怕都有人信。
因為煉汞有毒,他們都站得遠遠的。
其他人看熱鬧,潘師正看的是門道,問旁邊的小弟子:“那孩子是誰?”
“是張京墨的弟弟。”小道士說。
潘師正目光中神采奕奕,驚歎:“原來是他!難怪!”
張京墨說的入夢修行之法,還說自家弟弟夢中學習,當時就給潘師正啟發。
現在見到更擅長做夢的張三郎,他不禁遺憾,怎麽張三沒來找自己拜師呢?
……
清風徐徐。
張川柏主要負責動口,需要添柴加料,就吩咐二兄。
他們兄弟在家常常一起做菜,配合默契。
丹爐像一個做菜的鼎,煉水銀跟燉雞湯有相通之處。
“成功了。”
不僅僅是成功。
小道士們查看張川柏的煉丹成果,同樣的原材料,他提煉的速度更快,且沒有毒氣彌漫。
“你煉丹的手法與眾不同,是何道理?”潘師正將張川柏喚來,和藹地問。
張川柏見到鼎鼎有名的活神仙,乖巧地說:“丹砂是硫化汞,低溫加熱後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汞。汞非常容易揮發,且有毒……”
蒸餾,引流,冷凝三步走。
安全高效煉丹,九年義務教育帶你飛升。
考試題目:寫出其中相應反應方程式。
即使是做夢也要好好上學~~
張川柏感動落淚。
“那麽你煉出的水銀,為何比普通的方法多?”潘師正接著問。
張川柏迴答:“不用頻繁開蓋,可以減少汞氣揮發。其實還有一種提煉方式,就是加木炭。
炭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在高溫下可以與硫化汞反應生成汞和硫。”
周圍的小道士議論紛紛:“《玉金粉圖訣》,不是這樣煉汞的。張三的方法,跟古籍不合啊!”
“你說的《玉金粉圖訣》是東漢時的書,也沒有多古。”另一個人反駁。
不管怎麽說,張川柏確實煉出了汞,還大方地分享自己更安全高效的煉汞方法。
雖然“硫化”、“還原”這些詞很陌生,但稍微琢磨也能明白。
潘師正聽著種種議論聲,心中閃過一道亮光。
從另一種角度看待煉丹,是一條新的道路。
“多謝張小郎君!聽聞你編了一本《生化之學》,不知可否送我一卷?”潘師正鄭重地問。
張川柏赧然:“我那兩卷《生化之學》,隻寫了幾種化肥和農藥。”
“那你將來還要繼續編其他卷嗎?”潘師正問。
麵對眾人期待的目光,張川柏點點頭……有一技之長的人,可以活得久一點。
不信你看孫思邈和潘師正~~
潘師正看向李世民:“陛下所說的丹藥,貧道煉好之後,讓小徒京墨送往長安。”
李世民看看張家兄弟,笑著點點頭。
張川柏是跟著他來嵩山的,在潘師正麵前露了一手,讓皇帝也有麵子……瞧瞧!我慧眼識英才!
張京墨垂眸掩飾著內心的歡喜。
各種原材料貴得要死,還時不時炸爐,道士不窮都挺難。
現在他們得到皇帝的支持,想窮都挺難!
煉丹不是一次就能成,提供原材料,肯定要給很多份。
潘師正雲淡風輕,根本沒主動提材料和費用。
……
眼看天色不早,皇帝一行人離開逍遙穀。
皇帝的行程很趕,緊接著就要趕迴長安……國家大事那麽多,沒有時間給他遊山玩水。
來嵩山走一趟,是身為一個父親為女兒盡心。
請了孫思邈食療,又請到潘師正煉九陽還丹,小兕子很快就能像其他小孩兒一樣健壯。
張川柏也要跟著皇帝離開。
臨走之前,他拉著兄長說話:“驛館會安排我迴鄉,你有沒有家書,讓我捎帶迴去?”
張京墨說:“來不及寫了,你就是活家書。你記著報喜不報憂啊,別讓阿耶阿娘為我擔心。”
“知道的。阿兄,你要照顧好自己。”
“嗯嗯……今日你為我撐場麵了,師兄弟們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張京墨得意地說,“他們以前覺得我是靠胡說八道入門的。”
夢遊修煉,算不算胡說八道?
“那現在呢?”張川柏笑著問。
張京墨嘿嘿笑:“現在他們覺得,我其實不是不會煉丹,隻是和師父一樣,不以外丹為重!”
在旁人眼中,小三郎那麽小都會的,二郎不可能不會啊!
“二兄,你過年迴家嗎?”張川柏又問。
張京墨沉默片刻,搖搖頭:“到年底,很多師兄弟都會迴鄉,我正好跟在師父身邊多學一點。”
真相是,來迴的路費,對張家來說是一項大開支。
“你在家,替我們好好承歡父母膝下。”張京墨笑嗬嗬的。
就算再不舍,也一定要保持笑容!
張川柏一步三迴頭,追上大隊伍,走到了瀑布下。
他腦子裏迴蕩著二兄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包肉幹你帶著,是大蟲肉。新鮮的大蟲肉酸,做成肉幹就不酸了。”
我的天!
二郎你出息了!
張二郎能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