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抄的《生化之學》送完了,沒拿到的人還很遺憾,得借書傳抄。


    張川柏不禁疑惑,化學的魅力那麽大?


    還是說,快樂水的魅力大?


    傍晚吃飯時,張川柏問出不解之事。


    趙貞固為他解惑:“當下就有一件才子匯聚的大盛事,很多人都想看看時興的書,在人前講旁人不懂的。自己懂不懂不要緊,反正聽起來很深奧。”


    “什麽大盛事?”張家兄弟齊聲問。


    要說消息靈通,還得是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趙兄!


    趙貞固說:“魏王發願為文德皇後所造的伊闕龍門山賓陽洞佛龕落成,陛下將親自前往,大閱於伊闕。


    屆時,很多才子都會趕過去,作詩賦文章,給高官貴人投行卷。”


    皇帝曾經說過“瑞在得賢”,賢才是祥瑞。


    在皇帝出巡的時候,地方高官會舉薦賢才,證明自己治下有“祥瑞”。


    而“野無遺賢”是聖天子在位的標誌,皇帝會收羅在野的賢才,給他們官職。


    於是,揚名成功的才子能走捷徑獲得入仕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麽,年初皇帝親臨襄城宮時,連趙貞固、李善等人都趕赴洛陽。


    張川柏恍然大悟,難怪之前實驗火器威力時,見到了皇帝、太子和晉王,沒有見到大名鼎鼎的魏王。


    原來是去龍門鑿石窟了。


    張遠誌問:“如此盛事,大師兄去不去?”


    趙貞固尷尬地笑了兩聲:“我本來是不想去的,但家人傳信讓我再試一試。我想好了,到時候請才子們喝快樂水。能不能入仕是其次,重要的是交朋友。”


    “你行的。”張家兄弟異口同聲。


    如果宰相的選拔標準是“朋友多”,那趙兄當仁不讓!


    “咳咳……不僅僅是我啊!”趙貞固接著解釋,“李善、盧照鄰可能也會趕過去,三郎若是也去,還能他鄉遇故知呢!”


    大郎不能去,大郎要上學。


    太醫署每個月都要月考,大郎本就引人注目,考砸了會很尷尬。


    張川柏有一點點心動。


    他本來是想迴江都了。


    可是跟著大隊伍去伊闕,能拐個彎去嵩陽探望二兄呢!


    張川柏記得夢中的一句話——“辛卯日,皇帝大閱於伊闕;壬辰日,皇帝親臨嵩陽”。


    他之前還跟二兄預言,拜潘道長為師,有機會麵聖。


    “我跟著趙兄一起去可以嗎?反正迴江都,也要途經洛陽。”張川柏說。


    張遠誌連忙說:“請大師兄多照顧三郎。”


    趙貞固笑道:“順路的事,何必客氣!說不定到時候,我還得借著三郎揚名呢!”


    他對揚名是有多執著啊!


    不過,這也怪不得趙貞固。


    大唐的才子就是很重視名望。


    張川柏聽說,有人為了揚名,用“百萬錢”作為噱頭,吸引全城名士赴會、送自己的文章。


    沒錢還做不了名士呢!


    和這些大手筆相比,張川柏的“神童”名聲,來得太便宜了。


    如今長安才子們買《生化之學》,是想著沾一沾近幾個月最熱門的“江都神童”名氣……


    跟貴人多幾個話題。


    通過趙貞固的講解,張川柏對自己的名氣,終於有了一絲新的認識。


    原來,我那麽有名的嗎?


    趙貞固看出張川柏的疑惑,笑道:“你當然有名啊!滿朝文武都看著你麵聖!要不然,英國公府的小郎君,也不是誰都能接近的!”


    秘書郎上官儀幫著辦喬遷儀式還好說,畢竟是半個老鄉。


    英國公府的分量,可比上官儀重得多!


    張川柏被誇得臉紅:“我近來都沒怎麽出門,又要背書,又要習武,還要給狐狸講道理,沒空出去打聽消息。”


    至於和李敬業交往……他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是阿兄先認識李敬業的!


    就是機緣巧合吧!


    張遠誌正色說:“不管外麵怎麽傳言,小兒郎當以讀書習武為重!”


    否則將來泯然於眾人,就應了那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預言。


    讓人看笑話的!


    大郎現在就很有緊迫感,爭取月考拿第一!


    ……


    和趙貞固商量好要跟在出巡的隊伍後麵,張川柏又做了幾罐快樂水,分送給長安筆友們。


    他先去送給“知名不具王老五”。


    王方翼住在城外的農莊裏,極少進長安城。


    想要給王方翼送禮物,得一大早出門。


    張遠誌要上學,趙貞固幫著去車馬行雇車,陪張川柏去送。


    趙貞固對王方翼很熟悉:


    “他出身太原王氏,從小有孝順聰慧的名聲。王方翼父親去世時,他明明很幼小,卻哭得跟成人一樣悲傷,眾人讚其為孝童;


    他發明新農具,跟雜役一起經營田莊,也是農業神童。”


    “趙兄跟王方翼也是朋友?”張川柏好奇地問。


    趙貞固自得地說:“過了今日就是了。”


    這一次,得沾一沾小三郎的光,跟孝童王方翼做朋友。


    ……


    王方翼的田莊很有名。


    車夫一邊趕馬車,一邊講王家農莊:


    “王郎君帶著周圍的人一起做江東犁和化肥農藥!其他人都看不懂的奇書,王郎君看得懂,他跟江都神童是好友!兩位郎君聽說過江都神童嗎?”


    但凡車夫,消息都很靈通,也很健談。


    趙貞固矜持地笑道:“現在坐在你馬車上的,就是江都神童。”


    “……”車夫一激動,猛地一揮鞭子,馬車跑成一道殘影。


    啊啊啊!


    張川柏和趙貞固慌亂中抱成一團。


    馬蹄“噠噠”狂奔,終於有驚無險抵達目的地。


    張川柏此來,是送快樂水。


    但他萬萬沒想到,會在此遇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人——有名有姓李九郎。


    更沒想到的是,李九郎和王老五在炙牛肉。


    不要說那是羊肉,明晃晃一個牛頭在那裏。


    撞破皇子吃牛,會不會被滅口啊?!


    李治就這麽大咧咧的,把客人請到院子裏,圍觀他和王方翼吃牛?


    “牛發瘋傷人,上前製止時不慎誤殺。一起吃?”李治解釋兩句,大大方方邀請。


    唐律明文規定,殺自家牛也得徒一年,但是也規定“誤殺,不坐”。


    怎麽證明是誤殺,不是故意殺牛?


    請看到的人一起吃,就是誤殺~~


    張川柏鬆了一口氣,誤殺啊!那沒事了!


    他高興地說:“我帶了快樂水,炙牛肉和快樂水更配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