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川柏知道,自己可能被皇帝那啥了。
就是那啥。
有個詞咋說來著?
還有一個理論:
在某一專業領域,對某個人的期望值越高,他就會表現得越好。
所以阿耶常對萌萌說:“你真是一頭好牛啊!你比別的牛小就那麽能幹,長大了一定是全江都最能幹的牛。到時候,你就不是普通的牛,你是牛師傅。”
萌萌聽得高興壞了,幹活更起勁,幹草都吃多幾口。
咦?
垂死病中驚坐起,牛馬竟是我自己?
小孩子到陌生的地方難免不安,張川柏住在陌生的地方,難免想得有點多。
小臉上各種神色變來變去,跟變色蜥蜴似的。
最後,小三郎叉腰:“吃飯!今天的羊要蒸著吃!”
就算做牛馬,也要好好幹飯!
說好的每天羊肉管夠!
軍器監的人留下來學火器,聞言樂嗬嗬:“吃完還要請張小夫子給我們上課。”
“張小夫子將來去國子監做老師,現在先做軍器監的老師!”
國子監、軍器監,四舍五入就是一樣的。
他們有一點點遺憾,張川柏天生就該去軍器監炒火藥,是自己人啊!
陛下對張小夫子寄予厚望,才不讓他專業炒火藥?
李畋卻想到一個問題:“軍用火藥的配比中硝的含量太高,成本居高不下啊!”
炸藥威力是大,但有一個致命缺陷——太貴了!
古籍說“硝石出隴道”,古人很早就知道硝石。
但硝石產量依舊稀少,非常昂貴。
今天他們一“轟隆”,炸掉的是金閃閃的錢。
這還不算做震天雷、鐵殼地雷要用到的其他材料。
張川柏的興奮冷卻,撓撓頭說:“硝石隻能靠挖礦,不是我們能解決的問題。”
話說另一時空的大宋,火藥武器種類繁多,但硝石大多靠從遼國走私……難度可想而知。
大唐沒這個問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礦的地方必然是大唐的領土。
軍器監的人說:“道士應該知道哪裏有硝石礦,朝廷會有辦法的。”
張川柏打起精神:“有道理!我們先別操心成本……承蒙諸君配合,今日的爆炸效果才那麽好。也請諸君接下來繼續配合,早日完成任務,各迴各家各找各娘。”
“是!我們都聽小夫子的。”
“那麽……”張川柏鼓著小臉,“夫子就夫子,能不能不要加一個‘小’字?”
“哈哈……”
軍器監的官員常年混跡於打鐵的漢子中,性情都挺直率。
張川柏覺得和他們相處挺舒服的。
他現在最惦記的是大兄。
過去那麽多日,大兄應該成功考進太醫署了吧?
……
另一邊,張遠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離開了太醫署。
太醫署沒有統一的開學季,也沒有統一的畢業季。
各科的學生是陸陸續續考進來的,招生的時候會有一場入學考試。
沒有學醫天賦的,趁早哪邊涼快往哪去。
現在,張遠誌就是要去“乘涼”的那一種。
雄赳赳氣昂昂地進來,風蕭蕭易水寒地離開——他沒通過考試。
渾渾噩噩地走迴光德坊,麵對大師兄期待的神色,張遠誌更加無地自容。
“我沒通過。”張遠誌沮喪地說。
“啊?”趙貞固很驚訝。
孟詵也有些驚訝。
他跟張遠誌交流過,認為對方基礎還是紮實的……《千金方》都能背下來。
“第一場筆試就沒過?”趙貞固猛地站起,“不可能吧?考核標準那麽高?”
張遠誌耷拉著說:“第一場的結果沒有當場給出,就進行下一場……讓我給一個得了惡瘡的病人看診。
本來,我是想中規中矩開常規藥方,但看病人的惡瘡中有蟲,我就開了藜蘆……主考醫師說我擅用毒藥,判我不過,還罵了我一頓。”
他委委屈屈:“大師兄,那人罵得好難聽!”
羞憤欲死了!
趙貞固:“……”
他本來還以為,張遠誌用藜蘆可以脫穎而出,沒想到適得其反。
孟詵皺眉:“《神農本草經》提過藜蘆,以治病去邪為主要功效,因其有毒而列為下品。確實還沒有哪本醫書用藜蘆治惡瘡。”
“可是我實驗過的。而且,我們老師和三郎都說過可以!”張遠誌哀歎,“病人情況不妙,常規的藥恐怕不行,我才想著冒險。”
這年頭,長一個惡瘡也是要人命的!
趙貞固沉默了。
他本來隱隱擔心……甄醫師在太醫署有“故人”,會不會針對遠誌。
但想想醫師敢讓遠誌來考,應該是不至於。
張遠誌難過了一會兒,又打起精神說:“你們可不可以幫我打聽一下,那個病人住在哪裏?”
“你想做什麽?”孟詵問。
張遠誌誠實地說:“我擔心他的情況,不能見死不救。藜蘆殺蟲的藥效好。”
考不進太醫署很難過,但人命是更重要的事。
孟詵反問:“你覺得太醫署的醫師醫術會不如你?”
張遠誌瞪大眼睛:“他們肯定比我強!但是藜蘆這一道藥材,也是經過驗證的。”
孟詵對瘡腫研究不多,見張遠誌堅持,點點頭:“我去幫你打聽。但對方不一定肯用你的藥,又或者,用了你的藥出事,你會承擔風險。”
“這……”張遠誌略微遲疑,仍然堅定地說:“我要再見一見病人,說明其中的風險,請人做好見證。他若肯用,出事了不怪我。他若不肯用,我也不勉強。”
趙貞固拍拍張遠誌的肩膀:“這就對了。”
要做好人,不能做爛好人。
甄醫師的經曆告訴弟子們,行醫也要保護好自己。
“要不,我們想辦法給三郎送一封信,將這件事告訴他?”趙貞固提議。
張遠誌遲疑:“三郎一定是忙著什麽正事,打擾他是不是不好?”
“無妨吧?”趙貞固也不確定了。
他們商量了一會兒,還是決定送信……
有事就要找家人商量,兄弟就是用來打擾的!
孟詵立刻動身,通過跟城裏各醫館的關係,打聽病人的消息。
張遠誌和趙貞固去到驛館,托人給張川柏傳信。
忙了一圈後,考試不過的傷心好像也消散了一些。
“大師兄,我還是要讓老師失望了,也讓阿耶阿娘失望。”張遠誌歎道,“我本來想著……算了,本來怎麽想已經不重要。”
嗷嗚~想哭~
“別難過,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呢?”趙貞固安慰。
考試不過,遠誌還有機會嗎?
就是那啥。
有個詞咋說來著?
還有一個理論:
在某一專業領域,對某個人的期望值越高,他就會表現得越好。
所以阿耶常對萌萌說:“你真是一頭好牛啊!你比別的牛小就那麽能幹,長大了一定是全江都最能幹的牛。到時候,你就不是普通的牛,你是牛師傅。”
萌萌聽得高興壞了,幹活更起勁,幹草都吃多幾口。
咦?
垂死病中驚坐起,牛馬竟是我自己?
小孩子到陌生的地方難免不安,張川柏住在陌生的地方,難免想得有點多。
小臉上各種神色變來變去,跟變色蜥蜴似的。
最後,小三郎叉腰:“吃飯!今天的羊要蒸著吃!”
就算做牛馬,也要好好幹飯!
說好的每天羊肉管夠!
軍器監的人留下來學火器,聞言樂嗬嗬:“吃完還要請張小夫子給我們上課。”
“張小夫子將來去國子監做老師,現在先做軍器監的老師!”
國子監、軍器監,四舍五入就是一樣的。
他們有一點點遺憾,張川柏天生就該去軍器監炒火藥,是自己人啊!
陛下對張小夫子寄予厚望,才不讓他專業炒火藥?
李畋卻想到一個問題:“軍用火藥的配比中硝的含量太高,成本居高不下啊!”
炸藥威力是大,但有一個致命缺陷——太貴了!
古籍說“硝石出隴道”,古人很早就知道硝石。
但硝石產量依舊稀少,非常昂貴。
今天他們一“轟隆”,炸掉的是金閃閃的錢。
這還不算做震天雷、鐵殼地雷要用到的其他材料。
張川柏的興奮冷卻,撓撓頭說:“硝石隻能靠挖礦,不是我們能解決的問題。”
話說另一時空的大宋,火藥武器種類繁多,但硝石大多靠從遼國走私……難度可想而知。
大唐沒這個問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礦的地方必然是大唐的領土。
軍器監的人說:“道士應該知道哪裏有硝石礦,朝廷會有辦法的。”
張川柏打起精神:“有道理!我們先別操心成本……承蒙諸君配合,今日的爆炸效果才那麽好。也請諸君接下來繼續配合,早日完成任務,各迴各家各找各娘。”
“是!我們都聽小夫子的。”
“那麽……”張川柏鼓著小臉,“夫子就夫子,能不能不要加一個‘小’字?”
“哈哈……”
軍器監的官員常年混跡於打鐵的漢子中,性情都挺直率。
張川柏覺得和他們相處挺舒服的。
他現在最惦記的是大兄。
過去那麽多日,大兄應該成功考進太醫署了吧?
……
另一邊,張遠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離開了太醫署。
太醫署沒有統一的開學季,也沒有統一的畢業季。
各科的學生是陸陸續續考進來的,招生的時候會有一場入學考試。
沒有學醫天賦的,趁早哪邊涼快往哪去。
現在,張遠誌就是要去“乘涼”的那一種。
雄赳赳氣昂昂地進來,風蕭蕭易水寒地離開——他沒通過考試。
渾渾噩噩地走迴光德坊,麵對大師兄期待的神色,張遠誌更加無地自容。
“我沒通過。”張遠誌沮喪地說。
“啊?”趙貞固很驚訝。
孟詵也有些驚訝。
他跟張遠誌交流過,認為對方基礎還是紮實的……《千金方》都能背下來。
“第一場筆試就沒過?”趙貞固猛地站起,“不可能吧?考核標準那麽高?”
張遠誌耷拉著說:“第一場的結果沒有當場給出,就進行下一場……讓我給一個得了惡瘡的病人看診。
本來,我是想中規中矩開常規藥方,但看病人的惡瘡中有蟲,我就開了藜蘆……主考醫師說我擅用毒藥,判我不過,還罵了我一頓。”
他委委屈屈:“大師兄,那人罵得好難聽!”
羞憤欲死了!
趙貞固:“……”
他本來還以為,張遠誌用藜蘆可以脫穎而出,沒想到適得其反。
孟詵皺眉:“《神農本草經》提過藜蘆,以治病去邪為主要功效,因其有毒而列為下品。確實還沒有哪本醫書用藜蘆治惡瘡。”
“可是我實驗過的。而且,我們老師和三郎都說過可以!”張遠誌哀歎,“病人情況不妙,常規的藥恐怕不行,我才想著冒險。”
這年頭,長一個惡瘡也是要人命的!
趙貞固沉默了。
他本來隱隱擔心……甄醫師在太醫署有“故人”,會不會針對遠誌。
但想想醫師敢讓遠誌來考,應該是不至於。
張遠誌難過了一會兒,又打起精神說:“你們可不可以幫我打聽一下,那個病人住在哪裏?”
“你想做什麽?”孟詵問。
張遠誌誠實地說:“我擔心他的情況,不能見死不救。藜蘆殺蟲的藥效好。”
考不進太醫署很難過,但人命是更重要的事。
孟詵反問:“你覺得太醫署的醫師醫術會不如你?”
張遠誌瞪大眼睛:“他們肯定比我強!但是藜蘆這一道藥材,也是經過驗證的。”
孟詵對瘡腫研究不多,見張遠誌堅持,點點頭:“我去幫你打聽。但對方不一定肯用你的藥,又或者,用了你的藥出事,你會承擔風險。”
“這……”張遠誌略微遲疑,仍然堅定地說:“我要再見一見病人,說明其中的風險,請人做好見證。他若肯用,出事了不怪我。他若不肯用,我也不勉強。”
趙貞固拍拍張遠誌的肩膀:“這就對了。”
要做好人,不能做爛好人。
甄醫師的經曆告訴弟子們,行醫也要保護好自己。
“要不,我們想辦法給三郎送一封信,將這件事告訴他?”趙貞固提議。
張遠誌遲疑:“三郎一定是忙著什麽正事,打擾他是不是不好?”
“無妨吧?”趙貞固也不確定了。
他們商量了一會兒,還是決定送信……
有事就要找家人商量,兄弟就是用來打擾的!
孟詵立刻動身,通過跟城裏各醫館的關係,打聽病人的消息。
張遠誌和趙貞固去到驛館,托人給張川柏傳信。
忙了一圈後,考試不過的傷心好像也消散了一些。
“大師兄,我還是要讓老師失望了,也讓阿耶阿娘失望。”張遠誌歎道,“我本來想著……算了,本來怎麽想已經不重要。”
嗷嗚~想哭~
“別難過,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呢?”趙貞固安慰。
考試不過,遠誌還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