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江都令崔玨對張川柏也很好奇。
來江都之前,他尋到一份《神器圖譜》,認真研究裏麵的幾種農具。
最後得出結論——“不是張川柏一個人想到的。”
他的兒子們好奇地問:“阿耶如何看出?”
“就說這紡織機吧,是在現有織機上改良……但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改動,蘊含的是無數次的實驗,一定是許多人的智慧。”
也許,是一代代人的智慧。
“也許是張家從哪裏得到農具的圖紙和介紹,都放在張川柏的名下?”崔郎君們恍然大悟。
崔玨說:“張衍的祖父是校書郎,或許家中有外界不知道的農書。具體怎麽迴事,觀察之後才知道。”
想來李襲譽和裴英,也不是容易被蒙蔽的。
皇帝金口玉言誇的“神童”,必須是神童。
……
過了一些時日,江都水稻產量的奏疏送到朝廷。
皇帝看完奏疏,高興地說:“江都今年種稻穀的田,有一部分是新開荒的。新田的產量比熟田還高,可見新農具農肥的效力。”
“竟有此事?”身邊的宦官適時地驚唿。
他這聲驚唿,多少有些誇張。
皇帝重視農桑,自從賜下嘉獎後,一直命人關注江都的水稻情況。
各種消息源源不斷傳來。
能夠豐收,已經是意料之中。
李世民的虯須微微抖動,顯然內心充滿喜悅。
今年,朝廷派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句麗……當然不是去旅遊的,而是打探高句麗的情報。
李世民早就想征服高句麗。
楊廣做不到的事,他要做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朕有兩件高興的事,一件恐懼的事。”李世民說,“最近幾年糧食豐收,又有江東神童獻神器,這是一喜;北方胡虜臣服,邊境沒有大憂患,這是二喜。但安逸就容易滋生驕奢,驕奢盛行就會導致危亡,這是朕恐懼的事。”
宦官低著頭,不敢迴應。
驕奢?
這兩年,於誌寧、孔穎達接連上疏批評太子過於驕奢。
於誌寧批評太子與宦官玩樂,甚至將太子比作秦二世。
這太戳皇帝的心了!
隋朝若隻算到隋煬帝,也是二世而亡。
現在沒有人知道,唐朝會不會是另一個隋朝。
曾經的大隋,國力多強盛啊!
李世民忽然想到,他有一個兒子對農事感興趣、願意了解百姓疾苦,跟張川柏通信!
在召見重臣時,李世民說:
“江都的奏疏,諸卿都看過了?新農具的使用,使得荒地變良田。江都的水稻產量,有明顯增長……諸卿認為要怎麽嘉獎江都小神童?”
大臣怔了怔:“不是已經嘉獎過了?”
“上一次獎勵的是新農具。而這一次,江都不僅僅上報了產量,還提到化肥和農藥的效用。張川柏編寫的《生化之學》也附帶著送來,可以讓司農寺推廣。”皇帝說。
眾人巧妙地對了對眼神。
那《生化之學》比《神器圖譜》還深奧。
凡是看過的人都一臉懵。
但看著又不像胡說八道。
大臣們看向新上任太府卿李襲譽,問:“李太府想必看得懂《生化之學》?”
李襲譽尷尬地笑了兩聲,一本正經地說:“隻要化肥和農藥有效,又何必非得看得懂原理?或者,可以請有名的醫師、道士看,他們可能看得懂。”
當世最有名的醫師加道士是誰?
是聲名赫赫的孫思邈。
眾人點頭,又議論該給張川柏什麽賞賜。
若是一般的名士,編書引起皇帝的重視、百官的熱議,那肯定能被征召入仕。
當然,也要看什麽書。
劉備文肯定不行~~
寫那玩意兒,你連真名都不敢暴露。
“張川柏家中不富裕,又跟隨曹憲讀書,不如仍像上次一樣,獎勵三十匹絹?”有人提議。
對李世民這個慎重賞賜的皇帝來說,三十匹絹已經很大方了。
再說,給錢好啊!
想買什麽買什麽。
也有人說:“可以賞賜田地,讓他家種更多的地,有利於推廣新農技。”
李襲譽聞言,說道:“張川柏的父親如今任江都主簿,可以在官田推廣新農業技術。”
他是覺得,張川柏值得更好的賞賜。
“江都主簿?怎麽不讓他去司農寺屯田監當官?”有人第一次聽說張川柏父親的官職,脫口而出。
張川柏的父親,豈非天選“司農卿”?!
司農卿:“……”
……
在暗暗期待朝廷嘉獎的時候,張川柏見到了崔玨。
在場的還有張衍、曹憲、來濟、盧仁勖等人。
張川柏悄悄鬆了一口氣。
有自家長輩在,就算崔府君發現自己不對勁,也不能當場把自己收了?
崔玨並沒有覺得張川柏哪裏不對。
第一次相見,他覺得張川柏平平無奇。
無非是眉目俊朗,看得出長大後會是一個美男子;身姿挺拔、下盤穩健,應該習過武;
雙眼有神、目光清正,是君子之相。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怎麽看都出類拔萃的小郎君。
張川柏也覺得崔府君平平無奇,沒有異相啊!
曹夫子笑道:“川柏,你不是又想到一種神器嗎?可以給崔明府參詳參詳。”
不管做什麽農具,有官府支持就順利很多。
張川柏取出自己寫的打禾機資料,恭敬地呈給崔玨。
崔玨挑了挑眉,接過認真看……之前他懷疑張川柏是用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可是這打禾機是怎麽迴事?
腳踏驅動裝置,齒輪轉動帶動滾筒和打擊板旋轉?
這可不是作一首詩、寫一篇文章那種神童!
他深吸一口氣:“張主簿深不可測!”
張衍:“哪裏,哪裏。過獎,過獎。”
又是壓力山大的一天~~
崔玨又說:“此前的《神器圖譜》是由曹大夫獻給朝廷,如今也請曹大夫獻上?若朝中大匠真能做出打禾機,是一件有益農耕的大好事!”
當然,他也要在江都試做。
推廣新農具,是送上門來政績。
曹憲笑著說:“我正有此意。”
……
張川柏跟著夫子迴家時,正好有仆從來說:“張郎君!有位李九郎給你迴信了!”
張川柏這才想起,之前給王老五和李九郎寫過信。
有名有姓李九郎又來信了?
對李九郎身份已有猜測的他好奇地拆開信。
李九郎在信中問,《生化之學》研究什麽?就是農藥和化肥嗎?還能不能做其他?比如點石成金?
張川柏雙目一亮。
可以炫……哦,可以分享知識了。
來來來~~李九郎,我跟你講講化學基本知識,順便給你出幾道題!
我考一考你啊,你別喊我“老師”~~
來江都之前,他尋到一份《神器圖譜》,認真研究裏麵的幾種農具。
最後得出結論——“不是張川柏一個人想到的。”
他的兒子們好奇地問:“阿耶如何看出?”
“就說這紡織機吧,是在現有織機上改良……但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改動,蘊含的是無數次的實驗,一定是許多人的智慧。”
也許,是一代代人的智慧。
“也許是張家從哪裏得到農具的圖紙和介紹,都放在張川柏的名下?”崔郎君們恍然大悟。
崔玨說:“張衍的祖父是校書郎,或許家中有外界不知道的農書。具體怎麽迴事,觀察之後才知道。”
想來李襲譽和裴英,也不是容易被蒙蔽的。
皇帝金口玉言誇的“神童”,必須是神童。
……
過了一些時日,江都水稻產量的奏疏送到朝廷。
皇帝看完奏疏,高興地說:“江都今年種稻穀的田,有一部分是新開荒的。新田的產量比熟田還高,可見新農具農肥的效力。”
“竟有此事?”身邊的宦官適時地驚唿。
他這聲驚唿,多少有些誇張。
皇帝重視農桑,自從賜下嘉獎後,一直命人關注江都的水稻情況。
各種消息源源不斷傳來。
能夠豐收,已經是意料之中。
李世民的虯須微微抖動,顯然內心充滿喜悅。
今年,朝廷派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句麗……當然不是去旅遊的,而是打探高句麗的情報。
李世民早就想征服高句麗。
楊廣做不到的事,他要做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朕有兩件高興的事,一件恐懼的事。”李世民說,“最近幾年糧食豐收,又有江東神童獻神器,這是一喜;北方胡虜臣服,邊境沒有大憂患,這是二喜。但安逸就容易滋生驕奢,驕奢盛行就會導致危亡,這是朕恐懼的事。”
宦官低著頭,不敢迴應。
驕奢?
這兩年,於誌寧、孔穎達接連上疏批評太子過於驕奢。
於誌寧批評太子與宦官玩樂,甚至將太子比作秦二世。
這太戳皇帝的心了!
隋朝若隻算到隋煬帝,也是二世而亡。
現在沒有人知道,唐朝會不會是另一個隋朝。
曾經的大隋,國力多強盛啊!
李世民忽然想到,他有一個兒子對農事感興趣、願意了解百姓疾苦,跟張川柏通信!
在召見重臣時,李世民說:
“江都的奏疏,諸卿都看過了?新農具的使用,使得荒地變良田。江都的水稻產量,有明顯增長……諸卿認為要怎麽嘉獎江都小神童?”
大臣怔了怔:“不是已經嘉獎過了?”
“上一次獎勵的是新農具。而這一次,江都不僅僅上報了產量,還提到化肥和農藥的效用。張川柏編寫的《生化之學》也附帶著送來,可以讓司農寺推廣。”皇帝說。
眾人巧妙地對了對眼神。
那《生化之學》比《神器圖譜》還深奧。
凡是看過的人都一臉懵。
但看著又不像胡說八道。
大臣們看向新上任太府卿李襲譽,問:“李太府想必看得懂《生化之學》?”
李襲譽尷尬地笑了兩聲,一本正經地說:“隻要化肥和農藥有效,又何必非得看得懂原理?或者,可以請有名的醫師、道士看,他們可能看得懂。”
當世最有名的醫師加道士是誰?
是聲名赫赫的孫思邈。
眾人點頭,又議論該給張川柏什麽賞賜。
若是一般的名士,編書引起皇帝的重視、百官的熱議,那肯定能被征召入仕。
當然,也要看什麽書。
劉備文肯定不行~~
寫那玩意兒,你連真名都不敢暴露。
“張川柏家中不富裕,又跟隨曹憲讀書,不如仍像上次一樣,獎勵三十匹絹?”有人提議。
對李世民這個慎重賞賜的皇帝來說,三十匹絹已經很大方了。
再說,給錢好啊!
想買什麽買什麽。
也有人說:“可以賞賜田地,讓他家種更多的地,有利於推廣新農技。”
李襲譽聞言,說道:“張川柏的父親如今任江都主簿,可以在官田推廣新農業技術。”
他是覺得,張川柏值得更好的賞賜。
“江都主簿?怎麽不讓他去司農寺屯田監當官?”有人第一次聽說張川柏父親的官職,脫口而出。
張川柏的父親,豈非天選“司農卿”?!
司農卿:“……”
……
在暗暗期待朝廷嘉獎的時候,張川柏見到了崔玨。
在場的還有張衍、曹憲、來濟、盧仁勖等人。
張川柏悄悄鬆了一口氣。
有自家長輩在,就算崔府君發現自己不對勁,也不能當場把自己收了?
崔玨並沒有覺得張川柏哪裏不對。
第一次相見,他覺得張川柏平平無奇。
無非是眉目俊朗,看得出長大後會是一個美男子;身姿挺拔、下盤穩健,應該習過武;
雙眼有神、目光清正,是君子之相。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怎麽看都出類拔萃的小郎君。
張川柏也覺得崔府君平平無奇,沒有異相啊!
曹夫子笑道:“川柏,你不是又想到一種神器嗎?可以給崔明府參詳參詳。”
不管做什麽農具,有官府支持就順利很多。
張川柏取出自己寫的打禾機資料,恭敬地呈給崔玨。
崔玨挑了挑眉,接過認真看……之前他懷疑張川柏是用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可是這打禾機是怎麽迴事?
腳踏驅動裝置,齒輪轉動帶動滾筒和打擊板旋轉?
這可不是作一首詩、寫一篇文章那種神童!
他深吸一口氣:“張主簿深不可測!”
張衍:“哪裏,哪裏。過獎,過獎。”
又是壓力山大的一天~~
崔玨又說:“此前的《神器圖譜》是由曹大夫獻給朝廷,如今也請曹大夫獻上?若朝中大匠真能做出打禾機,是一件有益農耕的大好事!”
當然,他也要在江都試做。
推廣新農具,是送上門來政績。
曹憲笑著說:“我正有此意。”
……
張川柏跟著夫子迴家時,正好有仆從來說:“張郎君!有位李九郎給你迴信了!”
張川柏這才想起,之前給王老五和李九郎寫過信。
有名有姓李九郎又來信了?
對李九郎身份已有猜測的他好奇地拆開信。
李九郎在信中問,《生化之學》研究什麽?就是農藥和化肥嗎?還能不能做其他?比如點石成金?
張川柏雙目一亮。
可以炫……哦,可以分享知識了。
來來來~~李九郎,我跟你講講化學基本知識,順便給你出幾道題!
我考一考你啊,你別喊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