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曹憲,出生是陳朝人,壯年是隋朝人,晚年是唐朝人。
比皇朝還命長。
城內很多讀書人得知張川柏要拜曹憲為師,有種被搶了大餅的感覺。
曹夫子素來有教無類,凡上門請教者都會指點。但說得上親傳弟子的,隻有李善和盧照鄰兩人。
有小孩子不明所以:“曹公這個年紀,哪有精力教學生?拜他為師學不到什麽嘛。”
家中大人歎息:“關鍵是學什麽?關鍵是師生的名分!”
是為了將來出仕為官,可以打出“名士曹憲學生”的牌子啊!
有這個牌子,可以進去高官名人的圈子。
越想越酸,覺得某個叫張川柏的小兒郎實在討人厭……恨不能取而代之!
……
張家很重視三郎拜師。
一家人穿著新做的衣裳,齊齊整整地登門。
巷口有得到消息的人遠遠張望,見張家人果真進了曹夫子的門,目光很複雜。
“到底能不能拜師成功啊?不是有重重考核嗎?”
“唉!我是希望張三成功,還是希望他失敗呢?”
張衍和吳秀似乎感受到各種目光,進門的瞬間深吸一口氣。
進來了進來了~~
張川柏是第二次來曹家,發現除了夫子和兩位師兄,還有兩位客人。
一位是江都尉盧仁勖,另一位……聽介紹說是來濟。
這場麵?
妥了!
張川柏對拜師更有信心。
若夫子無心收他,怎麽會讓外人來此看他笑話!
雙方見禮之後,曹憲溫和地看著張川柏:“你今日見到李善,並不驚訝?”
張川柏誠實地迴答:“我第一次見到李四郎,就猜到他是誰。他身上的破綻太多了。”
李善瞪大眼睛,下意識反駁:“不可能!”
“說說看。”曹憲笑著說。
張川柏當下指出李善的種種漏洞。
哪個第一次來江都的人,滿嘴江都口音啊!
哪個人去陌生人家做客,連大名都不報啊!
張遠誌在一旁補刀:“你一出門,整個迴春堂都覺得你有問題。連沉迷於磨藥的黎兄都說不對勁。”
李善:“……我,我……”
曹夫子被學生呆滯的神情逗笑了,問:“這個遊戲有趣嗎?”
李善漲紅了臉:“夫子知道我瞞不住他們,為何不阻止?”
“你要上門考核張川柏,能否隱瞞身份,有什麽影響呢?”曹憲笑道,“他通過你的考核了嗎?”
“通過了。”李善鄭重點頭。
一開始就被人看穿,確實很尷尬。
但他不能昧著良心說沒通過,不然還要繼續做攪屎棍嗎?
曹憲又看向盧照鄰:“你這一關呢?通過了嗎?”
“通過了!”盧照鄰響亮地說,“我寫了一篇《贈張川柏》,講的是考核的過程。”
主要稱頌張三郎寶貴的品質。
“《贈張川柏》?你真的寫了?”張川柏又驚又喜。
盧郎夠意思啊!青史留名就靠你了!
“你無私傳授新農具,整個揚州都稱頌,我隻不過是如實寫了此事。”盧照鄰誠摯地說。
他真的佩服張三郎的人品。
氣氛烘托到這裏,曹夫子會順手給張川柏通過了嗎?
“那麽,接下來是我的考核。”曹憲話音一落,立刻有人在張川柏身前擺上書案和筆墨紙硯。
正堂內外的氣氛頓時嚴肅。
張衍和吳秀坐得近,不由得伸出手握在一起。
想幫三郎,但是幫不上。
“先前你寫的《生化之學·卷一》,裏麵有好多斷句符號。現在你麵前的是《論語》中的一篇,你添上斷句符號。”曹憲正色說。
張川柏先是微微一怔,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
古時有“句讀”。
表達完整一個意思,稱為一“句”;“讀”通“逗”,是一句話中的語氣停頓。
晚唐韓愈《師說》雲:“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經書斷句師徒口口相傳。
北宋之後,讀書人以“。”做句號,句子中停頓用“,”或者“、”,這樣的斷句又稱為“圈點”。
但是張川柏在寫《生化之學》時,下意識地運用了多種標點符號。
曹夫子是研究訓詁學的,對化學一時想不明白,但線裝書和標點符號的價值和意義,一看就懂!
標點符號有利於規範經典的斷句,明確經典的意思!
有助於弘揚教化!
也許有想壟斷知識的狹隘之徒,但也有致力於弘揚教化的賢者。
曹憲給《文選》作注解,不也是為了規範理解呢?
輪到張川柏表演了~~
在眾人的目光中,張川柏全神貫注,給眼前的文章斷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短短一篇文章,用上逗號、句號、問號、冒號……
盧仁勖和來濟聽張川柏抑揚頓挫地讀文章,認可張川柏的斷句。
暗暗心想小兒郎基礎不錯,張衍教得好。
張衍:“……”
待張川柏讀完後,曹憲卻讓他將添加標點符號的文章傳給眾人看。
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武德年間應舉進士的來濟,是貨真價實的有識之士。
他默讀一遍文章,瞬間明白這些小符號的意思。
“妙!妙啊!”來濟拍案叫絕,“張衍,萬萬沒想到,你還有如此創舉!”
張衍:“……”
不是,你誇我之前,給我一點心理準備啊!
盧仁勖見來濟讚歎不已,也接過文章看,而後怔怔地看著張衍。
“我以為,我已經是最優秀的父親,教出照鄰這樣的孩子。沒想到,張郎更甚於我!”
張衍汗顏:“……過獎,過獎。”
先跟我說說是什麽事啊!
張川柏摸摸頭……他之前下意識以為所有人都用標點符號,沒當成新鮮事,也就沒特意跟阿耶說。
原來,又是一大創舉?
他隻是一個小兒郎,有什麽新鮮事,肯定是阿耶教的嘛~~
“都是阿耶教得好。”張川柏誠懇地說。
張衍無奈歎氣:“三郎,謙虛一點。”
“不必過謙。”曹夫子笑道,“你們這一套斷句符號,對書寫規範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正是如此!”來濟看向張衍,“這套‘張氏句讀’,我也要好好學習!”
很好,直接命名“張氏句讀”。
張衍說:“曲轅犁是江東犁,句讀就是漢語句讀,無需以姓氏命名。”
虛名於我如浮雲,這就是張家門風。
盧照鄰滿臉激動:“阿耶!來叔父!我就說,張家父子是我見過最赤誠的君子!”
誠哉!張郎也!賢哉!張郎也!
“夫子,我通過考核了嗎?”張川柏仰著頭,雙目亮晶晶地看著曹憲。
比皇朝還命長。
城內很多讀書人得知張川柏要拜曹憲為師,有種被搶了大餅的感覺。
曹夫子素來有教無類,凡上門請教者都會指點。但說得上親傳弟子的,隻有李善和盧照鄰兩人。
有小孩子不明所以:“曹公這個年紀,哪有精力教學生?拜他為師學不到什麽嘛。”
家中大人歎息:“關鍵是學什麽?關鍵是師生的名分!”
是為了將來出仕為官,可以打出“名士曹憲學生”的牌子啊!
有這個牌子,可以進去高官名人的圈子。
越想越酸,覺得某個叫張川柏的小兒郎實在討人厭……恨不能取而代之!
……
張家很重視三郎拜師。
一家人穿著新做的衣裳,齊齊整整地登門。
巷口有得到消息的人遠遠張望,見張家人果真進了曹夫子的門,目光很複雜。
“到底能不能拜師成功啊?不是有重重考核嗎?”
“唉!我是希望張三成功,還是希望他失敗呢?”
張衍和吳秀似乎感受到各種目光,進門的瞬間深吸一口氣。
進來了進來了~~
張川柏是第二次來曹家,發現除了夫子和兩位師兄,還有兩位客人。
一位是江都尉盧仁勖,另一位……聽介紹說是來濟。
這場麵?
妥了!
張川柏對拜師更有信心。
若夫子無心收他,怎麽會讓外人來此看他笑話!
雙方見禮之後,曹憲溫和地看著張川柏:“你今日見到李善,並不驚訝?”
張川柏誠實地迴答:“我第一次見到李四郎,就猜到他是誰。他身上的破綻太多了。”
李善瞪大眼睛,下意識反駁:“不可能!”
“說說看。”曹憲笑著說。
張川柏當下指出李善的種種漏洞。
哪個第一次來江都的人,滿嘴江都口音啊!
哪個人去陌生人家做客,連大名都不報啊!
張遠誌在一旁補刀:“你一出門,整個迴春堂都覺得你有問題。連沉迷於磨藥的黎兄都說不對勁。”
李善:“……我,我……”
曹夫子被學生呆滯的神情逗笑了,問:“這個遊戲有趣嗎?”
李善漲紅了臉:“夫子知道我瞞不住他們,為何不阻止?”
“你要上門考核張川柏,能否隱瞞身份,有什麽影響呢?”曹憲笑道,“他通過你的考核了嗎?”
“通過了。”李善鄭重點頭。
一開始就被人看穿,確實很尷尬。
但他不能昧著良心說沒通過,不然還要繼續做攪屎棍嗎?
曹憲又看向盧照鄰:“你這一關呢?通過了嗎?”
“通過了!”盧照鄰響亮地說,“我寫了一篇《贈張川柏》,講的是考核的過程。”
主要稱頌張三郎寶貴的品質。
“《贈張川柏》?你真的寫了?”張川柏又驚又喜。
盧郎夠意思啊!青史留名就靠你了!
“你無私傳授新農具,整個揚州都稱頌,我隻不過是如實寫了此事。”盧照鄰誠摯地說。
他真的佩服張三郎的人品。
氣氛烘托到這裏,曹夫子會順手給張川柏通過了嗎?
“那麽,接下來是我的考核。”曹憲話音一落,立刻有人在張川柏身前擺上書案和筆墨紙硯。
正堂內外的氣氛頓時嚴肅。
張衍和吳秀坐得近,不由得伸出手握在一起。
想幫三郎,但是幫不上。
“先前你寫的《生化之學·卷一》,裏麵有好多斷句符號。現在你麵前的是《論語》中的一篇,你添上斷句符號。”曹憲正色說。
張川柏先是微微一怔,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
古時有“句讀”。
表達完整一個意思,稱為一“句”;“讀”通“逗”,是一句話中的語氣停頓。
晚唐韓愈《師說》雲:“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經書斷句師徒口口相傳。
北宋之後,讀書人以“。”做句號,句子中停頓用“,”或者“、”,這樣的斷句又稱為“圈點”。
但是張川柏在寫《生化之學》時,下意識地運用了多種標點符號。
曹夫子是研究訓詁學的,對化學一時想不明白,但線裝書和標點符號的價值和意義,一看就懂!
標點符號有利於規範經典的斷句,明確經典的意思!
有助於弘揚教化!
也許有想壟斷知識的狹隘之徒,但也有致力於弘揚教化的賢者。
曹憲給《文選》作注解,不也是為了規範理解呢?
輪到張川柏表演了~~
在眾人的目光中,張川柏全神貫注,給眼前的文章斷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短短一篇文章,用上逗號、句號、問號、冒號……
盧仁勖和來濟聽張川柏抑揚頓挫地讀文章,認可張川柏的斷句。
暗暗心想小兒郎基礎不錯,張衍教得好。
張衍:“……”
待張川柏讀完後,曹憲卻讓他將添加標點符號的文章傳給眾人看。
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武德年間應舉進士的來濟,是貨真價實的有識之士。
他默讀一遍文章,瞬間明白這些小符號的意思。
“妙!妙啊!”來濟拍案叫絕,“張衍,萬萬沒想到,你還有如此創舉!”
張衍:“……”
不是,你誇我之前,給我一點心理準備啊!
盧仁勖見來濟讚歎不已,也接過文章看,而後怔怔地看著張衍。
“我以為,我已經是最優秀的父親,教出照鄰這樣的孩子。沒想到,張郎更甚於我!”
張衍汗顏:“……過獎,過獎。”
先跟我說說是什麽事啊!
張川柏摸摸頭……他之前下意識以為所有人都用標點符號,沒當成新鮮事,也就沒特意跟阿耶說。
原來,又是一大創舉?
他隻是一個小兒郎,有什麽新鮮事,肯定是阿耶教的嘛~~
“都是阿耶教得好。”張川柏誠懇地說。
張衍無奈歎氣:“三郎,謙虛一點。”
“不必過謙。”曹夫子笑道,“你們這一套斷句符號,對書寫規範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正是如此!”來濟看向張衍,“這套‘張氏句讀’,我也要好好學習!”
很好,直接命名“張氏句讀”。
張衍說:“曲轅犁是江東犁,句讀就是漢語句讀,無需以姓氏命名。”
虛名於我如浮雲,這就是張家門風。
盧照鄰滿臉激動:“阿耶!來叔父!我就說,張家父子是我見過最赤誠的君子!”
誠哉!張郎也!賢哉!張郎也!
“夫子,我通過考核了嗎?”張川柏仰著頭,雙目亮晶晶地看著曹憲。